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酸鹼中和滴定的問題,關於化學酸鹼中和滴定突變的問題

時間 2021-08-30 09:23:45

1樓:匿名使用者

要結合具體題目、具體操作,1.鹼液——放出用到**?它的濃度是已知還是待測?

如是待測,結果是偏低。2.這裡酸的濃度一般為已知,結果測得鹼的偏高。

判斷方法從公式:c酸v酸=c鹼v鹼,入手。

2樓:秒懂百科

酸鹼中和滴定:用已知濃度的酸來測定未知物質的量濃度的鹼的方法

3樓:

1、偏小

滴定前有氣泡 滴定後無氣泡 可知測出來的體積值偏大 故濃度偏小滴定前管內體積為 待測液+氣泡

滴定後管內體積為 剩餘液體

則實際體積為減少的待測液體積 而測出來的體積為減少的待測液體積+氣泡體積 值偏大 故濃度偏小

2、根據c酸v酸=c鹼v鹼

開始有氣泡,後來沒有氣泡說明滴定管顯示的v酸大於實際數值(多了氣泡)所以c鹼=c酸v酸/v鹼,結果偏大

這是兩個過程,1是說的取液過程,2是說的滴定過程

4樓:匿名使用者

1.尖嘴未充滿標準液就開始滴定,滴定完尖嘴管部分必然會充滿標準液,這部分的體積都算在內。而實際上用的體積沒有那麼多。所以體積偏大。

2.滴定時少量標準液附在錐形瓶壁上。這部分標準液沒有和待測液反應,屬於多餘的部分。所以體積偏大。

3.滴定前仰視讀數,讀數偏小,滴定後俯視讀數,讀數偏大,所以差值偏大。

用酚酞做指示劑,當紅色腿成無色,僅滴一滴naoh溶液,顏色無變化,v(hcl)為什麼增大

如果剛好反應,那麼滴一滴naoh溶液,顏色馬上變紅。但是題目中提到顏色無變化,說明鹽酸過量。所以鹽酸消耗的體積會偏大哦。

我是高中化學老師,有問題可以給我發資訊。希望以上解釋能有助於你的理解。

關於化學酸鹼中和滴定突變的問題

5樓:匿名使用者

ph值是由溶液中h+的濃度決定的,ph為1時c(h+)=10mol/l,ph為12時則是c(h+)=10^12當ph接近中性時一滴鹼或酸的溶液就能讓c(h+)變化回幾個數量級,還有突

答變並不會突變到12這麼大,突變範圍就是書上畫方框的範圍,在這個範圍裡,極少的溶液就能使ph上升很多,而到了12附近或3附近,變化又趨於平整,突變不可能到十二這麼大

酸鹼中和滴定時......--看問題補充

6樓:匿名使用者

(1) v酸*c酸=v鹼*c鹼,是化學計量關係,按化學計量關係恰好反應完全的點稱為化學計量點,指示劑的變色點稱為滴定終點,指示劑的變色點和化學計量點並不完全相符,由此產生的誤差,稱為滴定誤差;

(2)以20毫升0.1mol/l的氫氧化鈉滴定20毫升0.1mol/l的鹽酸為例。

滴定分析中,一般要求相對誤差小於0.1%,0.02/20*100%=0.

1%,氫氧化鈉滴到20.00毫升時剛好達到化學計量點,氫氧化鈉滴定體積在20.00正負0.

02毫升範圍內滿足正負0.1%的誤差要求,在酸鹼滴定曲線中,我們把20.00正負0.

02毫升範圍內溶液的ph值變化稱為酸鹼滴定的突躍範圍。上例中的滴定突躍ph值範圍是4.3——9.

7,我們選擇指示劑時,如果指示劑在此範圍內變色,則滿足0.1%的誤差要求;

(3)在酸鹼滴定中,指示劑的選擇原則是指示劑的變色範圍全部或部分落在滴定的突躍範圍內,甲基橙的變色範圍是3.2—4.4,甲基紅的變色範圍是4.

