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經神話體系,中國比較正統的神話體系是什麼?

時間 2021-05-07 19:59:25

1樓:在洪州窯彈奏月光曲的鳳凰木

《山海經》被人認為是偉大的中華文化寶庫中令人矚目的珍品,是中外無數讀者公認的一部世界奇書。有的人注重其中的歷史地理學價值,故稱之為一部最古的地理著作;有的人青睞其中的有關祭祀先主、神靈的記述,故稱之為一部古代的巫書;有的人珍視其中的神話傳說故事,故稱之為一部上古神話集。

《山海經》中涉及的神話人物成十上百,每個神話人物之間或多或少有些關係。總的說來,可以分為兩大家族:黃帝和炎帝。

這是每個中華民族的後代都知道的兩個神話人物,因為我們都被稱為炎黃子孫。這兩個家族的人物在《山海經》的神話傳說中佔了大部分,另外比重較大的還有一個帝俊及他的後代。現在就來為這三大家族做一個家譜。

黃帝的家譜

黃帝的家譜應該是最繁茂的了。

首先,家譜的最頂端應該就是黃帝及他的妻子嫘祖了。在他的兒子中又分為若干的分支。

嫘祖為他生了兒子昌意,昌意又有了兒子韓流,韓流取了蜀山子的女兒阿女,生下了著名的上古五帝中的顓頊(《山海經·海內經》)。顓頊的後代也比較多,也分為若干支。首先就是兒子老童,老童生祝融,祝融生太子長琴,太子長琴是有名的樂師(《大荒東經》);老童還生了兩個兒子:

重和黎,天帝命重向上舉天,命黎向下壓低(《大荒東經》)。然後是顓頊的兒子驩頭,驩頭生苗民(《大荒北經》)。還有伯服(《大荒南經》);季禺(《大荒南經》);淑士(《大荒西經》);三面之人(《大荒西經》)。

黃帝的第二個分支為駱明,「駱明生白馬,白馬是為鯀」(《海內經》)。「鯀復生禹」(《海內經》)。「鯀生均國,均國生役採,役採生修個」(《大荒北經》)。

鯀有一個妻子名士敬,士敬的兒子叫炎融,生驩頭(《大荒南經》)。

黃帝的第三個分支是苗龍,《大荒南經》中寫道:黃帝生苗龍,苗龍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

黃帝的第四個分支是始均,《大荒西經》中說:黃帝之孫曰始均,始均勝北狄。

黃帝的第五個分支是禺號,禺號生禺京。「禺京處北海,禺號處東海,是為海神」(《大荒東經》)。

炎帝的家譜

相對於黃帝家族的枝繁葉茂,炎帝家族可就是比較寒磣了。

炎帝家族的家譜的最頂端當然就是炎帝了,還有他的妻子赤水氏的女兒聽沃。

炎帝的第一支後裔是炎居,「炎居生節並,節並生戲器,戲器生祝融。祝融降處與江水,生共工。共工生術器,術器首方顛,是復土穰,以處降水。

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鳴,噎鳴生歲十有二」(《海內經》)。其中后土還有一個兒子叫信,信又生了夸父(《大荒北經》)。

炎帝的第二支後裔是靈涊,靈涊生互人。(《大荒西經》)

炎帝的第三支後裔是伯陵,《海內經》說:炎帝之孫伯陵,伯陵同吳權之妻阿女緣婦,緣婦孕三年,是生鼓、延、伇。始為侯,鼓、延始為鍾,為樂風。

帝俊的家譜

帝俊的故事在《山海經》中佔了很大的比重,真的可以算是子孫綿延不絕了。

家譜的頂端肯定是帝俊,以及他的三個美麗的妻子:羲和、常羲、娥皇。三個妻子沒人為他生子若干,羲和為帝俊生了十日(《大荒南經》);常羲為帝俊生了十二個月亮,她經常給她們洗澡(《大荒西經》);《大荒南經》中寫道:

有人三身,帝俊妻娥皇,生此三身之國,姚姓,黍事,使四鳥。三身又生了義均(《海內經》)。

帝俊的另外一支後裔是禺號,「禺號生淫樑,淫樑生番禺,是是為舟。番禺生奚仲,奚仲生吉光,吉光是始以木為車」(《海內經》)。

帝俊的後裔還有晏龍,晏龍是製作琴瑟的創始人。晏龍生了司幽。司幽生思士,思士沒有娶妻子,司幽還生了一個女兒名叫思女,思女也沒有嫁人,(《大荒東經》)。

帝俊還有一支很有名的後代,就是后稷。后稷為了播種百穀從天而降。后稷的弟弟名叫臺璽,臺璽生了叔軍。叔均代他的父親和后稷播種百穀,從而有了耕種(《大荒西經》)。

帝俊的後代還有帝鴻這一支,《大荒東經》中有:「帝俊生帝鴻,遞巨集生白民。」的說法。

帝俊還有中容(《大荒東經》),季釐(《大荒南經》),黑齒,歌舞創始者八人(《海內經》)等後代。

誰是帝俊?

