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時田園雜興之》晝出耘田夜績麻那首詩

時間 2021-05-07 20:00:56

1樓:匿名使用者

四時田園雜興 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古詩詞註釋

①耘田--除掉稻田的雜草。績麻--搓麻線。

②各當家--各人有自己的活幹。

③未解--不懂得,不會。供--做,從事。

④傍--靠近。 (pop)

四時田園雜興 范成大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古詩詞鑑賞

南宋詩人范成大(一一二六--一一九三)描寫農村景色的組詩《四時田園雜興》是有名的。四時是一年中的春、夏、秋、冬四季。詩人用清新的筆調,對農村各個時期的自然景色和農民勞動生活,做了比較細膩的描寫, 讀來意趣橫生。

同時,由於他對農民有一定的同情,所以對農民遭受官府和鄉村地主的剝削,以及他們生活的困苦,在這些詩中,也有一定的反映。這是那些組詩中的一首,描寫農村生活的一個小場面。它從側面著筆, 反映出農村中的緊張勞動氣氛和富有生趣的生活。

場面是這樣的,初夏,小農忙的季節。水稻田裡,綠油油的秧苗已經長起來了,稗草也伴隨而生。這時該要耘田,即除草了。「晝出耘田」, 白天下田去除草,這在當時是男人們乾的活。

基本上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的封建社會,吃的穿的,都靠自己生產。當時,種棉的技術還沒有在中國廣泛傳播,穿衣是靠養蠶和種麻。闊氣人穿絲綢品,窮苦人穿粗麻布。

麻布的製作過程,是在把苧麻收割以後,漚在水裡, 除去表皮:抽出纖維,晒乾,然後搓捻成線,這叫做「績麻」,再織成布。婦女在白天干完別的家務勞動,到晚上就「績麻」。

耘草和績麻,做為例子, 照應到第二句的「村莊兒女各當家」。「兒女」即男女。從詩中人物的口吻來說,自然指年輕人。

詩意說:村莊裡,男男**,都不得閒。「當家」, 就是各司其事,各管一行。

這裡的意義,不同於我們現在常說的「當家做主」。除了正在勞動忙碌中的成年人以外,還有另一種人,就是本不忙碌的小孩子們。他們卻以另一種方式也投入生產的熱潮中了。

「童孫」,指更晚一輩的小孩子們。這些小娃娃們,還沒有勞動的本領,不會耕也不會織。注意「未解」這個詞,是「不會做」。

如果會,也就參加「耘田」、「績麻」的勞動去了。雖然不會,他們卻也不閒呆著。那末又幹什麼呢?

農村的孩子嘛, 耳濡[rú]目染,也熟悉了成年人所於的農業活路,而且從小養成熱愛勞動的習慣,於是三三五五,在桑樹下面,學著大人的樣子在種瓜呢。這是農村中常見的事情,卻具有特色。在這裡,不能參加勞動的小孩子們尚且這樣,那末,正在擔當勞動重擔的成年人又是怎樣忙著生產呢?

童孫種瓜的描寫,雖然是從側面著筆,卻不是陪襯,而是深入。這樣寫, 在藝術上散發出濃厚的生活氣息,在人們面前,一幅熱烈的勞動生產的圖景,使詩的語言,留下了強烈的韻趣。(古詩詞鑑賞)

2樓:可愛微笑小公主

基本上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的封建社會,吃的穿的,都靠自己生產。當時,種棉的技術還沒有在中國廣泛傳播,穿衣是靠養蠶和種麻。闊氣人穿絲綢品,窮苦人穿粗麻布。

麻布的製作過程,是在把苧麻收割以後,漚在水裡, 除去表皮:抽出纖維,晒乾,然後搓捻成線,這叫做「績麻」,再織成布。婦女在白天干完別的家務勞動,到晚上就「績麻」。

耘草和績麻,做為例子, 照應到第二句的「村莊兒女各當家」。「兒女」即男女。從詩中人物的口吻來說,自然指年輕人。

詩意說:村莊裡,男男**,都不得閒。「當家」, 就是各司其事,各管一行。

這裡的意義,不同於我們現在常說的「當家做主」。除了正在勞動忙碌中的成年人以外,還有另一種人,就是本不忙碌的小孩子們。他們卻以另一種方式也投入生產的熱潮中了。

「童孫」,指更晚一輩的小孩子們。這些小娃娃們,還沒有勞動的本領,不會耕也不會織。注意「未解」這個詞,是「不會做」。

如果會,也就參加「耘田」、「績麻」的勞動去了。雖然不會,他們卻也不閒呆著。那末又幹什麼呢?

農村的孩子嘛, 耳濡[rú]目染,也熟悉了成年人所於的農業活路,而且從小養成熱愛勞動的習慣,於是三三五五,在桑樹下面,學著大人的樣子在種瓜呢。這是農村中常見的事情,卻具有特色。在這裡,不能參加勞動的小孩子們尚且這樣,那末,正在擔當勞動重擔的成年人又是怎樣忙著生產呢?

