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拉球總是下網,乒乓球拉球加力時總是下網是怎麼引起的?怎麼辦?

時間 2022-01-19 23:15:06

1樓:匿名使用者

手腕太僵硬,或者吃球不緊,觸球位置不對等等。。。。 首先大致先說明弧圈球分為加轉弧圈球和前衝弧圈球。

樓主說的就是屬於加轉弧圈球,但是你的對手的拍型不太規範,所以導致拉過來的球很高。

這種球一般是在拉下旋的時候才能拉的

要拉慢而且很轉,首先就是要摩擦強,要球高的話摩擦就要薄,且拍型往前傾斜的角度不是很大。整個重心自下往上移動。 難度較大,原因就是要把摩擦控制得很薄,這樣就比較容易拉空,要不就是力量不足,球高但是沒有威脅。

對於這種高調加轉弧圈球的接法大致有兩種:

1.把球輕擋回去,主要在擋的時候球拍在接觸球的瞬間往後移動一些,目的就是要抵消住旋轉。注意球拍拍型不要過直,適當向前傾,也不要傾斜過多。

2.調整步伐,把身子移至中臺,把球反拉回去。

注意球的方向,理論上說離球檯越遠就越容易在球飛過來的時候判斷好方向,但是過遠的話會導致離球過遠拍夠不到球或者是不能在發力時把球擊出。

這個難度較大,樓主應該不是很擅長拉弧圈球,

估計你們打球時都是「一招制勝」的多,相持球比較少。。。

2樓:匿名使用者

要點一,沒有重心,要點二,引拍不夠,要點三,拉球的中下部位。如果拉前衝的話向前,拉高吊向上,一點要放慢摩擦球

3樓:匿名使用者

接球的球拍的點要用中下·部分。力度,速度要稍狠一點

4樓:匿名使用者

拉球首先要把球拉起來,其次要把球壓下去,要穩。準,狠

乒乓球拉球加力時總是下網是怎麼引起的?怎麼辦?

5樓:

拉球下網可能是因為沒有看清楚球的旋轉,或者是拉球的時機不對所產生的。這種情況需要加強練習,練多了就好了。

6樓:匿名使用者

一般引起的拉球下網的原因可能是因為沒有看清楚球的旋轉,或者是拉球的時機不對所產生的。所以我們遇到這種情況我們就需要加強練習,練多了就好了

7樓:虎說財稅

上旋不足引起的。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可以在拉球時加大旋轉。

8樓:匿名使用者

你要看本身球旋轉的方向,最好看的方法就是你看標旋轉的方向,或者看對手拉力的方向。最簡單的就是他往哪拉,你就反著拉。

乒乓球拉球老是下網怎麼辦?

9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有必要簡單瞭解下拉球技術:

拉球技術是乒乓球比賽中的主流進攻技術。其種類根據不同的劃分標準包含很多,如:弧圈球技術,臺內球提拉技術,拉衝技術、中遠臺對拉、拉半出臺球、反手擰拉技術等等。

其中,弧圈球技術又是拉球技術中的主流技術。

當今乒壇,想成為一流選手,就要掌握拉球技術。例如國手們幾乎都擁有爐火純青的獨門拉球技術,例如張繼科、樊振東的反手霸王擰,許昕的「天下第一正手」指的就是他的弧圈球技術,馬龍的反拉技術,波爾的小高調弧圈球技術等等。

其次,根據個人的心得體會,總結拉球技術要點如下:

