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蘭詞 採桑子(而今才道當時錯)解釋賞析

時間 2021-05-07 19:58:57

1樓:可愛的康康哥

一、《採桑子·而今才道當時錯》是清代詞人納蘭性德所寫的一首詞。譯文如下:

現在才知道那時我錯了,心中淒涼迷亂,眼淚默默落下,滿眼看到的都是春風,事物卻非於從前。

明知從此再也無法見面了,勉強說後會有期,像這樣別離,梨花落完了,月亮已經在天的西方。

二、賞析如下:

「而今才道當時錯,心緒悽迷。」

「心緒悽迷」是這首詞抒情的重心。這裡的「心緒悽迷」,正是由上面的「錯」而引發出來,但而今才明白的「當時錯」,究竟是當初不應相識,還是當初不該從相識而走得更近,或是當時應該牢牢把握住機會、不放你離去,作者所謂的「錯」是什麼詞中並未交待清楚,也不需要交待清楚,這個空間是留給讀者自己想像的。

「紅淚偷垂,滿眼春風百事非。」

設想那個女子正在偷偷垂淚,這裡似乎是一個錯位的修辭,要說「百事非」,應該搭配「滿眼秋風」才是,但春風滿眼,春愁宛轉,由生之美麗而感受死之淒涼,在繁花似錦的春景裡獨會百事皆非的悲懷,尤為痛楚。此刻的春風和多年前的春風並沒什麼兩樣,而此刻的心情卻早已步入秋天。

「情知此後來無計,強說歡期。」

「強說」一詞讓這份期待中的歡期變得難以預見,明明知道再也不會有見面的機會了,但還是強自編織著謊言,約定將來的會面。那一別真成永訣,此時此刻,欲哭無淚,欲訴無言。

「一別如斯,落盡梨花月又西。」

風動梨花、淡煙軟月中,翩翩歸來的,是佳人的一點幽香,化作梨花落入手心。情語寫到盡處,以景語來作結:以景語的「客觀風月」來昭示情語的「主觀風月」,這既是詞人的修辭,也是情人的無奈。

正是那無限愁懷說不得,卻道天涼好個秋。

容若幾筆淡淡的勾勒,令整首詞躍然紙上。這些千古名句如同一輪圓月,在漆黑的夜裡閃著清冷的光芒。

三、原文如下:

而今才道當時錯,心緒悽迷。紅淚偷垂,滿眼春風百事非。

情知此後來無計,強說歡期。一別如斯,落盡梨花月又西。

2樓:歐鵬煊醜蕭

採桑子而今才道當時錯,心緒悽迷。紅淚偷垂,滿眼春風百事非。

情知此後來無計,強說歡期。一別如斯,落盡梨花月又西。

採桑子的格律,詞牌名《採桑子 的格式

9點說史 1 正體 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平。中平中仄平平仄,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仄平。2 變體一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3 變體二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

採桑子重陽翻譯和原文,毛澤東的《採桑子 重陽》的意思

採桑子 重陽 原文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廖廓江天萬里霜。譯文人之一生多麼容易衰老而蒼天不老,重陽節卻年年都來到。今天又逢重陽,戰場上的菊花是那樣的芬芳。一年又一年秋風剛勁地吹送,那不是春天的光輝。卻勝過春天的光芒,無涯的汀江之上有綿綿...

歐陽修採桑子的翻譯 群芳過後西湖好

採桑子 原文 群芳過後西湖好,狼藉殘紅。飛絮濛濛。垂柳闌干盡日風。笙歌散盡遊人去,始覺春空。垂下簾攏。雙燕歸來細雨中。譯文 雖說是百花凋落,暮春時節的西湖依然是美的,殘花輕盈飄落,點點殘紅在紛雜的枝葉間分外醒目 柳絮時而飄浮,時而飛旋,舞弄得迷迷濛濛 欄杆外邊的垂柳依然翠綠,搖曳多姿,在和煦的春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