3樓:洪浴洋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宋代詩人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 晝出耘田夜績麻,...

4樓:物述文迪戈

《夏日田園雜興

·其七》是宋代范成大創作的詩詞。

《夏日田園雜興·其七》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擴充套件資料

《四時田園雜興》是南宋詩人范成大退居家鄉後寫的一組大型的田園詩,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部分,每部分各十二首,共六十首。詩歌描寫了農村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的景色和農民的生活,同時也反映了農民遭受的剝削以及生活的困苦。

《四時田園雜興》(題意:四個時節田園的各種興致)共60首,宛如農村生活的長幅畫卷。分為春夏秋冬四個詩卷,其中春日田園雜興12首、晚春田園雜興12首、夏日田園雜興12首、秋日田園雜興12首、冬日田園雜興12首。

描寫了4個季節田園中的不同景象,生動繪製了一幅田園農作動態圖。

5樓:快樂如風

▲四時田園雜興(其一)

【年代】南宋

【作者】范成大

【內容】

晝出耘田夜績麻,

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

也傍桑陰學種瓜。

[註釋]

1. 雜興:隨興寫來,沒有固定題材的詩篇。

2. 耘田:除草。

3. 績麻:把麻搓成線。

4. 各當家:各人都擔任一定的工作。

5. 未解:不懂。

6. 供:從事,參加。

[簡析]

《四時田園雜興》是詩人退居家鄉後寫的一組大型的田家詩,共六十首,描寫農村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的景色和農民的生活,同時也反映了農民遭受的剝削以及生活的困苦。這是其中的一首,描寫農村夏日生活中的一個場景。

首句「晝出耘田夜績麻」是說: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線。「耘田」即除草。

初夏,水稻田裡秧苗需要除草了。這是男人們乾的活。「績麻」是指婦女們在白天干完別的活後,晚上就搓麻線,再織成布。

這句直接寫勞動場面。次句「村莊兒女各當家」,「兒女」即男女,全詩用老農的口氣,「兒女」也就是指年輕人。「當家」指男女都不得閒,各司其事,各管一行。

第三句「童孫未解供耕織」,「童孫」指那些孩子們,他們不會耕也不會織,卻也不閒著。他們從小耳濡目染,喜愛勞動,於是「也傍桑陰學種瓜」,也就在茂盛成陰的桑樹底下學種瓜。這是農村中常見的現象,卻頗有特色。

結句表現了農村兒童的天真情趣。

詩人用清新的筆調,對農村初夏時的緊張勞動氣氛,作了較為細膩的描寫,讀來意趣橫生。

▲四時田園雜興(其二)

【年代】南宋

【作者】范成大

【內容】

梅子金黃杏子肥,

麥花雪白菜花稀。

日長籬落無人過,

唯有蜻蜓蛺蝶飛。

[註釋]

①梅子:梅樹的果實,夏季成熟,可以吃。

②麥花:蕎麥花。蕎麥是一種糧食作物,春秋都可以播種,生長期很短。花為白色或淡紅色,果實磨成粉供食用。

③籬落:籬笆。用竹子或樹枝編成的遮攔的東西。

④蛺(jiá)蝶:蝴蝶。

[簡析]

一樹樹梅子變得金黃,杏子也越長越大了;蕎麥花一片雪白,油菜花倒顯得稀稀落落。天長了,農民忙著在地裡幹活,中午也不回家,門前沒有人走動;只有蜻蜓和蝴蝶繞著籬笆飛來飛去。

這首詩寫初夏江南的田園景色。詩中用梅子黃、杏子肥、麥花白、菜花稀,寫出了夏季南方農村景物的特點,有花有果,有色有形。詩的第三句,從側面寫出了農民勞動的情況:

初夏農事正忙,農民早出晚歸,所以白天很少見到行人。最後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蛺蝶飛」來襯托村中的寂靜,靜中有動,顯得更靜。

▲[作者簡介]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 又字幼元、友生,自號山中居士,又號石湖居士。吳郡(今江蘇吳縣)人。與楊萬里同榜進士。

