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佛教是在什麼年代傳入中國,佛教傳入中國是哪個朝代?

時間 2021-05-07 19:59:16

1樓:青竹遺風

通常的說法是東漢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佛教正式傳入中國,並得到官方認可。

佛教傳入中國是哪個朝代?

2樓:營菁菁漫遊

佛教正式傳來中國是漢朝,非正式更早,在周朝時已經陸陸續續傳過來,但並非正式的,正式是國家派了使節到西域去迎請,禮請過來,這是正式的,正式來是在後漢永平十年(公元六十七年),在中國已經有一千九百多年曆史

3樓:龍麗淼源

佛教小知識:佛教向中國傳入的時間和四條路線

4樓:德古拉的傷痕

多說一句,佛教裡的木魚還有佛珠在沒有佛教的時候中國的道士就已經發明瞭

5樓:blood妖

說法不一,有秦、西漢兩朝,興起是在東漢。

公曆紀元前後,印度佛教開始由印度傳入中國,經長期傳播發展,而形成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中國佛教。由於傳入的時間、途徑、地區和民族文化、社會歷史背影的不同,中國佛教形成三大系,即漢地佛教(漢語系)、藏傳佛教(藏語系)和雲南地區上座部佛教(巴利語系)。

印度佛教傳入中國的年代,依史料記載,有幾種不同的說法,如「秦始皇四年(西元前二四三)西域僧人室利房十八人齎持佛經來長安」、「漢武帝元狩二年(西元前一二一)霍去病討匈奴時得金人,安置於甘泉宮」、「西漢哀帝元壽元年(西元前二),博士**景憲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口授浮圖經」等。然在諸傳說中,一般以「漢明感夢,初傳其道」的說法最為有名,三國以來即被盛傳。

樑代慧皎《高僧傳》記載此事雲:「漢明帝夢一金人於殿廷,以佔所夢,傅毅以佛對。帝遣郎中蔡愔、博士**秦景等往天竺。

愔等於彼遇見摩騰、竺法蘭二梵僧,乃要還漢地,譯《四十二章經》,二僧住處,今雒陽門白馬寺也。」因此在佛教史上,多以漢明帝永平十年(六七),迦葉摩騰與竺法蘭以白馬馱經像來華,是為佛教傳入之年。明帝為紀念白馬馱經,將二僧所住的鴻臚寺改名為「白馬寺」,成為中國第一座佛寺。

爾後,凡僧尼所住之處即稱為「寺」。白馬寺被後世佛**尊為「祖源」和「釋源」,而二僧所合譯的《四十二章經》,也成為中國第一部漢譯佛經。

繼迦葉摩騰與竺法蘭之後,陸續有梵僧來華,他們主要經由絲路前來。然梵僧弘化有顯著事蹟者,始於東漢末年以洛陽為中心的譯經工作。據《開元釋教錄》載,從桓帝到獻帝(一**-二二○)的四十年中,譯有經典一八七部三七九卷,這說明中國佛教開始了較大規模的發展。

而譯經高僧中以安世高和支婁迦讖最具代表性。

安世高,原為安息太子,東漢桓帝建和元年(一四七)東來洛陽,二十餘年間,致力譯經,共譯出《安般守意經》、《陰持入經》、《四諦經》、《八正道經》等三十餘部,多為小乘禪數「阿毗曇」之學,是中國早期傳譯小乘思想的第一人。其次第禪觀的修行及傳譯的平易精簡,對佛教的傳播貢獻卓著,是中國早期佛學流佈的奠基者。

支婁迦讖(簡稱支讖),大月氏人,桓帝末年遊化至洛陽,於靈帝時譯出經典十四部二十七卷,皆為大乘之學,以《道行般若經》、《首楞嚴三昧經》和《般舟三昧經》最為重要。《道行般若經》乃中國般若系經典最早的譯本,其後魏晉玄學興起,般若思想能相應盛行,此經居啟蒙之大功;《首楞嚴三昧經》和《般舟三昧經》是介紹大乘禪觀的著作。其中,《般舟三昧經》又為阿彌陀佛信仰傳入漢地的開始。

支讖的譯典,為後世大乘佛教發展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綜觀中國佛教初期的弘譯可分為二系:一為安世高小乘禪數阿毗曇系,二為支婁迦讖大乘方等般若系。這是由於時當印度大小乘兼暢之世,所以漢末二大譯師實代表印度佛教的兩大系統,也可以說中國一開始所接受的佛教便是兼具大小乘,這是中國佛教初傳的特色。

印度佛教最初傳入中國,因文化背景全然不同,故被視為與當時流行的黃老神仙方術同類,僅通行於少數的王公貴族之間,如楚王英「誦黃老之微言,尚浮圖之仁祠」、桓帝「宮中立黃老浮圖之祠」。爾後,在社會政治上,宦官外戚鬥爭為患,天災時起,黃巾起義,軍閥混戰而民不聊生;在學術上,兩漢儒家困於「經學考據」、「讖緯合流」而抑鬱難抒。因此平民、士子在長期生活悲苦、心靈困頓之時,佛教的無常及因果觀,紓解了他們的情緒,而方等般若的精深更啟迪了他們的思想。

所以,到了漢末三國時代,佛教逐漸由上層遍及民間,由少數人逐漸擴充套件到多數人,弘化地區也由洛陽、長安往南方開展。

6樓:渡江葦

後漢書 記載是東漢明帝時期迎請西方聖人來華,即佛。

7樓:藍馨竹語

東漢永平年間,由迦葉摩騰和竺法蘭用白馬駝著經書傳入中國。

佛教是什麼時候才從印度傳入中國的?

