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世音菩薩是男人還是女人,請問觀音菩薩是男的還是女的?

時間 2021-05-07 20:01:00

1樓:魚要糧

理論上觀世音菩薩是男人。

根據《華嚴經》說:勇猛丈夫觀自在,為利眾生住此山;汝應往問諸功德,彼當示汝大方便。意思就是:

所有的菩薩、佛都是男人身,丈夫身。只是為度眾生可變化成女人身。但其實男身女身都是為凡夫而說,諸佛菩薩乃法身,何有男女身可言。

2樓:珺臨天下

觀音菩薩是男性還是女性?這根中國歷史息息相關,看完終於清楚了 社會 歷史 菩薩 性別 文化

3樓:阿環奇談

觀世音菩薩到底是男是女?原來大家都被騙了,多數人至今不知道

4樓:匿名使用者

觀音菩薩傳入中國大約是在魏晉時代,隨著佛教中國化的發展,印度的觀音形象在中國逐漸發生了重大變化。觀音傳入中國之初,還是以「偉丈夫」男菩薩的形象高坐佛堂,在中國早期的佛教造像中,如敦煌莫高窟的壁畫、南北朝時期的木雕等,觀音形象種類很多,但大多是以男身出現,甚至還留有兩撇小鬍子。南北朝以後,特別是在唐宋以後,觀音幾乎完全變成女菩薩模樣,其形象,面龐嫵媚秀美、姿態端莊華貴,又不失穩重的氣質。

中國佛教對觀音菩薩的改造,不僅體現在造像上,更突出表出在編造觀音菩薩的出身上。印度的男觀音變成了中國春秋時期楚莊王的三公主,這就是流傳廣泛的觀音菩薩為妙善公主的傳說。這種女觀音的身世最早見於宋·朱升的《曲有舊聞》,其後宋末元初的管道昇著《觀世音菩薩傳略》成為完整的傳記。

此後,又陸續出現了一大批觀音故事書,遂使觀音故事廣泛流傳,甚至完全取代了印度佛典中「正宗「觀音菩薩。

觀音由男變女,可以有幾種解釋,但不管哪一種解釋,它都表明佛教的日趨世俗化。因為女性觀音更能體現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溫柔心腸,更富人情味,更迎合一些善男信女心理上的願望和要求。

觀音的所謂「千手千眼「,也是根據需要造化而來的。世界是那麼大,苦難眾生是那麼多,不多生一些眼睛怎麼看得見,不多生一些手怎麼能救得出。而實際上,只有在四川大足寶頂山上一個舉世罕見的觀音,才真正是在88平方米石崖上雕刻了1000隻手,每隻手中拿著一隻眼睛。

說了這麼多,觀音菩薩是男是女,來揭祕吧認為,依佛法的道理,一地菩薩成就菩提時,皆是非男非女相。這種相,不是醫學觀念中的陰陽人,而是超越男女相的限制,不執著於任何一邊,可做完全自由的變現,也就是「即男即女」,隨緣出現。這種觀點,值得參考。

5樓:匿名使用者

印度佛典所載的觀音有好幾種,身世各異。記載觀音身世資料最多的首推《悲華經》,據此經所說,觀音為遠古刪提嵐國轉輪聖王無諍唸的太子,名叫不眴。長大後和父王一起隨寶藏如來出家修行,後來,父王被授記為阿彌陀佛,不眴太子即被授記為「觀世音」菩薩,國王第二子名尼摩,被授記為「大勢至」菩薩。

父子三人合稱「西方三聖」。按此說,觀音菩薩為阿彌陀佛的兒子。經中記太子曾在佛前發誓:

「願我行菩薩道時,若有眾生,受諸苦惱恐怖等事,退失正法,墮大暗處,憂愁孤窮,無有救護,無依無舍,若能念我、稱我名字,若其為我天耳所聞,天眼所見,是諸眾生等,若不免斯苦惱者,我終不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寶藏如來當眾為不眴太子授記道:「善男子!

汝觀天、人及三惡道一切眾生,生大悲心,欲斷眾生諸煩惱故,欲令眾生作安樂故,善男子,今當字汝為觀世音。」其次是《觀世音菩薩得大勢菩薩受記經》,按此經所說,觀世音菩薩和大勢至菩薩為蓮花所化生。經中記雲:

昔金光獅子游戲如來國,彼國中無有女人。王名威德,於園中入三昧,左右二蓮花化生童子,左名寶意,即是觀世音;右名寶尚,即是大勢至。三是《大悲心陀羅尼經》,說觀音菩薩是遠古時期一位名叫「千光王靜住如來」的**。

這位如來為觀音菩薩宣講「廣大圓滿無礙」的《大悲心陀羅尼》,並以金色手摩他的頭頂,說道:「汝當持此心咒,普為當來惡世一切眾生作大利樂。」菩薩發願之後,就具足千手千眼,同時,十方所有的佛都放光普照其身,從此便成為了觀世音菩薩。

其實,拋開觀世音是男是女不論,咱可以想一想在佛家眾多諸神中有幾個女的,應該沒有吧,女施主進寺院基本上都是不可能的(特殊情況除外)這在諸多電視劇中也有反映。

在我國唐朝以前,所有觀音菩薩的塑像或畫像,都屬男人的相貌。觀音菩薩為男人相,有沒有根據?有。

華嚴經說:「勇猛丈夫觀自在」。觀自在就是觀世音。

南北朝後期,我國才出現了女性觀音像。女相只是觀世音隨類應化的示現,而不是真正的性別,所以真正的佛教信徒不必拘泥於性別本身……

希望對你有一定的幫助!