第一,第六人認為拉球技術從大的範疇講,屬於上旋球技術。

不管是拉下旋球,還是衝上旋球,都是將球主動形成上旋球,很多時候,雙方會進入到中遠臺的對拉環節,憑的就是上旋球的相持和周旋能力。

第二,拉球技術說到家是將撞擊和摩擦相結合的技術,在手法使用上技巧性很強。

具體來說,拉下旋球時,要多體會向上摩擦的感覺,拉上旋球,要多體會撞擊的感覺。這種撞擊和摩擦的比例我們沒法定性,但是通過大量的練習,手上還是能建立起這種感覺的。

對於球體的撞擊和摩擦感覺絕非一日之功,撞擊帶來的更多是速度,摩擦帶來的更多是球體本身的旋轉。

10樓:匿名使用者

拉球下網,說明球獲得的向上動力不夠,或者速度不夠(這種情況較少),。

注意你拉球的時候,手臂運動的線路與桌面的大致夾角。如果拉球下網,這個夾角就應該加大

些,也就是說手臂要再向上而不是向前。拉球出界則剛好相反。

其實剛開始練這個的時候,動作一定要慢,用類似慢鏡頭的動作,輕輕把球拉起來,找到感覺了,逐漸加快、加力。

乒乓球拉球老是下網。怎麼辦?

11樓:匿名使用者

多練。 扣球的時候帶有向上拉的趨勢就好了 用我的經驗來看,可能是姿勢不正確,把拍面稍微上揚一下。實在不行找個教練給你指點一下吧。 放

12樓:愛乒乓

一、下網有以下原因造成

1.擊球力量小。

2.板型不對,過於壓拍,使得回球弧線低於球網。

二、改進方法

1.提高擊球力量。

2.控制板型,確保回球弧線。

13樓:匿名使用者

動作不對,是你的胳膊不對力,我也是這樣,你的胳膊抬的太高要用手臂的力量要夾緊。

14樓:手機使用者

你的擊球部位不對。身體的協調沒有掌握好。

15樓:匿名使用者

拉球下網,說明球獲得的向上動力不夠,或者速度不夠(這種情況較少),。

注意你拉球的時候,手臂運動的線路與桌面的大致夾角。如果拉球下網,這個夾角就應該加大

些,也就是說手臂要再向上而不是向前。拉球出界則剛好相反。

其實剛開始練這個的時候,動作一定要慢,用類似慢鏡頭的動作,輕輕把球拉起來,找到感覺了,逐漸加快、加力。

16樓:

換粘性比較好的膠皮,或者糾正姿勢

17樓:氯氣甲烷

打之前要先引拍~~然後要加摩擦!!一定要擦上啊!!動作做完整~~相信你一定能練好的

18樓:匿名使用者

下襬不夠,摩擦力量不足

19樓:手機使用者

把手臂抬高。多練自然成。

20樓:匿名使用者

對方是下旋球,往上挑

乒乓球拉球加力時總是下網怎麼辦?

21樓:朋哥聊球

拉球是乒乓球的核心,也是致勝的法寶。可以說,不會拉弧圈球,根本就打不好乒乓球。而要想打好乒乓球,就要學會拉球。

我們打乒乓球最終目的是要過網,而乒乓球的球網的高度是15.25釐米,這個距離是指球網的頂端距離球檯高度。乒乓球的球網是懸掛在繩子上面,繩子兩端則會有直立的網柱,直接系在上面,而球檯的高是76釐米。

這就是說,只有高於或者等於15.25釐米才能過網。如果乒乓球的底端等於15.

25剛好擦網, 如果乒乓球的頂端等於15.25則有可能下網。高於15.

25則都可以過網,那麼作為業務選手肯定不希望過網這麼簡單,更希望擊打的球有威脅,使得自己得分,而對方不能得分。

那麼,這時就需要學會拉球技術了。拉球其實是撞擊和摩擦的結合體。其實單純的撞擊和單純的摩擦都不存在,只要我們能做出球拍從後往前方,和往上方的動作都可以簡單的理解為拉球。

專業選手和業餘選手的差別在於,專業選手通過大量、反覆的練習,已經形成條件反射弧,做出的每一個動作都非常標準。而業務選手由於沒有經過系統的訓練,打出的球動作不夠標準,更多的隨意性比較大。

