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都有那些主要人物,《三國演義》中有哪些人物

時間 2021-05-07 20:01:27

1樓:失敗不是不是

曹 操 曹 丕 曹 睿 曹 芳 曹 髦 曹 奐 曹 昂曹 彰 曹 植 曹 熊 曹 霖 曹 衝 司馬懿 司馬昭司馬炎 夏侯敦 夏侯淵 夏侯霸 曹 洪 曹 仁 荀 彧荀 攸 郭 嘉 賈 詡 程 昱 許 攸 楊 修 陳 珪陳 登 蔣 幹 嵇 康 應 瑒 陳 琳 王 粲 徐 幹阮 瑀 劉 楨 彌 橫 鍾 繇 陳 群 張 遼 張 郃許 褚 徐 晃 於 禁 典 韋 樂 進 李 典 郭 淮龐 德 張 繡 公孫瓚 郝 昭 呂 曠 呂 翔 張 魯左 慈 蔡 瑁 鄧 艾 鍾 會 崔 琰 邯鄲淳 皇甫謐馬 鈞 吉 平 劉 曄 毛 玠 任 峻 董 昭 公孫康荀 悅 荀 勖 荀 顗 荀 爽 王 肅 王 弼 華 歆阮 藉 辛 毗 棗 祗 杜 夔 鄭 渾 朱士行 王 浚張 允 文 聘 滿 寵 曹 真 曹 休 王 朗 夏侯茂王 雙 曹 爽 丁 謐 毋丘儉 文 欽 諸葛誕 賈 充司馬師 蔣 濟 徐 質 恆 範 衛 瓘 繁 欽 吳 質劉 備 關 羽 張 飛 諸葛亮 龐 統 趙子龍 馬 超黃 忠 魏 延 孟 獲 法 正 馬 良 馬 謖 姜 維蔣 琬 費 禕 馬 岱 楊 儀 王 平 孫 乾 劉 禪關 平 關 興 張 苞 諸葛瞻 趙 統 趙 廣 劉 封劉 巴 糜 竺 糜 芳 周 倉 簡 雍 彭 羕 嚴 顏譙 周 秦 宓 鄧 芝 孟 達 廖 化 李 嚴 霍 峻吳 班 董 允 向 寵 張 翼 李 恢 樂 綝 張 虎張 嶷

孫 堅 孫 策 孫 權 孫 亮 孫 休 孫 皓 周 瑜魯 肅 呂 蒙 陸 遜 張 昭 諸葛謹 諸葛恪 黃 蓋闞 澤 甘 寧 太史慈 丁 奉 韓 當 程 普 張 紘徐 盛 周 泰 蔣 欽 顧 雍 凌 統 孫 靜 喬國老於 吉 祖 茂 陸 績 張 溫 潘 璋 呂 範 陳 式周 善 步 騭 朱 然 虞 翻 馬 忠 趙 諮 孫 桓朱 桓 全 琮 孫 峻 孫 茂 於 詮

漢靈帝 漢少帝 漢獻帝 袁 紹 袁 術 王 允 馬 騰陶 謙 孔 融 審 配 丁 原 董 卓 李 儒 呂 布李 傕 劉 表 劉 璋 劉 焉 張 任 盧 植 龐德公水鏡先生 黃承彥 崔州平 石廣元 孟公威 徐 庶 蔡 邕蔡 琰 貂 蟬 張仲景 劉 徽 華 佗 陳 宮 顏 良文 醜 華 雄 張 鬆 陳 宮 田 豐 沮 授 袁 譚袁 頤 袁 尚 郭 汜 張 讓 蹇 碩 何 進 劉 恢劉 虞 董 承 韓 馥 朱 儁 張 邈 黃 祖 劉 琦伊 籍 管 輅 公孫淵 張 角 張 寶 張 樑

2樓:飛翔的開始

1 劉備(玄德) 2 關羽(美髯公) 3 張飛(張翼德)4 曹操(孟德) 5 孫權(孫仲謀) 6 孫策(小霸王)7 劉表 8 諸葛亮(臥龍、孔明) 9 龐統(鳳雛)10 曹植 11 曹丕 12 劉禪 13 呂布 14 趙雲(趙子龍)15 張遼 16 王允 17 貂蟬 18 董卓 19 許褚20 馬超 21 司馬懿 22 黃忠 23 黃蓋 24 夏侯淳25 徐晃 26 魯肅

這是我所瞭解的,如有缺漏,還請見諒!

