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現代的朦朧詩的美學特點有哪些

時間 2021-05-07 19:59:20

1樓:桐禹茜

朦朧詩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崛起的詩界奇觀.中國近現代的朦朧詩的美學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意識流結構的表現形式,二是意象化的表現手法,三是陌生而平樸的語言風格.

朦朧詩以對傳統藝術惰性的挑戰,重揚了以人的情思為核心的詩美理想規範,具有極強的文學變革意義.它是新時期文學覺醒的先聲,並建立起了詩歌新的美學原則,開創了現代化藝術探索的多元景觀.其代表詩人有北島、舒婷、顧城、楊煉、江河、多多、食指、芒克等.

朦朧詩與以往現代詩歌從形到神都有很大的不同.一是確立了詩人的主體意識,以「冷峻的批判意識和沉重的憂患意識唱出反思警醒的洪鐘大呂」.二是以審美為基點的多元趨勢的價值觀的確立,屏棄了過去曾一度單一的社會功利性的價值的判斷.

三是確立了以象徵為中心的詩歌藝術表現體系.

「朦朧詩」的美學特徵

2樓:匿名使用者

朦朧詩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崛起的詩界奇觀。朦朧詩的美學特徵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意識流結構的表現形式,二是意象化的表現手法,三是陌生而平樸的語言風格。

朦朧詩以對傳統藝術惰性的挑戰,重揚了以人的情思為核心的詩美理想規範,具有極強的文學變革意義。它是新時期文學覺醒的先聲,並建立起了詩歌新的美學原則,開創了現代化藝術探索的多元景觀。其代表人物有北島、舒婷、顧城、江河、楊煉等。

關於朦朧詩曾在當時文壇引起論爭。「朦朧詩」精神內涵的三個層面是:一揭露黑暗和社會批判,二是在黑暗中尋找光明、反思與探求意識以及濃厚的英雄主義色彩,三是在人道主義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對「人」的特別關注。

「朦朧詩」改寫了以往詩歌單純描摹「現實」與**政策的傳統模式,把詩歌作為探求人生的重要方式,在哲學意義上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從某種意義上講,「朦朧詩」的崛起,也是中國文學生命之樹的崛起。

3樓:匿名使用者

「朦朧」,是一般人讀不懂,感到詩的內容、含義像在雲裡霧裡,似可捉摸,但又把握不準;另外覺得它「不按常規出牌」,在遣詞用語方面,在技巧方面,都怪怪的,難於一下子接受。 首先,朦朧詩的創作方法主要是象徵主義,它與傳統的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都大相徑庭。象徵主義依賴「意象」而不是單純的形象(具象)、喻象來構築詩意。

既然是意象,它比字面的含義更廣泛,更深刻。 其次,朦朧詩基本的表現手段之一 ——「通感」(也稱「感官錯位」),也是對傳統的叛逆和突破。 第三,朦朧詩不大講究「結構嚴謹」,常常運用「斷裂式跳躍」,即上下句之間不連貫,跳躍幅度很大。

一般的詩歌也運用跳躍,但往往只在同一空間,同一場景中。

朦朧詩"在審美藝術特徵上,體現了哪些新的美學追求

4樓:上禮城商

朦朧之美,美在朦朧!

所謂朦朧詩,以內在精神世界為主要表現物件,採用整體形象象徵、逐步意向感發的藝術策略和方式來掩飾情思,從而使詩歌文字處在表現自己和隱藏自己之間,呈現為詩境模糊朦朧、主題多義莫名這樣一些特徵。

食指、北島、顧城、舒婷、樑小斌、江河、楊煉、芒克、海子、牧野等是朦朧詩的代表詩人。

5樓:心石碎了嘸佷

【簡述朦朧詩的審美特徵】

①詩人抒情主體的迴歸和抒情主體的個性強化。

②體現了人文主義的精神,表現對人的價值和尊嚴的關注,對人的心靈和生命的尊重。

③顯示詩歌「向內轉」的重大變化,抒情直指人的內心世界,表現內心感受和體驗。

④運用象徵的手法打破了真實描寫現實生活的模式和直抒胸臆的抒情模式,使詩中的一系列形象獲得多種解釋的可能性。

朦朧詩的思想內容和審美藝術特徵是什麼?

6樓:匿名使用者

一、嶄新的思想特徵:

朦朧詩的思想特徵是全新的,它一反傳統的思想模式,追求著令世人驚訝而以是人們迫切需求的新思想。

追求友愛和諧的人際關係和真誠善良的人性迴歸二、朦朧詩的藝術特徵

注重詩的觀念省略和詩的主題暗示

注重以象徵手法為中心的藝術創作方法

注重意象化手法和意象層面的立體組合

注重跳躍性情緒節奏和自由化的內在結構與韻律

7樓:匿名使用者

朦朧詩一反過去直白的議論與抒情,著意將生活的祕密溶解在意象中,將深摯爾多層的情感寄寓在冷鐫的暗示與象徵中,不再按現實的時空秩序,而是按詩人情感的流向和想象的邏輯來重新安排世界。詩中的意象不再是客觀事物的直接反射,而是經過詩人心靈世界的改造與過濾,有所模糊、有所變形。於是有了「朦朧詩」這一戲虐和調侃色彩的稱謂。

8樓:匿名使用者

自己看看把呵呵

**朦朧詩《致橡樹》的審美特徵

朦朧詩的7位代表詩人,朦朧詩的五位代表詩人是誰

角落行人 朦朧詩興起於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伴隨著文學全面復甦而出現的一個新的詩歌藝術潮流,以舒婷 北島 顧城 樑小斌 江河 食指 芒克等先驅者為代表。朦朧詩,以內在精神世界為主要表現物件,採用整體形象象徵 逐步意向感發的藝術策略和方式來掩飾情思,從而使詩歌文字處在表現自己和隱藏自己之間,...

詩人食指是誰?朦朧詩的特點是什麼

食指,本名郭路生 1948 山東魚臺人。朦朧詩代表人物,被當代詩壇譽為 朦朧詩鼻祖 朦朧詩的特點,可概括為 意象化 象徵化 立體化。注重詩的觀念省略和詩的主題暗示,使朦朧詩作品的主題具隱約性和多義性。朦朧詩人採用這種若隱若現的表現形式,再加上象徵 意象 通感 暗示 隱喻 變形等多種藝術手段的運用,從...

舒婷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屬於朦朧詩嗎

寶夏彤蔚昊 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 作者舒婷,1952年生於福建廈門。70年代末,她的詩作便受到人們的關注,不久即作為朦朧詩潮的代表人物而聞名文壇。結集出版的詩集有 雙桅船 舒婷顧城抒情詩選 會唱歌的鳶尾花 等。舒婷的詩既有鮮明的時代的叛逆精神,又有執著而深切的熱愛之情,發自內心而優美,被人譽為 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