6樓:雲真子

佛菩薩有三個身。即法身、化身、報身。

觀音菩薩是來自無色界天的「正法明如來」。「正法明如來」才是觀音菩薩的正法身。而無色界天已經沒有性別之分了。

我們所見到的觀音菩薩塑像只是化身,化身可以是男是女,隨緣方便渡化而應現。

7樓:久路十八子

觀音是女身,1民間稱觀音娘娘,2孫悟空就是觀音生的,(傳說觀音有次雲遊到花果山上坐在一塊石頭上休息,忽然月經來了流在一塊石頭上,最後這塊石頭就有了靈氣,若干年以後這塊石頭炸開生下了孫悟空)所以證明是女身。

請問觀音菩薩是男的還是女的?

8樓:元氣一號

觀音菩薩沒有性別之分。

佛經上說,觀世音是過去的正法明如來所現化,他在無量國土中,以菩薩之身到處尋聲救苦。

觀世音菩薩的化身無數,都是不可取不可得的幻化假相。

《楞嚴經妙心疏》說,以為觀世音菩薩是男是女都是錯誤的,觀世音菩薩的真像是寂滅的無相之像,而能現一切相。

《金剛經》也說,如來具三十二相,其實「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同樣的,若能見諸相非相,也即是見觀世音菩薩。

擴充套件資料:

參考《中國曆代觀音造型藝術》,中國曆代的觀音造像的演變:

早在東漢時期,佛教就開始傳入中國,到了南北朝時期,觀音造型為男性,面部豐滿、眼大而凸、眉長而平、鼻深高隆與額齊平、耳長齊肩、頭戴寶冠,寶冠上主要是花髻,是貴族富人的裝飾。

此外還有髮髻冠,化佛冠,冠兩旁裝飾猶如翅膀的寶僧,袒上身,頸部有懸鈴的圓領式,胸部掛瓔珞和作為兩蛇形的飾具兩臂著釧,下著羊腸大裙。

到了隋唐時期觀音造型按其藝術風格和造型樣式可以分為早晚兩期:

(1)隋到唐初階段觀音造型面部豐圓適中,方額突出,依然以男性形象為主,但開始逐漸演化出女性形象,發冠樣式有低花瓣式、高發髻,寶冠上還有雙帶下飄,身上的瓔珞精細複雜,有的代替披帛,有的披帛仍至腳部再交叉上卷,有的披帛還由兩肩下垂橫於胸腹之間兩道,但是仍可以看出裙帶如紳的樣子。

這時雕刻技法也由南北朝晚期的直平刀法發展為向下凹入的新圓刀法來表現衣紋。

(2)到了盛唐時期,觀音造型是飽滿成熟的階段,這一時期最重要的成就是更加明顯的走向世俗化,因此,更進一步的體現了當時的社會繁榮。

觀音造型的溫和與嫵媚充滿著青春的活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完美。觀音日益女性化,面部圓深、眉彎而長、細目、著寶冠式高髻,具有少女或**的面相特徵。

到了宋代,觀音造型在唐代的基礎上,服飾上較唐代複雜,在面部刻畫上,人物頰額豐圓適宜、面容婉麗、戴珠光寶氣的花冠儼然像一種世俗貴婦人的形象。這時的觀音造型已發展到圓熟的境界,其動作表現及服飾都自然生動流暢,充滿迷人的藝術魅力。

到了遼代,觀音造型從整體風格看,基本上是繼承盛唐時期的觀音造型:頭戴寶冠、面相豐滿適中、眉毛彎長、頸掛瓔珞、體態婀娜、神態自然、比例適度、儼然是淑女化身,肌體和服飾都具有其應有的重量感。

到了金代,從整體造型上看,它也承襲了宋代以及遼代的風格,但是金代觀音造型與宋遼兩代有不同點,如金代觀音造型,一般多顯得造型繁瑣,並表現出一種頹萎氣息,雖然在形象上,仍保持有傳統的寫實風格,但對於服飾衣褶的處理略顯得繁複。

到了元代,觀音造型多數為赤裸,僅有簡單的瓔珞、臂釧等裝飾,這類密教造型多數形象是細腰,面相上鼻高且直,脣較薄,兩頰較瘦,在造型上接近印度形式;但與唐代觀音造型也有某種繼承關係,衣紋質感不足、繁縟瑣碎、面部缺乏內心傳神的聯絡,總的來看已流露出形式化的衰退跡象。

