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為無反比單反好在哪裡?

時間 2023-02-10 05:00:03

1樓:消化

無反(nex-6)優勢輕便電子取景器(視情況而定)更多的鏡頭選擇**接、減焦鏡等)更強的高速連拍效能(視具體產品而定)更強的**功能(視具體產品而定)單反(k-s2)優勢光學取景器(視情況而定)更強的電池續航(一般而言)更好的人機工效(視具體產品而定)機內防抖防水nex-6的優勢是很明顯的。首先,我奉行共用鏡頭群原則:我的大多數鏡頭(除了兩支適馬dn自動頭是nex-6獨佔)基本上都可以在我的三臺機器(fa)或者兩臺數碼(da)上通用,而無反則在轉接上提供了更多可能:

藉助減焦鏡轉接全幅鏡頭可以獲得準全幅效能(而單反則因為法蘭距原因無法實現)。其次,電子取景器能提供比光學取景器更豐富的資訊(放大對焦等)。但是與此同時,nex-6劣勢也很明顯:

常開的感測器和液晶屏/電子取景器燒電飛快,加上體積限制導致的電池容量偏低,使得電池續航明顯不足以及由於軟體先天不足導致人機工效很成問題,如無法設定按鍵對焦、沒有使用者自定義模式等。但是相比之下,k-s2的劣勢則在某種程度上則限制了它所能運用的場景:羸弱的**效能決定了我無法將其用於mdocs的紀錄片課程;但是其機內防抖則使得我在特定環境下會選擇它(如跟焦、可預見手持低速快門場景等);而去年年底在魔都轉機間隙拍車,雨淅淅瀝瀝下了一天,該相機和hdpentax-da1:

的組合成了室外機位唯一可靠的選項。總之任何一個相機系統都有其侷限性,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以上是我個人的一些微小的經驗。作為鐵路攝影的工具,二者互補,沒有明顯高低之分。

2樓:東方富貴

多數人本來就沒有買單反的必要,初學者不容易適應單反的按鍵系統,就如同我適應不了索尼的選單。索尼選單有點像卡片機升級版,新手容易用。外觀靚麗,輕便,適合出遊使用。

硬素質也不錯,掌握一點**和白平衡的基礎知識,索尼黃還是可以避免一些的。其他的引數,上面有人對比過,沒有辦法說索尼引數不好,但也提醒大家注意,比較對焦點的時候,用佳能80d的45點相位對焦模組去比索尼的400多點系統,是一種討巧的比較方式,真正在工作方式上與索尼a6300的425點系統相對應的是佳能可以在lcd屏80%的面積內任意觸控對焦。使用體驗是見仁見智的事情,有人說索尼寫入慢回放慢,但我自己6d也不算快。

在調選單的時候,不適應索尼的系統。而且索尼的按鍵觸感不如佳能。這種主觀的體驗或許會有爭議吧,幸虧沒人看這個答案。

鏡頭群在可見的未來應該會各家持平,但設計鏡頭不是一日之功,索尼只靠大竹基之肯定不夠看。而且大竹給人感覺是不在設計一線了,他上一個鏡頭專利好像還是2023年的。新人站出來是好事,但只有新人的話,恐怕鏡頭就都是fe55/1.

8那樣了。這種鏡頭在現今很討巧,難說優劣。另外,索尼比較重要的鏡頭如fe35/1.

4,fe90/,是加藤浩司、上原祐美子、rx1鏡頭的設計師等人帶著一幫新人搞出來的。以老帶新,索尼鏡頭設計部門的發展是不錯的。

說回索尼的fe鏡頭,變焦、定焦,從長到廣,包括旗艦的大光圈,都有了模樣,使用者選擇也自由一點。個人不太贊成「轉接各家鏡頭群」的說法,從六十年代到今天,各大相機廠都是建設自家鏡頭系統,開放鏡頭生態等於自斷財路。也許按今天的科技水平佳能尼康已經無法反制如metabone這樣的反向工程的努力,但在佳能開設自家全幅微單的時候,這些都未可知。

遠的不說,就看這次mc11的表現,適馬並不想在fe這個有前途的平臺上為佳能做嫁衣,主推的還是自家acs系列。

3樓:叢林裡的藍精靈

我還是會選擇單反,起碼我在手裡有感覺,微單頭重身輕,老感覺像是鬧著玩,雖然微單的畫質也很不錯,但操控性沒有單反好!

你認為很好的商品廣告語,並分析好在哪裡

特侖蘇 不是每一種牛奶都叫特侖蘇!言簡意賅,即點明瞭產品,也突出了這種產品的特別,容易引起共鳴,記憶簡單,朗朗上口!步步高點讀機,你會讀嗎?so easy!簡單有趣,印象深刻。寫出你最喜歡的一則商品廣告語,並寫出理由 我喜歡的廣告語是impossible is nothing 是adidas的廣告語...

你覺得成都好在哪裡?

首先是成都的氣候比較溫和,四季分明,而且雨量也很充沛。沈非常適合農業的一個城市,而且成都也是四川省的省會,所以它的經濟和建設都是比較發達的。在古代的時候,景觀城的美名,而且在蜀漢的時候,中過芙蓉稱為芙蓉城。所以就導致成都的風景非常漂亮,在2008年的時候被評為中國最佳旅遊城市之一。我認為成都好的地方...

你認為你人生的轉折點是在哪裡

第一個 參加學校社團被攆。第二個 畢業後放棄原專業。第三個 畢業後第一份工作,遇到情緒化老闆。第四個 感情受挫。人生的轉折點,在我看來,無非三點,確定人生伴侶,確定自己一輩子的事業,最後一點不一定沒有人都有,確定自己這一生所求 理想 最大的轉折是在大三暑假參加一次國際夏令營,認識了一個四十來的老外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