帝俊真的是一個神祕的神話人物,因為他在正史中沒有記載,也沒有被諸子所傳,只在《山海經》中有所記載,而且其家族規模非常的大。我在看了《山海經》的神話故事後,被搞得莫名其妙,帝俊到底是誰啊?為什麼佔了大比例的帝俊沒有像黃帝和炎帝那樣流傳下來?

我覺得帝俊有可能是上古五帝:黃帝、帝嚳、顓頊、堯、舜中的一位。不過黃帝、顓頊和舜可以被排除。

因為《山海經》中已經有大量的筆墨來記載黃帝和顓頊的故事以及其後代了,而舜雖然描寫的不多,但是一直用的是舜或帝舜的稱呼,如:舜妻登比氏生宵明、燭光,處河大澤,二女之靈能照此所百里。那剩下的就只有帝嚳和堯了,因為在《山海經》中基本上沒有和這兩人有關的神話。

清代的郝懿行在《山海經箋疏》中認為帝俊就是姬少典,就是黃帝的父親。因為在《大荒東經》中有:帝俊生帝鴻,帝鴻生白民。他認為帝鴻就是黃帝,所以帝俊就是少典了。

是矛是盾?

畢竟《山海經》是一部成書年代比較早的古書,所以其中有很多自我矛盾的地方。

最明顯的就是祝融的譜系問題了。

《大荒西經》中寫道:顓頊生老童,老童生祝融,祝融生太子長琴。在黃帝的家譜中已經可以看到顓頊是黃帝的孫子,那祝融就應該是黃帝的後代。

而在《海內經》中卻有這樣的一段話:炎帝之妻,赤水之子聽沃生炎居,炎居生節並,節並生戲器,戲器生祝融。祝融降處於江水,生共工。

很明顯,祝融是炎帝的後代。可是一對比起來問題就出來了,祝融到底是黃帝的後代還是炎帝的後代呢?也許此祝融非彼祝融,僅僅是名字相同而已。

還有就是后稷和叔均的關係問題。在《大荒西經》中寫道:帝俊生后稷,稷降以百穀。

稷之弟曰臺璽,生叔均。叔均是代其父及后稷播百穀,始耕種。從這裡可以看出叔均是后稷的侄子。

而在《海內經》卻寫著:「后稷是播百穀。稷之孫曰叔均,是始作牛耕。

」的話。這兒卻說叔均是后稷的孫子,這明顯和前面的是矛盾的,叔均不可能既做侄子又做孫子吧?

在這裡只是小談了一下《山海經》中神話人物的關係,其實《山海經》中還有很多有意思的有豐富想象的神話故事以及各種神奇的動物,真的是博大精深的一本書啊!

2樓:哈哈欠為你違逆

《山海經》是一部充滿著神奇色彩的著作,內容無奇不有,無所不包,蘊藏著豐富的地理學、神話學、民俗學、科學史、宗教學、民族學、醫學等學科的寶貴資料,它的學術價值涉及多個學科領域。

它大量地、有條序地記載了當時中國的自然地理要素及人文地理的內容,如山系、水文、動物植物、礦藏、國家地理、經濟、社會文化風俗等。

細心鑽研,深入**,就不愁沒有新發現。

中國比較正統的神話體系是什麼?

3樓:匿名使用者

上古神話諸神:

混沌天神--較正式的說法,盤古為開天闢地之始神,但仍有部分傳說中,混沌早於盤古而生。

盤古氏-又稱元始天王,一名,浮黎元始天尊。

創世神:

天吳、畢方、據比、豎亥、燭陰、女媧

上古四方天帝與輔神:

太陽神炎帝與火神祝融共同治理天南一萬二千里的地方少昊與水神共工建立天西一萬二千里的地方

顓頊與海神禺強(又名冬神玄冥)治理天北一萬二千里的地方青帝伏羲與九河神女華胥氏及屬神句芒治理天東一萬二千里的地方黃帝時代的諸神:

陸吾、英招、離珠、金甲神

蚩尤、風伯雨師、赤松子、力牧、神皇、風后、應龍、魃、夸父、大力神誇娥氏、

大庭氏、五龍氏

炎帝,又稱為神農氏

炎帝的女兒

女娃(後化身精衛鳥)

瑤姬,在《獅駝國》中又名婉華仙子。

還有一個小女兒,其名不可考,

少昊母為皇娥、長子春神句芒、次子秋神蓐收

顓頊的後代

四子:虐鬼、魍魎、送窮鬼、檮杌

後代:老童、太子長琴、黎、重、彭祖(孫)

