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畫的欣賞方法,賞析繪畫作品的方法和注意事項?

時間 2021-05-07 20:01:39

1樓:匿名使用者

對於一般人來說,能否欣賞一幅繪畫作品常常是能否"看懂",他們的欣賞步驟是:畫的是什麼?畫得像不像?

畫家畫這種形象的寓意是什麼?如果都回答出來了,便認為是看懂了,如果回答不出來,便認為是看不懂。這種方法就是一種傳統的講"故事"的方法,他們對於繪畫作品的欣賞往往過多借助"文學性"的描述。

那麼,用這種方法來欣賞中國畫,一般來說,工筆的、寫實的作品就容易欣賞,因為它是具體、真實,看得懂。但如果是粗放的。寫意的作品,尤其是水墨寫意的作品,就較難欣賞了,因為它不寫實,形象不具體,就看不懂,而且更無從知道作者的寓意了。

當然,一般人用這種方法欣賞繪畫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為畫得像,看得明白,才容易引起聯想、產生共鳴。但是我們必須明白,一幅繪畫作品的好壞,卻不是以"像"或"不像"來衡量的。就藝術而論,我們衡量一件繪畫作品的好壞,或我們欣賞一件繪畫作品,首先不在於它像或不像,而在於繪畫作品的主題,或者說繪畫作品中所輻射出的某種觀念、某種思想、某種情緒,能否緊緊地抓住觀賞者的心絃,能否給人以充分的藝術審美享受,並使人從中獲得某種啟迪和教育。

應該說,這才是一切藝術作品的真正目的。像與不像僅僅只是作品一種達到目的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因此像與不像就不能作為衡量作品的好壞或欣賞作品的標準。

賞析繪畫作品的方法和注意事項?

2樓:shirely小雪

1、美術鑑賞

在美術鑑賞的基礎上就能夠產生一定的「美術批評」,自己根據一定的標準,對美術作品或美術現象所做出的理論分析和價值判斷。

2、感悟鑑賞

感悟式鑑賞所要求的主要是從**者自身的經驗出發,充滿想象力和激情地去欣賞美術作品。在欣賞過程中,可以任由思維馳騁而不受限制。這種鑑賞方式比較適合於寫意性和表現性的藝術作品,因為這類作品所追求的不是客觀地記錄形象,而是通過主觀化的形象處理來表達藝術家的情感。

3、社會學鑑賞:

應該意識到美術這種文化現象不是存在於真空環境之中,而是有著特定社會階層和社會生活的烙印。要理解不同創作目的以及社會背景對藝術家的影響。

4、比較式鑑賞

比較式鑑賞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把握每件作品的特色。俗話說,有比較才有鑑別。但在比較式鑑賞中,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分析。

美術作品的好壞是可以通過比較來確定的;但在很多情況下,作品之間並不存在誰好誰壞的問題,僅僅是表現方式和風格上的不同而已。

3樓:匿名使用者

一是型態

無論何種藝術品,其型態不能不重視。美術本身就是造型藝術,作品如果基本型態不好,後期工作無論多麼努力都是白費。無論山石、樹木、江河、雲霧,各個景物形態要美。

且整個畫面形態要佈局得當,疏密有致,和諧協調,嚴謹統一,無雜亂感,無鬆散感,也不能有太繁褥,密不透氣的感受。

二是氣韻

氣是指氣勢氣派,韻是指詩意韻味,作為表現高山大嶺的山畫要有氣勢,大氣磅礴,作為表現江南風情的水畫重在韻味,雋秀典雅。除此外,氣韻還表現在整個畫面生動活潑,不呆板不刺眼,看著順眼。古人說氣從筆出韻從墨生,觀氣韻就是看其運用筆墨功夫構造山之氣勢水之韻律的功底。

欣賞繪畫的一般方法是什麼?

4樓:漫閱科技

欣賞活動,是一種創造性活動,沒有嚴格的方法而言。一般的欣賞,我們首先要求觀者回對作品有一個整體的印答象,然後識別它的畫種及名稱,瞭解作者及作者的簡歷,判斷作品大致所屬的風格、流派。仔細**作品的色調、構圖,具體形象及處理手法的個性特徵,通過感覺、分析、想像、對話,最後達到審美共鳴。

繪畫藝術的欣賞方法有哪些

5樓:匿名使用者

一、首先,對繪畫作品(當然也包括一切藝術作品)要以理解的態度加以品評

不論哪種流派、風格,不論是你第一眼喜歡或不喜歡的,在欣賞之前要首先確立自己的理解的態度。所謂理解,即設法瞭解作品產生的原因和背景,作者想要說的內容,以及作品結構、形式的特徵等,只有對這些真正理解了,和作者的作品在感情上交流了,欣賞者才可能作出比較實事求是的判斷和批評。欣賞和批評切忌有先入為主的成見。