先做地方官,後來一度做參知政事。曾出使金國,全節而歸。晚年隱居石湖。

他是位愛國詩人,也寫過大量的田園詩。其詩語言清新自然,風格溫潤委婉。與尤袤、陸游和楊萬里並稱「南宋四大詩人」。

6樓:匿名使用者

《四時田園雜興》這首詩講的是,翻譯。早上種田,晚上搓麻繩兒。村莊裡的男生和女生各有自己的活兒要幹。兒童不知道什麼叫耕地。就,也在桑樹底下學大人種瓜。

7樓:匿名使用者

白天出去耕田,到了夜晚搓麻繩,

男的女的都各自挑起家庭的重擔。

兒童雖然不知卻也跟著學耕耘,

傍晚在桑樹下學種瓜。

8樓:落雨蓬飛愛不完

《四時田園雜興》,宋范成大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9樓:匿名使用者

《四時田園雜興》,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宋範大成

10樓:宣宗旻寧

晝出耘③田夜績麻④,

村莊兒女各當家⑤。

童孫⑥未解⑦供⑧耕織,

也傍⑨桑陰⑩學種瓜。

請你讀讀

白天鋤草夜間搓捻細麻,

農家男女沒有片刻閒暇。

小孩子不懂得耕田織布,

也靠在桑陰下學著種瓜。

幫你理解

①四時田園雜興:詩人晚年寫了一組四季田園雜感詩,共60首,分為「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四時五組,每組12首。都是描寫的鄉村生活。

這裡選的是「夏日」詩一首。②范成大(公元1126—2023年)——字致能,號石湖居士,平江吳郡(今江蘇吳縣)人,南宋詩人。③耘:

鋤草。④績麻:搓捻麻繩或麻線。

⑤當家:主持家務。這裡指擔當家庭的生產勞動任務。

⑥童孫:指兒童。⑦未解:

不懂得。⑧供:供奉。

這裡指「參加」、「從事」。⑨傍:靠近。

⑩桑陰:桑樹下的蔭涼處。

引你欣賞

這首詩以樸實的語言、細微的描繪,熱情地讚頌了農民緊張繁忙的勞動生活。前兩句寫鄉村男耕女織,日夜辛勞,表現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同情和敬重。後兩句生動地描寫了農村兒童參加力所能及的勞動的情景,流露出對熱愛勞動的農村兒童的讚揚。

詩中描寫的兒童形象,天真純樸,令人喜愛。全詩有概述,有特寫,從不同側面反映出鄉村男女老少參加勞動的情景,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

11樓:ka汽氛

是問全詩和意思嗎`?

四時田園雜興

范成大晝出耘田夜績麻,

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

也傍桑陰學種瓜。

[註釋]

1. 雜興:隨興寫來,沒有固定題材的詩篇。

2. 耘田:除草。

3. 績麻:把麻搓成線。

4. 各當家:各人都擔任一定的工作。

5. 未解:不懂。

6. 供:從事,參加。

四時田園雜興》是詩人退居家鄉後寫的一組大型的田家詩,共六十首,描寫農村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的景色和農民的生活,同時也反映了農民遭受的剝削以及生活的困苦。這是其中的一首,描寫農村夏日生活中的一個場景。

首句「晝出耘田夜績麻」是說:白天下田去除草,晚上搓麻線。「耘田」即除草。

初夏,水稻田裡秧苗需要除草了。這是男人們乾的活。「績麻」是指婦女們在白天干完別的活後,晚上就搓麻線,再織成布。

這句直接寫勞動場面。次句「村莊兒女各當家」,「兒女」即男女,全詩用老農的口氣,「兒女」也就是指年輕人。「當家」指男女都不得閒,各司其事,各管一行。

第三句「童孫未解供耕織」,「童孫」指那些孩子們,他們不會耕也不會織,卻也不閒著。他們從小耳濡目染,喜愛勞動,於是「也傍桑陰學種瓜」,也就在茂盛成陰的桑樹底下學種瓜。這是農村中常見的現象,卻頗有特色。

結句表現了農村兒童的天真情趣。

詩人用清新的筆調,對農村初夏時的緊張勞動氣氛,作了較為細膩的描寫,讀來意趣橫生。

四時田園雜興描繪了什麼景象,四時田園雜興之一描繪了怎樣的景象?

帥帥的老木匠 四時田園雜興 其二 年代 南宋 作者 范成大 內容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日長籬落無人過,唯有蜻蜓蛺蝶飛。註釋 梅子 梅樹的果實,夏季成熟,可以吃。麥花 蕎麥花。蕎麥是一種糧食作物,春秋都可以播種,生長期很短。花為白色或淡紅色,果實磨成粉供食用。籬落 籬笆。用竹子或樹枝編成的...

《四時田園雜興之》晝出耘田夜績麻那首詩

猶雪晴集果 四時田園雜興 范成大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古詩詞註釋 耘田 除掉稻田的雜草。績麻 搓麻線。各當家 各人有自己的活幹。未解 不懂得,不會。供 做,從事。傍 靠近。pop 四時田園雜興 范成大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

四時田園雜興描寫了什麼,四時田園雜興詩人描寫了什麼情景

四時田園雜興 詩人晚年寫了一組四季田園雜感詩,共60首,分為 春日 晚春 夏日 秋日 冬日 四時五組,每組12首。都是描寫的鄉村生活。這裡選的是 夏日 詩一首。范成大 公元1126 1193年 字致能,號石湖居士,平江吳郡 今江蘇吳縣 人,南宋詩人。耘 鋤草。績麻 搓捻麻繩或麻線。當家 主持家務。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