佛教是從什麼時候傳入中國的

8樓:龍哥說

佛教究竟何時傳入中國

9樓:21對熱夏

佛教的傳入和發展大約在兩漢之際(約在公元紀元前後)。據文獻記載,佛像可能於此同時傳入。但在中國西部的新疆以及甘肅河西走廊地區(古代稱之為西域),佛教和佛教藝術的傳入則更要早一些。

10樓:生賜簡浦和

佛教是漢朝傳入中國的。興盛時期是唐朝,第一部佛經是《四十二章經》,經裡只有四十二句話。

11樓:叢誼阮青文

南北朝時期傳入中國內地的,我國一些地區的摩崖石刻就是那時鑿刻的

12樓:匿名使用者

佛教起源於老子bai

化胡,老子出了du函谷關zhi去印度化胡dao點化釋迦牟尼是真內的,

佛教經書《阿差末菩容薩經》和《浮屠經》有記載老子化胡,道教《老子化胡經》有記載,相互印證。

佛教從什麼時候從印度傳入中國

13樓:夏之霧

普遍認為是漢,但也可以說佛教在漢代的時候在中國立足,傳入中國其實更早。

根據多年考古實踐與文獻研究,中國有考古學家認為秦始皇統一全國後或曾禁止修建佛寺,由此推斷佛教傳入中國內地最早的時間應在秦始皇時代。

佛教是什麼時候傳入中國的

14樓:匿名使用者

印度佛教傳入中國的年代,依史料記載為漢明帝時期。

漢明帝劉莊(劉秀之子)夜宿南宮,夢一個身高六丈,頭頂放光的金人自西方而來,在殿庭飛繞。次日晨,漢明帝將此夢告訴給大臣們,博士傅毅啟奏說「西方有神,稱為佛。

東漢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修建了中國第一座佛寺白馬寺,是印度佛教傳入中國後興建的第一座官辦寺院,有中國佛教的「祖庭」和「釋源」之稱,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

擴充套件資料

佛教自東漢傳入中國以後,千餘年來一直是中國人民的主要信仰之一,其間經歷代高僧大德的弘揚提倡,許多帝王卿相、飽學之士也都加入這個行列,終於使佛教深入社會各個階層。而佛教的哲理部分則與儒、道等相結合、相融會、相激盪,然後匯入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大海里,形成了中華文化的主流之一。

佛教還為中國文化帶來了新的意境、新的文體、新的命意遣詞方法。數千卷由梵文翻譯過來的經典本身就是偉大富麗的文學作品。馬鳴的《佛所行贊》帶來了長篇敘事詩的典範;《法華》、《維摩》、《百喻》諸經鼓舞了晉唐**的創作。

非我所制,餘方為清淨者,不得不行。即依王法而用,不得不依。」結合中國具體國情或結合不同民族之具體情況所建立的佛教,正是此佛戒義。無怪乎,馬克思、恩格斯說佛法是辯證法。

15樓:龍麗淼源

佛教究竟何時傳入中國

16樓:aaa**王

佛教傳入中國的具體時間和年代,現在很難考定。

我們可推斷,由於在此一百二十年前漢武帝開闢西域交通的結果,當時由印度傳佈到中亞細亞的佛教很可能早已通過行旅往來而向東方漸進。也有傳說:在與印度阿育王(約西元前272—226在位)同時的秦始皇(西元前246-210在位)時代,已有印度的沙門室利房等十八人來到我國咸陽。

阿育王時舉行第三次結集約在西元前250年,會後派大德赴各國傳教,前來中國很有可能。另外,也有認為宋玉《高唐賦》和《史記□始皇本紀》中的『羨門』即沙門的,但因無譯述學說傳世,無從確考

17樓:匿名使用者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產生於公元前六世紀的古印度,公元前三世紀被定為印度國教,並開始向國外傳播。佛教傳入中國後,對中國人的思想意識、民族關係、文化藝術、風俗習慣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然而,對於佛教傳人中國的時間,學術界眾說紛壇,至今未能統一。

歸納起來,大致有六說。

「先秦說」。此說以晉代王嘉《拾遺記》的記載為依據。據載,燕昭王七年(前3o5),印度有道術人名屍羅,歷經五年,千里跋涉來到燕都。

清代有學者認為,這是「佛法入中國之始」(《茶香室叢鈔》卷十三)。以上文所述,佛教於公元前三世紀方始外傳,而公元前四世紀已有印度僧人來華,顯然是講不通的。唐代和尚道宣在《感應記》中根據《列子·仲尼篇》「丘聞西方有聖人焉」之語,斷言「孔子深知佛為大聖」,即春秋時代已有佛教傳入。