二、瞭解繪畫發展脈絡,把握代表作品特徵

概而言之,繪畫世界是一個立體的現象。從縱向上看,是繪畫的演變與發展。比如西方繪畫經歷了古代(古希臘和羅馬)、中世紀(公元5世紀到14世紀)、文藝復興時期(15、16世紀)、17、18世紀和近、現代等大的歷史階段。

各個歷史時期的藝術理想和藝術表現風格都不相同。我們一般把文藝復興時期到19世紀初的西方繪畫稱為古典繪畫,即造型基本上是寫實的,作品很完整,其美學傾向是典雅與和諧。但在整個古典繪畫中,又有風格的演變。

三、培養藝術形式感覺

欣賞的實質不是表現的**,而是感覺。面對畫作,作品的整體面貌在瞬間便直逼眼簾。作品的藝術特徵觸動、撩撥、撞擊、刺激著人的感官神經,形成審美的心理活動。

線條是繪畫諸要素中最生動的部分,是畫家從自然真實中抽取出的一種有抽象意味的語言。 形體在繪畫中不僅指具體物象的形貌,還指這種形貌所暗示的情感傾向特徵。 色彩是繪畫中最富情感性質的要素。

與色彩相關的是色調。特別在油畫中,色調是構成主題思想與意境的重要因素。動感也是繪畫中的重要因素,它既指通過構圖和造型形成的某種感覺效果,又指涵蓋其他因素形成的畫面整體精神。

此外,在繪畫中起作用的還有筆觸、質感、體量感等因素。所有這些要素在一幅幅畫中組成有機整體,有時藝術家也側重地強調某種要素。因此,培養和提高欣賞力量重要的方法是多看。

四、尊重自我感受,尊重自己的直覺與聯想

欣賞繪畫是一種"見仁見智"、原無定法的創造性活動。由於欣賞主體的年齡、經歷、修養與趣味各異,同樣看一幅畫,獲得的感受結果自然也相異,這是正常的。欣賞繪畫的動機,在於人們希冀通過藝術理解歷史文化,也理解自身的意義。

6樓:匿名使用者

制1.首先要多看,確立對繪畫欣賞的自信心。

2.對繪畫作品要以理解的態度加以品評。

3.瞭解繪畫發展脈絡,把握代表作品特徵。

4.培養藝術形式感覺。

5.尊重自我感受,尊重自己的直覺與聯想。

如何欣賞一幅繪畫作品

7樓:杭

1、我們要了解哪些時期的畫是注重透視關係,而哪些時期的是不那麼注重的。例如古典主義時期的畫特別注重透視,那麼你欣賞畫的時候,就應該把這一點考慮進去。在那些不注重透視關係的風格里面,你就不應該用透視來判斷畫的好壞。

2、光影,通過觀察畫中光的用法,可以判斷出你所欣賞的畫作所處的時期,同樣也能反應這種風格的特點。例如印象派的畫特別注重光與色的關係,這時候你就必定要把光考慮進來。

3、構圖,構圖的好壞可以直接體現在畫面裡。好的構圖一般都有構成感上的平衡。另一方面,作者還可能通過構圖來反應更深層次的含義。所以努力分析構圖,對欣賞畫作是有幫助的。

4、技法,一幅畫往往會用到多重多樣的技法。你可以通過細心觀察,大膽猜測作者所用的技法是什麼。這些技法可能會為你今後的作畫帶來幫助。

5、瞭解作者,通過了解作者的人物性格以及他的親身經歷,可以很好的讀懂畫作要表達什麼。作者生活中所經歷的痛苦和快樂都會反映在畫裡。

6、瞭解題材,繪畫的題材有很多種,我就拿人物來舉例子。例如古典時期的西方油畫鍾情於畫人物,人物往往和宗教相結合。這時候你就需要了解《希臘神話》《聖經》這兩本書了。

因為裡面大多數是敘事性的故事,如果你沒讀過這兩本書,是絕對不知道畫中在講述什麼的。

8樓:匿名使用者

對於一般人來說,能否欣賞一幅繪畫作品常常是能否"看懂",他們的欣賞步驟是:畫的是什麼?畫得像不像?

