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人粽子節為什麼也要去申遺了?中國人祭奠的是屈原,難道他們是祭奠屈原的兄弟不成

時間 2021-05-07 20:00:07

1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端午節的許多習俗如插艾蒿、菖蒲、吃粽子、飲雄黃酒、戴荷包、五毒兜兜,拴五彩縷,划龍舟、紀念屈原等習俗,在韓國的端午習俗中並不存在。但韓國江陵地區的端午祭,同樣包含了豐富的內容,祭祀、演戲、遊藝是其主要內容。其中的祭祀儀式儲存了完整的形式和內容,可以說是韓國江陵端午祭的核心。

這也是韓國江陵端午祭2023年被指定為韓國第13號無形文化財產的主要原因。

江陵端午祭期間的祭祀儀式主要來自神話傳說,他們所祭祀的神靈是「大關嶺山神」、洞(村落)城隍,被神化的人物有十二位之多,如金庾信、國師城隍「梵日國師」、大關嶺國師女城隍鄭家女等。

江陵端午祭是現在韓國儲存比較完整的傳統節日習俗之一。原來在韓國許多地區都有端午習俗,後來隨著社會的發展漸漸消失了,唯獨江陵地區完整地儲存著。

在江陵地區,端午祭有著繁瑣的祭祀儀式。如果從迎神的「前夜祭」算起,一般要舉行五個晝夜;如果從「山神祭」算起到送神止,時間長達20多天;如果從「謹釀神酒」算起,則長達一個月的時間。

江陵端午祭的程式是從釀製神酒開始的。農曆四月五日,人們用江陵舊官府「七事堂」發放的大米和米曲子釀製神酒,準備端午祭時敬神和飲用;四月十五日舉行「大關嶺山神祭」和「國師城隍祭」,祭祀結束後,鋸一段神木,人們將青紅禮緞掛在上面,然後在神木的引導下,組成迎神行列,農曆五月初三傍晚時分,回到江陵國師女城隍祠(鄭家女)接受「奉安祭」,也就是端午祭的「前夜祭」。祭祀結束後,將大關嶺山神和國師城隍牌位送往南大川露天祭場。

從初四到初七,每天的早晨舉行「朝奠祭」。江陵端午祭的祭祀儀式分「儒教式祭儀」和「巫俗祭儀」兩種。儒教式祭儀以奉讀漢文祝禱詞的形式進行,祝祭的內容涉及除禍招福、健康安寧、**疾病、農漁豐收、禽畜繁盛等。

儒祭之後,開始伴隨歌舞戲劇表演進行的「巫俗祭儀」,直至深夜。

2樓:老虎的爪子

韓國的是端午祭,和我們的不一樣。造成這樣的結果完全是因為我們中很多人的無知,而且文化被拋棄的太多了,導致我們現在就是一文盲。

3樓:匿名使用者

他們的和我們的不是一回事。

4樓:

韓國人申遺申請的是「江陵端午祭」,是端午節在江陵地區舉行的一些歌舞、遊戲、祭祀等的活動。中國人申遺申請的是「端午節」這個節日。不同的。一個是活動,一個是節日。

5樓:手機使用者

從來沒聽說過韓國有粽子節,別再造謠了

屈原跟韓國有關係嗎,為什麼韓國人說屈原是韓國的

6樓:匿名使用者

屈原跟韓國無任何關係,韓國人並沒有說屈原是韓國的,此種說法是**的誤讀。

提起對韓國人的不滿,「端午節」申遺應是首當其衝。很多國人認為,「棒子」不要臉,搶我們的屈原。其實,韓國申遺的並非是端午節,而是端午祭,而且準確點說,是江陵端午祭。

這兩者區別甚大。

中國端午節的特徵是賽龍舟、吃粽子、掛艾草。稍有常識的人當可發現,端午祭和我國的端午節除了日子相同,名字相似外,就幾乎再無關係了,更不用說屈原的國籍歸屬問題了。其實,在韓國申遺時,他們確實說明過:

「(端午祭)本是中國的節日。傳入韓國已經經歷了1500多年。」

因此,除了名稱類似,時間相同,韓國端午祭與中國端午節完全不是一個概念。韓國申報並非全國性的「端午祭」,而是其江陵地區富有民族特色的「端午祭」,即使在韓國的其他地方,類似的祭也不多見,因此有申報的意義;

事實上,這件事情與屈原完全無關,即使申遺成功,也不意味著端午節就是韓國的了,更不意味著屈原是韓國的。

7樓:匿名使用者

屈原(約前340年~約前278年),漢族,戰國時期楚國人,羋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雲名正則,字靈均。中國戰國末期楚國丹陽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主張聯齊抗秦,提倡「美政」。

最近對湖南漢壽縣屈原學會提交的有關「屈原故鄉漢壽說」的研究成果進行鑑定,在仔細閱讀所報材料和出土文物介紹後,又到漢壽縣滄港古鎮進行了實地考察,大量的屈原遺蹟和出土文物以及與屈原作品相關描述的印證,使人不得不感到屈原故鄉很有可能在漢壽,起碼「屈原故鄉在漢壽」可稱為有根據的新的一說。

韓國早期有三韓之說,其中一支可能**於原楚地,故保留很多楚文化韓國人喜歡把什麼都說成他們的,很無恥。

8樓:花樣的玉米

韓國申遺端午節,竟說屈原是韓國人,我真是醉了

9樓:匿名使用者

韓國人不要臉!韓國還說在韓國發現大熊貓化石呢。說大熊貓是從韓國跑中國來呢。端午節也變成韓國的了。最搞笑的說朱元璋也是韓國人!

