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汶口文化的陶器有什麼特點,大汶口文化陶器的特點有哪些?

時間 2021-07-18 22:10:46

1樓:我是鬼灬

這種文化遺址主要分佈於黃河下游的山東和江蘇北部。據測定,大汶口文化的年代為公元前2023年-前2023年,經歷了近2023年的發展歷程。大汶口文化的陶器有泥質陶和夾砂陶兩種。

早期以紅陶為主,晚期除紅陶外,還有灰陶、白陶、黑陶。大汶口文化的陶器陶質比以前更加細膩,器物製作方法仍以泥條盤築法為主,間有手工捏製,晚期出現輪製法。器型主要有鼎、盂、豆、尊、瓶、碗、缽等,器物以圈足器和三足器為多,帶把手器耳和器蓋得也較常見,其中缽形鼎、背壺、圈足高柄杯等為大汶口文化特有的代表性器物。

大汶口文化出土的器物素面陶較多,大部分經過打磨。有裝飾的器物,運用刻劃、拍印、堆塑登技法,紋飾有藍紋、圓圈紋、劃紋、弦紋、弧線三角紋及附加堆紋等。大汶口文化裝飾的顯著特點是出現鏤空。

這種技法主要見於豆和高足杯,有三角形、圓形、菱形、方形和長方形的鏤空。

大汶口文化陶器的特點有哪些?

2樓:漫閱科技

分佈在黃河下游的山東、江蘇北部一帶的大汶口文化,早期以紅陶為主,晚期時,灰陶、黑陶比例顯著上升,並出現了白陶。大汶口文化的彩陶雖然不多,但頗有特色。這特色就是許多陶器都掛著一層陶衣,有了陶衣,陶色就更加豐富了,例如,許多黑陶的胎色顯紅或灰,它們實際上是黑皮陶。

大汶口文化陶器有什麼特徵?

3樓:漫閱科技

裝飾技法有彩繪、刻劃、鏤空、壓點和附加堆紋等,其中以彩繪和鏤孔最具特色。彩陶多施紅色陶衣,且在運用上注重色彩的對比,如底彩有原地,原地施紅衣,紅衣上鋪黑色寬頻;其中著色有原地繪黑彩或紅彩,紅衣上鋪施黑色寬頻以後繪白彩和紅衣上兼畫黑白二彩等形式。這種色與色之間的和諧統一,使陶器的色彩更加鮮豔明快。

大汶口文化陶器的特點是什麼?

4樓:漫閱科技

大汶口文化分佈於山東和蘇北,年代約為公元前4040~公元前2023年。2023年首次發現于山東寧陽堡頭村,因遺址分佈在堡頭村西及泰安大汶口一帶,故名。典型器物有陶背壺、杯、大鏤孔豆等。

裝飾技法有彩繪、刻劃、鏤空、壓點和附加堆紋等,其中以彩繪和鏤孔最具特色。彩陶多施紅色陶衣,且在運用上注重色彩的對比,如底彩有原地,原地施紅衣,紅衣上鋪黑色寬頻;其中著色有原地繪黑彩或紅彩,紅衣上鋪施黑色寬頻以後繪白彩和紅衣上兼畫黑白二彩等形式。這種色與色之間的和諧統一,使陶器的色彩更加鮮豔明快。

在裝飾方面,先民們已經從基本的事物中抽象出多種圖案用於裝飾,如從植物的葉、花中抽象出來4瓣花、5瓣花和6瓣花等;並以點、線、面為基本元素,構成三角形、菱形和圓形等,如現藏山東省博物館的大汶口遺址出土的網紋彩背壺,泥質紅陶,為盛水或汲水器。器表磨光,施紅陶衣,高30.3cm,口徑10.

4cm,底徑6.2cm。侈口,短頸,橢圓腹,平底。

腹部一側裝寬頻式豎鼻一對,另一側有一突紐。雙鼻一紐可繫繩索,腹一側扁平,使用方便。腹部繪上下交錯的黑色連三角形網紋,兩豎鼻間繪菱形網紋。

彩繪紋飾隨同陶器燒製而成,色澤鮮豔,不易脫落,為大汶口文化中期的典型器物。在造型上,把實用陶器與造型藝術結合起來,創造出既仿生又抽象的陶器造型,如現藏山東省博物館的紅陶獸形壺,為盛器、夾砂紅陶、手工製作。高21.

6cm,長22cm,寬14cm。通體施紅陶衣,打磨光滑。器呈獸形,體肥壯。

圓面聳耳,拱鼻,張口,雙耳穿孔,四肢粗短有力。短尾上翹,尾根處有筒形口,可盛儲水,嘴可注水。背安提手,造型穩重,形態生動。

2023年山東膠州北三里河村出土的紅陶龜形鬹,為盛水器。陶土夾雜有云母作攙和料,手工塑成。通高10.