畫家畫這種形象的寓意是什麼?如果都回答出來了,便認為是看懂了,如果回答不出來,便認為是看不懂。這種方法就是一種傳統的講"故事"的方法,他們對於繪畫作品的欣賞往往過多借助"文學性"的描述。

那麼,用這種方法來欣賞中國畫,一般來說,工筆的、寫實的作品就容易欣賞,因為它是具體、真實,看得懂。但如果是粗放的。寫意的作品,尤其是水墨寫意的作品,就較難欣賞了,因為它不寫實,形象不具體,就看不懂,而且更無從知道作者的寓意了。

當然,一般人用這種方法欣賞繪畫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為畫得像,看得明白,才容易引起聯想、產生共鳴。但是我們必須明白,一幅繪畫作品的好壞,卻不是以"像"或"不像"來衡量的。就藝術而論,我們衡量一件繪畫作品的好壞,或我們欣賞一件繪畫作品,首先不在於它像或不像,而在於繪畫作品的主題,或者說繪畫作品中所輻射出的某種觀念、某種思想、某種情緒,能否緊緊地抓住觀賞者的心絃,能否給人以充分的藝術審美享受,並使人從中獲得某種啟迪和教育。

應該說,這才是一切藝術作品的真正目的。像與不像僅僅只是作品一種達到目的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因此像與不像就不能作為衡量作品的好壞或欣賞作品的標準。

那麼,畫家們是怎樣來看畫的呢?就國畫而言,內行人看畫一般是看畫面的整體氣勢,用美術術語來說就是先體味其"神韻",或者"神似",然後再看它的筆墨趣味,構圖、著色、筆力等。最後才看它的造型,即像不像或"形似"。

內行人的這種抓"神韻"的欣賞方法當然是抓住了實質,因為"神韻"就是一種高的藝術審美享受,常常是中國畫家們的追求達到的目標。當然,一般的人要從畫中去體驗到一種"神韻"卻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那不但需要一定的審美能力、藝術修養,也還需要具備一定的繪畫方面的基本知識,特別是通過繪畫而訓練出來的一種"感覺"。所以要很好地欣賞繪畫,還得具備多方面的才能和藝術修養。

但是,如果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去欣賞繪畫作品也許更能理解一些。有人提出,藝術的欣賞需要經過審美感知、審美理解和審美創造三個階段,那麼從這樣三個方面去欣賞繪畫作品是很有道理的。

2.在審美感知的基礎上進行審美理解。即在直觀感受的基礎上,進行理解和思考,把握作品的意味、意義和內涵。

這種理解包括對作品的藝術形式和藝術技巧的理解;對作品表現的內容和表達的主題的理解;以及對作品的時代背景和時代精神的理解等等,這就需要充分調動我們的思考能力。我們可以一步一步地想下去:作品畫的內容要表現什麼?

是怎樣表現的?所採用的藝術手段是否恰當?能否充分地表達出主題?

同時,透過作品的畫面,猜測作者的心思,是熱情地歌頌或是辛辣地諷刺;透過畫面的氣氛,體驗畫面的情調:是深沉或是豪放,是樂觀或是悲傷。再還可以根據已有的知識結構,結合作者的身世、創作特點和所處的時代背景等進行分析。

3.審美創造階段。就是通過審美的感知和審美的理解後,在對作品審美的基礎上進行再創造,通過自己積累的審美經驗、文化知識、生活閱歷等進行豐富的聯想、升發開去,再創造出一個新的意象來。

這樣,你才真正獲得了啟迪和教育,欣賞繪畫才獲得了真正的意義。

朋友們不妨用這種方法去欣賞中國畫(或其他繪畫),認真試一試,你一定會有所收穫。

描寫繪畫好的成語,描寫繪畫的成語

形容畫美的成語 栩栩如生 惟妙惟肖 畫龍點睛 神來之筆 出神入化 妙手丹青 活靈活現 畫蛇添足 鬼斧神工 爐火純青 胸有成竹 僑中黃建成 描寫繪畫好的成語 答案 栩栩如生 惟妙惟肖 活靈活現 妙手丹青 丹青妙手 呼之欲出 活龍活現 有血有肉 妙筆生花 畫龍點睛 爐火純青 得心應手 神來之筆 妙手回春...

學會欣賞作文,以學會欣賞為題的作文

葵夏萊妮 19世紀末,美國西部的密蘇里有一個壞孩子,他偷偷地向鄰居家的窗戶扔石頭,還把死兔子裝進桶裡放到學校的火爐裡燒烤,弄得臭氣熏天。他9歲那年,父親娶了繼母,父親告訴她要好好注意這孩子。繼母好奇地走近這個孩子。當她對孩子有了瞭解之後說 你錯了,他不壞,而且很聰明,只是他的聰明還沒有得到發揮。繼母...

學會欣賞別人的作文,學會欣賞別人的作文

欣賞,是一種理解和溝通,也包含了信任和肯定 欣賞,也是一種激勵和引導,可以使人揚長避短,更健康地成長和進步。其實,社會上的每一個人都渴望別人的欣賞,同樣,每一個人也應該學會去欣賞別人。學會欣賞,是一種愛。人與人之間,在相互欣賞之中,世界才能充滿愛!臺灣作家林清玄當年做記者時,曾經報道了一個小偷作案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