3樓:溪邊亡楊

劉備,諸葛亮,黃忠,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龐統,司馬懿,夏侯敦,夏侯淳,張嗬,張遼,牛金,許晃,許褚,曹操,孫權,呂布,貂蟬,黃蓋……

4樓:真的好想你**

●《三國演義》

1.劉備,生於公元166年,死於公元223年。公元221年至223年在位。

蜀漢昭烈皇帝,字玄德,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縣)人。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兒子。少年孤獨貧困,與母親販鞋子、織草蓆為生,後與關羽、張飛於桃園結義為異姓兄弟。

剿除黃巾軍有功,任安喜縣尉。經常寄人籬下,先後投靠過公孫瓚、曹操、袁紹、劉表等。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三顧茅廬請出了諸葛亮為軍師,率軍攻佔了荊州、益州、漢中。

於公元221年正式稱帝。在替關羽、張飛報仇時,大舉進攻吳國,被東吳陸遜用火攻打敗,不久病死於白帝城。世人也稱他劉先主。

2.諸葛亮,生於公元181年,死於公元234年。三國時蜀國政治家、軍事家、天下奇才。

字孔明,琅琊郡(今山東省沂南)人,號「臥龍」先生,漢司隸校尉諸葛豐的後代。幼年喪父母,隨叔父生活。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被劉備三顧茅廬的誠飧卸

5樓:匿名使用者

《三國演義》中有哪些人物

6樓:阿沾

1、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三國中曹魏政權的奠基人。

曹操曾擔任東漢丞相,後加封魏王,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去世後諡號為武王。其子曹丕稱帝后,追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2、劉備(161年-223年6月10日),即漢昭烈帝(221年—223年在位),又稱先主,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漢中山靖王劉勝之後,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政治家。

3、孫權(182年-252年5月21日),字仲謀,吳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陽區)人。三國時代孫吳的建立者(229年-252年在位)。黃武元年(222年),孫權被魏文帝曹丕冊封為吳王,建立吳國。

4、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號臥龍,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國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文學家、書法家、發明家。

5、關羽(160-220年),本字長生,後改字雲長,河東郡解縣(今山西運城)人,東漢末年名將,早期跟隨劉備輾轉各地,曾被曹操生擒,於白馬坡斬殺袁紹大將顏良,與張飛一同被稱為萬人敵。

7樓:韓苗苗

1、曹操

曹操孟德,小名阿瞞,曹操是三國中曹魏政權的締造者。曹操是一個既**奸詐又有雄才大略的政治野心家和軍事家。《三國演義》的**在揭露和批判他的不忠不義的同時,又充分表現了他作為一個奸雄的才智與謀略,他具有不可多得的政治遠見和胸襟氣度。

2、劉備

字玄德,自稱是西漢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年號章武。因為要替義弟關羽張飛二人復仇二發兵出擊東吳,卻被陸遜在夷陵火燒連營,因此慘敗,漢國元氣大傷。

公元223年,劉備病逝於白帝城,終年63歲。

3、孫權

字仲謀,生於下邳。他是孫堅的兒子,孫策的弟弟,自稱為春秋時的大軍事家孫武之後。其兄孫策遇害後,孫權承父兄之業,保有江東,最後成為一方諸侯。

4、周瑜

東吳的都督,三國時期著名的英雄才俊,精通兵法謀略,又擅長音律,文采風流。後世有許多讚美周郎的文學作品。

5、諸葛亮

字孔明,號臥龍,徐州琅琊陽都人。諸葛亮擅長謀略,洞悉天下局勢。建興八月,因積勞成疾,卒于軍中。

8樓:暴走少女

1、諸葛亮:

諸葛亮治國治軍的才能,濟世愛民、謙虛謹慎的品格為後世各種傑出的歷史人物樹立了榜樣。歷代君臣、知識分子、人民群眾都從不同的角度稱讚他。

但《三國演義》雖然突出了諸葛亮一生性格、品德、功業等的積極方面,但又把它無限誇大,把他描寫成智慧的化身、忠貞的代表,並將其神化成了半人半神的超人形象。

2、劉備:

在《三國演義》中,作者把劉備描寫成「仁」的代表,漢室皇權正統的繼承者,因而對劉備的仁愛、寬厚和知人善任的性格特徵著力描畫,極盡誇張,但在突出其「仁愛」時卻又落入了「無能」一面,給人以「無能」和「虛偽」的感覺。

