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反鏡頭焦段問題,單反相機鏡頭的焦段問題

時間 2022-12-13 19:40:02

1樓:小磨推驢

看了頭好暈 呵呵 ..

我只知道d5100配18 105 18端=全畫幅的27 105端=全畫幅的157左右。

d800配24 70 24就是24 70就是70因為焦段的演算法 個人覺得應該按照全畫幅的標準來算 半畫幅畢竟是半畫幅 所以 全畫幅頭部用換算。

2樓:摯愛慧瑩

原廠沒有18-85這支鏡頭,如果是15-85,則是等效焦距達到24-136mm的大廣角的標準變焦頭,相當優秀但**不菲。還有一款早期出產的配30d的17-85,**一般效果平庸。不建議選18-200,既昂貴光學素質又很一般,純屬雞肋,玩發燒了後最終不得不再配長焦牛頭,這樣焦段就過於重疊了。

單反就是玩的可更換鏡頭,15-85再配一支長焦變焦牛頭才是正理。這樣全焦段成畫素質就都很優秀了。為了旅遊方便15-85等效24-136mm的焦段也勉強夠用,還有了24mm大廣角拍攝大場景風光片的優勢。

3樓:楊之水

aps-c畫幅的18mm-105mm換算成d800全畫幅視角對等的焦距,尼康相機要乘以的係數,(18mm-105mm)

5mm,跟24mm-70mm孰遠孰近一看便知。>70mm

所以看的更遠一點。另外「半幅」的說法也是不對的。

單反相機鏡頭的焦段問題...

4樓:

70-200mm是中、長焦鏡頭。數字越大焦距越長。旅遊建議用廣角變焦鏡頭如16-35mm。佳能的紅圈鏡頭是專業鏡頭。

5樓:詩景郜元白

鏡頭的焦段引數如18-55mm是指全畫幅相機的。

aps-c格式單反的焦段需要乘以轉換系數(一般是,所以要獲得50mm的焦段就要選擇35mm的da鏡頭。

單反相機鏡頭知識,要注意什麼!

6樓:匿名使用者

怕摔、怕水、怕你調的自動對焦還用手扭對焦環、怕灰塵!

7樓:匿名使用者

不要對著太陽拍 防灰 防雨。

8樓:粒狀態度

單反相機入門,機身與鏡頭的詳細認識,相機「小白」的福利來了!

關於單反全副,半幅機鏡頭焦段換算問題的疑問

9樓:匿名使用者

說簡單點,全幅鏡頭用在全幅機上不需要乘倍數,就是實際焦距,c幅機不管用什麼鏡頭都需要乘倍數,即使是c幅專用的ef-s或dx鏡頭,統統都要乘!!不懂可追問。

10樓:病嬌電磁炮

這個理解是絕對錯誤的。首先半幅的鏡頭不能用在全副的機器上。半幅的鏡頭在半幅上也需要換算係數。

就如常見的套頭18-55來說,如果是佳能的機器,就是要乘以的係數,等效焦距為。

全副的50 用在佳能半幅上等效焦距就是是一個全副的鏡頭。

其實這種等效也不能完全把50 當做80 來用。

而是等於你用一個全幅機上套著50 拍出來的畫面,然後取中間的部分。這部分面積為原來的1/1.

6,所以在透視上還是50的透視,安全快門也是1/50,而不是1/80。這樣說不知道你理解了沒有。

11樓:匿名使用者

錯了 ,第一,鏡頭上標註的都是實際焦距(卡片機上是換算之後的等效全副焦距), 第二,全副不需要換算,半副需要*等效全副焦距) 你研究下為什麼會出現等效焦距你就明白了。

12樓:匿名使用者

所有鏡頭都是在35mm下的焦段,半幅須乘以係數。還要注意鏡頭是全副頭還是半幅。全副頭全副機和半幅機都能用。半幅頭不一定能支援全副機器。

13樓:網友

鏡頭標註的焦距是一個光學設計上的物理引數,也就是和機身沒關係。

無論什麼鏡頭,它的焦距都是固定的;

無論適用於何種機身,它們對焦距的表述是一致的,只和本身光學設計有關。

會變化的只是機身的係數,這個係數只表述像場,不會改變鏡頭本身的焦距。

所有鏡頭,無論全副半幅,套在apsc上都要係數(。

所以一支全副50mm和一支半幅50mm,用在apsc機身上都是「等效135機身75mm」。

但值得注意的是,「等效135機身75mm」只表述像場,實際上光學透視和135機身+75mm鏡頭還是不一樣的。

單反鏡頭焦段選擇問題 5

14樓:不得瑟中年

1、假設部份成立,但是對於一些特殊的鏡頭造成的畸變,是無法通過距離改變而實現的,如魚眼鏡頭。

2、部份使用場景限制了拍照者與被攝物的距離,比如在房間內你需要拍照的話,你就明白18mm鏡頭與70mm的鏡頭差別了(因為房間只有這麼大,你不可能退到牆外去拍照,就算從門口退出,此時視角又受到限制。再比如拍池塘中的荷花,你不可能為了拍個荷花就下水。此時200mm的鏡頭就比70mm的鏡頭有用多了。

