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班級文化,如何營造班級文化

時間 2021-05-07 20:01:57

1樓:匿名使用者

班級文化是「班級群體文化」的簡稱。作為社會群體的班級所有或部分成員共有的信念、價值觀、態度的複合體。班級成員的言行傾向、班級人際環境、班級風氣等為其主體標識,班級的牆報、黑板報、活動角及教室內外環境佈置等則為其物化反映。

教育家指出,優秀的班級文化對學生良好習慣的形成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這種文化的形成關係到班級的穩定和諧,關係著學校教育的成敗,關係著學生人品的形成,更關係著終身學習,終身發展的前途,甚至關係著將來我國整體國民素養的提高。健康向上的班級文化氛圍造就健全的人格,具備健全人格的人,必定對社會的發展起促進作用。反之,如果人格不健全,所學知識越多,對社會的危害也就越大。

為此必須營造良好的班級文化氣氛,我班做法如下:

一、抓好環境美化,給學生一個溫馨的家---教室

二、抓好班級制度建設,給學生一個和諧的學習空間

三、抓教師及班主任自身素質建設,營造一個民主平等、友愛合作的師生關係。

四、抓好班級活動,形成一個團結向上的班集體

五、抓班幹部隊伍建設,增強班級向心力。

兩個外表一樣的透明玻璃瓶裡分別裝了兩種性質不同但顏色一樣的液體。如果我們不去品嚐,那麼一定會認為這兩種液體是同樣的。只有我們品嚐後方可知道這兩種液體的濃 度是不一樣的。

濃度不一樣就決定了物體的性質不一樣。同樣地,不同程度的班級文化,造就了不一樣的班風。大部分中學都會在學期末評選「標兵班」,「文明班」,這些都直接反映了一個班集體的文化建設的好與壞。

教育家指出:優秀的班級文化對學生良好習慣的形成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這種文化的形成關係到班級的穩定和諧,關係著學校教育的成敗,關係著學生人品的形成,更關係著終身學習,終身發展的前途,甚至關係著將來我國整體國民素養的提高。健康向上的班級文化氛圍造就健全的人格,具備健全人格的人,必定對社會的發展起促進作用。

反之,所學知識越多,對社會的危害也就越大。

什麼是班級文化呢?在我看來,它是指班級所有成員在班主任的帶領下朝著班級共同目標不斷邁進的過程中,班級內部形成的共同思想、精神風貌和行為準則的總和,是班級的靈魂,是校園文化的基石。班級文化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既需要學校創造一個安全、文明、和諧和人文的外部環境,更需要班級師生的共同參與,遵循基本的原理,按照一般的程式,採取各種方法,突出重點,提升亮點,形成各具特色的班級文化。

積極良好的班級文化具有無形的教育功能、凝聚功能、激勵功能、制約功能,這些功能一旦形成就會產生巨大的力量,可以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促進一個班級快速健康地發展。因此,如何建立一個良好的班級文化氛圍是我們每一個班主任所要思考及迫切解決的問題。

可以說,班級文化是一門隱性課程,具有無形的教育力量。班級文化的外在表現形式為,教室環境、人際關係、學生精神狀態等。班級文化建設是以新課程標準為指導思想和以人為本為精神基礎,建立良好的班級文化為目標,通過學傳統美德,名人、名言伴我行,系列主題月等活動,建學生說話交流平臺,設評比激勵機制等一系列措施,使班級風貌健康向上,蓬勃發展。

達到促進了學生的良好人格形成和素質的全面發展,初步營造出班級文化建設的模式,使班級文化建設成為學校德育工作的基石。

一、抓好環境美化,給學生一個溫馨的家——教室

教室環境對學生的教育具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特點,能使學生不知不覺,自然而然的受到薰陶,因此,我們應該改變那種有環境而無環境文化的狀況,賦予班級環境一定文化色彩和教育意識,增強環境育人的功能,借用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話說,就是努力使學校的牆壁也會說話。一旦我們使班級的各種物化的東西,都能體現班級的個性和精神,都能給學生一種高尚的文化享受,那麼班級文化也就如一位沉默而有風範的老師一樣起著無聲的教育作用。例如,我們可以在教室牆壁上張貼名人名言來引導學生創立自己的座右銘,時刻學習併發揚優秀前輩們的各種優良作風和崇高精神。

