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衡介面和非平衡介面有什麼區別,音訊的平衡輸出和非平衡輸出的區別有哪些?

時間 2022-03-23 20:58:18

1樓:大野瘦子

一、作用不同

平衡傳輸是指訊號傳輸線的有兩個輸入端,一個地線。不平衡傳輸是指訊號傳輸線的有一個輸入端,一個地線。

當有共模干擾存在時,由於平衡傳輸的兩個端子上受到的干擾訊號數值相差不多,而極性相反,干擾訊號在平衡傳輸的負載上可以互相抵消,所以平衡電路具有較好的抗干擾能力。

二、用的接頭不同

平衡介面用的是卡農接頭,並且3腳不接地,非平衡介面用的是卡農接頭,並且3腳接地,非平衡介面也可以用6.5毫米大二芯接頭。

三、干擾能力不同

平衡介面用兩根訊號線傳輸一對訊號,這對訊號的相位是相反的,這個相位相反大概就是兩組訊號本來是相同的,但有一組是經過反相。這樣就可以把音訊的傳輸的電磁干擾抵消,主要在專業裝置上才有的。

非平衡就簡單多了,一般的音訊裝置都是非平衡連線的,就是左聲道一根線,右聲道一根線這樣。

2樓:匿名使用者

平衡傳輸是指訊號傳輸線的有兩個輸入端,一個地線。

不平衡傳輸是指訊號傳輸線的有一個輸入端,一個地線。

當有共模干擾存在時,由於平衡傳輸的兩個端子上受到的干擾訊號數值相差不多,而極性相反,干擾訊號在平衡傳輸的負載上可以互相抵消,所以平衡電路具有較好的抗干擾能力

3樓:匿名使用者

平衡介面用的是卡農接頭,並且3腳不接地;非平衡介面用的是卡農接頭,並且3腳接地,非平衡介面也可以用6.5毫米大二芯接頭。

音訊的平衡輸出和非平衡輸出的區別有哪些?

4樓:春瑤鳳嬋

平衡接法使用差分訊號傳輸,三芯插接件,一接地,二冷端,三熱端,對於放大器來說,冷熱端之間的差模訊號被放大,共模訊號被抵消,尤其在現場工程或者要求很高的專業錄音棚中,話筒的線很長,電磁環境複雜,這時,有用的訊號是差模,中途感應到得雜波是共模,所以可以維持較高的訊雜比。

非平衡輸出一般用在民用,從話筒結構到話放電路,都比如簡單,成本低,但訊雜比不高,一般用在k歌,語音宣傳,等非專業場合,

電容麥在幻象電源之後,直接相容非平衡接法,此時熱端(三端)與地(一端)相連,二端作為訊號線。在幻象電源與話筒連線的那一段導線,必須使用平衡線,因為這根線不但傳輸音訊訊號,還要給話筒提供12-48v電源。

非平衡轉平衡,

一種方法是用音訊變壓器轉換,這種方法貌似簡單,但是對變壓器的工藝、結構、材料要求極高,高階產品都對自己的變壓器工藝視為絕密,禁止外洩。

二是用運放電路或者專用電路轉換,不是恨複雜,具體電路可到「話放diy」「中國音響diy」等論壇找找。

音訊是個專業術語,音訊一詞已用作一般性描述音訊範圍內和聲音有關的裝置及其作用。人類能夠聽到的所有聲音都稱之為音訊,它可能包括噪音等。聲音被錄製下來以後,無論是說話聲、歌聲、樂器都可以通過數字**軟體處理,或是把它製作成cd,這時候所有的聲音沒有改變,因為cd本來就是音訊檔案的一種型別。

而音訊只是儲存在計算機裡的聲音。如果有計算機再加上相應的音訊卡——就是我們經常說的音效卡,我們可以把所有的聲音錄製下來,聲音的聲學特性如音的高低等都可以用計算機硬碟檔案的方式儲存下來。

輸出和非平衡輸出有什麼區別

5樓:約定

而偏左或偏右的樂器因為反轉後沒有正好相對的波形,則不受太大的影響,但多少也會消失一部分,比如相對居中而且混響不多的打擊樂。所以消音伴奏實際上是單聲道,而且音質較差。

xlr或trs介面的平衡訊號就是利用這個原理,其中三個芯中傳輸的一路為正相訊號,一路為反相訊號,一路為共用接地,當訊號到達接收裝置時,接收裝置會再次將反相訊號反轉為正相訊號併疊加在一起,這樣一來半路串進線材的干擾訊號就會相互抵消,而留下乾淨的原始訊號。因此,平衡訊號可以傳輸的很遠抗干擾。雖然距離也有極限,但比只用正負極的兩芯非平衡訊號好太多了!

因此,專業音訊裝置一般都是平衡介面。

就是這麼簡單!

————————強調一下————————

本文描述的為單路音訊訊號的工作原理,具有平衡介面的裝置會先將一個訊號分成兩份,並反轉其中一份,與正相訊號在同一組三芯線纜內傳輸。所以兩份訊號受到的干擾波形是基本相同的,接收端再次反轉疊加後會剛好抵消。立體聲或者環繞聲傳輸的話同理,每個通道一組三芯線纜罷了。

另外雙聲道不等於立體聲,立體聲一定是雙聲道,多聲道不等於環繞聲,環繞聲一定是多通道,如果需要的話以後更新!

