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那首詩,這是哪首詩?

時間 2021-05-07 19:59:31

1樓:荒川野狼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原文】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gé),低綺(qǐ)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注:《水滸·施恩三人死囚牢 武松大鬧飛雲浦》(上海古籍出版社《水滸傳》266頁)中曾出現過詞曲,下片首句為「高卷珠簾」,其餘相同。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北宋文學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學識淵博,多才多藝,在書法、繪畫、詩詞、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詣。

他的書法與蔡襄、黃庭堅、米芾合稱「宋四家」;善畫竹木怪石,其畫論,書論也有卓見。是北宋繼歐陽修之後的文壇領袖,散文與歐陽修齊名;詩歌與黃庭堅齊名;他的詞氣勢磅礴,風格豪放,一改詞的婉約,與南宋辛棄疾並稱「蘇辛」,共為豪放派詞人。

2樓:匿名使用者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3樓:冷霜嚶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蘇軾

4樓:匿名使用者

蘇軾(1037~1101),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北宋文學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學識淵博,多才多藝,在書法、繪畫、詩詞、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詣。

他的書法與蔡襄、黃庭堅、米芾合稱「宋四家」;善畫竹木怪石,其畫論,書論也有卓見。是北宋繼歐陽修之後的文壇領袖,散文與歐陽修齊名;詩歌與黃庭堅齊名;他的詞氣勢磅礴,風格豪放,一改詞的婉約,與南宋辛棄疾並稱「蘇辛」,共為豪放派詞人。

這是哪首詩?

5樓:雲歸月獨白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

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 唐代 · 顏真卿《勸學》

這是哪首古詩?

6樓:匿名使用者

古體詩是詩歌體裁。

從詩句的字數看,有所謂四言詩、五言詩和七言詩和雜言詩等形式。四言是四個字一句,五言是五個字一句,七言是七個字一句。唐代以後,稱為近體詩,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兩類。

五言古體詩簡稱五古;七言古體詩簡稱七古,而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

古詩 宋 · 陸游

能自得我心,無入不自得。

靈府長優閒,蕉鹿烏能惑。

濁醪吞數升,浩氣漫漫塞。

醉來隱几酣,屢到華胥國。

人生貴適情,何當調語默。

這是哪首詩啊

依凌遲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山居秋暝 這首詩寫出了清新 幽靜 恬淡 優美的山中秋季的黃昏美景。王維所居輞川別墅在終南山下,故稱山居。一場秋雨過後,秋山如洗,清爽宜人。時近黃昏,日落月出,松林靜而溪水清,浣女歸而漁舟從。如此清...

黃河遠上白雲間這是那首詩

木子云的綠蘿 出自唐代王之渙的 涼州詞二首 其一 全詩 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譯文 黃河好像從白雲間奔流而來,玉門關孤獨地聳峙在高山中。將士何須哀怨那柳樹不發芽,春風根本吹不到玉門關外。首句 黃河遠上白雲間 抓住遠眺的特點,描繪出一幅動人的圖畫 遼闊的高原上...

這是一首詩嗎 這是什麼東西呢,寄劉駕這一首詩是什麼意思?

吾賢疏 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聲音是如何產生的?現代物理學告訴我們,物體振動產生了聲音。知道了這個基本原理,我們便對這現象失去了 的興趣。那麼,缺乏科學知識的古人是如何認識聲音現象的?是不是顯得特別愚昧或者幼稚呢?若言琴上有琴聲,放在匣中何不鳴。若言聲在指頭上,何不於君指上聽?蘇軾 琴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