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耐險路,踏雪耐危橋。坎坷之世道,後面是什麼

時間 2021-07-20 14:21:57

1樓:匿名使用者

登山耐險路,踏雪耐危橋。一耐字極有意味。如傾險之人情,坎坷之世道,若不得一耐字撐持過去,幾何不墮入榛莽坑塹哉?

磨礪當如百鍊之金,急就者非涵養;施為欲試千鈞之弩,輕發者無巨集功。 ……

菜根譚 〔明〕洪應明

2樓:匿名使用者

菜根譚〔明〕洪應明

礪品第一

〔唐〕劉禹錫詩:

千淘萬漉雖辛苦,

吹盡狂沙始得金。

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從烈火中鍛來;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須向薄冰上履過。

昨日之非不可留,留之則根燼復萌,而塵情終累乎理趣;今日之是不可執,執之則渣滓未化,而理趣反轉為欲根。

無事便思有閒雜念慮否;有事便思有粗浮意氣否;得意便思有驕矜辭色否;失意便思有怨望情懷否。時時檢點,到得從多入少、從有入無處,才是學問的真訊息。

士人有百折不回之真心,才有萬變不窮之妙用。

立業建功,事事要從實處著腳,若稍慕虛名,便成偽果;講道修德,念念要從虛處立基,若稍計功效,便落塵俗。

以積貨財之心積學問,以求功名之念求道德,以愛妻子之心愛父母,以保爵位之策保國家。出此入彼,念慮只差毫釐,而超凡入聖,人品直判天淵矣。人胡不猛然轉念哉?

功夫自難處做去,如逆風鼓棹,才是一段真精神;學問自苦中得來,似披沙獲金,才是一個真訊息。

欲遇變而不倉忙,須向常時念念守得定;欲臨死而無貪戀,須向生時事事看得輕。

當是非邪正之交,不可稍遷就,少遷就則失從違之準;值利害得失之會,不可太分明,太分明則起趨避之私。

宇宙內事要力擔當,又要善擺脫。不擔當,則無處世之事業;不擺脫,則無出世之襟期。

淡泊之守,須從濃豔場中試來;鎮定之操,還向紛紜境上勘過。不然,操持未定,應用未圓,恐一臨機登壇,而上品禪師,又成一下品俗士矣。

持身如泰山九鼎,凝然不動,則愆尤自少;應事若流水落花,悠然而逝,則趣味常多。

肝腸煦若春風,雖囊乏一文,還憐煢獨;氣骨清如秋水,縱家徒四壁,終傲王侯。

少年的人,不患其不奮迅,常患以奮迅而成鹵莽,故當抑其躁心;老成的人,不患其不持重,常患以持重而成退縮,故當振其惰氣。

士君子持身不可輕,輕則物能撓我,而無幽閒鎮定之趣;用意不可重,重則我為物泥,而無瀟灑活潑之機。

氣度要高曠而不可疏狂,心思要慎細而不可瑣屑,趣味要衝淡而不可偏枯,操守要嚴明而不可激烈。

持身涉世,不可隨境而遷,須是大火流金而清風穆然,嚴霜殺物而和氣靄然,陰霾翳空而慧日朗然,洪濤倒海而砥柱屹然,方是宇宙內的真人品。

愛是萬緣之根,當知割捨;識是眾欲之本,要力掃除。

作人要脫俗,不可存一矯俗之心;應事要隨時,不可起一趨時之念。

貧賤所難,不難在砥節而難在用情;富貴所難,不難在推恩而難在好禮。

芝草無根醴無源,志士當猛奮翼;彩雲易碎琉璃脆,達人宜早回頭。

眾人以順境為樂,而君子樂自逆境中來;眾人以拂意為憂,而君子憂自快意中起。蓋眾人憂樂以情,而君子憂樂以理也。

吾人必適志於花柳爛漫之時,得趣於笙歌騰沸之處,乃是造化之幻境,人心之妄念也。須從木落草枯之後,向聲稀味淡之中,覓得一些訊息,才是乾坤之橐鑰,民物之根宗。

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華,玉韞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耳中常聞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進德修行的砥石。若言言悅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鴆毒中矣。