明代的觀音造型不僅繼承宋代的造型,更與盛唐時期的觀音造型有些接近,觀音頭戴花冠、面相豐腴、衣紋隨著身體動勢凸起凹入真實性很強;衣紋組合疏密有致、線條舒展,更能襯托出觀音豐滿的體態。明代觀音像感人的藝術魅力,還表現在她們不僅是世俗化了的女性,而且塑造的是中國封建時代美女的形象,具有很高的藝術水平。

到了清代,觀音造型也比明代更接近世俗,清代觀音造型主要特徵:頰豐額滿、額部平板有一種被繃緊的感覺,雙眉細長、鼻高且直、寬肩細腰、服飾多為當時的裝飾,在技法處理上,衣紋表現極為真實,服飾貼體,顯得較為輕柔,衣紋隨著動態自然流暢,真實感很強。

鴉片戰爭到解放前舊中國這是個社會大動盪時期,由於外敵入侵,內戰迭起、內憂外患,中國的工藝美術逐漸萎縮,陷入了蕭條階段。

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國工藝美術全面復甦,舊社會失傳的手藝得到了恢復和發展,觀音造型主要繼承唐宋時期的藝術風格,新一代工藝美術大師賦予了新的特色:

作品思想性、情節性更加突出,注重人物傳神,強調觀音造型比例、結構的準確性,身段形體優美,追求內心刻畫和精神氣質,衣紋符合人體內在的結構變化,工藝雕刻也融入了現代美學元素,從解剖透視入手,分麵塑造形體,從而使作品更有了符合現代審美觀點的生動性。

9樓:13個幸福

在印度,觀音是威猛霸氣的男神,但是在中國經歷了從男到女的轉變。

1.這是因為公元前6世紀,古印度產生了佛教,在當時的觀念中,身為女性是悲劇,只有轉世為男人才能得救,所以菩薩作為神明,自然是男性得形象。觀音菩薩的信仰大約出現在公元1世紀,在當時的印度佛教中,觀音有很多化身,大多面容威猛猙獰、令人敬畏。

直到西漢末年,佛教傳入中國,一直到唐代,觀音菩薩的形象還是以男性為主。和印度的凶惡菩薩形象相比,中國化的觀音英俊了許多,銷魂的小鬍子是標準造型。

2.給觀音的性別帶來顛覆的,是武則天廢唐立周。武則天聲稱自己是彌勒佛降生。

既然彌勒佛被欽定是女兒身,那麼觀音菩薩是女性也是可以理解的。唐代之後,佛教在中國失去國教地位,傳教物件從貴族變成平民。

3.所以在民間傳說裡,觀音菩薩還被嫁接了許多故事。比如妙善公主捨身成道,馬郎婦用色相**男性學習佛法、死後**。

據學者研究,道家的聖母信仰也促進了觀音的女性化,唐代流行的景教信仰聖母瑪利亞,也可能影響了菩薩的群眾印象。最主要的是,中國群眾認為,慈善、護生這樣溫柔的事,讓小姐姐來做比威猛大叔更合適。

4.加上後來觀音又get了送子技能,女身觀音更有親和感。延續香火是中國人的大事,觀音更是憑藉這一技能,成為中國人心中no.

1的神仙姐姐。宋明時期,觀音基本在人們心中完成了性別轉變。那時候大家讚美女孩長得好看,最高評價莫過於「像觀音菩薩」。

有關觀世音菩薩傳奇有多少,觀世音菩薩傳奇哪年拍的

世尊,今日我 觀世音 以廣大音聲,告知一切的眾生,我所具有的種種善根,全部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無上正等正覺 願我行菩薩道的時候,若有眾生遭受到種種苦惱恐怖等事,退失了追求正法的信念和力量,墮落到沒有光明的大黑暗處,身心不安憂愁孤獨貧窮困苦的時候,沒有可以求救保護的人,沒有依靠也沒有屋舍。如果他能...

觀世音菩薩與玉皇大帝哪個神權大,觀世音菩薩與玉皇大帝哪個神權大?

123好心人 淨空法師之甘露妙語 問 佛的神權如何?與菩薩相比誰權力大?級別權勢如何區分?淨空法師曰 肯定是佛的權力 勢力 法力與地位更勝一籌。在全宇宙間一切虛空法界中,比喻得更準確一些 佛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皇帝,皇帝即是佛。佛即是宇宙間無上至尊大統帥,掌管九法界內一切事務與進行業力制約。善惡...

觀世音菩薩是佛?是道,觀音菩薩是道家還是佛家?

肥仔pang磊 佛教中的菩薩是抄襲道教太乙救苦天尊 其聖蹟 指決 極為相似 唯梅子 從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可以看出 觀世音菩薩為了度化眾生 可以變化為各種形象 可以是男 可以是女 可以是佛 可以是道 另外 觀世音菩薩還在做上帝呢 請看普門品 應以梵王身得度者 即現梵王身 而為說法 把這節 理解透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