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的生平經歷思想品格寫作特點的概括

時間 2021-05-07 19:59:11

1樓:匿名使用者

屈原,名平,字原,出身於楚國貴族。公元前340年誕生於秭歸三閭鄉樂平裡。屈原自幼勤奮好學,胸懷大志.。

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三閭大夫,常與懷王商議國事,參與法律的制定,主張章明法度,舉賢任能,改革政治,聯齊抗秦。同時主持外交事務。主張楚國與齊國聯合,共同抗衡秦國。

提倡「美政」。在屈原努力下,楚國國力有所增強。但是,由於自身性格耿直再加上楚懷王的令尹子椒、上官大夫靳尚和他 屈原的寵妃鄭袖等人,由於受了秦國使者張儀的賄賂,不但阻止懷王接受屈原的意見,並且使懷王疏遠了屈原。

公元前305年,屈原反對楚懷王與秦國訂立黃棘之盟,但是楚國還是徹底投入了秦國的懷抱。使得屈原亦被楚懷王逐出郢都,開始了流放生涯。結果楚懷王被秦國誘去,囚死於秦國。

頃襄王即位後,屈原繼續受到**,並被放逐到江南。公元前278年,秦國大將白起帶兵南下,攻破了楚國國都,屈原的政治理想破滅,對前途感到絕望,雖有心報國,卻無力迴天,只得以死明志,就在同年五月投汨羅江自殺。   [1]屈原是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約於公元前340年出生於楚國丹陽(今湖北宜昌市秭歸縣),自稱顓頊的後裔。

    「朝發枉渚兮,夕宿辰陽……」;「入漵浦餘儃徊兮,迷不知吾所如……」,在流放期間,屈原為後世留下了許多不朽名篇。其作品文字華麗,想象奇特,比喻新奇,內涵深刻,成為中國文學的起源之一。     「朝發枉渚」之地(今常德德山)「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

」屈原被放逐後,在和漁父的一次對話中,漁父勸他「與世推移」,不要「深思高舉」,自找苦吃。屈原表示寧可投江而死,也不能使清白之身,蒙受世俗之塵埃。在漁父看來,處世不必過於清高。

世道清廉,可以出來為官;世道渾濁,可以與世沉浮。至於「深思高舉」,落得個被放逐,則是大可不必。屈原和漁父的談話,表現出了兩種處世哲學。

公元前278年,秦國攻破了楚國國都郢都。當年五月五日,屈原在絕望和悲憤之下懷抱大石投汨羅江而死。

屈原的生平簡介

屈原的生平事蹟(簡略)重點是屈原沉江

結合屈原的人生經歷與詩歌作品,分析其詩歌創作的藝術特色

簡述屈原詩歌的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

屈原生平思想,簡述屈原的生平與思想

屈原 約公元前339 約前278 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 政治家,楚辭 的創立者和代表作者 簡述屈原的生平與思想 屈原的生平經歷 思想品格 寫作特點的概括 屈原生平簡介 屈原 前339?前278?戰國末期楚國人,傑出的政治家和愛國詩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丹陽 今湖北秭歸 人。生平 屈...

屈原的生平簡介,屈原的生平簡介50字

加爾基 屈原 約公元前340或339年 公元前278年 中國戰國時期楚國詩人 政治家。出生於楚國丹陽 今湖北宜昌 羋姓,屈氏,名平,字原 又自雲名正則,字靈均。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 三閭大夫,兼管內政外交大事。因遭貴族排擠毀謗,被先後流放至漢北和沅湘流域。秦將白起攻破楚都郢 今湖北江陵 後,屈原...

蘇軾生平簡介,蘇軾的生平經歷

蘇軾畫像蘇軾 1037年1月8日 1101年8月24日 字子瞻,又字和仲,號 東坡居士 世人稱其為 蘇東坡 漢族,眉州 今四川眉山,北宋時為眉山城 人,祖籍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 書畫家 詞人 詩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詞人代表。其詩,詞,賦,散文,均成就極高,且善書法和繪畫,是中國文學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