10樓:左丘寧大

?只要棒子說一聲,世界都是韓國的?

11樓:匿名使用者

屈原是我國戰國時代偉大的愛國詩人,他家鄉在湖北宜昌秭歸,屈原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三閭大夫,常與懷王商議國事,參與法律的制定,主張章明法度,舉賢任能,改革政治,聯齊抗秦。端午是我國人民紀念屈原所設定,南方省份的民眾都划龍舟、包粽子的來紀念他。划龍舟、包粽子背後都有一段人們紀念屈原的感動故事。

韓國申請的端午祭是剽竊了我國的節日,這表明韓國人註定是悲哀的,因為他的國家從來都是乞討別人的成果,從歷史上看古代韓國人對世界有貢獻的人物幾乎沒有,

韓國認為啥都是他們的,你信麼 ?

12樓:白雪公主天然呆

在世界節日上來說端午節其實不屬於中國,屬於韓國,因為當時中國人不重視傳統節日,端午節被他們要了去,所以我們國家現在才這麼重視過傳統節日,因為奪得了端午節這個節日他們才說屈原是他們國家的,再說了,韓國人的話能相信嗎?他們**還報道過孔子是他們的祖先 可笑。

13樓:匿名使用者

新聞沒報道 一定是假的

請問"屈原"的作品以及生平?還有韓國人申遺為什麼能成功?

為什麼韓國能夠把端午節申遺成功。韓國的申遺成功意味著什麼?是中國預設了,還是中國不承認這個申遺組織

14樓:baby鞋子特大號

原因:因為端午說不重視其實也是很重視的,說到端午就想起了屈原、粽子和龍舟,能夠成為世界遺產,說明端午對世界文化都是有很深的影響的,正是基於這個因素,端午被韓國申請成功。

意義:端午不會因為被韓國人申請了世界遺產而變得陌生,中國所擁有的那些文化傳統,如果我們不能發揚光大,如果不能和現代社會有機地結合起來,申請了世界遺產也不會有大的意義。

15樓:藍藍藍

原因:韓國的江陵端午節被批准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申請成功憑藉的是韓國對傳統文化的保護意識與重視程度,還有就是端午對世界文化有非常深的影響,正是因為這因素,端午被韓國申請成功。

意義:韓國申遺成功讓我們不由得去思考,我們的落敗其實是「情理之外,意料之中」,反省我國情況就會發現,我國節日體系的文化特色顯得不足,洋節日侵襲嚴重,人們多是追捧外來節日文化而對自己民族的卻缺少認識,更談不上喜愛和保護。這次韓國申遺成功的板子剛好打在我們的臉上,猶如韓國的影視劇將我們的專利賣給中國一樣——這板子打得好,也打得不是滋味。

中國態度:中國就沒有預設也沒有承認這個申遺組織。

16樓:罪美不過我自己

韓國由韓國申報的江陵端午祭巴黎時間24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確定為「人類傳說及無形遺產著作」。一度沸沸揚揚的中韓端午節「申遺」之爭以韓國的勝利而告終,對此,今天上午專家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稱:無形遺產屬於全人類共享,韓國申報成功並非壞事。

中國民俗學會祕書長、北大教授高丙中說過,韓國的端午祭實際上是由舞蹈、薩滿祭祀、民間藝術展示等內容構成,這與中國人吃粽子、划龍舟、紀念屈原是兩回事,「惟一的相同點是時間框架,都是在中國的端午節期間舉行。」

這次韓國申遺成功,實際上給我們帶來了很好的啟迪:他們把傳統的文化活動注入了現代的元素,成功地實現了現代轉型,並得到了國際認同,對於中國文化遺產的保護有借鑑意義。

17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不認同!可是精韓認同!

為什麼韓國人特別愛整容,為什麼韓國人那麼喜歡整容

馨棋 星星 不是韓國人特別愛整容,只是韓國的整容技術比較高,所以說到整容大多數想到的都是韓國 忻妤星願 韓國有一種概念,只有漂亮才稱得上女人,尤其適應的女性。韓國女人一但不漂亮就很難結婚。 因為韓國女人醜,並且是大部分都醜,所以就有了全民整容的風氣,試想想,那麼弱小的國家,到處是鹽鹼地,空氣質量差,...

為什麼韓國人那麼喜歡整容呢,為什麼韓國人那麼喜歡整容

不懂啊,自卑唄,不喜歡自已的長相啊,歸根就是覺得自已長得難看啊,那就是自卑的表現啊,滿大街的沒有哪一個沒整容過的,現在發現他們個個長得好像都一個樣了,就一小賤國! 澄曦嘉子惠 勒個 根據自身的因素 比方說韓國人天生就比較醜 所以需要整容 陸玥徐孤風 你以為中國人整容的就少啊 這說明韓國人比中國人聰明...

為什麼說韓國人仇視中國人呢,為什麼韓國人那麼恨中國人啊?

沒聽說啊,如果鄙視中國人的話,他們也就電子比中國稍微強那麼一點點。 樓上兩位老子也是。lz去翻翻棒子這些年來搞的事吧。去漢化,嘲諷中國人。說漢語他們的,活字印刷他們的,西施他們的,茶他們的等等等等。嗎的是不是什麼先進玩意兒都是他們的,隨便一查就一大堆。lz還可以去找找韓國留學生髮的帖子,裡面也有涉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