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幾首思念故鄉的詩,表達詩人思念家鄉思念親人的詩都有哪幾首詩,詩名分別是

時間 2021-05-07 20:00:43

1樓:ilove絲絲

1.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詩經.小雅.采薇》

2.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漢樂府民歌《悲歌》

3.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漢.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4.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遊子吟》

5.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唐.宋之問《度大庾嶺》

6.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唐.王維《雜詩三首》

7.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唐.李白《靜夜思》

8.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薩蠻》

9.每逢佳節倍思親------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10.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11.逢人漸覺鄉音異,卻恨鶯聲似故山------唐.司空圖《漫書五首》

12.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唐.賀知章《回鄉偶書二首》

13.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唐.賀知章《回鄉偶書》

14.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唐.杜甫《月夜憶舍弟》

15.悲莫悲兮生別離------戰國.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16.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漢.《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17.人歸落雁後,思發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歸》

18.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南唐.李煜《清平樂》

19.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李煜《相見歡》

20.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李煜《浪淘沙》

21.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唐.杜甫《贈衛八處士》

22.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唐.王維《渭城曲》

23.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唐.高適《別董大》

2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25.去年花裡逢君別,今日花開已一年------唐.韋應物《寄李儋元錫》

26.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唐.李商隱《無題》

27.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唐.杜牧《贈別》

28.門外若無南北路,人間應免別離愁------唐.杜牧《贈別》

29.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宋.黃庭堅《寄黃幾復》

30.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來望月人何在?風景依稀似去年------唐.趙瑕《江樓感懷》

31.不應有恨,何時長向別時圓?------宋.蘇軾《水調歌頭》

32.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宋.蘇軾《水調歌頭》

2樓:匿名使用者

我要思念故鄉的詩(緊急)

下面是熱心網友的回答:

網友a: 超級智多星

余光中的《鄉愁》

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後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裡頭

而現在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渡漢江唐.李頻

嶺外音書絕,

經冬復立春。

近鄉情更怯,

不敢問來人。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海記憶體知已,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靜夜思李 白

床 前 明 月 光,

疑 是 地 上 霜。

舉 頭 望 明 月,

低 頭 思 故 鄉。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

冷露無聲溼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

不知秋思落誰家。

秋思 張 籍

洛陽城裡見秋風,

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

行人臨發又開封。

―― 秋風引

―劉禹錫

何處秋風至?

蕭蕭送雁群。

朝來入庭樹,

孤客最先聞。

― 長相思

納蘭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 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天淨沙 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人日思歸

薛道衡入春才七日,

離家已二年。

人歸落雁後,

思發在花前。

3樓:匿名使用者

【年代】:唐

【作者】:宋之問

【作品】:渡漢江

【內容】:

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年代】:唐

【作者】:李白

【作品】:靜夜思

【內容】: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年代】:唐

【作者】:張九齡

【作品】:望月懷遠

【內容】: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年代】:宋

【作者】:柳永

【作品】:八聲甘州

【內容】: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2]

一番洗清秋。

漸霜風悽緊,[3]

關河冷落,

殘照當樓。

是處紅衰翠減,[4]

苒苒物華休。[5]

惟水長江水,

無語東流。

不忍登高臨遠,

望故鄉渺邈,[6]

歸思難收。

嘆年來蹤跡,

何事苦淹留?[7]

想佳人妝樓顒望,[8]

誤幾回天際識歸舟。[9]

爭知我,[10]

倚闌干處,

正恁凝愁。[11]

表達詩人思念家鄉思念親人的詩都有哪幾首詩,詩名分別是

4樓:椿酵戳

《靜夜思》

《回鄉偶書》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5樓:匿名使用者

回鄉偶書

賀知章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西出陽光無故人

6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描寫思念家鄉和親人之情的詩句眾多,其中膾炙人口的有「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每逢佳節倍思親」等。

(一)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語出唐代詩人李白的《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靜夜思》一詩的寫作時間是公元726年舊曆九月十五日左右,李白時年26歲,寫作地點在當時揚州旅舍。李白在一個月明星稀的夜晚,詩人抬望天空一輪皓月,思鄉之情油然而生,寫下了這首傳誦千古、中外皆知的名詩《靜夜思》。詩的前兩句,是寫詩人在作客他鄉的特定環境中一剎那間所產生的錯覺。

一個獨處他鄉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還能沖淡離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靜的時候,心頭就難免泛起陣陣思念故鄉的波瀾。何況是在月明之夜,更何況是月色如霜的秋夜。「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動地表達了詩人睡夢初醒,迷離恍惚中將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誤作鋪在地面的濃霜。

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潔,又表達了季節的寒冷,還烘托出詩人飄泊他鄉的孤寂淒涼之情。詩的後兩句,則是通過動作神態的刻畫,深化思鄉之情。「望」字照應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詩人已從迷朦轉為清醒,他翹首凝望著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鄉也正處在這輪明月的照耀下。

於是自然引出了「低頭思故鄉」的結句。「低頭」這一動作描畫出詩人完全處於沉思之中。而「思」字又給讀者留下豐富的想象:

那家鄉的父老兄弟、親朋好友,那家鄉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華與往事等,無不在思念之中。

(二)「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出自宋代詩人蘇軾的《水調歌頭》:「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水調歌頭》寫於2023年中秋,此時的蘇軾和他的弟弟蘇轍已經四年沒見面了。作者由中秋的圓月聯想到人間的離別,月圓而人不能圓,這是多麼遺憾的事情!

