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ica膠片機怎麼挑選膠捲。網上都是些400 800 3200這種數字。完全不懂什麼意思

時間 2021-08-17 02:31:41

1樓:

那些是膠捲感光度的數字,常見的膠捲感光度(iso)有50、100、200、400、800、1600,至於3200也有但相對少見,還有6400甚至更高的膠捲,那不一一表述了。

要理解感光度,就要從膠捲本身和相機原理說起。照相機的原理就是快門開啟,光線從鏡頭進入相機並投射到膠捲上,膠捲的引言顆粒開始感光,然後快門關閉,感光結束。舉個例子來說就像印刷,利用鏡頭和光線,把外界的景物印在膠捲上。

因此感光度(iso)可以理解為膠捲與光線的反應速度。因為以前的膠捲除非拍完一卷才能換,不像現在的數碼相機那樣隨便調節iso,所以選擇適合iso的膠捲來拍攝就顯得非常重要。

iso 100及以下的膠捲成為低感光度膠捲,這種膠捲主要用於日光環境下拍攝,因為白天光線很強,可以達到很好的**。通常iso越小的膠捲,銀鹽顆粒數量越多,成像越細膩,膠捲成像的解析度也越高,也只有在足夠的**環境下,才能保證足夠銀鹽顆粒感光,解析度才會高。

iso200-1600的膠捲,成為中感光膠捲,這種膠捲根據數字的大小,依次使用在光線逐漸衰減的場景,例如iso200的膠捲,適合早晨、傍晚等光線足夠,但不是很強烈的環境,is400的膠捲適合在黃昏、較為明亮的燈光下拍攝,iso800則適合在路燈下拍攝,iso1600的膠捲則可以在月光下拍攝(前提鏡頭光圈足夠)。iso的數字越大,說明這個膠捲的感光速度越快,感光速度快意味著成像需要妥協,也就是iso越高的膠捲越能在暗光下拍攝,但成像的質量也會不斷降低,在弱光環境下拍攝,很多時候只需要成像就可以了,並不會非常追求畫質。

iso1600以上的膠捲,成為高感光膠捲,一般用在特殊場合,比如野外的野外拍攝等等。

最後歸納一句話:白天拍攝用iso100~200的膠捲,城市晚上拍攝用iso400~800的膠捲,野外的城市野外拍攝用iso1600~ 3200的膠捲。

2樓:業運凡

這種數字代表膠片的感光度(用iso表示,感光材料對光線的敏感程度),感光度越高,對光線越敏感,在弱光條件下就越佔優勢,但是感光度越高拍出來的**看著就越粗糙,所以還是買iso感光度低些的好

3樓:

400 800 3200 數字是iso 膠片的感光度!建議樓主從攝影最基本的學起。

leica用什麼膠捲?

4樓:led照明老炮

leica無論是是早期的l39系列旁軸,主流的m系列旁軸,還是r系列單反,用的都是普通的135膠捲,就是市面上最常見的膠捲。這種135膠捲本來是用在電影機上的,是徠卡之父奧斯卡.巴納克先生首先把135膠捲用在了徠卡第一臺相機ur-leica上,才開啟了135膠片照相機的時代。

5樓:

就普通的135膠捲,用什麼膠捲主要看你用什麼鏡頭,需要什麼題材。

如果鏡頭光圈偏小,需要暗光拍攝,則需要iso高的膠捲,如果拍人像就需要顆粒更細膩的膠捲,比如專業負片等等。

這個相機用什麼型號膠捲?謝謝,請問這個膠片機用什麼型號的膠捲?

你這是海鷗雙反相機。用120膠捲。120膠片卷的寬是固定的6cm,但可根據使用相機感光區 工作區 的大小決定底片的成像面積和拍照張數。如,6 4.5,可以拍16張 6 6 哈蘇 祿來 海鷗4 海鷗4a 可以拍12張 6 4.5與6 6通用 海鷗203 海鷗4b 4bi 4c 6 9 莫斯科5型 大萊...

膠片機與數碼機的優缺點,數碼相機和膠捲相機分別有哪些優點和缺點

樓上的你別看了 都是在胡差事 不負責任 我告訴你 1.膠片相機是由膠片捕捉的記錄影像,而數字相機是用ccd 少數用cmos 來捕捉影像,影像的資訊用數字的形式 電子檔案 記錄在儲存卡上。ccd與儲存卡取代了傳統的膠片,這就是數字相機之所以成為 數字 相機的理由。數字相機的優勢與缺陷也由此產生。數字相...

請問這個膠片機用什麼型號的膠捲,這個相機用什麼型號膠捲?謝謝

斜陽紫煙 猜,應該是135膠捲。在數碼相機出現之前。主要流行是120與135膠捲。 可以肯定的 這個當年 傻瓜 相機使用135交卷的。這個相機用什麼型號膠捲?謝謝 你這是海鷗雙反相機。用120膠捲。120膠片卷的寬是固定的6cm,但可根據使用相機感光區 工作區 的大小決定底片的成像面積和拍照張數。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