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元寶辨別真假,光緒元寶如何辨別真假

時間 2021-12-21 08:16:54

1樓:匿名使用者

我有一個光緒元寶,不知道是真假

2樓:匿名使用者

我有一枚,光緒元寶浙江省造七錢二分平庫真假辨認

3樓:板雅

回答一、看鑄造幣材。

鑄造銅元的材質當然是銅,各種銅元中以紅銅元最為多見,黃銅元少見。有些省份為降低成本多得利潤,大鑄含銅成色較低的黃銅元,如「大清銅幣」中心寧字二十文、奉天光緒銅元等黃銅質居多,紅銅元反而少見。

此外,民間私鑄的銅元也多為黃銅質。鑄造整齊精美、色澤潤白如銀的白銅幣以及鉛質銅元則多屬於樣幣性質,難得一見。

二、看面值大小。

銅元面值有很多,當一文、二文、五文、二十文、五十文、一百文、二百文、五百文等面值銅元都值得留意。「光緒元寶」四川當三十文銅元,因面值不符合民間習慣,旋鑄旋廢,存世僅有十餘枚,非常罕見。

「大清銅幣」宣統二十文、「光緒元寶」廣東五文、江南甲辰「光緒元寶」二十文、河南省造**雙旗五百文等都是難得一見的珍品。

三、看鑄幣工藝。

銅元一般採用機器鑄造,故稱「機制銅元」。但有些地方因買不起機器因陋就簡鑄幣或民間土法私鑄,產生了不是機制的銅元。如採用傳統翻砂法鑄造的「砂版銅元」,人力手搖機械鑄造的半機械幣以及手工打製銅元等。

這些非機器鑄造的銅元,多是過渡時期的產物,鑄造數量不多,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

另外,銅元一般中間無孔,因此發現中間有孔,特別是方孔的銅元值得格外留意。其中以「光緒元寶」安徽方孔十文銅元最為罕見,估計存世量不會超過10枚,被譽為「一級大珍」。

四、看是否錯版。

銅元常見錯版形態有:1.英文錯誤,主要有字母寫錯、單詞拼錯等。如將「a」寫成「a」、單詞「province」(省)錯拼為「provinec」等。

2.滿文錯誤。如四川官局造「光緒元寶」銅元,上緣紀地「四川官局造」,中心滿文卻為「寶福」(福建鑄錢局)。3.正背面圖案錯配。

如「光緒元寶」背錯配大清龍圖,「光緒元寶」湖北造背錯配廣東飛龍圖,「大清銅幣」宣統乙酉年造背錯配「光緒年造」字樣等。4.陰文圖案。銅元幣面文字大多為凸出陽文,也有極少數會有單面陰文圖案出現,這是製造過程中產生的錯誤。

5.合背、合面銅元。錯版銅元值得關注。

五、看是否有齒。

一般情況下,銅元側面是沒有任何紋飾的光邊,軋有齒邊的銅元絕大多數屬於樣幣性質值得收藏。但「光緒元寶」江蘇十文和**十五年的四川嘉禾銅元中也常見齒邊普通品存在,這屬例外。

六、看品相。

銅元的品相對銅元收藏意義尤為重大。機制銅元無論是對表面的光潔度,乃至邊絲的好壞都有嚴格的要求,任何缺陷都會影響藏品的**。圖案文字清晰、無磨損,表面平整光潔

提問回答

看成色像真的

提問多少錢可以賣

回答大概在1-5萬

因為要根據不同的產地和兩數以及成色定價。

更多21條

光緒元寶如何辨別真假?

4樓:匿名使用者

1 先後鑄行過「光緒元寶」和「元緒重寶」,「光緒通寶」,通寶制錢鑄於公元1875-2023年之間,錢重從開始的一錢逐步減至八分,最後減至六分,該錢書法為楷書,此外寶福局也鑄過篆文錢,光緒通寶錢背文為滿文記局名,也有星月紋,字有寶河、寶真、寶津、寶雲、寶黔等,還有銘「千字文」者(即背穿上各見「千字文」中一字,為宇、宙、日、月、往來等字)。

2 另外在戊子年(公元2023年)出過一種背穿左為「戊子」右為「河」字的戊子錢。光緒十五年,湖廣總督張之洞在廣東從英國購買的機器製造我國歷史上第一批機制幣,不再為方孔圓錢形狀了,此後相繼在各省推廣實行,遂步取代了「方孔圓錢」。

3 銀幣光緒元寶2023年發行,成色為91%。正面鑄有銘文,頂部鑄楷體「造幣總廠」,底部鑄「庫平七錢二分」標識,中心直讀「光緒元寶」四字,幣中心還有四字直讀體滿文。銀幣背面外圈頂部「光緒年造」楷體銘文,餘部用小號英文標準字型銘「大清帝國銀幣」字樣,內圈鑄有正面騰雲五爪龍一隻,品相稍嫌粗糙,其審美風格獨持,錢幣正面鮮然可見滿漢文化的融合,而錢背卻明確標示了西方文化的介入。

