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用的木魚,佛教木魚怎麼用

時間 2021-05-07 20:00:55

1樓:匿名使用者

木魚:有兩種:

一、呈圓形魚鱗的小雕刻物,誦讀**時叩用,許多佛教家庭都有。

二、用大木頭雕成魚形、內空、掛於庫堂,吃飯及其它時擊之出聲,通知眾人。據說,魚晝夜不眠常醒,刻木魚形擊之,以取警惕作用,使行者晝夜忘眠,精進修行。

2樓:匿名使用者

節奏問題,另外,法器是表法的,就是說我們在了生脫死、修行的路上要象魚那樣,因為魚兒的眼睛是常年不閉的。

3樓:匿名使用者

木魚,蒙古、納西、藏、漢等各族敲擊體鳴樂器。流行於全國各地佛教寺院和民間樂隊中。

歷史久遠,木魚很早就隨佛教傳入我國,一直在寺院中應用,為佛教法器,用於聚集僧眾和 誦經之中。僧眾中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遠在漢朝時期,皇帝派慈光大師和兩個僧徒去西天 取經,歷盡千辛萬苦,在取經歸途中,乘船渡海之時,突然風浪大作,一條惡魚張著大口朝 船撲來,船頭上的經書被大魚一口吞掉,兩僧徒躍身入海與大魚搏鬥,結果了大魚性命並將 它拖上船頭。

剎時間,風平浪靜,陽光燦爛,大魚身軀化為汙水流入大海,只剩下魚頭擺在船頭上。慈光師徒帶著大魚頭返回佛寺,為了討還經卷,每天敲打大魚頭口唸「阿彌陀佛 ……」。日復一日,大魚頭被敲得粉碎,後來只好照著大魚頭的模樣做了個木頭的,天天敲 打。

就這樣,敲木魚誦經成了佛家的習慣。

關於「木魚」之名,最早見於唐代高僧懷海禪師所撰《敕修清規》之中:「木魚,相傳雲, 魚晝夜常醒,刻木像形擊之,所以警昏情也。」據此,木魚當為佛門僧侶所創制,有警示僧眾晝夜不忘修行之意。

此前,相傳木魚的前身乃是一種稱為「木撲」的簡單木塊,後才刻為魚像,稱作木魚。因不入宮廷**,故歷代正史不載。木魚在佛教中常用以伴奏「梵吹」( 宗教歌曲),帶有濃厚的宗教色彩。

明代王圻《三才圖會》載:「木魚,刻木為魚形,空其中,敲之有聲。……今釋氏之贊梵吹皆用之。

」明代以來,流行於民間,用於說唱木魚歌和崑曲伴奏。清代李鬥《揚州畫舫錄》載,當時劇場裡所用的樂器中就有木魚。後來又逐漸在歌舞伴奏和器樂合奏中應用。

目前,木魚除在佛教、道教**使用外,還廣泛用於各種形式的器樂合奏和樂隊中。

木魚用木料雕刻而成,形制有長魚形和團魚形兩種。規格不一,尺寸有別,用途也各不相同 。

長魚形木魚:又稱梆木魚,外形雕刻似長魚,有口、眼,禿尾,通體 飾以魚鱗、雲紋等圖案花紋(圖)。一般體長100釐米~150釐米、高25釐米~40釐米,最大者體長近300釐米、高80釐米 。

普陀山普濟寺的木魚長216釐米、高28釐米。這種木魚多使用桑木或椿木製作,為古代大型佛教寺院所專用,常用鐵索吊掛於佛殿前廊右側的廊柱上或專用的木架上,用於僧眾聚集 或齋飯時敲擊。木棰用圓木棒製作,棰長100釐米~150釐米、直徑2.