其次,優美的教室環境能給學生增添生活和學習的樂趣,消除學習後的疲勞,更重要的是,它有助於培養學生正確的審美觀,陶冶學生的情操,激發學生熱愛同學、熱愛班級、熱愛學校的感情,增強班級的向心力、凝聚力。例如,我們可以充分利用每一期的主題黑板報給學生們增添課外知識;利用班級宣傳欄表揚班級內各種先進事蹟,促進同學間互相學習、互勉互勵。每次月考和期末考試我班利用板報表揚進步生和優秀生,在學生中形成一種競爭意識和團結拼搏意識。

班級文化建設是一個動態過程,教室佈置不能千篇一律,一成不變,我們還應該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學期、學年的教育目標而作相應的調整。

二、抓好班級制度建設,給學生一個和諧的學習空間。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班級規章制度是班集體為實現共同的奮鬥目標而制定的規則,是由班級全體成員共同認可並遵守的班級規章制度、公約、行為準則等形成的文化形態,是班級文化建設中的約束機制,是形成班級良好風貌的必要條件,它是班級的準繩,對於一個班級的秩序化、法制化具有重要的作用。我班在班級制度的制訂方面,在學校各項規章制度的大背景下,結合班級實際情況,通過班級民主決議而產生,並由全體學生監督實施,這樣才可以使每個學生信服並自覺遵守。

我認為主要從以下三方面抓住這項工作:

1、注意好開端,使學生一進校門,就有行為規範。並且,在班級出現不良行為的最開始,就要立即制止不良行為的發展,嚴格規範學生行為,對其進行深刻地思想教育。

2、要把「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落實到位。學生去討論,集思廣益,正確引導,充分發揮學生的聰明才智和主人翁精神,這樣制定出來的制度才有生命力、實效性。

3、貫徹制度要持之以恆,經常性地有組織對《中學生守則》、《寶坻一中日常行為規範》法規的學習活動。這樣班級制度的確立過程,就成了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過程。

三、抓教師及班主任自身素質建設,營造一個民主平等、友愛和諧的師生關係。

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對學生的心理行為會產生積極的影響,能促使學生在良好的氣氛中獲得高效的學習效果。我們教師要做到:堅持「愛」字當頭,關心學生;堅持「情」字相融,細雨潤物;堅持「誠」字相伴,家校互通。

通過 「愛」的傳遞,「情」的交流,「誠」的溝通,給孩子建立一種心靈相通、互相關愛、彼此接納的人際關係,促進和諧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俗話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教師的言談舉止對學生具有很強的影響力,所以教師首先要嚴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則才能給學生樹立好的榜樣。比如教師要說一不二,說過的話要算數,教育孩子講究誠信;對學生不吝於說「謝謝」;當發生錯誤被學生指出時,不要惱火,要勇於承認錯誤,並及時改正。現在的學生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從小一般都比較嬌生慣養,他們都以自我為中心,除了不知道關心別人以外,勞動觀念差,自己動手能力差,生活自理能力也差,一旦和同學之間發生矛盾,就會出現很任性、誰也不肯讓步的局面,不會站在別人的立場上去想一想,那麼這樣的情況首先需要老師來調解、分析利弊原因,使他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同時也需要老師在平時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對學生進行引導,做一個善良、寬容、大度、說話做事有分寸的人。

四、抓好班級活動,形成一個團結向上的班集體。

團結向上、共同進步是全體班級成員的共同願望,我們評價一個班級的文化建設搞得好不好,主要看這個班級有沒有這個願望,有沒有團結向上的班風和正確的**,有沒有集體榮譽感,有沒有凝聚力、向心力。班集體建設的實踐告訴我們:班主任是班集體建設的主心骨,沒有班主任的引領,班集體建設就是一句空話;而班集體一旦形成又會反過來影響班主任和學生,顯示出強大的教育功能。