6樓:皇諦

你說的「平衡輸出」和「非平衡輸出」是不是從混音臺看到的音訊術語?

簡單來說,「非平衡輸出」和「平衡輸出」的區別就在於輸入(或輸出)端是否存在訊號相同但是波形相位180°反轉的拮抗訊號,我們將其稱為「負極訊號」——存在這種拮抗訊號的輸出模式就稱作「平衡輸出」。

平衡輸出往往要讓正極訊號和負極訊號分別接上平衡放大器(一般是btl,未發現bcl一說)的正極輸入端和負極輸入端才能為揚聲器使能。

非平衡輸出由於只存在單一訊號輸出,因此製作成本簡單,缺點是容易將地線固有的底噪也作為音訊變化訊號一同放大,因此高成本擴聲系統(甚至是數字解碼一體機)都不會採用這種輸出形式。

平衡輸出製作成本複雜,甚至需要完全複製正極驅動放大電路到負極驅動上,還會出現使用正負雙電源的情況。但是平衡輸出時,訊號變化不是以地線這種偽「平衡點」作為參照的,而是以正負極訊號的相位差距作為參照的,所以平衡輸出可以抑制來自地線的固有噪聲、不參與訊號傳輸的共模噪聲(兩種訊號均處於同一相位)甚至是來自直流電源輸入的底噪。

平衡輸出一般採用卡儂介面(標準術語為xlr端子),也就是跟卡拉ok麥克風相似的介面,非平衡輸出一般採用6.5mm介面(電吉他上很常見),其實我們聽**用的3.5mm介面就是典型的非平衡輸出形式。

特殊情況還會出現平衡輸出或非平衡輸出採用非常規介面的情況,例如本人計劃使用的前級電壓放大器和後級功率放大器之間用的是平衡輸出形式、凌科lp24(航空接頭)-5芯。

平衡和非平衡輸出以及線性平衡和非線性平衡有什麼區別

7樓:阿拉拉拉

平衡接法使用差分訊號傳輸,三芯插接件,一接地,二冷端,三熱端,對於放大器來說,冷熱端之間的差模訊號被放大,共模訊號被抵消,尤其在現場工程或者要求很高的專業錄音棚中,話筒的線很長,電磁環境複雜,這時,有用的訊號是差模,中途感應到得雜波是共模,所以可以維持較高的訊雜比。 非平衡輸出一般用在民用,從話筒結構到話放電路,都比如簡單,成本低,但訊雜比不高,一般用在k歌,語音宣傳,等非專業場合, 電容麥在幻象電源之後,直接相容非平衡接法,此時熱端(三端)與地(一端)相連,二端作為訊號線。在幻象電源與話筒連線的那一段導線,必須使用平衡線,因為這根線不但傳輸音訊訊號,還要給話筒提供12-48v電源。

非平衡轉平衡, 一種方法是用音訊變壓器轉換,這種方法貌似簡單,但是對變壓器的工藝、結構、材料要求極高,高階產品都對自己的變壓器工藝視為絕密,禁止外洩。 二是用運放電路或者專用電路轉換,不是恨複雜,具體電路可到「話放diy」「中國音響diy」等論壇找找。

什麼是平衡介面和非平衡介面 5

8樓:匿名使用者

平衡介面用的是卡農接頭,並且3腳不接地;非平衡介面用的是卡農接頭,並且3腳接地,非平衡介面也可以用6.5毫米大二芯接頭。

音響4陣平衡介面和蝴蝶夾介面區別

沒有多大的區別 接線的優點 不用焊接連線頭 缺點 容易 連線不牢靠 碰觸線 很容易 脫落 才用四芯介面 要焊連線頭 接上了後 牢固 不容易脫落 沒有區別,都是廠家行為 不過如果為了換其他副相的話是蝴蝶夾介面就方便多了,因為他不用專用線方便很多 專業的平衡介面是三線制 訊號 和地 下圖的四針介面未必是...

平衡和非平衡耳機什麼意思,平衡和非平衡耳機什麼意思

平衡耳機和非平衡耳機的解釋如下 平衡耳機傳輸是一種應用非常廣泛的音訊訊號傳輸方式。它是利用相位抵消的原理將音訊訊號傳輸過程中所受的其他干擾降至最低。它需要並列的三根導線來實現,即接地 熱端 冷端。所以平衡輸入 輸出外掛必須具有3個腳位。非平衡耳機傳輸只有兩個端子訊號端與接地端,在要求不高和近距離訊號...

耳機3 5介面和USB介面有什麼區別

從實際電氣連線上是沒區別的,都是正負兩根模擬線,區別就只在於外形,一般來說手機用usb口是為了和譯電充電器,資料線合併成統一的介面 3.5mm耳機介面是個圓形的介面,可以接世面上大多數耳機usb介面叫通用序列匯流排介面,長條方形,一般只有電腦上邊才有,可以插u盤 印表機 攝像頭 滑鼠鍵盤等等等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