5釐米,棰頭直徑4釐米。手抄本《清寺規戒》中載:「梆木魚,懸院廊,由燒火僧司叩。

早齋三三四 ,晚齋四四三。善人居士功德法事改齋口,則叩三三三。」納西族的長魚形木魚比較短小, 僅長39釐米、高7釐米,用於洞經樂隊合奏。

團魚形木魚

又稱誦木魚。外形雕刻似魚頭,腹部中空,頭部正前方橫開長條形魚口以出 音,尾部盤繞,其狀昂首縮尾,背部(敲擊部位)呈斜坡形,兩側三角形,底部橢圓,有的小 木魚在尾部還有短小的握柄。外表雕刻有各種魚紋圖案,髹紅色漆描金花紋(圖)。

這種木魚規格較多,發音叮咚有別。它的長度、寬度和高度大致相同,故多以圓徑量之。大木魚圓徑40釐米左右,小木魚圓徑7釐米左右。

最大木魚圓徑可達85釐米以上。大木魚多為佛教寺院固定放置在大殿內,用於僧眾誦經或做法事時敲擊,它還是佛教**中起樂、止樂的指揮,是最為突出的低音節奏樂器;中型木魚有五種:一號木魚圓徑16釐米,二號木魚圓徑13釐米,三號木魚11釐米,四號木魚9釐米,五號木魚7釐米。

它們的應用範圍最廣,既是各寺院普遍使用的法器,又是戲曲、曲藝、器樂合奏等樂隊中常用的擊節樂器。寺院中使用的大小木魚,下面都墊有用綵緞製作的木魚座,座墊內裝充棉絮,座墊外用絲線繡以蓮花等花卉圖案,座墊周圍還環繞一條繡花綵帶為飾;最小的木魚圓徑僅有4釐米,只在佛教法事「繞蓮 」(繞佛堂)時應用,它置於外用綵緞、內裝棉絮的長筒形木魚座上,僧侶左手託著木魚座,右手執小棰邊走邊奏。大木魚常用桑木、椿木或核桃木製作,小木魚多用檀木、紅木或棗木 製作,以選用乾燥、無大疤節和無劈裂的木材為佳。

外觀應左右對稱,表面圓滑,塗漆均勻 ,發音寬厚。

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所的中國樂器博物館收藏有多種團魚形木魚,其中最大者圓徑 88釐米,木棰長157釐 米、直徑3釐米、棰頭最大直徑8.5釐米;最小者圓徑4釐米,木棰長17釐米、棰頭直徑1.5釐米。

演奏時,大團魚形木魚需置於地面上,小團魚形木魚則用左手託持,右手執棰頭呈橄欖形的木棰敲擊。發音短促,音色清脆洪亮,是富有特色的節奏樂器。常用於戲劇、曲藝伴奏、器樂合奏、 民族樂隊和宗教**中。

木魚在戲劇中,用於崑曲、京劇、晉劇(山西中路梆子)和藏戲等劇 種的伴奏。廣東**使用的是長魚形木魚,在合奏中有時要使用大小兩個木魚,大木魚發低音,小木魚發高音。在江南絲竹、蘇南吹打、浙東吹打、河北吹歌等民間器樂合奏中,多應用小團魚形木魚,它常與鼓板一起配合使用,以鼓板擊重拍,用小木魚擊輕拍。

在十番鑼鼓 、福州十番、閩南十音、福建南音等器樂合奏中,小木魚是不可缺少的樂器,除用以敲擊輕拍外,還將它所發之音,視為主要音色之一。在民族樂隊中,常備有音高不同、數量不等的整套團魚形木魚,它們按五聲、七聲音階或十二平均律編排成套,多用於配合輕快活潑的曲調,有時也用以敲出簡短的獨奏樂句,還可用來模仿戰馬賓士的音響效果。在佛教、道教**中,木魚既是法器,又是離不開的節奏樂器。