正如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所說的那樣,班集體不僅是教育的客體,而且還是教育的主體。人的認識能力是在活動中獲得的,豐富的班級活動是進行集體建設的有效途徑之一。以班級為單位的活動一般分為兩類:

一類是學校組織的活動,如軍訓、運動會、體育達標競賽、科技節、藝術節等,這類活動規模大,影響深,對於形成健康向上、團結進取、自尊自信的班級團隊精神能起很大的作用,也是樹立班主任威信,塑造班級形象的大好時機。所以,活動前,班主任要精心組織,認真輔導,活動後要及時總結,表彰先進。另一類是班級內部的活動,如主題班會、學習經驗交流會、辯論會、演講會、課外活動、興趣小組等。

這類活動內容廣泛、形式多樣,如細水長流,能對學生的思想、觀念產生潛移默化的作用。積極鼓勵學生多參與學校班級活動,更能促進學生全面展。

五、抓班幹部隊伍建設,增強班級向心力

在班級文化建設過程中,還有一個需要重視的環節,那就是建設一支工作能力強、有威信的班幹部隊伍。俗話說:「火車跑的快,全靠車頭帶」。

一支強有力的班幹部隊伍對於建設班級文化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班幹部的選擇中,教師不能一味強調從成績出發,做班幹部最重要的是有責任心、有為同學服務的精神,這樣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班幹部,在同學中也才能有威信。班幹部的任命應該本著個人自薦、同學推選、老師把關的原則,教師要將該下放的權力下放給班幹部,逐漸培養班幹部的能力,在他們的帶領下,讓整個班級形成一個良好的、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

如何營造良好的班級文化

2樓:迪總

班級文化是指由班主任,任課老師和全體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共同創造並且受其約束的班級生活方式。班級建設不僅要完成學校教育教學管理方面的任務,還要創造良好的學習條件,更重要的是要創設一定的文化氛圍,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的意識,發揮其主體作用,塑造學生的健康人格。一個班級是否有良好的班級文化,是衡量一個班級好壞的重要標準,在富有文化氛圍的班級中,全體學生會逐步形成一股濃厚的學習風氣,真誠地與老師和同學們相處,促進班集體的健康發展。

以下是我對塑造班級文化的意見:

一.潔淨、整齊、充滿文化氣息的教室

教室是學生學習的棲息地,是學生學習時間最長的地方,所以要創設一個整潔,優美的教室環境,從而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教室裡窗戶透明潔淨,地板一塵不染,牆壁潔白乾淨,桌椅整齊,同時利用黑板報,牆報,標語等對學生時時刻刻進行一種無聲的激勵。例如:

我在我們班教室中四周貼班訓:勤奮團結責任感恩標語:為實現理想而努力奮鬥。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為了能更加感染學生體會其中的文化氣息。我在上早讀開始時提問:

同學們辛苦了。學生就回答:為理想而努力奮鬥。

師:你們要做怎樣的人?學生:

勤奮團結責任感恩。進而形成濃厚的學習氛圍。

二.樹立良好的榜樣帶頭作用

榜樣的力量,想起榜樣,我們就能想起這麼一句話,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是巨大的。文學家們也說過:播撒一種思想,收穫一種行為,播撒一種行為,收穫一種習慣,播撒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撒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

這說的就是榜樣給我們帶來積極的力量,榜樣是一種向上的力量,它是一面鏡子,一面旗幟。首先,要樹立好教師榜樣,班主任要處處以身作則,時刻注意好言行舉止,在學生參加大型勞動時,主動加入到勞動之中;在教室中發現紙屑及時撿起,這些都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到學生。其次,我在班級中塑造學生各方面標杆的榜樣,讓學生作為學習的典範。

例如:學習的榜樣:平時,吳小嵐王小賽同學學習比較認真努力,常常帶課本回去學習,學習態度受各科任老師肯定;勞動較積極的榜樣:

