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先們用陶器做什麼,古代的陶器有什麼用途

時間 2021-05-07 19:59:12

1樓:匿名使用者

在中國,陶俑在春秋戰國時開始出現,於秦漢時達到高峰。著名的有秦始皇陵中的秦始皇兵馬俑。秦漢時期的陶器主要為硬陶,出現了陶磚、陶瓦和瓦當,製作工藝精美,故後人有「秦磚漢瓦」之說。

漢代,出現了在釉中加鉛的技術。鉛能使陶器的釉面光滑度和平整度增加,還能使鐵、銅等著色劑呈現美麗的綠、黃、褐等顏色。

陶器700年至1,200年的發展

約在700年阿拉伯人對北非的入侵終止了北非陶器的商貿業,而製陶業的中心被帶回歐洲,但其質素並不佳。製陶技術的發展轉為由東方中國的隋朝(581年-618年)帶領。那裡的陶藝家開始製作陶瓷杯及水壺,而這些陶器的受歡迎情況由東方直達西亞。

但因為陶器本身不適合作長途的旅程的關係,令那些陶器在西亞變得太貴。以上情況令當地人想出了利用鉛作釉料,利用低成本的方法模仿出中國陶瓷的白色。此技術慢慢的倒過來轉回中國及歐洲。

約在2023年的元朝,中國的彩釉技術令西亞再度想出了辨法去模仿中國,而歐洲則想出了辦法去模仿西亞的彩釉。

古代的陶器有什麼用途?至少5項

2樓:妞妞

1.作炊器的鼎、罐、甑

2.作飲器的觚,作食器的豆、簋、缽、三足盤3.作盛器用的盆、甕、缸,等

4.(用更早的陶器)作古董

5.裝飾

3樓:寂寞友誼

原始居民製作的陶器的用途:裝粟,裝種子,放食物。

陶器的作用和現代人類的作用一樣,用來裝、盛食物;陶器的廣泛應用讓人類逐步走向了現代文明。

4樓:愛雪楓林

1盛食物

2儲存食物

3 喝水

古代的陶器有什麼用途

5樓:匿名使用者

1.作炊器的鼎、罐、甑

2.作飲器的觚,作食器的豆、簋、缽、三足盤3.作盛器用的盆、甕、缸,等

4.(用更早的陶器)作古董

5.裝飾品

6樓:百度使用者

做酒器,或盛物的器皿

中國陶器歷史

7樓:匿名使用者

陶器的發明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程序--是人類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創造出來的一種嶄新的東西。從河北省陽原縣泥河灣地區發現的舊石器時代晚期的陶片來看,在中國陶器的產生距今已有11700多年的悠久歷史。

陶器是用泥巴(粘土)成型晾乾後,用火燒出來的,是泥與火的結晶。我們的祖先對粘土的認識是由來已久的,早在原始社會的生活中,祖先們是處處離不開粘土,他們發現被水浸溼後的粘土有粘性和可塑性,晒乾後變得堅硬起來。對於火的利用和認識歷史也是非常遠久的,大約在205萬年至70萬年前的元謀人時代,就開始用火了。

先民們在漫長的原始生活中,發現晒乾的泥巴被火燒之後,變得更加結實、堅硬,而且可以防水,於是陶器就隨之而產生了。陶器的發明,它揭開了人類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與自然做鬥爭的新的一頁,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是人類生產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從目前所知的考古材料來看,陶器中的精品有舊石器時代晚期距今1萬多年的灰陶、有8000多年前的磁山文化的紅陶、有7000多年的仰韶文化的彩陶、有6000多年的大汶口的「蛋殼黑陶」、有4000多年的商代白陶、有3000多年的西周硬陶,還有秦代的兵馬俑、漢代的釉陶、唐代的唐三彩等。到了宋代,瓷器的生產迅猛發展,製陶業趨於沒落,但是有些特殊的陶器品種仍然具有獨特的魅力,如宋、遼三彩器和明、清至今的紫砂壺、琉璃、法花器及廣東石灣的陶塑等,都是別具一格,倍受讚賞。

