眼見為實,耳聽為虛。這句話是誰說的

時間 2021-10-18 04:02:16

1樓:文化小趣

這句話出自漢朝時期劉向創作的《說苑·政理》。「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的意思就是說道聽途說的不一定是符合事情發生的真相的,眼睛所看見的才是所瞭解的真相。這句話的確具有一定的道理所在,但是也有爭議,這也是無可厚非的事情,其實在劉向的書中,這句話完整的應該是:

「夫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其實是直接指出了耳朵所聽見的、眼睛所看見的以及實踐所得到的三種情況的遞進。

1.耳聽為虛,眼見為實也許是無風不起浪等言論的流傳,很多的人都喜歡將道聽途說的資訊當作是真實存在的。但是「耳聽為虛」,經過自己耳中的言論往往都是人口相傳的,即使最初的版本是正常到不能再正常的事情,到最後也會被加工成為面目全非的事實。

人有的是顛倒黑白、混淆是非的能力。所以所耳朵接收到的資訊不一定是真實的,畢竟事實真相沒有在自己眼前上演。

2.眼見不一定為實在道聽途說的原則上,眼睛看到的要更加具有說服力,因為目光對一件事的肯定是絕對的。但是很多時候眼見也不一定為實,因為人眼總會收到各種外在條件的影響。

比如說一個人對另一個人保有極大的惡意,當看到一個人摔倒的時候,會自然而然地認為是身邊那個討厭的人做的,人眼總是喜歡按照自我的喜惡加工。而且現在的網路技術發達,眼見為實的時代儼然不復存在,虛擬技術、網路合成足夠掩蓋事實的真相。

3.眼見的不如實踐得到的古人有云:「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其實在生活中無論是眼睛看到的還是耳朵聽到的都不如自己的實踐來得更有說服力。

2樓:曾工

是大千世界教人說的,前人之見,後人所悟。

3樓:日讀課

漢·劉向《說苑·政理》:「夫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

眼見為實,耳聽為虛,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4樓:昔魄守向露

親,很高興你解答:

眼見為實,耳聽為虛的意思如下所示:

【解釋】形容不要輕信傳聞,看到的才是事實。聽來的傳聞是靠不住的,親眼看到才算是真實的。謂親眼看見的比聽說的要真實可靠

【分詞解釋義】眼見

:1.眼看;目睹。2.猶眼界。3.分明;顯然。4.很快;馬上。

5樓:義暉

】形容不要輕信傳聞,看到的才是事實。聽來的傳聞是靠不住的,親眼看到才算是真實的。謂親眼看見的比聽說的要真實可靠

誰知道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的典故

6樓:匿名使用者

不要輕易相信別人的話,要親眼見到。

「眼見為實耳聽為虛」是名言名句嗎?

7樓:匿名使用者

是的,本句屬於名言名句。62616964757a686964616fe59b9ee7ad9431333363396331

【讀音】ěr tīng wéi xū,yǎn jiàn wéi shí

【釋義】形容不要輕信傳聞,看到的才是事實。聽來的傳聞是靠不住的,親眼看到才算是真實的。謂親眼看見的比聽說的要真實可靠

【出處】漢·劉向《說苑·政理》:「夫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它是說聽別人講和自己看到是不同的,看到的可以是真實情況,而聽人講往往是虛假的,道聽途說,沒有親眼所見就不要相信。但眼見是不是一定為實呢?其實不一定。

因為事物有真象和假象之分,如果眼睛看到的是假象,把假象誤認為是真象,就會把虛誤認為實了。

(1)感性認識是人們在實踐中通過感覺器官與客觀事物相接觸,形成的對事物現象的認識。感性認識是理性認識的基礎和必經階段,但感性認識所認識的事物現象中有大量的還是零亂、片面、乃至虛假的東西,因此感覺器官所感到包括見到的不一定都是真實的。同時,現象有真象和假象,假象以否定的方式歪曲表現本質,並掩蓋本質。

僅憑感性認識或被假象所迷惑是不能正確認識事物的。所以「眼見未必實」

(2)人們的認識活動有兩類,其中學習性認識活動,是學習別人總結出來的東西,雖然是聽來的,但也可能是真實的。所以「耳聽未必為虛」

(3)對於見與聽、實與虛應作具體分析,眼見的可能是實,也可能不實;耳聽的可能為虛,也可能不虛。不能籠統地說:「眼見為實,耳聽為虛」。

參考資料

名言解析:https://baike.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的情感說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這句諺語的道理是什麼?

老許願 1,哪兒有那麼多真假,假的當真久了就是真的了。眼見未必為實,耳聽未必為真。我問 如何辨真假?你說 用心感受。2,看看就好,別當真,也不用往心裡去,眼見都未必為實,一手也有可能作假,何況毫無干系的人的自我揣測。3,別人的事終究是別人的事,我看看而已就算了吧,不知道該說什麼,只能說眼見未必為實。...

眼見為實耳聽為虛是名言名句嗎,眼見為實耳聽為虛的名言

逆轉之重 算是吧,只是原句不是這麼說的。出自漢 劉向 說苑 政理 夫耳聞之,不如目見之 目見之,不如足踐之。眼見為實耳聽為虛的名言 kissing可以 旁觀者清,當局者迷。紙裡包不住火,沒有不透風的牆。小時偷針,大時偷金。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耳聽為虛眼見為實的類似名言...

俗話說「眼見為實」請你說出自己的見解

不一定.眼見就實.例 孔子有次帶領眾學生在外.遇困在一廟休息又累又飢.叫季路去做飯.但只餘半碗米幾十個人怎夠.只有煮成粥.當季路正在工作時.有一個同學經過穿看見季路先弄了一碗粥吃了起來.這同學到孔子面前告之.老師不是常說季路這好那優.現大家都餓成這樣.老師都未吃.他季路倒先幹了一碗.眼見為實 這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