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衝稱象的故事簡短,曹衝稱象的故事

時間 2021-05-07 19:58:58

1樓:繁星的落幕

有一次,孫權送來了一頭巨象,曹操想知道這象的重量,詢問屬下,都不能說出稱象的辦法。曹衝說:「把象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達到的地方做上記號,再讓船裝載其他東西(當水面也達到記號的時候),稱一下這些東西,那麼比較下(東西的總質量差不多等於大象的質量)就能知道了。

」曹操聽了很高興,馬上照這個辦法做了。

稱讚曹衝幼時過人的智慧。智慧不在年齡大小,關鍵是遇事要善於觀察,開動腦筋想辦法,小孩也能辦大事。

2樓:無所不知圈圈姐

從前有個人,他叫曹衝,他是曹操的兒子。一天他在河邊看見有人要成一個大象,但是大象太大了,沒法稱,我從想了一個辦法,再把大象放到船上去,然後用畫筆畫出船裡的水位,然後再船上加石頭,讓石頭跟大象再船上的水位一樣,然後稱出石頭的重量就是大象的重量

3樓:匿名使用者

孫權送曹操一隻大象,曹操沒看過這種龐然大物,想知道它有多重?於是,他對著臣子們說:「誰有辦法把這隻大象稱一稱?

」在場的人七嘴八舌地討論著.7歲的兒子曹衝,開口說:「我知道怎麼秤了!

」他請大家把大象趕到一艘船上,看船身沉入多少,在船身上做了一個記號.然後又請大家把大象趕回岸上,把一筐筐的石頭搬上船去,直到船下沈到剛剛畫的那一條線上為止.接著,他請大家把在船上的石頭逐一稱過,全部加起來就是大象的重量了!

曹衝稱象的故事

4樓:唯愛唐七

有一次,吳國孫權送給曹操一隻大象,曹操十分高興。大象運到許昌那天,曹操帶領文武百官和小兒子曹衝,一同去看。

曹操的人都沒有見過大象。這大象又高又大,光說腿就有大殿的柱子那麼粗,人走近去比一比,還夠不到它的肚子。曹操對大家說:

「這隻大象真是大,可是到底有多重呢?你們哪個有辦法稱它一稱?」 嘿!

這麼大個傢伙,可怎麼稱呢!大臣們都紛紛議論開了。

一個說:「只有造一杆頂大的秤來稱。」

而另一個說:「這可要造多大一杆秤呀!再說,大象是活的,也沒辦法稱呀!我看只有把它宰了,切成塊兒稱。」

他的話剛說完,所有的人都哈哈大笑起來。有人說:「你這個辦法可不行啊,為了稱重量,就把大象活活地宰了,不可惜嗎?」

大臣們想了許多辦法,一個個都行不通。可真叫人為難呀。

這時,從人群裡走出一個小孩,對曹操說:「父親,我有個法兒,可以稱大象。」

曹操一看,正是他最心愛的兒子曹衝,就笑著說:「你小小年紀,有什麼法子?你倒說說,看有沒有道理。」

曹衝趴在曹操耳邊,輕聲地講了起來。曹操一聽連連叫好,吩咐左右立刻準備稱象,然後對大臣們說:「走!咱們到河邊看稱象去!」

眾大臣跟隨曹操來到河邊。河裡停著一隻大船,曹衝叫人把象牽到船上,等船身穩定了,在船舷上齊水面的地方,刻了一條道道。再叫人把象牽到岸上來,把大大小小的石頭,一塊一塊地往船上裝,船身就一點兒一點兒往下沉。

等船身沉到剛才刻的那條道道和水面一樣齊了,曹衝就叫人停止裝石頭。

大臣們睜大了眼睛,起先還摸不清是怎麼回事,看到這裡不由得連聲稱讚:「好辦法!好辦法!」現 在誰都明白,只要把船裡的石頭都稱一下,把重量加起來,就知道象有多重了。

曹操自然更加高興了。他眯起眼睛看著兒子,又得意洋洋地望望大臣們,好像心裡在說:「你們還不如我的這個小兒子聰明呢!」

擴充套件資料:

曹衝生五六歲,智意所及,有若**之智.時孫權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訪之群下,鹹莫能出其理.衝曰:

「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稱物以載之,則校可知矣.」太祖悅,即施行焉.

