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什麼意思

時間 2021-05-07 19:59:21

1樓:蹦迪小王子啊

在戰爭中,常勝將軍並不是最好的,如果能不戰就讓敵人屈服,這才是最好的,因此高階的戰爭是謀略的相互較量,再下就是兩國來使的較量,最後才是用兵力較戰。

孫子兵法·謀攻篇【作者】孫武 【朝代】春秋末年

孫子曰:夫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全旅為上,破旅次之;全卒為上,破卒次之;全伍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譯文:孫子說:戰爭的原則是:

使敵人舉國降服是上策,用武力擊破敵國就次一等;使敵人全軍降服是上策,擊敗敵軍就次一等;使敵人全旅降服是上策,擊破敵旅就次一等;使敵人全卒降服是上策,擊破敵卒就次一等;使敵人全伍降服是上策,擊破敵伍就次一等。

所以,百戰百勝,算不上是最高明的;不通過交戰就降服全體敵人,才是最高明的。所以,上等的軍事行動是用謀略挫敗敵方的戰略意圖或戰爭行為,其次就是用外交戰勝敵人,再次是用武力擊敗敵軍,最下之策是攻打敵人的城池。攻城,是不得已而為之,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2樓:操新

一、反義詞:

動對靜 得對失 吞對吐 詳對略 攻對守 進對退 始對終 呼對吸 是對非

清對濁 廉對貪 功對罪 正對偏 獎對罰 優對劣 善對惡 勤對懶 愛對憎

二、詞語

1、描寫花草樹木的:群芳吐豔 奼紫嫣紅 落英繽紛 鬱鬱蔥蔥

2、描寫日月的: 噴薄欲出 旭日東昇 夕陽西下 皓月當空

3、描寫山的: 崇山峻嶺 懸崖峭壁 層巒疊翠 蒼翠欲滴

4、關於讀書、治學的: 博覽群書 孜孜不倦 勤學好問 學而不厭 堅持不懈

業精於勤 專心致志 聚精會神 廢寢忘食 竭盡全力 鍥而不捨 腳踏實地

5、aabc的詞語:栩栩如生 翩翩起舞 戀戀不捨 歷歷在目 面面俱到 頭頭是道

源源不斷 彬彬有禮 息息相關 蒸蒸日上 津津有味 滔滔不絕

6、aabb的詞語:零零星星 結結實實 鬱鬱蔥蔥 匆匆忙忙 挨挨擠擠 許許多多

7、abac的詞語:人山人海 誠心誠意 惟妙惟肖 百發百中 各式各樣 一模一樣

8、abb的詞語: 紅彤彤 綠油油 白花花 笑哈哈 氣沖沖 樂陶陶 喜滋滋

9、abcc的詞語:氣勢洶洶 白髮蒼蒼 生機勃勃 神采奕奕 心事重重 小心翼翼

10、帶有反義詞的:異口同聲 大驚小怪 南轅北轍 左顧右盼 大材小用 輕重倒置

11、帶有數學的:四面八方 七嘴八舌 成千上萬 五湖四海 三心二意 七上八下

三、句子。

1、寫景的詩句:1)萬壑樹參天,千山響杜鵑。(王維)

2)漠漠水田飛白鷺,陰陰夏木囀黃鸝。(王維)

3)雨裡雞鳴一兩家,竹溪村路板橋斜。(王建)

4)穿花蛺蝶深深見,點水蜻蜓款款飛。(杜甫)

5)池上碧苔三四點,葉底黃鸝一兩聲。(晏殊)

2、關於珍惜時間的格言:1)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2)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

3)一日之計在於晨,一年之計在於春。

4)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是故百戰百勝 非善之善者也 不戰而屈人之兵 善之善者也什麼意思

3樓:e拍

意思是:因此百戰百勝,不算是最好的用兵策略,只有在攻城之前,先讓敵人的軍事能力嚴重短缺,根本無力抵抗,才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

出自春秋孫武《孫子兵法·謀攻篇》:「全卒為上,破卒次之;全伍為上,破伍次之。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譯文:使敵人全卒降服是上策,打敗敵人一個卒的隊伍就次一等;使敵人全伍投降是上策,擊破敵人的伍就次一等。因此百戰百勝,不算是最好的用兵策略,只有在攻城之前,先讓敵人的軍事能力嚴重短缺,根本無力抵抗,才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

擴充套件資料

《孫子兵法》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兵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著作,早於克勞塞維茨《戰爭論》約2023年,被譽為「兵學聖典」。共有六千字左右,一共十三篇。

《孫子兵法》被奉為兵家經典,誕生已有2023年曆史,歷代都有研究。兵法是謀略,謀略不是小花招,而是大戰略、大智慧。《孫子兵法》已經走向世界,它也被翻譯成多種語言,在世界軍事史上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義大利前國防部副部長斯特法諾·西爾維斯特里評價說,《孫子兵法》是一本戰略書,是東方式戰略,是以智克力,是統帥戰略,決策戰略,而不是西方式戰略以力克力。中國兵法注重謀略,是大智慧,不拘泥於技術。