4—6.2,酚酞的變色範圍是8—10,可見都能滿足上述的滴定要求,只不過用甲基橙和甲基紅作指示劑時,產生負誤差(滴定終點比化學計量點提前),用酚酞時產生正誤差(滴定終點比化學計量點拖後),但都在正負0.1%的誤差範圍內;

(4)總的說:我們是按照化學計量關係來研究化學反應,在允許的誤差範圍內來選擇反應條件,包括:分析方法、滴定劑、指示劑、反應條件、干擾情況等,用於實際生產中的化學分析當中。

酸鹼中和滴定中指示劑的問題

7樓:匿名使用者

甲基橙的變色範圍是ph<3.1的變紅,ph>4.4的變黃.

也就是說當溶液的ph值在3.1和4.4之間的時候為橙色。

所有如果你na2co3足夠,你最終為黃色,也就是由紅變黃。如果適量,使最終ph值在3.1和4.

4之間,則是由紅變橙。至於指示劑選擇標準則是酸滴鹼用甲基橙,顏色由黃變紅,鹼滴酸用酚酞,顏色由無色變淺紅

這樣選擇是為了便於眼睛觀察顏色變化,有助於準確判斷滴定終點 。

8樓:匿名使用者

顏色是由紅到橙最後變不黃,甲基橙的變色點為3.1~4.4;選擇指無法劑要求是顏色變化明顯,其它物質對反應無干擾

9樓:匿名使用者

紅到橙 得到中性溶液 得到鹼性溶液用酚酞 得到酸性用甲基橙 中性均可 最好用甲基橙 根據變色範圍

10樓:匿名使用者

由紅到黃,甲基橙的變色點為3.1~4.4;

11樓:匿名使用者

指示劑的選擇應遵循以下兩條原則:

1、選擇的指示劑變色應該明顯,因此紫色石蕊不經常使用。(石蕊在酸鹼的濃度較低時,顏色和紫色差不多)

2、指示劑的變色ph和你需要的ph應差不多。

舉例用強酸滴定碳酸鈉時,如果用酚酞,那麼碳酸鈉回反應成碳酸氫鈉,如果用甲基橙的話。則會反應完全。

注:由於反應時ph6.8和8.

2差不多,對濃度的影響偏差數量級為10^(-7)所以都近似看做是中性,對酸鹼滴定不會有太大的影響。但在反應時可能會有反應物反應不完全,比如碳酸氫鈉在ph為8.2時可以存在,用酚酞就不行,必須用甲基橙。

關於高中化學的酸鹼中和滴定,關於高中化學的酸鹼中和滴定

其實這個地方的知識點分析起來思路還是很單一的。根據中和的公式 c標準v標準 c待測v待測 多元的倍數沒寫在公式裡 看起來影響最後待測液濃度的貌似有3個因素,但事實上 1.標準液的濃度是給定的,無法再計算中變化 2.待測液的體積是提前取好的,無法更改。那麼就只有標準液的體積是可以變化的讀數,也就意味著...

酸鹼滴定原理 步驟及化學式,酸鹼中和滴定的實驗操作

h oh h2o用已知濃度的鹽酸滴定未知濃度的naoh溶液,以測定naoh的物質的量濃度。中和滴定的裝置見右圖示。把已知物質的量濃度的鹽酸注入事先已用該鹽酸溶液潤洗過的酸式滴定管,至刻度 0 以上,把滴定管固定在滴定管夾上。輕輕轉動下面的活塞,使管的尖嘴部分充滿溶液且無氣泡。然後調整管內液麵,使其保...

高中化學酸鹼中和滴定的問題,求詳細解答

1,也可以是強酸滴定弱鹼 或強鹼滴定弱酸 2,是的,應該是恰好反應,才能進行定量計算,比如強酸 強鹼滴定,甲基橙 酚酞都可以做指示劑,是在錯誤允許範圍內。高中階段,不用想那麼多,如果上大學,學化學專業,在 分析化學 會具體講解,3,滴定管在使以前,先用水洗,管的內壁會殘留水珠,若不用待裝溶液潤洗,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