經專家實地考證,曹衝稱象地點在河北省邯鄲市臨漳縣城西崗村一帶。

短文意在稱讚曹衝幼時過人的智慧。年齡不在大小,關鍵是遇事要善於觀察,開動腦筋想辦法,小孩也能辦大事。

「曹衝稱象」 在中國幾乎是婦孺皆知的故事。年僅六歲的曹衝,利用漂浮在水面上的物體的重力等於水對物體的浮力這一物理原理,解決了一個

連許多有學問的成年人都一籌莫展的大難題,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蹟。可是,在那個年代(公元200年),雖然阿基米德原理已經發現了500年,但這一原理直到2023年才傳入中國,小曹衝不可能知道這個原理,更不用說浮沉條件了。

實際上,聰明的曹衝所用的方法是「等量替換法」。用許多石頭代替大象,在船舷上刻劃記號,讓大象與石頭產生等量的效果,再一次一次稱出石頭的重量,使「大」轉化為「小」,分而治之,這一難題就得到圓滿的解決。

等量替換法是一種常用到的科學思維方法。這裡再講一個愛迪生的小故事。美國大發明家愛迪生有一位數學基礎相當好的助手叫阿普頓。

有一次,愛迪生把一隻電燈泡的玻璃殼交給阿普頓,要他計算一下燈泡的容積。

阿普頓看著梨形的燈泡殼,思索了好久之後,畫出了燈泡殼的剖檢視、立體圖,畫出了一條條複雜的曲線,測量了一個個資料,列出了一道道算式。

經過幾個小時的緊張計算,還未得出結果。愛迪生看後很不滿意。只見愛迪生在燈泡殼裡裝滿水,再把水倒進量杯,不到一分鐘,就把燈泡的容積「算」出來了。

這裡,愛迪生用倒入量杯裡的水的體積代替了燈泡殼的容積,用的也是等量替換法。

取自《三國志》:衝少聰察,生五六歲,智意所及,有若**之智。時孫權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訪之群下,鹹莫能出其理。

衝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稱物以載之,則校可知矣。」太祖大悅,即施行焉。

作者簡介

陳壽(233-297),字承祚,巴西安漢(今四川南充)人。西晉史學家。他小時候好學,師事同郡學者譙周,在蜀漢時曾任衛將軍主簿、東觀祕書郎、觀閣令史、散騎黃門侍郎等職。

當時,宦官黃皓專權,大臣都曲意附從。

陳壽因為不肯屈從黃皓,所以屢遭遣黜。入晉以後,歷任著作郎、長平太守、治書待御史等職。280年,晉滅東吳,結束了**局面。陳壽當時四十八歲,開始撰寫《三國志》。

5樓:紙醉金迷

小學課本就有曹衝稱象的故事。

6樓:孫樹帥

曹衝稱象是說曹衝把大象趕到一艘船上,然後把他趕下來在那個床上標上記號,然後再裝上同樣的石頭,隨便到了那個他畫的那個線上就可以了。

7樓:匿名使用者

同城講故事。是大人小孩兒都明擺著的。

8樓:匿名使用者

東吳孫權送給曹操一頭大象曹操想知道大象有多重曹操的兒子曹衝想了一個辦法

9樓:匿名使用者

44444152368

10樓:喜笑妍凱

很好|丨∥/∥ll1|1||!!!!!!!!!!

11樓:匿名使用者

sjdjejejfj

12樓:匿名使用者

厲害呀!!!!!!!!!!!!!!!!!!!!!!!!!!!!!!!!!!!!!!!