但「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人固然有悲歡離合,月也有陰晴圓缺。她有被烏雲遮住的時候,有虧損殘缺的時候,她也有她的遺憾,自古以來世上就難有十全十美的事。

既然如此,又何必為暫時的離別而感到憂傷呢?所以, 只希望自己思念的人健康長壽,雖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這美好的月亮。。「但願人長久」,是要突破時間的侷限;「千里共嬋娟」,是要打通空間的阻隔,讓對於明月的共同的愛把彼此分離的人結合在一起。

可以說,這首詞是蘇軾在中秋之夜,對一切經受著離別之苦的人表示的美好祝願,也表達了千古的離人之願。

(三)每逢佳節倍思親。「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是唐代著名詩人王維所作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的名句。全詩文: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詩文今意為獨自漂泊在外作異鄉之客,每逢佳節到來就更加思念親人。

遙想遠在故鄉的兄弟們今天登高時身上都佩上了茱萸,卻發現少了一位兄弟即自己不在內。這首《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是王維十七歲所作。王維弟兄共五人,他居長,另有兩個妹妹。

作這首詩時,他初次離開了家鄉,詩中表達了他思念親人的深情。 由於一個人長年漂泊在外,無法與家人團聚,尤其是重陽節,在家家戶戶都興高采烈地去登高遊玩的日子裡,王維怎能不想起在家是和親人手挽著手,頭插著茱萸登高遠眺的情景呢?這個佳節更勾起詩人思念家鄉,想念家鄉親人之情。

現在人們常用「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這兩句詩,來表達對親人的思念之情。

7樓:匿名使用者

靜夜思 唐李白 舉貪萬明月,低頭思故鄉

古人思念故鄉的詩詞有哪些

8樓:匿名使用者

1、漢·佚名《悲歌》

原文選段:

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

思念故鄉,鬱郁累累。

欲歸家無人,欲渡河無船。

心思不能言,腸中車輪轉。

釋義:悲歌一曲取代思家的哭泣,無法回籍,登高望遠就當做回到了故里。

茫茫的草木,重重的山崗遮住遠望眼,思鄉的哀愁盈滿心懷。

家裡已經沒有親人了,那裡另有家可歸。即即是有家可歸,也回不去,因為前程坎坷,斷港絕潢,無船可渡。

思鄉之情、痛楚遭遇很想向人訴說,但有許多難言之隱無法傾訴,只好憋悶在心中,心田萬分痛楚,就像車輪在腸子裡轉動,一股陣陣絞痛。

2、唐·溫庭筠 《商山早行》

原文選段:

晨起動徵鐸,客行悲故鄉。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牆。

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釋義:清晨起床,車馬的鈴鐸已震動;一路遠行,遊子悲思故鄉。雞聲嘹亮,茅草店沐浴著曉月的餘輝;足跡依稀,橋上的木板覆蓋著早春的寒霜。

枯敗的樹葉,落滿了荒山的野路;淡白的枳花,鮮豔地開放在驛站的泥牆上。因而想起昨夜夢見杜陵的美好情景;一群群鴨和鵝,正嬉戲在岸邊彎曲的湖塘裡。

3、唐·李白 《靜夜思》

原文選段: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釋義:明亮的月光灑在床前的窗戶紙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層白霜。我禁不住抬起頭來,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輪明月,不由得低頭沉思,想起遠方的家鄉。

4、唐·王維 《雜詩三首·其二》

原文選段: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釋義:您是剛從我們家鄉來的,一定了解家鄉的人情世態。請問您來的時候我家雕畫花紋的窗戶前,那一株臘梅花開了沒有?

5、唐·杜甫《月夜憶舍弟》

原文選段: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釋義:戍樓上的更鼓聲隔斷了人們的來往,邊塞的秋天裡,一隻孤雁正在鳴叫。從今夜就進入了白露節氣,月亮還是故鄉的最明亮。

有兄弟卻都分散了,沒有家無法探問生死。寄往洛陽城的家書常常不能送到,何況戰亂頻繁沒有停止。

請問唐代詩人孟郊寫的詩有哪幾首,唐代邊塞詩人有哪些唐代詩人有哪些

孟詩現存500多首,以短篇五古最多,沒有律詩。藝術上不蹈襲陳言,或擅長用白描手法,不用典故詞藻,語言明白淡素,而又力避平庸淺易 或 鉤章棘句,掐擢胃腎 墓誌 精思苦煉,雕刻其險 如韓愈所說 規模背時利,文字覷天巧 答孟郊 一掃大曆以來的靡弱詩風。其中有的詩篇反映時代現實 揭露藩鎮罪惡,如 徵婦怨 感...

有帶黃玉潔的思念的詩,有帶黃玉潔的思念的詩

紫徑青青 生長著情思的脈紋 青山綠水的童年 早已隱入了灰瓦石牆的庭院 那一聲聲的呼喚 還飄蕩於黃昏的輕煙 那夢裡的故事 醒也孤單 醉也孤單 離開家鄉這麼遠了,鄉音漸行漸杳。我一直在記憶中尋找。昨夜,忽聞一曲竹笛,籬落疏疏,迷失在綠色家園。尋找家鄉六月,漫山遍野的馨香星星竹海喲,片片竹葉是那相思的箋紙...

《詩經》中哪幾首是少女思戀男子的詩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 蒹葭悽悽,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蘆葦密密又蒼蒼,晶瑩露水結成霜.我心中那好人兒,佇立在那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