3、初學者建議使用變焦鏡頭,投入少,用途多,如無專業要求,基本上可以一鏡走天下(一般可以使用18mm-200mm的11倍變焦鏡頭,或者55mm-200mm的也可。

4、有一定的經驗和基礎後,再根據創作重點,如拍人像多點就入手50mm定焦鏡頭一枚,打鳥的話,就入手400mm左右的鏡頭。

15樓:匿名使用者

焦距越短,視角越大,景物越小,焦距越長,景物越大,視角變小。比如你18mm拍攝一幢樓,同樣的距離,18mm可以看見整個樓體,而70mm時,就只能看到區域性了。比如18mm時你看見很多窗戶,70mm就只能見到幾個較大影像的窗戶。

16樓:網友

不同的焦段最直接的影響就是視角,所擬像你說的調整距離確實是可以焦段不同的鏡頭有近乎相同的視野,但是在實際使用中,很多時候是不能自由調整位置的,比如最為常見的拍人像問題,這裡以全幅機為例,如果使用18mm的焦距,那麼拍臉部特寫幾乎是不可能的,要麼小於鏡頭最近工作距離,要麼就是直接貼臉拍攝,即使拍攝胸部以上的特寫,拍攝距離也是在30釐米左右,這顯然是不能讓人接受的,但是假如使用70mm的焦距,拍臉部特寫能保持在差不多不到一米的拍攝距離,還算可以,當然一般拍攝臉部特寫是用135mm或者200mm的焦距,這樣拍攝距離是一米五到兩米。

此外,拍攝距離的變化同時也影響透視關係,還以人像為例,18mm拍人像即使可以拍攝,也會因為距離過近而導致臉部變形。

而且焦段不同的鏡頭本身也有結構和工藝上的弱點。比如18mm這種超廣角就不好控制畸變問題了。這也是為啥50mm鏡頭被認為是標定的重要原因之一,因為這個焦段多數情況下拍攝距離相對合適,而且鏡頭本身也比較好設計加工。

17樓:五斗方卓然

例如廣角鏡大於人眼的正常視角,會對「遠小近大」的透視效果有誇張的表現,即「遠者越小、近者越大」,形成強烈的視覺衝擊,常用廣角鏡仰拍人體「拉大長腿」即是利用這種透視效果,並非都是ps的;又如長焦鏡頭會弱化「遠小近大」的透視效果,在拍五官凹凸明顯的人物正面人像時,往往會顯得比較和諧,但在拍兒童大頭照時就可能會產生「拍扁」的感覺。而標準鏡頭由於接近人的視角,拍出來的中規中矩,偏重於記實但卻缺乏藝術表現力。

18樓:中華鬥魚攝影

從拍攝內容上來說是對的。但拍攝時有很多限制讓你不能隨意移動,這就需要用不同焦段的鏡頭拍攝了。比如在街道拍攝建築,根本退不了多遠,所以就不得不用廣角鏡頭拍攝。

19樓:飲八農

選擇鏡頭的焦段需要注意什麼?攝友都有選擇綜合症,網友:預算少。

關於數碼相機(單反)鏡頭的焦段問題。。。

20樓:匿名使用者

28mm以下: 廣角 : 適合拍風景和具體相片。

50mm~75mm : 標準焦距 : 最適合拍人像。

135mm以上 : 遠攝長焦 :適合拍遠處的東西。

21樓:匿名使用者

鏡頭分標準廣角和長焦三種。

單反相機的鏡頭

還是500d 沒差多少錢 450d已經停產很久了 賣450d的越來越少 500d 重量大小都合適mm 效能是入門的不二選擇鏡頭最重要的引數有2個 焦距和 光圈 焦距單位mm 毫米 小於28mm是廣角 大於70mm是長焦 之間的中焦 這麼劃分不是絕對的 定焦50mm 叫標準鏡頭 光圈越大越好 越貴 變...

單反鏡頭會自己滑出的問題,單反相機的鏡頭會主動下滑嗎

座標北偏東 單反相機的長變焦鏡頭,在向下時鏡頭前端會自由滑落,這是很多攝友會遇到的尷尬。特別是在翻拍等鏡頭向下的時候,不由自主的就長了。針對此種情況,解決的方式也不同。這種現象,一般出現在中檔的長變焦頭上,低檔鏡頭比較輕,塑料鏡筒,樹脂鏡片,稍有阻力就能hold住。高檔鏡頭增加了內變焦,基本上杜絕了...

長鏡頭單反相機,單反相機是一個長鏡頭好還是兩個短鏡頭好

對於單反相機系統,鏡頭和機身一般是分開討論的。你說的鏡頭長的單反,鏡頭和機身都是分開買的。單反機身有很便宜的,新的最低也就3000左右。鏡頭的話,焦距越長的鏡頭長度越長 光圈越大的鏡頭越粗,而這兩點都和你的拍攝物件密切相關。所以選什麼鏡頭,不是說越長就越好,要看你需要拍什麼。對於圖上這支,機身大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