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哪幾位名人,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哪幾為名人

時間 2021-05-07 19:58:57

1樓:蓬初蝶進聽

端午節的第一個意義就是紀念歷史上偉大的民族詩人屈原。

端午節的第二個意義是伍子胥的忌辰。

端午節第三個意義是為紀念東漢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哪幾為名人?

2樓:歐禿禿

依據南朝梁人吳均的神話**《續齊諧記》及宗檁的《荊楚歲時記》,認為端午節起源於紀念屈原。還有認為是紀念伍子胥、紀念曹娥、紀念介子推等。

1、屈原

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國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五月五日,在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抱石投汨羅江自盡,以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屈原投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為了寄託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百姓們又怕江河裡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後來就成了吃粽子的習俗。

2、伍子胥

夫差賜予伍子胥寶劍,讓他自我了斷,伍子胥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裡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3、曹娥

端午節的第三個傳說,是為紀念東漢(公元23-220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

就此傳為神話,繼而相傳至縣府知事,令度尚為之立碑,讓他的**邯鄲淳作誄辭頌揚。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孝女曹娥之日。

4、介子推

介子推是寒食節與清明節由來傳說的主角,可也有認為端午節的由來與介子推有關。據東漢時期蔡邕的琴曲著作《琴操》中說,端午節係為紀念先賢介子推。

3樓:匿名使用者

端午節的第一個意義就是紀念歷史上偉大的民族詩人屈原。

端午節的第二個意義是伍子胥的忌辰。

端午節第三個意義是為紀念東漢孝女曹娥救父投江而死。

4樓:二丫小妙招

二丫小妙招-關於端午節紀念誰,你真的瞭解嗎?(百家號)-2019.05.29

5樓:匿名使用者

屈原、伍子胥、曹娥和秋瑾

6樓:匿名使用者

1屈原2伍子胥

3曹娥4介子推

端午節是為了紀念誰?

端午節除了紀念屈原還有紀念誰,端午節除了紀念屈原還有紀念誰

x靜涵思睿 端午節,本是上古先民創立用於拜祭龍祖 祈福辟邪的節日。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羅江自盡,後人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也有紀念伍子胥 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端午節的起源涵蓋了古老星象文化 人文哲學等方面內容,蘊含著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在傳承發展中雜糅了多種民俗為一體,各...

屈原為什麼和端午節有關係,端午節為什麼要紀念屈原

牙牙的弟弟 因為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端午節抱著石頭跳汨羅江自盡了,所以後來人們把端午節作為了紀念屈原的節日。將屈原與節日聯絡在一起,主要是因為要樹立屈原這麼個典型,讓廣大老百姓學習領會貫徹去忠君愛國的思想。統治者高屋建瓴,皇帝換了幾十個,紀念屈原是每個朝代都要堅持的。為了讓忠君愛國能夠行得通,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