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袖清風是什麼意思 成語故事典故

時間 2021-05-07 19:58:38

1樓:改密死

【釋義】意思是兩袖迎風瀟灑的姿態。後比喻做官時,非常廉潔,退休後,沒有錢財。也喻家境貧寒,沒有財產。

【例】古代,況鍾當太守,多年來,一心為公,兩袖清風,深受廣大人民的愛戴。

【近義;反義】廉潔奉公 潔身自好;中飽私囊 貪得無厭

這個成語出自元.陳基《次韻吳江道中》。明朝于謙,身居高位,卻非常廉潔。

有一次,于謙進京辦事。在明朝官場,外省**進京辦事,總得賄賂朝中權貴。于謙進京前,他的幕僚建議他買些蘑菇、絹帕、線香等土特產品,去孝敬權貴。

于謙聽了,感嘆的甩了甩兩隻袖管,笑道:「我只帶兩袖清風罷了!」他揮筆寫下了《入京》詩:

絹帕蘑菇與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

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話短長。

意思是:絹帕、蘑菇和線香等土特產,本應供人民享用,只因**汙吏搜刮,它們反而給百姓帶來災難。我只帶兩袖清風去朝見天子,免得百姓們說長道短。

紀元2023年,英宗率軍迎戰北方瓦刺,結果英宗被俘。兵部尚書于謙等人,擁立英宗的弟弟朱祁鈺為帝。次年,英宗被釋,回京並發動政變,奪回了帝位。

把于謙以「謀逆罪」處死。在查抄于謙家時,沒有發現一件值錢的東西。于謙一生,如此廉潔奉公,真不愧為「兩袖清風」。

十個成語故事 急急急 快

2樓:匿名使用者

1.明朝正統年間,宦官王振以權謀私,每逢朝會,

各地官僚為了討好他,多獻以珠寶**,巡撫于謙每次進京奏事,總是不帶任何禮品。他的同僚勸他說:「你雖然不獻金寶、攀求權貴,也應該帶一些著名的土特產如線香、蘑菇、手帕等物,送點人情呀!

」于謙笑著舉起兩袖風趣地說:「帶有清風!」以示對那些阿諛奉承之**的嘲弄。

兩袖清風的成語從此便流傳下來。

2.春秋時期,吳國和越國經常互相打仗。兩國的人民也都將對方視為仇人。

有一次,兩國的人恰巧共同坐一艘船渡河。船剛開的時候,他們在船上互相瞪著對方,一副要打架的樣子。但是船開到河**的時候,突然遇到了大風雨,眼見船就要翻了,為了保住性命,他們顧不得彼此的仇恨,紛紛互相救助,並且合力穩定船身,才逃過這場天災,而安全到達河的對岸。

3.傳說戰國時期,一位叫韓娥的女子來到齊國,因為一路飢餓,斷糧已好幾日了,於是在齊國臨淄城西南門賣唱求食。她美妙而婉轉的歌聲深深地打動了聽眾的心絃,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天以後,人們還聽到她的歌聲的餘音在房樑間繚繞,人們都說韓娥之歌「餘音繞樑,三日不絕」。

韓娥投宿一家旅店,因為貧困,韓娥遭到了旅店主人的侮辱,韓娥傷心透了,「曼聲哀哭」而去。聲音是那麼悲涼,凡是聽到她歌聲的人都覺得好像沉浸在哀怨裡。一時間,「老幼悲愁,垂淚相對,三日不食」,旅店主人只好又把她請回來唱一首歡樂愉快的歌曲。

韓娥「復為曼聲長歌」,眾人聞之「喜躍抃舞,弗能自禁」,氣氛頓時歡悅起來,把此前的悲愁全忘了。其歌聲之動人,乃至於此。

因此後世就有了「餘音繞樑」、 「繞樑三日」的成語典故,以形容美妙的歌聲和**的魅力。

孔子聞韶樂「三月不知肉味」,韓娥善唱餘音竟能繞樑三日,**的力量實在是令人無法想象的。

4.戰國時,魏將龐涓率軍圍攻趙國都城邯鄲。趙求救於齊,齊王命田忌、孫臏率軍往救。

孫臏魏軍主力在趙國,內部空虛,就帶兵攻打魏國都城大梁,因而,魏軍不得不從邯鄲撤軍,回救本國,路經桂陵要隘,又遭齊兵截擊,幾乎全軍覆沒。這個典故是指採用包抄敵人的後方來迫使它撤兵的戰術。

公元前354年,魏**隊圍趙國都城邯鄲,雙方戰守年餘,趙衰魏疲。這時,齊國應趙國的求救,派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率兵八萬救趙。攻擊方向選在**?