帝俊天上妻子:羲和、常羲

人間妻子(省略)

女丑、羿

鯀 妻女喜。

堯 又名:放勳, 妻女皇;

舜 姓姚,名重華,妻娥皇,女英;

禹 父鯀,妻女嬌,又名塗山氏,系九尾白狐精三皇:

指天地人三皇,分別是伏羲、神農與女媧。

五帝:通常指 黃帝 顓頊 帝俊 堯 舜

4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的神仙很多,神話也很多,體系也比較亂,上古的、道教的、佛教的、明間的等等。(歷史太久,神又太多了,沒辦法~~)如果想要了解中國上古神話的可以看《山海經》。宗教類的神可以看宗教類的典籍。

其實,我也很混亂……

5樓:晨夕的陽

中國正統的神話首選奇書之冠《山海經》,但《山海經》晦澀難懂且有些地方一筆帶過,不容易理解,推薦東方易先生所著的《山海經之天地密碼》,此書不僅詳解了山海經中的故事,也闡明瞭中國神話的發展史及中國神話理論體系,稱得上中國第一部正統的神話體系**。

6樓:匿名使用者

去看看封神榜 西遊記什麼的 不知道什麼是中國神話嗎

中國神話體系

7樓:手機使用者

自古以來,中國的神話缺乏一個系統的體系,神話本來也是口頭流傳的東西,經過記錄、整理,因不同需要而加以改造,會發生多種多樣的變化。即使有作品對於神話的梳理,通常也屬於一家之見。秦漢之後,各種文化和宗教的融合影響,許多神話人物的故事和原型被不停地改造,而中國神話缺乏像西方的《荷馬史詩》這樣的系統的傳承,變的愈發龐雜混亂。

總的來說,中國的神話體現了人神同一,人與神的界限比較模糊,許多人傑如后羿、伏羲等本身就是神,因此反映了一種中國傳統上的祖先崇拜情結。道教興起之後,人神的體系興起,得道成仙的觀念深入人心,也深刻的影響中國神話的流傳。現存的中國古典先秦神話,主要儲存在《山海經》、《淮南子》、《楚辭》、《莊子》等幾部不同型別的著作中,其中《山海經》成書於戰國時代,是巫教中的地理書,但其「地理」知識,有許多是出於傳聞和虛。

《淮南子》是漢代的思想論著,其中記錄了部分古代傳說。《楚辭》是戰國時南方楚國的詩歌集。《莊子》是戰國時一部哲學著作,常引用神話傳說作為論證的材料。

總之,這些都不是專門的神話書,其儲存和引用神話材料的目的及改造程度也各不相同。但是,從神話的發展來說,最早的神話都是出於一種自然崇拜,因此最早的原始神,應該是自然神。中國的自然神,有哪些呢?

創始神:盤古古典先秦神話中,最初的神是盤古。盤古開天闢地,是中國的創世紀神話。

他生於混沌之中,用一把巨斧劈開了天地,創造了星辰,創造了山河萬物。 父神和母神盤古開天地之後,天地孕育了女媧和伏羲,他們上身是人,下身是蛇,他們是兄妹,同時也是夫妻。女媧是母神,有著一切女性的特點,她充滿著感性的思維和創造力,她創造了人, 給予了地球上一切的生命以名字,對女媧的崇拜,最早應該是對生殖神的崇拜。

而對生殖神的崇拜,應該是人類最原始的崇拜。所以她應該在盤古之後,而在炎黃眾神之前。女媧的傳說最主要的有兩個,一個是女媧造人,另外一個是女媧補天。

女媧造人的神話屬於原始神話,而女媧補天的傳說,很可能是炎黃神話產生之後才被後人創造出來的。 伏羲則理性的創造了世界的規則和法律,便是河圖洛書,傳說他住在一個烏龜的背上,這是世界的第一部法典,這也是後來的太極的原型。伏羲是在炎帝之前這個世界的統治者。

在他統治時期,人類還剛剛開始,眾神還沒有出現。他是寂寞的,只有他的妹妹(和妻子)女媧陪伴著他。伏羲的出現,帶著深深的父系社會誕生的烙印。

此外,伏羲還是中國古典神話中駕馭日車的太陽神。 第一位天神在這兩位父神與母神之後,又陸續的誕生了其它的神(也有傳說是女媧造的)。帝俊在中國古代神話中是一個謎一般的神性人物,他的事蹟既不為正史所載,也不為諸子所傳,相當零碎,只見於《山海經》之中,尤其集中反映在「大荒」、「海內」兩經之中。

