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遠,箭哪能射得到呢 這句話是反問還是設問

時間 2021-05-07 19:59:11

1樓:無殤洛城

這句話是反問句。

反問句就是用疑問的句式,表達肯定的觀點。反問句表面看來是疑問的形式,但實際上表達的是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問句之中。反問的形式比一般的陳述句語氣更強,更能引起人們的思考。

反問句是修辭手法中的一種。

這麼遠,箭哪能射得到呢? 改為反問句

2樓:匿名使用者

這就是反問句改為陳述句是這麼遠,箭射不到

3樓:匿名使用者

這麼遠,箭怎麼能射得到呢?

4樓:匿名使用者

這麼遠,箭怎麼可能射的遠呢

5樓:匿名使用者

這麼遠,箭能射得到嗎?

這麼遠,箭哪能射得到呢?照樣子把句子換一種說法。

6樓:帝龍_少爺

這麼遠,箭肯定射不到。反問句換成肯定句。

7樓:miss微雨落花

這麼遠,難道箭能射得到?(反問句)

這麼遠,箭能射到得嗎?(疑問句)

這麼遠,箭不能射到。(陳述句)

希望能幫到你~

8樓:易田東

箭哪能射得到這麼遠呢

一:我會改寫句子。1、這麼遠,箭哪能射得到呢?(改為陳述句)

9樓:夢幻之檀雪

1、這麼遠,箭哪能射得到呢?

改為陳述句:這麼遠,箭根本射不到2、沒有太陽,就沒有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

改為反問句:沒有太陽,哪會有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

二:我會選,也會寫。

(1)作比較(2)列數字(3)舉例子(4)打比方。

1、我們看到太陽,覺得它並不大,實際上它大的很,130萬個地球才能抵得上一個太陽。( 作比較 )

2、到太陽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得走,差不多要走2023年;就是坐飛機,也要飛二十幾年。(舉例子)

3、太陽會發光,會發熱,是個大火球。(打比方 )

4、太陽離我們有1.5億公里遠。( 列數字 )

我能選擇上面的說明方法,把下面這句話寫具體。

姚明哥哥的個子很高。

姚明哥哥的個子很高,三個小朋友才能抵得上。回答對嗎?

我認為有些欠妥,「三個小朋友才能抵得上」表達模糊,首先應說他們的身高總和,其次「小朋友的身高也沒有標準」,是說80釐米的,還是說120釐米的等等。因此不恰當。

祝你學習快樂,芝麻開花節節高

10樓:不隨意

1、這麼遠,箭哪能射得到呢?

改為陳述句:這麼遠,箭根本射不到。(或:這麼遠,箭不能射到。)2、沒有太陽,就沒有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

改為反問句:沒有太陽,哪會有我們這個美麗可愛的世界?

二:我會選,也會寫。

(1)作比較(2)列數字(3)舉例子(4)打比方。

1、我們看到太陽,覺得它並不大,實際上它大的很,130萬個地球才能抵得上一個太陽。( 作比較 )

2、到太陽上去,如果步行,日夜不停得走,差不多要走2023年;就是坐飛機,也要飛二十幾年。(舉例子)

3、太陽會發光,會發熱,是個大火球。(打比方 )4、太陽離我們有1.5億公里遠。( 列數字 )我能選擇上面的說明方法,把下面這句話寫具體。

姚明哥哥的個子很高。

姚明哥哥的個子很高,三個小朋友才能抵得上。回答對嗎?

我認為有些欠妥,「三個小朋友才能抵得上」表達模糊,首先應說他們的身高總和,其次「小朋友的身高也沒有標準」,是說80釐米的,還是說120釐米的等等。因此不恰當。

願對你有所幫助!

11樓:匿名使用者

這麼遠箭哪能說射到呢?改為陳述句應該這樣寫:這麼遠箭射不到。如覺得對請點贊,謝謝!

12樓:神某

箭射不到如此之遠。

沒有太陽,還能有我們這美麗可愛的世界嗎?

二:(1)

(3)(4)

(2)不完全,小朋友並沒有一個固定長度單位。

13樓:手機使用者

這麼遠,箭不會射得到。

14樓:淡看花開落

這麼遠,箭哪能射得到呢?

這麼運,箭哪能射得到呢?把反問句變成陳述句.

15樓:匿名使用者

你想怎麼運?

這麼遠,箭是射不到的

「反問句」的句子仿寫有哪些?

16樓:tutu天然呆

1、 字典難道不是我們的良師益友嗎?

2、難道那條街不熱鬧嗎?

3、 難道打仗就是為了多殺人嗎?

4、毒刑拷打算得了什麼?死亡也無法叫我開口。

5、實現四個現代化,難道不是全國人民的偉大歷史任務嗎?

6、 要奮鬥就會有犧牲,這難道不是真理嗎?

7、杭州的西湖難道不像一顆光彩奪目的明珠?

8、 人們怎麼不希望車子能停下來,不希望時間能停下來?

9、人難道可以沒有一點精神嗎?

10、 我們怎麼容忍破壞紀律的人和事?

11、班主任難道不應該以身作則嗎?

12、浪費時間難道不就是浪費生命的表現嗎?

13、 這麼重的東西,我怎麼拎得動呢?

14、 大千世界,**沒有野花的倩影?

15、 我千千萬萬個普通人,不是正是這樣的野花嗎?