而考諸中印古代史料,佛祖釋迎牟尼僅長孔於十餘歲,比孔子早死數年,兩人是同時代人。孔子在世時,佛教也尚處初創階段,因此說孔子知佛也是靠不住的。

其餘五說為「秦朝說」、「西漢武帝時期說」、「西漢末說」、「四漢末東漢初說」和「東漢初說」。前二說因為史料不可靠或不夠允分,未受到學術界特別重視。後三說四年代相近,又都有正史、野史材料作證,各執一辭,難分高下。

其中尤以「東漢初說」,流傳最廣,影響最大。佛教界一直有漢明帝求法,佛教初傳的史話。相傳在東漢永平七年(64),明帝夢見神人身披金光飛於殿前,第二天,他就向大臣詢問此神的來歷。

太史傅毅回答說:西方有一位名叫「佛」的神仙,陛下夢見的恐怕就是他。明帝十分羨慕,就派蔡愔、秦景等人到西域求佛法。

三年後,他們到達西域的大月支國,遇到兩位高僧迦葉摩騰和竺法蘭,便邀請他們來華。迦葉摩騰、竺法蘭接受了邀請,攜帶佛像經卷,用白馬馱著,來到洛陽。明帝特意建造白馬寺供他們居住。

在寺中,二位高僧譯出《四十二章經》,一般認為這是中土最早的佛經譯本。自西晉以來,漢明帝求法說,一直在佛教徒中盛傳不衰。但現代佛教史家卻頗懷疑其人其事,理由是:

一,所謂感夢遣使之說,顯然是帶有神奇色彩的傳聞。二,漢明帝求法的年代,說法很不一致,如感夢之年有永平三年、四年、七年之異,遣使之年有永平七年、十年、十八年之別,說明沒有可靠的材料可資定論。三,明帝派遣的使者也有多種說法。

有說出使者為張騫、秦景、王遵;有說蔡愔、秦景同行,或秦景、王遵同去。總之十分不確切。四,對佛經的傳譯也頗多疑問,如《四十二章經》是否漢代所譯?

是譯本還是抄本?譯者到底是誰?都無法定論。

紛繁諸說,都不是出自憑空臆造。要定出一說,也實非易事。目前一般流行的說法是佛教在兩漢之際即公曆紀元前後傳入中國。

18樓:匿名使用者

公元前二世紀開始,佛教向印度境內傳播,先後傳人中國、朝鮮、日本及東南亞各國,成為一種世界性宗教。

19樓:匿名使用者

在裴松之所注《三國志》中,引用了三國時魏國錢豢所著《魏略·西戎傳》,關於漢哀帝元壽元年(公元前2年)博士**景廬受大月氏王使臣伊存口授《浮屠經》的記錄,並解釋說「復立(豆)者,其人也。《浮屠》所載臨蒲塞、桑門、伯聞、疏問、白疏問、比丘、晨門、皆**號。」

大月氏於公元前130年左右遷入大夏,其時大夏已有佛教流傳。大約公元1世紀時,月氏人的貴霜王朝成為中亞一個強大的帝國,並且也是中亞地區一個佛教中心。漢代許多從事經商的月氏人來華,同時也帶來一些佛教經典,所以在漢哀帝時,由月氏王派人來漢地傳播佛教,是完全可能的。

綜合以上所述,大約在兩漢之際,即公元1世紀前後,印度佛教開始通過西域,逐漸傳到我國內地。

佛教是少林子傳入還是印度的什麼 這個問題我跟朋友吵了

佛教自漢代傳入中國,至今已2000年。它深刻的影響著中國的傳統思想和文化。歷史上真實的佛教決不是一種孤立的信仰,它一直與不同時代,不同地區的各種哲學思想,民間的風俗習慣,社會道德乃至政治經濟 文學藝術等結合任一起。中國佛教雖然與印度佛教有淵源和繼承關係,但佛教傳入中國後,就逐步結合中國社會歷史的特點...

佛教在印度是怎樣產生的,佛教在印度是怎麼產生的?其發展經過哪幾個階段?

印度做為佛教的發源地,為何佛教卻在印度凋零,在中國開始昌盛!有點搞笑啊,佛教是怎樣傳播到印度的,本來就是他們發明的 在中國最古老的神話故事裡,月亮是一個宮殿,裡面住著一隻兔子。同樣,印度的月亮當中也住著一隻兔子,這個故事記錄在印度的佛經故事當中,年代大概是公元前幾百年。專家認為,這可能是印度的佛經故...

佛教是通過什麼途徑傳入我國的,佛教是從哪裡,什麼時候,什麼途徑傳入中國?

佛教從何而來,怎麼傳入中國的!佛教是從 什麼時候,什麼途徑傳入中國?佛教是怎麼傳入我國的 佛教從何而來,怎麼傳入中國的!中國佛教的四條傳入線路 三陸一海 elope of his letter and an 佛教是怎樣傳入中國的?佛教究竟何時傳入中國 佛教是在什麼時候傳入我國中原地區 最新資料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