德國學者說,「不戰而屈人之兵」是孫子最為推崇的、也是他提出的最著名的命題。儘量避免戰爭,因為戰爭充滿風險和災難,最大的風險是失敗,最大的災難是亡國。

在東方世界,在中國古代,有許多大的謀略家、軍事家,他們講戰爭,更講謀略。千百年來,西方軍事學家們苦苦尋求,從直接使用暴力、軍事威懾力,到重視戰爭謀略,利用各種資源,儘量減少對抗,不必發動戰爭,正在對戰爭尤其是現代戰爭有了新的理解,這應歸功於2023年前的中國孫子。

歐洲學者將東西方兵學、古希臘和古羅馬的軍事著作與中國兵書進行比較,認為以《孫子兵法》為代表的中國兵法更具有軍事哲學價值,更具有超越時代的理論價值,也更具有世界價值。

與孫子縝密的軍事、哲學思想體系,深邃的智慧、哲理相比,歐洲兵法顯得遜色。時至今日,中國的《孫子兵法》仍列為世界兵書之首,這個地位是不容動搖的。

4樓:吳滅

所以百戰百勝,(雖然很好卻也)不是最好(好中之好)的。(非善之善者也)不戰鬥就能使敵人屈服,才是最好(好中之好)的(辦法)。

5樓:冰庫裡的企鵝

因此每次戰鬥都能勝利,不是最好的辦法。不戰鬥就能使敵人屈服,才是最好的辦法

6樓:紫星★小兔

百戰百勝不是最高明的策略,最高明的是不通過暴力流血手段就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這才是最最高明的戰略,孫子的話中還有一句: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軍事上的無為不是真的無為,而是通過非暴力手段,楚漢相爭時的「四面楚歌」,用今天的眼光就是相當高明的資訊戰策略,唱唱歌就可以摧毀對方的意志,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思想得到了非常好的體現,這方面我們的祖先研究得很深,外軍這兩年也在搞這方面的研究,外軍的研究是基於先進的技術上的,在應用上更貼近戰術運用,如具體的資訊戰策略,以達到某一戰術目的,這是軍事鬥爭的最高形態,我們應在繼承先人思想的基礎上結合實際情況再有新的發掘

7樓:一枝鋼槍手中握

百戰百勝並不是勝利中最好的、兵不血刃而讓敵人屈服才是最高明的.

8樓:匿名使用者

百戰百勝不是最高明的策略,不戰鬥就能使敵人屈服,才是最高明的策略

9樓:匿名使用者

打百次仗勝百次,不算高明中的最高明;不發動干戈,而又能降服敵人者,才是高明中的最高明

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是什麼意思啊?

10樓:匿名使用者

百戰百勝並不是擅於打仗的,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真的擅於作戰。版所謂上兵伐謀、攻城權為下攻心為上、不戰而屈人之兵就是攻心的效果、就如淝水之戰、符堅所觀 『草木皆兵』先自心怯。還有長阪坡、張飛讓士兵馬尾掛草在林中賓士塵土飛揚、疑做伏兵、張飛大吼退敵

記得采納啊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是什麼意思

清水汲芮優 意為如果對敵我雙方的情況都能瞭解透徹,打起仗來就不會有危險。對自己或己方的實力一清二楚,對對方的實力也一清二楚,很簡單就能想到辦法贏對方。 黑貓乚 你好,這句話的原句是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意思是 如果對敵我雙方的情況都能瞭解透徹,打起仗來百戰都不會有危險。語出 孫子 謀攻篇 知彼知己,百戰...

知己知彼百戰百勝的概括這個小故事

東晉時代,秦王苻堅控制了北部中國。公元383年,苻堅率領步兵 騎兵90萬,攻打江南的晉朝。晉軍大將謝石 謝玄領兵8萬前去抵抗。苻堅得知晉軍兵力不足,就想以多勝少,抓住機會,迅速出擊。誰料,苻堅的先鋒部隊25萬在壽春一帶被晉軍出奇擊敗,損失慘重,大將被殺,士兵死傷萬餘。秦軍的銳氣大挫,軍心動搖,士兵驚...

嗯像百戰百勝的詞語還有哪些,寫8個類似於百戰百勝的詞語

侍芹 百發百中,冷言冷語,一心一意,毛手毛腳,慢手慢腳,多種多樣,人來人往 一心一意,十全十美,食全食美,暴飲暴食,緣起緣滅,月圓月缺,花開花落, 顧念初心不負 百發百中 形容射箭或打槍準確,每次都命中目標。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百舉百全 每次行動都能完成其事,形容事事得心應手,都能取得好的效果。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