13樓:三個男神的廚娘

您就怕他啊熱他把

她他說餓,

曹衝稱象的故事用簡單的話寫一寫故事大意

14樓:南潯

在漢代,沒有條件能把一頭大象的體重稱出來,眾人束手無策,七歲的曹衝想到一個辦法,將大象趕上船,利用浮力原理,用石頭替代大象的重量,最後稱出了大象的體重。大概這意思吧,希望對你的問題有幫助。

15樓:匿名使用者

在漢代沒有條件把一頭大象的體重稱出來眾人束手無策

曹衝稱象的故事的概括 20

16樓:雪月森林

曹衝長到五六歲的時候,知識和判斷能力所達到的程度,可以比得上**(如一個成年人)有一次,吳國孫權送給曹操一隻大象,曹操十分高興。曹操想知道這象的重量,詢問屬下,都不能說出稱象的辦法。

曹衝說:「把象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達到的地方做上記號,再讓船裝載其他東西(當水面也達到記號的時候),稱一下這些東西,那麼比較下(東西的總質量差不多等於大象的質量)就能知道了。」曹操聽了很高興,馬上照這個辦法做了。

17樓:朝桂沐

【典故】

有一次,吳國孫權送給曹操一隻大象,曹操十分高興。大象運到許昌那天,曹操帶領文武百官和小兒子曹衝,一同去看。

曹操的人都沒有見過大象。這大象又高又大,光說腿就有大殿的柱子那麼粗,人走近去比一比,還夠不到它的肚子。

曹操對大家說:「這隻大象真是大,可是到底有多重呢?你們哪個有辦法稱它一稱?」 嘿!這麼大個傢伙,可怎麼稱呢!大臣們紛紛議論開了。

一個說:「只有造一杆頂大頂大的秤來稱。」

另一個說:「這可要造多大的一杆秤呀!再說,大象是活的,也沒辦法稱呀!我看只有把它宰了,切成塊兒稱。」

他的話剛說完,所有的人都哈哈大笑起來。大家說:「你這個辦法呀,真叫笨極啦!為了稱稱重量,就把大象活活地宰了,不可惜嗎?」

大臣們想了許多辦法,一個個都行不通。真叫人為難了。

這時,從人群裡走出一個小孩,對曹操說:「爸爸,我有個法兒,可以稱大象。」

曹操一看,正是他最心愛的兒子曹衝,就笑著說:「你小小年紀,有什麼法子?你倒說說,看有沒有道理。」

曹衝把辦法說了。曹操一聽連連叫好,吩咐左右立刻準備稱象,然後對大臣們說:「走!咱們到河邊看稱象去!」

眾大臣跟隨曹操來到河邊。河裡停著一隻大船,曹衝叫人把象牽到船上,等船身穩定了,在船舷上齊水面的地方,刻了一條道道。再叫人把象牽到岸上來,把大大小小的石頭,一塊一塊地往船上裝,船身就一點兒一點兒往下沉。

等船身沉到剛才刻的那條道道和水面一樣齊了,曹衝就叫人停止裝石頭。

大臣們睜大了眼睛,起先還摸不清是怎麼回事,看到這裡不由得連聲稱讚:「好辦法!好辦法!」現在誰都明白,只要把船裡的石頭都稱一下,把重量加起來,就知道象有多重了。

曹操自然更加高興了。他眯起眼睛看著兒子,又得意洋洋地望望大臣們,好像心裡在說:「你們還不如我的這個小兒子聰明呢!」

古文【原文】

曹衝生五六歲,智意所及,有若**之智。時孫權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訪之群下,鹹莫能出其理。衝曰:

「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稱物以載之,則校可知矣。」太祖悅,即施行焉。

【譯文】

曹衝長到五六歲的時候,知識和判斷能力所達到的程度,可以比得上**(如一個成年人)。有一次,孫權送來了一頭巨象,太祖想知道這象的重量,詢問屬下,都不能說出稱象的辦法。曹衝說:

「把象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達到的地方做上記號,再讓船裝載其他東西(當水面也達到記號的時候),稱一下這些東西,那麼比較下(東西的總質量差不多等於大象的質量)就能知道了。」太祖聽了很高興,馬上照這個辦法作了。