究其神系淵源與脈略,顯不屬於炎帝世系,也不隸屬於黃帝世系,然而有意思的是,其事蹟卻往往與黃帝諸神暗合,其神系人物也與黃帝子孫們有著扯不清的千絲萬縷的聯絡。 帝俊在中國古代諸神中的地位,今天眾說紛紜,一般認為帝俊當是上古時代東方民族的祖先神。帝俊有兩個妻子,一個名叫羲和,住在東方海外的甘淵,生了十個太陽;另一個名叫常羲,住在西方的荒野,生了十二個月亮。

因此,帝俊是太陽和月亮的父親。他還有一個名叫娥皇的妻子,住在南方荒野,生了三身國的先祖。這位先祖一個頭三條身子,傳下來的子孫也都是這般模樣。

帝俊時常從天上降下來,和下方一些面對著面躚舞蹈的五彩鳥交朋友;下方帝俊的兩座祠壇,就是由這些五彩鳥管理的。在北方的荒野,有一座帝俊的竹林,斬下竹的一節,剖開來就可以做船。堯的時候,十日並出,帝俊曾經賜給羿紅色的弓,白色的箭,叫他到下方去拯救人民的困苦。

以上就是殘留下來帝俊神話的片斷。從中可以見到帝俊作為天帝的神性。 西王母西王母在神話裡的原型是一個人面豹身的很嚴厲的神。

西王母長有豹尾、虎牙,面目可憎、披頭散髮,她掌管災害和刑罰,也令人類死於非命。所以西王母可以說是刑神。也有說法稱西王母就是指崑崙山。

西王母的果園中種植有「生命之樹」,每2023年便長出代表長生不老的桃果。桃果在中國神話中的意義相當於西方的蘋果,是令眾神得以長生的「神的食物」和「不死的神餚」(ambrosia),在波斯它被稱為haoma、在埃及被稱為sa。它的本質是女性的經血(menstrual blood),是諸多文化傳說中太母女神創造萬物的神聖之血;桃果上的凹陷亦被作為女陰(yoni)的象徵。

這是後世道教傳說中眾多傳統的淵源。 月神嫦娥 中國神話中月宮女神是嫦娥。擁有傳說中「不死的神餚」、掌管生命的魔法。

由於嫦娥獨佔了神餚,使后羿非常嫉妒,因此嫦娥拋棄丈夫獨自一人居住在月亮上(類似西方神話中莉莉斯拋棄亞當),並且只將神餚與女性分享,因此女性有月經,而男子則不能。 火神祝融火在人類的誕生史上,有著里程碑式的作用。所以「火神」祝融在中國的神話體系中,也佔據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炎帝、黃帝、女媧等逐步轉化成祖先神的時候,祝融依然保持著自然神的身份,在幾千年的長河中受著百姓廣泛的崇拜和祭祀。這足以令其他眾神羨慕乃至嫉妒。 此外,還有水神共工、雷公電母、河神、洛神等。

一般這些神,我們習慣性的把他們稱為自然神。他們誕生於原始社會的自然崇拜,而後來的以炎黃為代表的祖先神,則是一種祖先崇拜。自然神應該誕生於祖先神之前,他們和後來的「人神」也有很大的區別。

后羿射日是山海經裡的哪一經,在《山海經》中記載了后羿射日,隱藏著哪些資訊?

313傾國傾城 山海經 並沒有哪一經的說法,山海經 是以篇為單位的。后羿射日的傳說出自 山海經 書 堯典 十州記 淮南子 天問 等著作。故事內容 遠古的時候,大地出現了嚴重的旱災。炎熱烤焦了森林,烘乾了大地,晒乾了禾苗草木。原來,帝俊和羲生了10個孩子都是太陽,他們住在東方海外,海水中有棵大樹叫扶桑...

阿長與山海經中,阿長給我買山海經的過程。不少於

阿長在回家的路上,看到街邊有一個家店,忽然想起魯迅要的 山海經 就走了進去。走向櫃檯,對老闆說 老闆要一套愛畫的三哼經,老闆一抬頭,看見一個女人對著他笑,就問你要什麼書,阿長說要帶畫的三哼經。老闆說沒有!阿長就走出店,看見商鋪的門都關著。只有這一家開著。她又走了進去,老闆一看又是她,就不耐煩地說 怎...

朝花夕拾》中的《阿長與山海經,《阿長與 山海經 》選自(),這部散文集中的作品內容都是()。

作者對她的 喜歡切切察察 和 不許我走動 及 睡覺擺大字 是 實在不大佩服 甚至 最討厭 的,對她的煩瑣的規矩和很多道理也覺得 非常麻煩 而後對她講的 長毛故事 卻產生 空前的敬意 但很明顯這並不是真正崇敬和敬愛的心意,因為 這種敬意 後來竟 淡薄起來 甚至 完全消失 最後她買來 山海經 時,作者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