從地球內部熾熱的熔化物質到寒冷的地表,從危巖幽谷到鋪在行人道上的沙,到處都是矽的化合物。它的確是自然界最廣泛的礦物,也是最值得人們注意的礦物,因此在很久以前人類開始利用它。中國上古時代的製陶工藝,就是利用矽石的極好例子。

1962年,在江西萬年縣大源仙人洞,發現一個距今已有一萬多年的新石器時代早期的洞穴。從中發掘出殘陶器90餘片,全是夾砂紅陶,質地粗糙,摻雜著大小不等的石英粒,質鬆易碎。陶片厚薄不等,胎色以紅褐色為主,也有呈紅、灰、黑三色。

器內壁凸凹不平,沒有耳、足等附件。這些情況顯示出當時製陶的原始性。陝西華縣老官臺出土的陶器,也反映了同樣的情況 。

考石發掘充分證明,我國在新石器時代一開始,許多地區就開始了陶器的製作。

中國的仰韶文化距今約

五、六千年,這時的陶器是以紅陶為主,灰陶、黑陶次之。紅陶分細泥紅陶和夾砂紅陶兩種。主要原料是粘土,有的也摻雜少量砂粒。

在仰韶陶器中,細泥彩陶具有獨特造型,表面呈紅色,表裡磨光,還有美麗的圖案,是當時最聞名的。細泥陶反映了當時製陶工藝的水平,具有一定代表性,所以考古上常將仰韶文化稱為彩陶文化。西安市半坡村發掘的彩陶盤也是屬於仰韶文化的產品。

當時彩陶的製作,據分析主要經過四個程式。第一,常選用可塑性和操作性較好的紅土、沉積土、黑土等,經過淘洗和沉濾後成為較純較細的原料。從分析出土的彩陶片來看,泥質比後來的上等陶器並不遜色。

第二,制壞。彩陶壞最初大多是手製。小型器皿是直接捏塑而成的;較大的陶器,其體部壞子,一般採用泥盤築法分兩段制成。

粗壞製成後再裝上頸口,嵌入把手,制壞工序初步完成。其外形圓正規矩,對稱性很強,在器壁外有輪紋存在。這表明仰韶文化時期,已開始出現慢輪製陶。

第三,彩繪和紋飾。一些較精細的彩陶,在彩繪之前,往往將陶壞放入極其細膩的泥漿中,讓它披上一層均勻的陶衣便於上彩。彩繪就是將有色的天然礦物塗繪在陶壞上。

仰韶文化時期陶器的紋飾大多是用帶有花紋的木印板拍印上去的。第四,燒窯。從考古發掘的材料來看,仰韶文化時期的陶窯主要是豎穴窯和橫穴窯。

它們都是由火口、火膛、火道、窯室等所組成,在火膛中燃燒起來的火焰,經火道到達窯室。這兩種窯,由於有了窯室,陶器不是直接在火焰上燒烤,已較原始的篝火式或爐灶式有了很大的進步。分析出土陶片的燒結狀況,彩陶的燒成溫度大約已達950℃。

到了尤山時期(公元前2300年左右,指的是在山東省章丘縣龍山鎮發掘的新石器時代中期文化遺址),手工業製陶有了巨大進步。制壞方法廣泛使用輪制,造形精美,而且開始用高嶺土製白陶。在這個時期,人們已懂得利用燒成後期,窯內的氣體特性來賦予陶器以各種顏色。

仰韶文化時期,陶器通常在氧化焰中燒成,陶質內的鐵大部分被氧化成**價鐵而呈土紅色。到龍山時期,由於陶窯的改革,人們在陶器即將燒成時,一方面猛加燃料,同時封閉窯頂,致使窯內氧氣不足,陶器就在還原焰中焙燒,陶質內的鐵大部分轉化為低價鐵,使陶器呈灰色或灰黑色。所以龍山文化時期灰陶的產品最多。