3、關羽:

歷史上的關羽為「萬人之敵」一虎將,傲上而不悔下,恩怨分明,以信義著稱,但「剛而自矜」,勇猛有餘,智略不足。

在《三國演義》中,因為他是劉備陣營中的人,又有講信義的特點,所以,就被塑造成「義」的化身。他跟隨劉備,不避艱險。

總之,在《三國演義》中,作者是不惜筆墨,把關羽刻畫成「義重如山之人」,因而其形象也被嚴重的扭曲了。

4、曹操:

歷史上的曹操性格非常複雜,有人認為曹操在三國歷史上「明略最優」。曹操御軍三十餘年,但手不釋卷,登高必賦,長於詩文、草書、圍棋。

生活節儉,不好華服。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流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但是,在《三國演義》中,曹操性格品德中這些好的方面被忽略了,而對他殘忍、奸詐的一面又誇大了。

因此,羅貫中筆下的曹操是奸詐、殘忍、任性、多疑的反面人物典型。

5、周瑜:

歷史上的周瑜「性度恢廓」,謙讓服人,有「雅量高致」。但在《三國演義》中,周瑜成了諸葛亮的墊底人物。寫周瑜,是為了抬高諸葛亮。

因此,《三國演義》中的周瑜氣量狹小,智謀也總是遜諸葛亮一籌,根本不像蘇軾所歌頌的周瑜「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千古風流人物」,成了《三國演義》中蒙受最大冤屈的人物。

6、魯肅:

魯肅這個人在《三國演義》中除了名字外幾乎就全是杜撰了。歷史上的魯肅「雖在軍陣,手不釋卷」。

他初見孫權,就提出了建國方針:鼎足江東,北拒曹操,待機剿除黃祖,進發劉表,竟長江而有之,然後建號稱帝以圖天下。

但在《三國演義》中,魯肅成了諸葛亮與周瑜兩人智斗的犧牲品,被愚弄、受欺侮的典型。

7、張飛:

少時即與關羽共事劉備。曾在虎牢關與關羽、劉備一起迎戰呂布。長阪坡橋頭上一聲吼,嚇退曹操五千精騎,入川義釋嚴顏,分定州縣,率精兵萬多人,敗張郃大軍,劉備稱王后;

拜為右將軍,稱帝后,拜為車騎將軍,封西鄉侯。公元221年為替關羽報仇,同劉備起兵攻伐東吳。臨行前,因被部將範疆、張達刺殺,死時只有五十五歲。

8、趙雲:

趙雲戎馬一生,驍勇善戰,膽略過人,劉備稱其一身是膽,軍士呼其虎威將軍。趙雲見識卓遠,清楚認識到吳蜀關係為脣齒相依,力主維護孫、劉聯盟;

為人剛毅謹細,諸葛亮對其德行十分讚賞。趙雲為國,不被天姿國色所迷,為民,不為良田豪宅所動,時人與後人皆敬其德。

9、郭嘉:

曹操帳下第一謀士,才華橫溢,放蕩不羈,不修邊幅,愛嗑藥!在那個時代真正的屬於離經叛道的典型了但其軍事才華卻是有目共睹的。

10、賈詡:

曹操五大謀士之一,深諳保身之道,三國局面的真正締造者,軍事才能卓著。

一、諸葛亮簡介:

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號臥龍,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國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文學家、書法家、發明家。

早年隨叔父諸葛玄到荊州,諸葛玄死後,諸葛亮就在襄陽隆中隱居。後劉備三顧茅廬請出諸葛亮,聯孫抗曹,於赤壁之戰大敗曹軍。形成三國鼎足之勢,又奪佔荊州。

建安十六年(211年),攻取益州。繼又擊敗曹軍,奪得漢中。

蜀章武元年(221年),劉備在成都建立蜀漢政權,諸葛亮被任命為丞相,主持朝政。蜀後主劉禪繼位,諸葛亮被封為武鄉侯,領益州牧。

勤勉謹慎,大小政事必親自處理,賞罰嚴明;與東吳聯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關係;實行屯田政策,加強戰備。前後六次北伐中原,多以糧盡無功。

終因積勞成疾,於蜀建興十二年(234年)病逝於五丈原(今陝西寶雞岐山境內),享年54歲。劉禪追封其為忠武侯,後世常以武侯尊稱諸葛亮。東晉政權因其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