錢幣雖小,也可管窺社會文化一斑。

a、面大珠圈(正面珠圈極大,與周圍文字相擠)。

1、背飛龍圖(背面龍紋作盤卷飛騰狀,)。

2、背水龍圖(背面龍紋作環珠安坐狀,下飾有水波紋)。

b、面小珠圈(正面珠圈甚小,周圍文字排列寬鬆)。

1、背飛龍圖(同上)。

2、背水龍圖(同上)。

c、面中珠圈(正面珠圈中適,與周圍文字相得益彰)。

1、背飛龍圖(同上)。

2、背水龍圖(同上)。

5樓:陶心齋主

您的問題,這樣的錢幣品種,主要是從材質質地、顏色、邊齒、重量多少、皮殼包漿整體綜合評判!

6樓:匿名使用者

要有圖,光緒年代產的機制幣有很多,看品像,看成色

7樓:佳士得拍賣顧問

這個一看就是使用過的,包漿比較老道,這個初步判斷真幣

8樓:匿名使用者

咬看看舔看看鹹鹹的就是真的

請問光緒元寶34年北洋造怎麼辨別真假

9樓:他說你妖言惑眾

1、聽音質。含銀量達90%左右的銀元,撞擊後的聲音低沉柔和,婉轉悠揚;偽品要麼清脆刺耳,要麼沉悶木呆,共同的特徵是餘音短促。

2、稱重量和量厚度、直徑。這兩種鑑別手段都需藉助於天平、秤、遊標卡尺一類的稱量工具。銀元在長期流通中會磨損消耗,一般來說都達不到理論重量,但並非「短斤缺兩」,如果庫平七錢二分版在26克以下就存在疑問了。

3、驗邊齒。銀元機制的邊齒細緻勻稱,規整劃一,偽幣的邊齒粗糙,參差不齊,有的還有區域性修銼的痕跡。只要細心,肉眼還是比較容易分辨的。

10樓:雨慢慢的飄

方法如下:

一、聽音質。含銀量達90%左右的銀元,撞擊後的聲音低沉柔和,婉轉悠揚;偽品要麼清脆刺耳,要麼沉悶木呆,共同的特徵是餘音短促。在敲擊對比時,兩指拿捏幣面的接觸面越少越好,保證其自然震響的效果。

二、稱重量和量厚度、直徑。這兩種鑑別手段都需藉助於天平、秤、遊標卡尺一類的稱量工具。銀元在長期流通中會磨損消耗,一般來說都達不到理論重量,但並非「短斤缺兩」,如果庫平七錢二分版在26克以下就存在疑問了。

三、驗邊齒。銀元機制的邊齒細緻勻稱,規整劃一,偽幣的邊齒粗糙,參差不齊,有的還有區域性修銼的痕跡。只要細心,肉眼還是比較容易分辨的。

四、看顏色。銀質與非銀質金屬從其表面顏色可以區別,銀質的光澤自然悅目,銀光閃閃,一般用以替代的廉價金屬很難達到這一點。放置時間長的銀元表面會生成淡水墨色的所謂「包漿」,但不像古錢幣那樣重,只要一經擦拭便整舊如新。

真光緒元寶34年北洋造**

假光緒元寶34年北洋造**

擴充套件資料

光緒元寶是清朝光緒年間流通的貨幣之一。由湖北兩廣總督張之洞率先引進英國鑄幣機器鑄造銀元和銅元,之後各省紛紛仿效。共有十九個省局鑄造,除**戶部,地方省所鑄銅元,皆在其正面上緣鐫寫省名。

光緒元寶最珍貴種類

安徽方孔十文銅元,僅見紅銅質。幣面**鑿一方孔,孔外鑄「光緒元寶」及珠圈,上緣鑄「安徽省造」,下緣鑄「每元當制錢十文」,左右兩側鑄滿文「寶皖」;背面方孔外為龍圖(俗稱「立龍」),上緣鑄英文紀地「安徽」,下緣鑄英文紀值「十文」,左右兩側各鑄一花星,俗稱「梅花星」。

安徽方孔十文銅元的存世數量共約十枚左右。這種稀少程度,雖不能說是名列榜首,但由於它形制特殊,從而令人矚目。

11樓:匿名使用者

在收藏實踐中汲取他人經驗和自己的教訓,歸納了幾條辨偽方法,就教於同好及行家。

一、聽音質。含銀量達90%左右的銀元,撞擊後的聲音低沉柔和,婉轉悠揚;偽品要麼清脆刺耳,要麼沉悶木呆,共同的特徵是餘音短促。在敲擊對比時,兩指拿捏幣面的接觸面越少越好,保證其自然震響的效果。