在專業選手當中,撞擊和摩擦的比例大致是在7:3.前文說過不存在完全撞擊或者摩擦,一般撞擊為主,摩擦為輔是屬於快攻結合弧圈,簡稱快弧。

摩擦為主,撞擊為輔則是弧圈結合快攻,簡稱弧快。我們這種提法現在很少了,大家以後在看到專業雜誌時,還會有這種提法,留意一下即可。

那麼如何拉球呢?一般來說就是前衝弧圈和高吊弧圈。高吊弧圈要求的是穩定性,旋轉強。

但劣勢在於威脅性方面不如前衝弧圈。前衝弧圈顧名思義就是球的前衝性強,威脅性大。對手不易防守,己方容易等分。

如何才能拉出高質量的前衝弧圈球呢,其實無論對於專業選手還是業餘選手來說,一定要學會摩擦球的上升期或者高點期。什麼是上升期或高點期呢?就是對方擊球過來的彈起的一瞬間,立即擊球即可。

可以用力撞擊或者向上向前摩擦即可。現在一些人認為,也有說可以拉球的下降期,其實在我看來,能拉上升不拉下降期,下降更多是被動防守。

乒乓球拉球加力時總是下網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有可能是板型造成的。在拉下旋球時,重心要低,儘可能的引拍動作要小。

要有向前和向上的摩擦。而在拉上旋球時,重心要高,儘可能的引拍動作要大,要有向前和向下的摩擦。

不難理解,打球肯定要有向前的動作,區別就在於向上和向下的摩擦。而拉球加力時總是下網有可能是板型控制的問題。

一般來說,板型要與球檯形成45度或者60度的夾角。一般低於45度夾角用力拉球容易下網,而超過60度的夾角直接容易不上臺而打飛。

在國家隊專業選手,馬龍和王勵勤、王皓的技術動作標準、規範,大家可以模仿學習。而向馬琳、許昕等人動作幅度大,尤其是許昕退到中遠臺,依舊可以發力,拉出非常強烈的旋轉。這對直拍選手來說,難度非常大。

當然了,有一定的專業基礎,可以嘗試學習。

我是乒乓那些事,以上就是我的分析,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22樓:黃銀噬劍

判斷旋轉和理解旋轉是前提,看似一句廢話,真的很重要!如何看清旋轉?看對方觸球瞬間的發力方向,接觸球拍的位置、接觸球體的部位、板形控制等等。

在掌握以上技巧的同時,多摸索多打肯定會漲經驗,沒有捷徑可走。

23樓:浩海天青

我們可以學會用身體重心來控制拉球,杜絕用胳膊大臂來發力,這樣的效果是不好的,而且平時我們也應該加強訓練,練得越多對身體的控制能力就越強。

24樓:暢遊文化的小書童

可以適當的稍微減一點力量,因為乒乓球在擊打的過程中著力點的不同,也就導致了乒乓球在運動的時候軌跡會有所不同。

乒乓球怎麼接拉球

正手平擋弧圈球 以腰為軸心 直板打法的選手,無論使用什麼膠皮,其基本的技術動作都有一個總體的基礎。對於業餘選手來說,練習防弧圈球的技術可以從近臺平擋開始。在近臺用正手平擋弧圈有幾個關鍵問題需要解決 第一,基本站位要恰當。平擋弧圈球的時候,站位要比普通正手攻球離臺的距離稍遠,身體重心要高一些,腿的彎曲...

乒乓橫板正手攻球為什麼總是下網,乒乓球正手攻球,為什麼總打飛或者不過網呢?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遊弋乒乓球 乒乓球教學 直板拉球總是下網怎麼辦?四個方面要注意! 咕嚕咕嚕 直接下網,你是針對什麼球啊。拍面是要下壓,但是你可以適當的調整的啊。拉弧旋球的時候來,胳膊要向後引球的啊,同時身體中心降低。臺內球你要根據實際情況來處理,多看比賽啦。可以快速的挑回去,但是角度要好。估計是你的動作不夠標準,又...

乒乓球拉球時如何判斷對方的旋轉,減少失誤

1 對接發球時球旋效能和強度的判斷 用排除法判斷上 下旋 即凡是在球拍觸球的瞬間拍面後仰且有向下或側下的動作,就是下旋或側下旋 除此之外一概判為上旋 一族 非下則上 因為上旋 側上旋和不旋的接球 方式基本相同,它們都可以排除在下旋之外。判斷下旋的強度主要看擊球瞬間的用力和拍面角度的大小,向下用力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