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牌到底是什麼意思,詞牌名是什麼意思?

時間 2021-06-04 19:06:36

1樓:匿名使用者

所謂詞牌,就是指唐宋時代經常用以填詞的大致固定的一部分樂曲的原名.

2樓:匿名使用者

每首詞都有一個調名,此為詞牌。如《菩薩蠻》、《水調歌頭》、《沁園春》等,稱為詞調。詞調錶明這首詞寫作時所依據的曲調樂譜,並不就是題目。

各個詞調都是「調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聲」,並且各不相同。 詞是按照樂譜填作的,所以,作詞先要選擇詞調。《詞源》卷下附楊守齋(纘)《作詞五要》,說作詞之要有五:

「第一要擇腔。腔不韻則勿作,如《塞翁吟》之衰颯,《帝臺春》之不順,《隔浦蓮》之寄煞,《鬥百花》之無味是也。」每個腔調都表現一定的聲情。

作詞擇調,主要就是選擇聲情與自己所要表達的情感相切合的腔調,使聲詞相從,取得聲情與文情一致。這樣的詞才可仿到聲文並茂。——這是填詞擇調必須首先注意的。

否則望文生義,就會出現形式與內容乖離的毛病,甚至南轅北轍,鬧出笑話。例如,《賀新郎》,是表達慷慨激昂的思想感情的。與「燕爾新婚」風馬牛不相及。

如果一見「新郎」二字,就當作慶賀新婚的詞調,加以濫用也就錯了。又如《壽樓春》,也不能因為其中有一個「壽」字,就認為是用以祝壽的詞調,實際上恰恰相反,它的腔調是悲哀的。南宋詞人史達祖,曾用以填制哀悼之詞。

詞牌名是什麼意思?

3樓:匿名使用者

詞牌名,就是指唐宋時代經常用以填詞的大致固定的一部分樂曲的原名。詞牌數目,大約有八百七十多個(包括少數金、元詞調),詞的內容多數已與詞牌的意義無關。

事實上,從北宋開始,詞人在詞牌之外,往往另加題名或序言以說明詞意。

擴充套件資料:

詞牌常見型別:

一般性詞牌名沒有什麼歷史典故,或有,但已無從考證,或取自前人的某個詞句,或只是一個風雅的名詞而已。

在這種情況下,按字面意思直譯成英文,即可較好地保留原文的風格,傳達原文的神韻和美感形象。例如:鷓鴣天 、踏莎行 、相見歡 、點絳脣 、滿江紅 、摸魚兒 等。

其他型別:

1「歌」、「詞」、「歌頭」、「吟」等詞牌名的譯法

常帶「歌"、「詞」、「子」的詞牌。例如:子夜歌 、洞仙歌、柳枝詞 、卜運算元、天仙子 、更漏子、南歌子等。

詞牌子帶「吟"一類的較「歌」、「詞」更為典雅,是一種便於吟誦、格調高雅、節奏舒緩的詩體,可以顯得莊重端方。例如:水龍吟、瑞龍吟等。

「歌頭」意即前奏或序曲。例如:水調歌頭 。

2、「令」、「引」、「近」、「慢」等詞牌名的譯法

有一些詞牌末帶有「令」、「引」、「近」、「慢」等術語。"令"與酒令有關,是一種比較接近民歌的抒情小曲;「引」集歌體與詩體於一身,也是這類詩歌詩曲調的演化;「慢」有篇幅較長、語言節奏舒緩、韻腳間隔較大等特點。

「近」有親暱、淺顯的意思,可能與令、引等一樣與曲調有關,指一種篇幅較「令」長而又不如「慢」曲那麼典雅莊重的曲調。

從字數上講,大體上說,「令」多半屬於「小令」範圍,「引」、「近」多半屬於「中調」範圍,「慢」則絕大多數是「長調」。例如:調笑令 、唐多令、揚州慢 、聲聲慢 。

4樓:常華芮潔

詞牌,就是詞的格式的名稱。詞的格式和律詩的格式不同:律詩只有四種格式,而詞則總共有一千多個格式(這些格式稱為詞譜)。

人們不好把它們稱為第一式、第二式等等,所以給它們起了一些名字。這些名字就是詞牌。有時候,幾個格式合用一個詞牌,因為它們是同一個格式的若干變體;有時候,同一個格式而有幾個名稱,那只因為各家叫名不同罷了。

詞牌的分類:

⑴本來是樂曲的名稱。例如《菩薩蠻》,據說是由於唐代大中初年,女蠻國進貢,她們梳著高髻,戴著金冠,滿身瓔珞(瓔珞是身上佩掛的珠寶),像菩薩。當時教坊因此譜成《菩薩蠻》曲。

據說唐宣宗愛唱《菩薩蠻》詞,可見是當時風行一時的曲子。《西江月》、《風入松》、《蝶戀花》等,都是屬於這一類的。這些都是來自民間的曲調。

⑵摘取一首詞中的幾個字作為詞牌。例如《憶秦娥》,因為依照這個格式寫出的最初一首詞開頭兩句是

「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

,所以詞牌就叫《憶秦娥》,又叫《秦樓月》。《憶江南》本名《望江南》,又名《謝秋娘》但因白居易有一首詠「江南好」的詞,最後一句是「能不憶江南」,所以詞牌又叫《憶江南》。《如夢令》原名《憶仙姿》,改名《如夢令》,這是因為後唐莊宗所寫的《憶仙姿》中有「如夢,如夢,殘月落花煙重」等句。

