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蟬到死絲方盡下一句是什麼,「春蟬到死絲方盡的後一句是什麼」

時間 2021-05-07 20:00:22

1樓:匿名使用者

不是「春蟬到死絲方盡」應該是「春蠶到死絲方盡」

全詩如下:

無題唐 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2樓:匿名使用者

春蠶到死絲方盡,下一句是什麼?應該是:「蠟炬成灰淚始幹。」

詩詞原文: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來是空言去絕蹤,月斜樓上五更鐘。

夢為遠別啼難喚,書被催成墨未濃。

蠟照半籠金翡翠,麝薰微度繡芙蓉。

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綵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餘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

颯颯東風細雨來,芙蓉塘外有輕雷。

金蟾齧鎖燒香入,玉虎牽絲汲井回。

賈氏窺簾韓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

重幃深下莫愁堂,臥後清宵細細長。

神女生涯原是夢,小姑居處本無郎。

風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誰教桂葉香。

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

這是一首感情深摯、纏綿委婉、詠歎忠貞愛情的詩篇。詩人情真意切而又含蓄蘊藉地寫出了濃郁的離別之恨和纏綿的相思之苦。「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體現了愛情的堅貞,意境新奇,詩味雋永,已成千古傳誦的名句。

3樓:若葉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4樓:

n334@(」5「4566

「春蟬到死絲方盡的後一句是什麼」

5樓:坐在碉樓看風景

蠟炬成灰淚始幹。出自唐代李商隱的«無題»。

「春蟬到死絲方盡」是什麼意思?

6樓:啊哦哈

春蠶結繭到死時絲才吐完

「春蠶到死絲方盡」出自李商隱的《無題》。

無題原文:

【作者】李商隱 【朝代】唐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譯文:見面的機會真是難得,分別時更是難捨難分,況且又兼東風將收的暮春天氣,百花殘謝,更加使人傷感。春蠶結繭到死時絲才吐完,蠟燭要燃盡成灰時像淚一樣的蠟油才能滴乾。

女子早晨妝扮照鏡,只擔憂豐盛如雲的鬢髮改變顏色,青春的容顏消失。男子晚上長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對方的住處就在不遠的蓬萊山,卻無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

希望有青鳥一樣的使者殷勤地為我去探看情人。

賞析:這首詩,以女性的口吻抒寫愛情心理,在悲傷、痛苦之中,寓有灼熱的渴望和堅忍的執著精神,感情境界深微綿邈,極為豐富。詩中

一、三、

四、五各句,都可以從李商隱以前的詩歌創作中發現相似的描寫。在前人創作的薰陶和啟發下,詩人有所繼承和借鑑。但是他並沒有簡單地模仿前人,而是以很高的創造性,向前跨進了一大步,把原來比較樸素的表現手段改造得更曲折、生動,用以反映更為豐富、深刻的思想感情,實際上已經脫去舊的形跡,成為新的創造了。

從這裡可以看出,詩人豐富的文學修養與他對於意境和表現手段的探索,是這首詩取得成就的重要條件。

春蟬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這句話什麼意思?(就給我解釋這句話意思就好了)

7樓:課文你來說

意思是:見面的機會真是難得,分別時更是難捨難分,況且又兼東風將收的暮春天氣,百花殘謝,更加使人傷感。

這一句運用了生動的比喻,借用春蠶到死才停止吐絲,蠟燭燒盡時才停止流淚,來比喻男女之間的愛情至死不渝,成為一曲悲壯的千古絕唱。

詩句出自晚唐李商隱的《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全詩如下: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這首詩以男女離別為題材的愛情詩。以句中的「別」字為通篇文眼,描寫了一對情人離別的痛苦和別後的思念,抒發了無比真摯的相思離別之情,但其中也流露出詩人政治上失意和精神上的悶苦,具有濃郁的傷感色彩,極寫悽怨之深、哀婉之痛,並借神話傳說表達了對心中戀人的無比摯愛、深切思念。

8樓:sky佳佳

春天的蠶到死的時候,絲也就沒有了,蠟燭燃盡變成了灰,蠟液才幹了。相互忠貞不渝、海誓山盟的寫照

9樓:淺川灼璃

春蟬到將要死去的時候絲就吐完了(沒有了),蠟燭已經燒成灰了淚也開始乾涸

10樓:龍炎輝

春蠶至死,它才把所有的絲兒吐盡;紅燭**殆盡,滿腔熱淚方才乾涸。

11樓:年輕就要嗨翻天

這原本是描寫愛情的,後來是說教師無私奉獻

「春蟬到死絲方盡」出自哪首詩?