5cm,長20.5cm,寬19cm。通體施紅陶衣,磨光。

前有流,流下有**。腹呈圓筒形,腹上安提樑,腹下安四足。尾部有**,其下塑有兩個小圓球,以象徵雄性龜。

另外,大汶口文化陶器上還發現影象文字,最早見於山東泰安大汶口墓地,發現最多的是山東泰沂山系迤南偏東一側的諸城前寨、莒縣陵陽河及大朱村遺址出土的陶尊,頸部(極個別在近底部)多刻有影象文字。自2023年以來,這一帶共發現此類陶尊及陶尊殘片18件,多為一件一個字或一個符號,兩字或兩個符號者僅兩例。有的在其刻畫範圍內塗有朱彩。

陶尊文字的發現,為研究中國古代文明及文字的起源提供了物證。

總之,大汶口文化彩陶多施紅色陶衣。早期用色主要是黑彩,中期常見紅赭和白色等,晚期黑白兼用。早期的紋飾運線較粗,佈局不甚嚴格協調;晚期線條勻稱,工藝精細。

以幾何形紋為主,還有花瓣紋、勾連回旋紋與廟底溝型紋等。

大汶口文化的陶器及雕塑有什麼特點?

5樓:北京創典文化

大汶口文化的製陶技術較前已有很大提高。以手製為主

大汶口文化的彩陶在色彩表現上有什麼特點?

6樓:漫閱科技

大汶口文化的彩陶多施紅色陶衣,且在運用上注重色彩的對比,如底彩有原地,原地施紅衣,紅衣上鋪黑色寬頻;其中著色有原地繪黑彩或紅彩,紅衣上鋪施黑色寬頻以後繪白彩和紅衣上兼畫黑白二彩等形式。這種色與色之間的和諧統一,使陶器的色彩更加鮮豔明快。

大汶口文化遺址的製陶技術有哪些特點?

7樓:北京創典文化

大汶口文化的製陶技術較前已有很大提高。以手製為主,晚期發展為輪製陶器,燒成溫度900度至1000度。器型有鼎、鬹、盉、豆、尊、單耳杯、觚形杯、高領罐、背水壺等。

許多陶器表**光,紋飾有劃紋、弦紋、籃紋、圓圈紋、三角印紋、鏤孔等。彩陶較少但富有特色,彩色有紅、黑、白3種,紋樣有圈點、幾何圖案、花葉等。

我國黃河下游地區的大汶口文化彩陶有什麼特點?

8樓:漫閱科技

黃河下游,在山東和江蘇北部一帶的大汶口文化,發展時間和馬家窯文化相重但延續時間稍長,陶器造型有陶背壺、缽、鬻、杯、鏤孔陶豆等。裝飾圖案以幾何紋為主,有折線波線、菱形紋、花瓣紋、迴旋紋等,紋樣上可以看出仰韶文化和馬家窯文化的影響,如在江蘇邳縣出土的大量彩陶缽從造型到裝飾均和廟底溝型彩陶極為相似。在陵陽河遺址出土的陶器上還繪有日、月、山的形象圖案,可能是具有含義的符號,另有八角星紋和石斧、石錛等工具的描繪,這些紋樣在陶器裝飾上具有重要意義。

大汶口文化陶器是什麼?

9樓:漫閱科技

大汶口文化分佈於山東和蘇北,年代約為公元前4040~公元前2023年。2023年首次發現于山東寧陽堡頭村,因遺址分佈在堡頭村西及泰安大汶口一帶,故名。典型器物有陶背壺、杯、大鏤孔豆等。

大汶口文化陶器的特點是什麼,大汶口文化的陶器有什麼特點?

漫閱科技 大汶口文化分佈於山東和蘇北,年代約為公元前4040 公元前2240年。1959年首次發現于山東寧陽堡頭村,因遺址分佈在堡頭村西及泰安大汶口一帶,故名。典型器物有陶背壺 杯 大鏤孔豆等。裝飾技法有彩繪 刻劃 鏤空 壓點和附加堆紋等,其中以彩繪和鏤孔最具特色。彩陶多施紅色陶衣,且在運用上注重色...

大汶口文化遺址在我國的什麼地方,大汶口文化遺址在我國的哪個地區

心靈快遞書屋 山東省泰安市泰安城南30公里處的大汶河畔 大汶口遺址位於泰安城南30公里處的大汶河畔。1959年首次發現並挖掘,為距今4000 5000年的新石器時代晚期父系氏族遺址。大汶口文化 內涵豐富,有墓葬 房址等遺存。出土文物有造型美觀的背壺 缽型鼎 鏤孔豆 高柄杯 彩陶豆以及磨製精細的石斧 ...

大汶口文化遺址在我國的哪個地區,大汶口文化遺址在我國的什麼地方?

山東省泰安市大汶口鎮 大汶口文化遺址在我國的什麼地方? 閒擲葡萄 大汶口文化是新石器時代文化。因山東省泰安市大汶口遺址而得名。分佈地區東至黃海之濱,西至魯西平原東部,北達渤海南岸,南到江蘇淮北一帶 天罡 遺址位於泰山南麓泰安市郊區大汶口鎮 大汶口文化是新石器時代文化。因山東省泰安市大汶口遺址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