起初,田忌準備直趨邯鄲。孫臏認為,要解開紛亂的絲線,不能用手強拉硬扯,要排解別人打架,不能直接參與去打。派兵解圍,要避實就虛,擊中要害。

他向田忌建議說,現在魏國精銳部隊都集中在趙國,內部空虛,我們如帶兵向魏國折都城大梁**進去,佔據它的交通要道,襲擊它空虛的地方,它必然放下趙國回師自救,齊軍乘其疲憊,在預先選好的作戰地區桂陵迎敵于歸途,魏軍大敗,趙國之圍遂解。孫臏用圍攻魏國的辦法來解救趙國的危困,這在我國歷史上是一個很有名折戰例,被後來的軍事家們列為 叄十六計中的重要一計。圍魏救趙這一避實就虛的戰法為歷代軍事家所欣賞,至今仍有其生命力.

圍魏救趙

就是孫臏指揮齊軍打敗龐涓率領的魏軍,援救趙國的著名戰役。自此,孫臏便聞名天下了。

5.南朝的江淹,字文通,他年輕的時候,就成為一個鼎鼎有名的文學 家,他的詩和文章在當時獲得極高的評價。 可是,當他年紀漸漸大了以後,他的文章不但沒有以前寫得好 了,而且退步不少。

他的詩寫出來平淡無奇;而且提筆吟哦好久,依 舊寫不出一個字來,偶爾靈感來了;詩寫出來了,但文句枯澀,內容 平淡得一無可取。 於是就有人傳說,有一次江淹乘船停在禪靈寺的河邊,夢見一 個自稱叫張景陽的人;向他討還一匹綢緞,他就從懷中拘出幾尺綢緞還他。因此,他的文章以後便不精彩了。

又有人傳說;有一次江淹在冶亭中睡午覺;夢見一個自稱郭璞 的人,走到他的身邊,向他索筆,對他說:「文通兄,我有一支筆在你那兒已經很久了,現在應該可以還給我了吧!」 江淹聽了,就順手從懷裡取出一支五色筆來還他。

據說從此以 後,江淹就文思枯竭,再也寫不出什麼好的文章了。

6.秦朝末年,各地人民紛紛舉行起義,反抗秦朝的暴虐統治。農民起義軍的領袖,最著名的是陳勝、吳廣

3樓:熊仔受

同舟共濟

餘音繞樑

圍魏救趙

江郎才盡

破釜沉身

破鏡重圓

月下老人

價值連城

精衛填海

4樓:匿名使用者

故事是這樣的:「兩袖清風」的「月下老人」「江郎才盡」,他的老婆也因此和他離了婚,專他後來不得不屬「破釜沉舟」,出去闖蕩尋找靈感,機緣巧合,流浪的過程中遇到了他的一故友八方有難,他出於義氣捨身「圍魏救趙」,好友得救,為了報答他,和他一起「同舟共濟」,最後編譯成了「餘音繞樑」的好故事**,一夜家喻戶曉,比「精衛填海」還「價值連城」,他的老婆得此訊息,立刻連夜返身,晝夜不停地找到了他,終於和他「破鏡重圓」,皆大歡喜!!!

越劇五女拜壽想先父兩袖清風歌詞,越劇五女拜壽哭別歌詞

五女拜壽 唱詞 合 牡丹競放笑春風,喜滿華堂壽燭紅。白首齊眉慶偕老,五女爭來拜壽翁。俞 白玉如意獻岳丈,如意吉祥祝壽長。接手諭 知有告老還鄉意,願奉養 如同孝敬親爹孃。常言道 長婿當作半子靠,迎二老 安居姑蘇壽而康。雙 爹爹母親 赤金壽星笑口開,壽比南山景雲輝。你女婿件件都聽我,爹孃啊 養老要到我家...

清正廉明,兩袖清風的有哪些人,有關清正廉潔的人物事例有哪些?

四個全都是 a。子罕 子罕是春秋時期宋國的賢臣。宋國有個人得到了一塊美玉,把它獻給了子罕,子罕不肯接受。獻玉的人說 我已經拿給玉工看過了,玉工認為它是寶物,所以我才敢進獻給您呀!子罕說 我把不貪婪當作寶物,你把美玉當作寶物。如果把玉給了我,那麼我們兩個人都喪失了寶物,不如各人保有自己的寶物吧。獻玉的...

對聯一支粉筆兩袖清風三尺講臺四季耕耘只為桃李滿天下

遠巨集 這句話是一副對聯的上聯部分,完整上聯是 一支粉筆兩袖清風,三尺講臺四季晴雨,加上五臟六腑,七嘴八舌九思十分用心 下聯是 十卷詩賦九章勾股,八索文思七緯地理,連同六藝五經四書三字兩雅一心,誨人不倦,點點心血勤育英才澤神州 這副對聯是網路寫手的創作,深刻表達了對老師這個職業的由衷讚美,用對聯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