12樓:沈守楠

出自晚唐李商隱的《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原文】: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作者簡介:李商隱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溪)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詩人,祖籍河內(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陽,出生於鄭州滎陽。他擅長詩歌寫作,駢文文學價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詩人之一,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因詩文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裡排行第十六,故並稱為「三十六體」。

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穠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美動人,廣為傳誦。但部分詩歌過於隱晦迷離,難於索解,至有「詩家總愛西昆好,獨恨無人作鄭箋」之說。因處於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

死後葬於家鄉沁陽(今河南焦作市沁陽與博愛縣交界之處)。作品收錄為《李義山詩集》。

春禪到死絲方盡是什麼意思

13樓:匿名使用者

春蠶到死才會停止吐絲,願意為到死才停止思念,可引申為到死才停止奉獻

春蟬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可以形容老師嗎

14樓:子虞

」春蟬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這句話當然可以用來形容老師。形容老師辛辛苦苦的諄諄教導,比喻不要回報,不斷的付出直到生命結束。

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唐代: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蓬山 一作:蓬萊)

譯文見面的機會真是難得,分別時更是難捨難分,況且又兼東風將收的暮春天氣,百花殘謝,更加使人傷感。春蠶結繭到死時絲才吐完,蠟燭要燃盡成灰時像淚一樣的蠟油才能滴乾。

女子早晨妝扮照鏡,只擔憂豐盛如雲的鬢髮改變顏色,青春的容顏消失。男子晚上長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對方的住處就在不遠的蓬萊山,卻無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

希望有青鳥一樣的使者殷勤地為我去探看情人。

擴充套件

資料:

賞析這首詩,從頭至尾都融鑄著痛苦、失望而又纏綿、執著的感情,詩中每一聯都是這種感情狀態的反映,但是各聯的具體意境又彼此有別。

它們從不同的方面反覆表現著融貫全詩的複雜感情,同時又以彼此之間的密切銜接而縱向地反映以這種複雜感情為內容的心理過程。這樣的抒情,聯綿往復,細微精深,成功地再現了心底的綿邈深情。

詩中一、

三、四、五各句,都可以從李商隱以前的詩歌創作中發現相似的描寫。在前人創作的薰陶和啟發下,詩人有所繼承和借鑑。

但是他並沒有簡單地模仿前人,而是以很高的創造性,向前跨進了一大步,把原來比較樸素的表現手段改造得更曲折、生動,用以反映更為豐富、深刻的思想感情,實際上已經脫去舊的形跡,成為新的創造了。從這裡可以看出,詩人豐富的文學修養與他對於意境和表現手段的探索,是這首詩取得成就的重要條件。

15樓:千金毅德

記得高一的時候,要給老師寫評語的,每個學生都有每個老師的一張表,每個學生評了後,會統一收上去,學校進行統計,然後作為學校教師效績的一部分。我那物理老師,外表看起來呆呆傻傻的,不過教學很厲害,於是我給了個「大智若愚」的評語(那時候確實是天真,想到什麼就直抒己見),於是物理老師出名了,我也出名了。從那以後,物理老師對我特別好,很多老師看到我呢,就會偷笑,呵呵。

「春蟬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是形容老師的,不過,好聽點呢,叫經典,實際上有些老掉牙了。如果用作作文,及格水平吧,要想得高分,就得換一種形式去拍馬屁。

16樓:hugo_魚子醬

可以啊,常用呢,但是難道不是春蠶到死絲方盡嗎?

春蟬到死絲方盡出自**

17樓:匿名使用者

李商隱的 無題

[作者] 李商隱

[全文]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18樓:冰凌月落

李商隱的《無題》全詩: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春蠶到死絲方盡意思,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什麼意思

春蠶到死絲方盡意思 比喻情深誼長,至死不渝。出自唐 李商隱 無題 詩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意思 春蠶結繭到死時絲才吐完。拓展資料 1 原文 無題 相見時難別亦難 唐 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曉鏡但愁雲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蓬山此去無多路,青...

李商隱的無題中春蠶到死絲方盡來形容什麼人

惑果果 這是詩人以 無題 為題目的許多詩歌中最有名的一首寄情詩。整首 詩的內容圍繞著第一句,尤其是 別亦難 三字。東風 句點了時節,但 更是對人的相思情狀的比喻。因情的纏綿悱惻,人就像春末凋謝的春花那樣沒了 生氣。三 四句是相互忠貞不渝 海誓山盟的寫照。五 六句則分別描述兩人因 不能相見而惆悵 怨慮...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包含的哲理

左手半夏右手花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出自李商隱的 無題 相見時難別亦難 大意為,春蠶結繭到死時絲才吐完,蠟燭要燒成灰燼時蠟油才能滴乾。常被用來形容教師等群體鞠躬盡瘁 敬崗愛業的奉獻精神。春蠶到死絲方盡 中的 絲 字與 思 諧音,全句是說,自己對於對方的思念,如同春蠶吐絲,到死方休。蠟炬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