18樓:東湖水牛

親戚送給曹操一隻大象,曹操十分高興。大象運到許昌那天,曹操帶領文武百官和小兒子曹衝,一同去看。

曹操的人都沒有見過大象。這大象又高又大,光說腿就有大殿的柱子那麼粗,人走近去比一比,還夠不到它的肚子。

曹操對大家說:「這隻大象真是大,可是到底有多重呢?你們哪個有辦法稱它一稱?」 嘿!這麼大個傢伙,可怎麼稱呢!大臣們紛紛議論開了。

一個說:「只有造一杆頂大頂大的秤來稱。」

另一個說:「這可要造多大的一杆秤呀!再說,大象是活的,也沒辦法稱呀!我看只有把它宰了,切成塊兒稱。」

他的話剛說完,所有的人都哈哈大笑起來。大家說:「你這個辦法呀,真叫笨極啦!為了稱稱重量,就把大象活活地宰了,不可惜嗎?」

大臣們想了許多辦法,一個個都行不通。真叫人為難了。

這時,從人群裡走出一個小孩,對曹操說:「爸爸,我有個法兒,可以稱大象。」

曹操一看,正是他最心愛的兒子曹衝,就笑著說:「你小小年紀,有什麼法子?你倒說說,看有沒有道理。」

曹衝把辦法說了。曹操一聽連連叫好,吩咐左右立刻準備稱象,然後對大臣們說:「走!咱們到河邊看稱象去!」

眾大臣跟隨曹操來到河邊。河裡停著一隻大船,曹衝叫人把象牽到船上,等船身穩定了,在船舷上齊水面的地方,刻了一條道道。再叫人把象牽到岸上來,把大大小小的石頭,一塊一塊地往船上裝,船身就一點兒一點兒往下沉。

等船身沉到剛才刻的那條道道和水面一樣齊了,曹衝就叫人停止裝石頭。

大臣們睜大了眼睛,起先還摸不清是怎麼回事,看到這裡不由得連聲稱讚:「好辦法!好辦法!」現在誰都明白,只要把船裡的石頭都稱一下,把重量加起來,就知道象有多重了。

曹操自然更加高興了。他眯起眼睛看著兒子,又得意洋洋地望望大臣們,好像心裡在說:「你們還不如我的這個小兒子聰明呢!」

關於歷史故事 曹衝稱象 的,有關曹衝稱象的故事

心中等待的夢 阿基米德定理 g f浮 p p.g都不變,當v體積相等時,根據定理,浮力就相等,也就是重力相等 且g mg,即質量相等,所以 曹衝稱象 曹衝把大象放在大船上,在船的另外一邊放能使船保持平衡的石頭,然後因為浮力相等,稱石頭的重量就是大象的重量啊 韓泓澤 曹衝 曹操不但是一個成功的政治家軍...

類似曹衝稱象的故事,像司馬砸缸,曹衝稱象這種類似的故事還有哪些

知道阿基米德測王冠是不是純金的那個故事麼?基本就和曹衝稱象類似,就是把王冠泡水裡,然後把和王冠相同重量的金子扔水裡,看溢位的水是不是一樣的那個故事 像司馬砸缸,曹衝稱象這種類似的故事還有哪些? 孔融讓梨應該知道吧?講個比較陌生的吧,叫做孫叔敖斬蛇。從前楚國有個小孩叫孫叔敖到外面遊玩,看見一條長有兩個...

關於曹衝稱象的問題,關於曹衝稱象我有幾個問題?

鄉村大志 曹衝稱象,不僅僅是浮力,更主要的思想是等效替代,或者說是裝換法!按照這個思路,用類似的彈簧或彈性繩子,或者蹺蹺板,也可以!把象的質量替換為石塊等的質量就可以了!也可以直接扔到水池中,用排水法側體積,讓後對比人的體積和質量計算!或者按虛土的腳印深度,看多少質量石塊可以壓下同樣的深度!這裡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