16、這潮溼冰冷的地面,怎麼能睡呢?

17、 這麼遠,箭哪能射得到呢?

18、看到那數不盡的青松白樺,誰能不向四面八方望一望呢?

19、王老師帶病工作,我們怎能不感動呢?

20、李大釗同志對革命事業充滿信心,怎麼會懼怕反動軍閥?

21、 他呀!都老頭子了,還訂這些東西幹什麼呀?

22、十萬支箭,三天怎麼造得成?

23、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麼幫得了你的忙?

24、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歡樂的歌嗎?

25、 我們怎能忘記老師的諄諄教導?

26、居里夫人只要在專利書上籤個字,所有的困難不是都可以解決了嗎?

反問句反問句就是用疑問的句式,表達肯定的觀點。反問句表面看來是疑問的形式,但實際上表達的是肯定的意思,答案就在問句之中。

反問的形式比一般的陳述句語氣更加強烈,更能引起人們的深思與反思。反問句是修辭手法中的一種。

中文名反問句

外文名a rhetorical question

延伸修辭手法

同義句陳述句

延伸反問句改陳述句

意思就是把答案藏在問題裡,且答案是唯一的,也是肯定的(明知故問)。[1]

反問句結尾時正常情況下用問號,而有些特殊的句子也可以用感嘆號。

反問句分為肯定反問句和否定反問句。肯定反問句表示否定的意思,否定反問句表示肯定的意思。

反問的作用是加強語氣,把本來已確定的思想表現得更加鮮明、強烈。反問句式不但比一般陳述句語氣更為有力,而且感**彩更為鮮明。

反問句,就是明知故問,一般由陳述句改變而來,句子中充滿了說話人的充沛強烈的感情,或肯定或否定,且只問不答。

例句1.當土夫子,難道就不需要文化知識了嗎? ——強調當土夫子也需要文化知識。

2.吳邪這不是呆氣的表現嗎?——說明吳邪這就是呆氣的表現。

3.難道吳邪和張起靈不是真心相愛?——強調他們真心相愛的。

4."那怎麼是一樣的呢?"----說話者在強調那是不一樣的。

5.難道我們能浪費時間嗎?——強調要珍惜時間,突出時間的重要性。

6.你們怎能破壞環境呢? ——強調要保護環境。

7.你們怎麼能不承認錯誤呢?——強調要勇於承認錯誤。

8.你們怎麼能不回家呢?——強調不能不回家。

9.在列夫·托爾斯泰寫的《窮人》這篇文章中「得把他們抱過來,同死人待在一起怎麼行!」意思就是說同死人待在一起不行,感嘆號表示極度強調。

11. 晚了也得去,怎麼可以逃學?——《城南舊事》(林海音)

12.我難道沒有應該責備自己的地方嗎?我不是常常讓你們丟下功課替我澆花嗎?我去釣魚的時候,不是乾脆就放你們一天假的嗎?

13.這是多麼深刻的教誨啊!難道不值得我們永遠牢記嗎?

14.你如果上課不認真聽講,作業會做嗎?——強調上課不認真你就不會做作業。

15.為什麼不去問問神奇海螺呢?——強調你應該去問神奇海螺。《海綿寶寶》

16.報紙沒有這麼大的魔力嗎?——強調報紙有這麼大的魔力。

17.難道我們不應該學習他的精神嗎?——強調我們該去學習他的精神。

特點通常反問句是陳述句的改版,是為了強調語氣。

如:那怎麼是一樣的呢?這個反問句改為陳述句就是:那是不一樣的。相比之下,前一個句子語氣就強烈多了。

除此之外,一些反問句還要有反問詞,如:難道 怎麼 這麼…… 除了反問詞,還要在最後加上語氣詞如:呢 嗎…… 而且為了表示與陳述句的區別,還要在最後加上問號(?)。

且通常都要把句子(判斷句)的意思倒過來後,再加上反問詞。

反問和設問的區別:設問和反問都是無疑而問,但是有明顯的區別:設問不表示肯定什麼或否定什麼,反問明確地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內容。

設問主要是提出問題,引起注意,啟發思考;反問主要是加強語氣,用確定的語氣表明作者自己的思想。設問是自問自答,有問有答,答在問外;反問寓答於問,有問無答。

加強語氣,更明顯的表達出自己所要表達的東西。

經常使用反問句的人語言攻擊性較強,自我保護意識比較強烈。這可能是一種自卑的表現,在與異性的交流中顯得尤為突出。這在擇偶過程中也會產生負面的影響,因此建議在日常生活中不要頻繁使用反問句。

反問就是通過思考使自己的思想更確定。

也就是說,他認為自己的思想不確定,還需要思考,還可以反駁,還有轉機。

所以,人們都說反問是不自信的表現。

可如果都自信了,那就沒思考了,沒反駁了,沒轉機了。

參考資料

17樓:匿名使用者

**有死的東西會自己走動,並且能自動地發出和諧的聲音呢。

18樓:匿名使用者

1:難道那條街不熱鬧嗎?

2:這不是很偉大的奇觀嗎?

3:字典難道不像是我們的無聲老師嗎?

19樓:匿名使用者

這麼大的太陽你不九點左右的天,?。?。?。?。

20樓:匿名使用者

戰士們沒有離開他們的陣地,我怎麼能離開自己的陣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