團魚形木魚還在曲藝木魚歌中應用。木魚歌又稱唱木魚或木魚書,是節奏自由的吟誦體說唱 ,過去多由家庭婦女用廣州方言表演,唱時不用吹、拉、彈等樂器伴奏,只用木魚擊之以為節拍。這種民間說唱形式始於明代,廣泛流傳於廣東省廣州、南海、番禺、順德等地。

木魚歌的唱腔後被粵劇吸收為唱腔的一種。長篇曲目有《花箋記》、《二荷花史》等,短篇曲目有《琵琶上路》、《樓臺會》等。

佛教木魚怎麼用

4樓:馬山清

把木魚放在身前,跪著或是盤坐,拿木魚錘敲打上部,口裡唸經或咒;有節奏的敲即可。

5樓:沙發做主

木魚,一種木製樂器,通常為圓型或長方形,內空心作為聲音共振之用。讓它發出聲響的方式是敲它。依照聲音的高低有不同的大小的木魚,體積越大音高越低,一般生活中常用於佛教的宗教**,用於儀式唸經等場合。

佛教敲木魚的方法

6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沒有固定的方式,他的作用是你敲敲正念、每敲一次就是心念正一次。最好是敲一下心裡震撼一下。我有段時間就特別想要木魚。沒有我就在床上敲。結果越敲心裡越能產生共鳴

7樓:釋會航

我就是寺院裡管敲木魚的。敲木魚沒有特別要遵循的方法。敲木魚就是為了啟一個提醒的作用。讓你不要胡思亂想。

8樓:匿名使用者

傳說,唐僧取經回來,經書被黑魚吃了,

後來,就有了法器 木魚

敲木魚的方法,就是讓 黑魚把 經典 吐出來 ←_←誰在敲木魚?又是誰在念經呢?

敲木魚心裡產生共鳴~

就是彌駝念彌駝!

9樓:大小姐貓貓

這個是比較專業的,建議向寺院的法師諮詢學習。

佛教入門:木魚有什麼含義

10樓:荒誕不經

木魚,打擊樂器bai。做為道教、佛教du召集教眾,講經zhi設齋用的法器。dao

以木製成的專魚,在讀誦**時叩擊屬之。據說魚類晝夜常醒不眠,今以木刻成魚形而叩擊之,目的在警惕眾人不可昏沉懶惰,應該晝夜精勤修行佛法,直到成功為止。

鹹菜拷木魚怎麼燒啊,鹹菜炒木魚的做法

迷你野蠻女 你是說鹹菜烤墨魚嗎?原料 墨魚一個,500g左右 鹹菜100g 生薑半個 調料 黃酒 糖 味精 做法 1.墨魚去皮 洗淨,切塊或者切條。2.鹹菜洗淨 切碎。3.將切開的墨魚放在鍋裡,用清水煮沸去腥。之後將煮熟的墨魚倒入籃子裡用清水 沖洗片刻。4.倒油 熱鍋 放入半個生薑,倒入墨魚,加適量...

佛教唸佛怎麼念,佛教唸經都是怎麼唸的

在艱辛的日子裡堅信 一 帶著放下六道輪迴的決心去念佛,這不叫妄想。相反,這種決心叫出離心,是學佛的基礎。若為了六道中的事,比如人天福報,這就叫妄想,因為六道之事皆是虛妄的 無常的 生滅的有為法。二 今 在 心 上為念,念念保持阿彌陀佛的意境,方為念佛。阿彌陀佛的意境是什麼呢?個人理解就是 平等一如 ...

佛教上香的整個過程,佛教怎麼燒香?

燒香,指在諸佛 菩薩 祖師像前燃燒各種香,是佛教必備的五種供養或六種供養之一。燃燒所用的香料在品質 形態上並沒有一定之規,主要有丸香 散香 線香 末香等。在禪林中,也稱燒香為拈香,拈香的目的不同,其稱謂也不同。比如,在開堂之日,拈香祝天子政躬康泰,稱為 祝聖拈香 初任住持或初次開堂說法時,為自己本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