在商代出現的刻紋白陶和薄殼白陶,尤為出色。它們質地優良,刻劃精細,造型端正美觀,堅硬耐用。白陶之所以有這些優點,主要由於使用了高嶺土。

高嶺土的主要成分是矽酸鋁,含鐵量低,質料較細,可塑性強,在高溫燒成後,外形潔白美觀。人們對高嶺土的使用和認識,與後來瓷器的發明有一定的聯絡。在陶器的外表若再著一層釉,不僅器表光滑美觀,而且便於洗滌,尤其是儲藏酒類的飲料,不會因滲透而損失。

所以釉陶的出現,表明了製陶工藝的又一大進步。到了商代的中後期,釉陶逐漸增多,表明人們已從無意識地發現釉料發展到有意識地配製釉料。對出土的商周釉陶進行的分析,證明當時使用的釉是石灰釉。

即由石灰石或方解石等碳酸鹽加上一定量的粘土和其它物質配製成的。

古代埃及、希臘、印度、波斯等國的人們也和我們的祖先一樣,在辛勤的勞動中,也都在新石器時代開始出現製陶工藝了。其發展情況和我國的陶器工藝有些類似,這裡就不再講了。

陶器是怎樣製作的

8樓:匿名使用者

1.取特製土bai 如黃河

泥 2. 過篩 去雜質du 浸泡zhi 3.揉泥 使之有韌性4.拉坯成形dao 陰乾(可作刻花

回紋鏤空等工藝處答理) 然後再陰乾

5.燒窯 溫度800----1400 不等 老的傳統做法 全憑人眼睛看火苗的顏色

非常壯觀 國外的現在有電窯智慧控制

6.顏色 除了溫度以外 特別的還要加一些材料 主要用來薰(和瓷器掛釉不同)

陶器一般燒好了 沒有裂痕 缺損 變形 就算完成

9樓:匿名使用者

方法:主要有六個bai

歩驟1.做胎

2.掐絲du

3.點藍zhi

4.燒藍

5.打磨

6.鍍金

首先用紅銅做胎dao,把它打成預專先設計好屬的形式,然後拿扁銅絲粘在銅胎表面要恰如其分地剪好曲好,用鉗子夾住.其次塗上顏色先噴上水,用銀粉、銅粉、硼砂三種東西攪拌均勻的篩在上面放到火裡燒,拿出來冷卻就行了。再其次用金剛砂石打磨,使表面平整。

最後就是鍍金了,鍍了金銅絲就不會生鏽了。全部工作都是手工的!

歷史上各朝代陶瓷器有什麼特點我的古代瓷器

現在人們都說用鋁鍋有毒,那為什麼老祖先們都要用鋁鍋做飯

全是菜雞 當時沒有現在的說法多,鋁不是人體的必須元素,人體缺乏鋁時,不會帶來什麼損害。長期使用鋁鍋的話,會導致鋁元素進入大家的體內,鋁元素不能排出到大家的體外,會導致大家的體內蓄積更多的鋁元素。為了防止鋁製炊具對人體健康的危害,鑄鋁鍋只能用於蒸食品或貯存幹食品。鋁元素會傷害大家的大腦,用鋁鍋會導致大...

有哪些祖先們玩剩下的現在卻流行的東西?

孫子兵法 火藥 印刷等等,都是祖先們玩剩下的現在卻流行的東西。葉子戲 麻將 牌。九 象棋 圍棋這些就不用多說了,來說個偏門的。提起 大富豪 遊戲,可謂風靡世界,其實中國人也有一款相似的遊戲,叫 升官圖 升官圖是 彩選格 的一種,類似的還有選仙圖等,據傳始於唐代。升官圖的棋盤是一張將文武大小官職按照一...

用們,怎麼組詞,們字怎麼組詞。

我們 你們 它們 他們 她們 孩子們 老人們 人們 員工們 職工們 戰友們 同學們 親戚們 朋友們。們,加在名詞或代詞後,表示複數,在 口語裡表示類屬,所以在人稱,職業,一些稱謂後面都可以加 們 組詞。們的組詞 她們 你們 人們 他們 它們 我們 爺們 咱們 圖們江 爺們兒 哥兒們 姐兒們 娘兒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