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賦圖》是誰的作品

時間 2021-05-07 19:59:53

1樓:匿名使用者

洛神賦圖

東晉顧愷之所作。以三國時代曹植的浪漫主義愛情名篇《洛神賦》為題材,用具體生動的形象,完整地表現了賦的內容。畫中的曹植帶著隨從,在洛水之濱凝神悵望,彷彿見到思念已久的洛神。

遠處凌波而來的洛神,衣帶飄逸,動態委婉從容,目光凝注,表現了關切、遲疑的神情。二人的思念之情溢於卷面,令人感動。全圖設色豔麗明快,線條準確流暢,充滿動感,富有詩意之美。

2樓:匿名使用者

《洛神賦圖》是東晉顧愷之所作。

顧愷之(約344年—405年),是中國東晉時代的畫家,江蘇無錫人,約364年在南京為石棺寺畫維摩詰像,引起轟動。366年當上大司馬參軍,392年為殷仲堪參軍,405年升為散騎常侍。

顧愷之多才,工詩賦,善書法,被時人稱為「才絕、畫絕、痴絕」,他的畫風格獨特,被稱為「顧家樣」,人物清瘦俊秀,所謂「秀骨清像」,線條流暢,謂之「春蠶吐絲」。著有《畫論》、《魏晉勝流畫贊》和《畫雲臺山記》三本繪畫理論書籍,提出「以形寫神」、「盡在阿堵中」的傳神理論。

目前他傳世的唯一一件作品是《女史箴圖》長卷,是根據西晉詩人張華的賦創作的,一共九段,每段包含一個古代宮廷女人的「模範」故事,並在每段前面自己抄錄張華的一段賦。原作上面蓋滿了從8世紀起,歷代收藏家和皇帝的印章,後面有金章宗和清朝乾隆皇帝的以及其他人的題跋和乾隆皇帝親自畫的一束蘭花。畫後有顧愷之自己的簽字,這幅畫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有畫家簽字的畫。

女史箴圖於2023年八國聯軍進攻北京時被英**隊從皇宮中搶走,2023年被大英博物館收藏,前兩段已經流失。大英博物館曾經請日本專家進行修復,但日本人不精通國畫的修復技術,修復後畫卷無法再捲上,只能攤平了展覽。

另外還有兩幅宋朝人臨摹的《洛神賦》,是根據曹植的賦畫的,畫中曹植和隨從在岸上遙望水上飄逸窈窕的洛神和各種神仙怪物。其中一幅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另一幅被末代皇帝溥儀捲逃到東北,日本投降後散落民間,後被遼寧博物館收藏。

洛神賦圖的作者是誰,《洛神賦圖》是誰的作品??

田小德 洛神賦 原文 翩若驚鴻,婉若游龍 榮曜秋菊,華茂春鬆 曹植這十六個字一出,洛神之美便立刻一冼鉛華,脫俗為另一境界。洛神的嫵媚與妖嬈,洛神的聖潔與飄逸,不過是詩人心目中美的幻化形式。人類對美的追求是不可阻擋的,洛神之美就是憑藉曹植的傳神之筆,穿越了千年的時空隧道,折身射到今天。洛神賦圖,是東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