二、劉備簡介:

劉備(161年-223年6月10日),即漢昭烈帝(221年—223年在位),又稱先主,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西漢中山靖王劉勝之後,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政治家。

劉備少年時拜盧植為師;早年顛沛流離,備嘗艱辛,投靠過多個諸侯,曾參與鎮壓黃巾起義。先後率軍救援北海相孔融、徐州牧陶謙等。

陶謙病亡後,將徐州讓與劉備。赤壁之戰時,劉備與孫權聯盟擊敗曹操,趁勢奪取荊州。而後進取益州。於章武元年(221年)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或蜀漢。

《三國志》評劉備的機權幹略不及曹操,但其弘毅寬厚,知人待士,百折不撓,終成帝業。劉備也稱自己做事「每與操反,事乃成爾」。

三、周瑜簡介: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廬江舒縣(今安徽省合肥市舒縣)人 。東漢末年名將,洛陽令周異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

身體長壯有姿貌、精音律,江東有「曲有誤,周郎顧」之語。周瑜少與孫策交好,21歲追隨孫策奔赴戰場平定江東。孫策遇刺身亡,孫權繼任,周瑜將兵赴喪,以中護軍與長史張昭共掌眾事。

建安十三年 (208年),周瑜率軍與劉備聯合,於赤壁之戰中大敗曹軍,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礎。建安十四年(209年),拜偏將軍,領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210年)病逝於巴丘,年僅36歲。

四、趙雲簡介:

趙雲(?-229年),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長八尺,姿顏雄偉,三國時期蜀漢名將。

漢末軍閥混戰,趙雲受本郡推舉,率領義從加入白馬將軍公孫瓚。期間結識了漢室皇親劉備,但不久之後,趙雲因為兄長去世而離開。趙雲離開公孫瓚大約七年後,在鄴城與劉備相見,從此追隨劉備。

趙雲跟隨劉備將近三十年,先後參加過博望坡之戰、長阪坡之戰、江南平定戰,獨自指揮過入川之戰、漢水之戰、箕谷之戰,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戰果。

五、張飛簡介:

張飛(約166-221)字益德(《三國演義》作翼德),幽州涿郡(今河北涿州市)人氏,三國時期蜀漢名將。因其勇武過人,而與關羽並稱為「萬人敵」。

羽年長數歲,飛兄事之。184年黃巾起義爆發,劉備在涿縣組織起了一支義勇軍參與撲滅黃巾軍的戰爭,張飛與關羽一起加入,隨劉備輾轉各地。

三人情同兄弟,寢則同床,劉備出席各種宴會時,和關羽終日侍立在劉備身旁。197年在曹操進攻呂布,呂布敗亡之後,張飛被任命為中郎將。

三國演義中的人物,三國演義主要人物

1 劉備 劉備 161年 223年6月10日 即漢昭烈帝 221年 223年在位 又稱先主,字玄德,東漢末年幽州涿郡涿縣 今河北省涿州市 人,西漢中山靖王劉勝之後,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 政治家。2 諸葛亮 諸葛亮 181年 234年10月8日 字孔明,號臥龍,徐州琅琊陽都 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 人 三...

三國演義裡面有哪些人物,三國演義中的主要人物有哪些?

zy夢雨藍嫣 蜀 劉備 劉禪 關羽 張飛 趙雲 諸葛亮 徐遮 法正 馬良 黃忠 馬超 魏延 姜維等等。魏 曹操 夏侯惇 張遼 徐晃 張郃 于禁 樂進 典韋 許褚 荀彧 荀攸 賈詡 郭嘉 程昱 司馬懿 司馬昭 司馬師等等。吳 孫權 孫策 孫堅 周瑜 魯肅 呂蒙 陸遜 甘寧 太史慈 黃蓋 張昭 諸葛瑾等...

三國演義中主要人物的故事,三國演義30位主要人物的名稱及3個故事

憤怒的豬崽 主要人物形象 劉備,關羽,張飛,諸葛亮,姜維,趙雲,周瑜,孫權,魯肅,曹操 夏侯敦,呂布,楊修,曹丕,孫皓,司馬炎,司馬懿,馬超,黃蓋,龐統,王允 空城計三國中後期,諸葛亮出兵討伐魏國,由於要地街亭失守,導致滿盤皆輸。諸葛亮被迫撤兵,司馬懿大軍追至,這時孔明手下的將領士兵基本都分配軍務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