夜深人靜,獨坐觀心,始知妄窮而真獨露,每於此中得大機趣。既得真而妄難逃,又於此中得大慚悔。

恩裡由來生害,故快意時須早回頭;敗後或反成功,故拂心處切莫放手。

欲路上事,勿樂其便而姑為染指,一染指便深入萬仞;理路上事,勿憚其難而稍為退步,一退步便遠隔千山。

彼富我仁,彼爵我義,君子故不為君相所牢籠;人定勝天,志定勝氣,君子亦不受造化之陶鑄。

學者要收拾精神,並歸一處。如修德而留意於事功名譽,必無實詣;讀書而寄興於吟詠風雅,定不深心。

進德修行,要個木石的念頭,若一有欣羨,便趨欲境;濟世經邦,要段雲水的意思,若一有貪著,便墮危機。

肝受病則目不能視,腎受病則耳不能聽,病受於人所不見,必發於人所共見。故君子欲無得罪於昭昭,必先無得罪於冥冥。

心地清淨,方可讀書學古。不然,見一善行,竊以濟私;聞一善言,假以覆短,是又藉寇兵而齎盜糧矣。

讀書不見聖賢,為鉛槧傭;居官不愛子民,如衣冠盜;講學不尚躬行,如口頭禪;立業不重成德。如眼前花。

人心有一部真文章,都被殘編斷簡封固了;有一部真鼓吹,都被妖歌豔舞湮沒了。學者須掃除外物,直覓本來,才有個真受用。

操守道德者寂寞一時,依附權勢者淒涼萬古。故達人觀物外之物,思身後之身,寧受一時之寂寞,毋取淒涼於萬古。

學者要有段競業的心思,又要有段瀟灑的趣味。若一味斂束清苦,是有秋殺而無春生,何以發育萬物?

心體光明,暗室中自有青天;念頭闇昧,白日下猶生厲鬼。

人只一念貪私,便銷剛為柔,塞智為昏,變恩為慘,染潔為汙,壞了一生人品。故古人以不貪為寶,所以度得一世。

念頭起處,才覺向欲路上去,便挽回理路上來。一起便覺,一覺便轉,此是轉禍為福、起死回生的關頭,切莫輕易放過。

君子而詐善,無異小人之肆惡;君子而改節,不若小人之自新。

淡泊之士,必為濃豔者所疑;檢飾之人,多為放肆者所忌。君子處此,不可稍變其操守,亦不可太露其鋒芒。

居逆境中,周身皆鍼砭藥石,砥節礪行而不覺;處順境內,眼前盡兵刃戈矛,銷膏靡骨而不知。

文章做到極處,無有他奇,只是恰好;人品做到極處,無有他異,只是本然。

天地有萬古,此身不再得;人生只百年,此日最易過。幸生其間者,不可不知有生之樂,亦不可不懷虛生之憂。

公道正論不可犯手,一犯則貽羞萬世;權門私寶不可著腳,一著則玷汙終身。

小處不滲漏,暗處不欺隱,末路不怠荒,才是真正英雄。

驚奇喜異者,諒無遠大之識;苦節獨行者,要有恆久之操。

當怒火欲水正沸騰時,明明知得,又明明犯著。知的是誰,犯的又是誰,此時能猛然轉念,邪魔便化為真君矣。

橫逆窮困,是鍛鍊豪傑的一副爐錘。能受其鍛鍊者,則身心交益;不受其鍛鍊者,則身心交損。

青天白日的節義,從暗室漏屋中培來;旋乾轉坤的經綸,從臨深履薄處操就。

節義傲青雲,文章高白雪,若不以德性陶鎔之,終為血氣之私,技藝之末。

人之過誤宜恕,而在己則不可恕;己之困辱宜忍,而在人則不宜忍。

語云:登山耐險路,踏雪耐危橋。一耐字極有意味。如傾險之人情,坎坷之世道,若不得一耐字撐持過去,幾何不墮入榛莽坑塹哉?

磨礪當如百鍊之金,急就者非涵養;施為欲試千鈞之弩,輕發者無巨集功。

事稍拂逆,便思不如我的人,則怨尤自消;心若怠荒,便思勝似我的人,則精神自奮。

把握未定者,宜絕跡塵囂,使此心不見可欲而不亂,以澄吾靜體;操持既堅者,又當混跡風塵,使此心見可欲而亦不亂,以養吾圓機。

繩鋸木斷,水滴石穿,學道者須加努力;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得道者一任天機。

心不可不虛,虛則義理來居;心不可不實,實則物慾不入。

衰颯的景象,就在盛滿中;發生的機緘,即在零落內。故君子居安宜操一心以慮患,處變當堅百忍以圖成。

責人者,原無過於有過之中,則情平;責己者,求有過於無過之內,則德進。

赤子者大人之胚胎;秀才者宰相之基礎。此時若火力不到,陶鑄不純,他日涉世立朝,終難成個令器。

君子處患難而不憂,當宴遊而益加惕厲;遇權豪而不懼,對煢獨而反若驚心。

言行相顧,心跡相符,始終不二,幽明無間。易世俗所難,緩時流之急,置身於千古聖賢之列,不屑為隨波逐浪之人。

抗心希古,雄節邁倫,窮且彌堅,老當益壯,脫落儔侶,如獨象之行踨;超騰風雲,若大龍之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