據說舊時有的銀號、錢莊老闆自個兒躺在椅子上閉著眼睛,叫夥計將銀元一個一個往大水缸的邊沿口撞擊,聽其聲響以辨真偽。

二、稱重量和量厚度、直徑。這兩種鑑別手段都需藉助於天平、秤、遊標卡尺一類的稱量工具。銀元在長期流通中會磨損消耗,一般來說都達不到理論重量,但並非「短斤缺兩」,如果庫平七錢二分版在26克以下就存在疑問了。

筆者曾購一對庫平七錢二分的湖北省造光緒元寶和宣統元寶,重量都是25克,鑑定的結果證實了疑問是對的。銀幣的標準平碼換算為:庫平一兩=37.

31克,庫平七錢二分=26.81克,庫平三錢六分=13.41克,庫平一錢四分四釐=5.

37克,庫平七分二釐=2.69克,庫平三分六釐=1.34克。

銀元的重量、厚度與直徑允許有誤差存在,但若出現兩個極端性的,十之**有問題。

三、驗邊齒。銀元機制的邊齒細緻勻稱,規整劃一,偽幣的邊齒粗糙,參差不齊,有的還有區域性修銼的痕跡。只要細心,肉眼還是比較容易分辨的。

有些在我國早期流通的外國銀元,如「法國大力神」,邊齒一圈為間隔相等的外文字母,因此要熟悉和掌握各幣種的邊齒形態。

四、看顏色。銀質與非銀質金屬從其表面顏色可以區別,銀質的光澤自然悅目,銀光閃閃,一般用以替代的廉價金屬很難達到這一點。放置時間長的銀元表面會生成淡水墨色的所謂「包漿」,但不像古錢幣那樣重,只要一經擦拭便整舊如新。

銀的化學分子結構非常穩定,不會發生變色現象。另外,對鍍銀的偽品也可以用擦拭的方法識別,用砂性橡皮反覆擦拭,便可剝去其偽裝的外衣。

五、觀幣面。在陽光或燈光下,將銀元幣面與眼睛平視,觀察幣面底層有無凹凸不平的現象。造假者使用的鑄造裝置難使幣面底層平整如鏡,對文字圖贛氡頤嫻撞愕南謂硬課灰

12樓:燕歸帆盡

北洋造光緒元寶,竟是銀元錯版幣,家裡有同款的注意了!

13樓:馬炮車

錢面:珠圈內滿漢文「光緒元寶」,圈外上環(北洋造),下環「庫平七錢二分」,左右各一園點星。

錢背:中心為蟠龍圖,外環英文,左側有阿拉伯數字34,左右下側各一園點心。

背景:清朝末年,朝野上下發生了銀元單位之爭,幣制未統一。北洋機器局更名北洋造幣局,鑄行較早脫離「兩單位」的銀幣後,又於光緒二十五年始,鑄行面值庫平庫平紀重的「光緒元寶」,在這類幣的背面左側阿拉伯數字表示該幣為光緒x年版,常見有25、26、29、33、34等數種,流通全國。

華書 九級 ,重量應該26.7

14樓:匿名使用者

看,聽,聞,掂,就能辨別真假。

15樓:陶心齋主

光緒元寶北洋造34年七錢二分,具體是不是真品,補充**看看就知道!

16樓:

$1hlq0nawcwl$

光緒元寶 真假辨別 ,有圖

17樓:

1、聽音質。

含銀量達90%左右的銀元,撞擊後的聲音低沉柔和,婉轉悠揚;偽品要麼清脆刺耳,要麼沉悶木呆,共同的特徵是餘音短促。在敲擊對比時,兩指拿捏幣面的接觸面越少越好,保證其自然震響的效果。據說舊時有的銀號、錢莊老闆自個兒躺在椅子上閉著眼睛,叫夥計將銀元一個一個往大水缸的邊沿口撞擊,聽其聲響以辨真偽。

2、稱重量和量厚度、直徑。

這兩種鑑別手段都需藉助於天平、秤、遊標卡尺一類的稱量工具。銀元在長期流通中會磨損消耗,一般來說都達不到理論重量,但並非「短斤缺兩」,如果庫平七錢二分版在26克以下就存在疑問了。筆者曾購一對庫平七錢二分的湖北省造光緒元寶和宣統元寶,重量都是25克,鑑定的結果證實了疑問是對的。

銀幣的標準平碼換算為:庫平一兩=37.31克,庫平七錢二分=26.

81克,庫平三錢六分=13.41克,庫平一錢四分四釐=5.37克,庫平七分二釐=2.