王遵超蔡為波同學等勞動較積極,每次勞動都被勞動委員加分;助人為樂的榜樣:王彩洪王麗金林桂平同學等,在日常學習生活中常常幫助同學掃地,借筆借作業本給有需要的同學,還有一次是拾金不昧的精神。所有的這些,班主任及時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和好人好事,在每週一的班會課上給予表揚和鼓勵,形**人做好事,人人是標杆的學習氛圍。

三.班幹部團結於班主任周圍

堅強的班級核心,需要一支團結於班主任周圍的高效得力班幹部隊伍。班級公約的執行以及班級文化建設等各項工作的開展需要班幹部領頭去做,班幹部是班主任或教師瞭解學生的渠道,是學生與教師溝通的橋樑。如果一個班級的班幹部形同虛設,班級就會缺乏核心力量,進而缺乏集體凝聚力和向心力,這樣班主任就會事必躬親,整日陷於瑣事和煩惱之中,難於準確掌握班級動態,影響班級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更不可能建設出班級特色文化。

所以,在選班幹部的時候,就非常地重視。我任初一年級的班主任,剛開學時對學生是一點都不瞭解,我在選班幹部初,就深入學生之中瞭解,通過對學習好,紀律好,想當幹部的同學,或學生自薦,推薦等方法。確定班幹部的侯選人名單,選出班級全體班幹部。

班幹部在班級工作中,做到每人有事做,每人有責任的積極參與的氛圍。還有就是每週班幹部工作中稱職的給予獎分,不稱職的則相反。不定時的開班幹部的會議,瞭解班幹部和學生的心理動向。

四.班規的有效實行

好的班規可以感染薰陶學生,使差生的快速轉變,班規關係著教學的成敗。所以,我以學校制定的中興中學德育操行評價方案作為我們班的班規。良好的班規,我覺得要處理好幾個方面的工作。

首先,班主任要依靠教師的集體力量,主動徵求各任課教師對班級工作的意見和建議,虛心聽取,積極採納,力爭做到班主任和任課教師的行為和目標一致。其次,要選拔培養有號召力的班委,使班委在學習中不斷總結經驗,在德、智、體、美、等幾方面得到全面發展,成為班級的領頭羊,成為督促其他同學或成為其他同學明確的追隨目標。再者,要經常強調本班班規,處理事情嚴格按照班規執行,使班規真正的落到實處。

例如我們班,每週都按時統計好德育分,並予以公佈,及時發現優點和問題,進行獎扣分,讓學生重視起班規。總之,班主任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建立良好的班級文化不是一天兩天就培養起來的,而是靠平時不斷努力逐漸形成的。

班級精神文化什麼意思,班級文化建設需要哪些方面

傻兜兒a小賤 班級文化是一種無形的教育課程,具有一種無形的教育力量。班級文化是班級內部形成的獨 值觀 共同思想 行為準則的總和。它是班級的靈魂所在,是班級自下而上發展的動力和成功的關鍵。而班級精神文化則是班級精神價值共同追求。但是,在當前社會環境的影響下,社會的一些急功近利心態也呈現在學校的班級精神...

什麼主題的黑板報能體現班級文化。

就是表現在班主任的領導下 你們班很團結 有愛 勤奮 好學。關於班級文化建設的黑板報 班級文化建設口號。1 對自己負責,對他人負責。2 態度決定一切。3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4 文明守紀,團結奮進。5 當凌絕頂於風嘯,誓留無悔於明天。6 態度改變學習學習改變命運。7 做一個有細節的人。8 未來紮根現在,...

初中班級設計文化牆,請問可以選擇什麼板塊?寫什麼內容

一 宣傳,明確意義。二 引導,選擇內容。1 學生討論交流。2 確定活動內容。a文學閱讀類 b手工製作類。c社會實踐類。d樂器技能類。e書法繪畫類。1 隔天反饋。利用週四晨會課時間,交流週三學習 活動的內容,促進學生有效地利用好週三的時間。2 階段 流。在開展一段時間後,通過版報形式展示學生各自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