69克,庫平三分六釐=1.34克。銀元的重量、厚度與直徑允許有誤差存在,但若出現兩個極端性的,十之**有問題。

3、驗邊齒。

銀元機制的邊齒細緻勻稱,規整劃一,偽幣的邊齒粗糙,參差不齊,有的還有區域性修銼的痕跡。只要細心,肉眼還是比較容易分辨的。有些在我國早期流通的外國銀元,如「法國大力神」,邊齒一圈為間隔相等的外文字母,因此要熟悉和掌握各幣種的邊齒形態。

4、看顏色。

銀質與非銀質金屬從其表面顏色可以區別,銀質的光澤自然悅目,銀光閃閃,一般用以替代的廉價金屬很難達到這一點。放置時間長的銀元表面會生成淡水墨色的所謂「包漿」,但不像古錢幣那樣重,只要一經擦拭便整舊如新。銀的化學分子結構非常穩定,不會發生變色現象。

另外,對鍍銀的偽品也可以用擦拭的方法識別,用砂性橡皮反覆擦拭,便可剝去其偽裝的外衣。

5、觀幣面。

在陽光或燈光下,將銀元幣面與眼睛平視,觀察幣面底層有無凹凸不平的現象。造假者使用的鑄造裝置難使幣面底層平整如鏡。

6、察磨損。

銀元經過長時間的流通,總會有不同程度的磨損和擦劃痕跡,自然生成者是沒有規律可循的,作舊的偽品表露的是人工行為和機器行為的有規律的磨損面和擦劃痕。有人說作舊作得最巧的是在鑄幣模具上作舊,就是磨損面、擦劃痕和坑坑窪窪在模具上就做出來。對付的辦法就是持多個同類別的銀元,在低倍放大鏡下一一細察,「李鬼」就會原形畢露。

7、對圖錄。

手邊儘可能置備幾類印刷精良的銀元圖錄,將實物與之仔細對比,大處看文字圖案的框架位置,小處看文字的筆畫處理和圖案的細微末節,尋找破綻。

拓展資料

光緒元寶是清朝光緒年間流通的貨幣之一。由湖北兩廣總督張之洞率先引進英國鑄幣機器鑄造銀元和銅元,之後各省紛紛仿效。共有十九個省局鑄造,除**戶部,地方省所鑄銅元,皆在其正面上緣鐫寫省名。

光緒元寶是大清光緒年流通大面值貨幣之首,是我國首批引進海外技術的印發流通貨幣,對於現今也蘊藏了一定歷史意義。光緒元寶中,價值最高的就是廣東省造的雙龍壽字幣:庫平重一兩。

清代銀幣、紙鈔、銅幣並行,至嘉慶年間發行新式銀元,而光緒年間鑄行金、銀幣更多。洋務運動也影響到鑄幣業,兩廣總督張之洞曾於光緒十三年(2023年)委託使英大臣在英國訂購全套造幣機器,並在廣東錢局首鑄機制銀元和銅元。其後,各省紛紛仿效,購制國外機械鑄造銀、銅元。

包括廣東錢局在內,許多造幣機均訂購自著名的英國倫敦伯明翰造幣****。英國大工業的介入,使銀幣也沾染上西方色彩。

錢幣正面鮮然可見滿漢文化的融合,而錢背卻明確標示了西方文化的介入。

如何鑑定光緒元寶 20,光緒元寶鑑定方法

首先要見到過真的,認真的記清其特點,多把玩,有了感覺,然後才能鑑定真的,假的,其它的就沒有一個什麼公式了。光緒元寶鑑定方法 你好,你的問題我已經看到了,下面由我來為你解答,光緒元寶最簡便有效的鑑定方法就是看包漿,光緒元寶在使用過程中長時間與空氣接觸,所以在表面形成了一種氧化層,就是我們常說的包漿包漿...

光緒元寶價值,光緒元寶值多少錢

京城 老炮兒 光緒元寶是清朝光緒年間流通的貨幣之一,其價值取決於是哪個版別,品相怎麼樣,從幾千塊到上百萬不等。 你好我有一個光緒元寶想讓看看真假? 古錢幣極具觀賞性與歷史價值,因此古錢幣被藏家們所青睞。近年來,隨著錢幣收藏熱的不斷升溫,錢幣交易非常活躍,各板塊精品迭出!在古玩市場,古錢幣的收藏投資正...

我有光緒元寶不知道真假,我有一個光緒元寶不知道真假

念與青黛 銀元的鑑定大同小異,無論是 時期的還是清朝末年的。首先必須瞭解這種銀元是否正的存在,如果不存在那就不用看了,肯定是假的。真銀元的特點主要是聽聲音脆而洪亮,有音韻,互擊有餘音產生 銀元,反之則偽 看其幣面顏色潤白,圖案自然清晰,色澤細膩豐富。當然真正細緻鑑定的過程可歸納為四個方面 聽聲音 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