《念奴嬌》又叫《大江東去》,這是由於蘇軾有一首《念奴嬌》,第一句是「大江東去」。又叫《酹江月》,因為蘇軾這首詞最後三個字是「酹江月」。

⑶本來就是詞的題目。《踏歌詞》詠的是舞蹈,《舞馬詞》詠的是舞馬,《唉乃曲》詠的是泛舟,《漁歌子》詠的是打魚,《浪淘沙》詠的是浪淘沙,《拋球樂》詠的是拋繡球,《更漏子》詠的是夜。這種情況是最普遍的。

凡是詞牌下面註明「本意」的,就是說,詞牌同時也是詞題,不另有題目了。

但是,絕大多數的詞都不是用「本意」的,因此,詞牌之外還有詞題。一般是在詞牌下面用較小的字注出詞題。在這種情況下,詞題和詞牌不發生任何關係。

一首《浪淘沙》可以完全不講到浪,也不講到沙;一首《憶江南》也可以完全不講到江南。這樣,詞牌只不過是詞譜的何罷了。

5樓:花影9徹

詞牌是填詞的格式。詞的創作特點是先曲後詞,即先有一個固定的樂曲,然後按這個樂曲的需要來創作歌詞,所以人們常把詞的這種寫作過程稱之為"填詞",而對於這些有固定樂曲的歌詞及字數、段落、句讀、韻腳等創作要求,人們仿照曲牌的樣式也給它取了個名字,就叫做"詞牌"。

詞和詞牌最先大約產生於隋唐之際。宋人張炎認為:樂自隋唐以來,聲詩間為長短句。

張炎認為詞始於隋唐,其實也不止是張炎,後蜀的何光遠和與張炎同時代的王灼等人甚至還直接提出過詞和詞牌都產生在隋煬帝遊幸江都之說。

最先的詞牌,應該是與曲牌密切相關,或者可以說詞牌從曲牌因襲而來。因為早期的詞都是按先有的曲子填制而成,曲牌就是詞牌,二者互相統一。但到了後來,隨著時間的消磨,古老的曲譜不斷地散失漶滅,許多詞和曲譜便自然而然地分離開來。

而詞的發展中,又有一些新的詞牌不斷從著名作家的筆下創作出來,便有了"自度"詞牌的產生。不論因襲還是自度,詞牌作為詞寫作基本格式的本質並沒有變化。人們把詞的這些寫作格式統一稱為"調",調是詞牌的總稱,所以在有關詞的著作裡出現"調寄"一類文字的時候,所指的就是詞牌。

6樓:員躍大歆

淺顯的說

詞牌名就是給這闋詞的格式。你沒發現一樣詞牌名的每句字數,很多處的平仄都一樣麼(當然

一個詞牌也可以有變體)?每個詞牌名相對應一套曲子,不過現在早已經沒流傳下來。這個詞牌名有可能和用該詞牌創作的第一闕詞有關,比如望海潮。

卜運算元就是算命的。女冠子就是女道士。判斷是不是詞牌名就得自己去背咯

7樓:曉寒輕冷

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詞的句子長短,押什麼韻,以及詞的意境(如大氣,婉約,淒涼)

8樓:弓天佑憑舒

詞牌,也稱為詞格、詞調,是填詞用的曲調名。詞最初是伴曲而唱的,曲子都有一定的旋律、節奏。這些旋律、節奏的總和就是詞調。

詞與調之間,或按詞制調,或依調填詞,曲調即稱為詞牌,其通常根據詞的內容而定。宋後,詞經過不斷的發展產生變化,主要是根據曲調來填詞,詞牌與詞的內容並不相關。當詞完全脫離曲之後,詞牌便僅作為文字、音韻結構的一種定式。

有時候,因為它們是同一個格式的若干變體,幾個格式合用一個詞牌;有時候,因為各家叫名不同,同一個格式又有幾個詞牌。一些詞牌,除了正名之外,還標有異名,或同名異調。

9樓:風歸雲我歸他

不知道,我只是個路過的

詞牌是什麼意思?

宋詞的詞牌名到底是什麼意思?

10樓:北境陌上子

詞牌,就是詞的格式的名稱。詞的格式和律詩的格式不同:律詩只有四種格式,而詞則總共有一千多個格式(這些格式稱為詞譜)。

詞,又稱長短句。人們為了便於記憶和使用,所以給它們起了一些名字。這些名字就是詞牌。有時候,因為它們是同一個格式的若干變體,幾個格式合用一個詞牌;

有時候,因為各家叫名不同,同一個格式又有幾個詞牌。

11樓:竹士

詞牌,就是詞的格式的名稱。詞的格式和律詩不同,律詩只有四種格式,而詞則總共有 兩千多種格式(按欽定詞譜)。詞的這些格式稱為詞譜。

關於詞牌的**,大概有下面三種情況:

(1)本來是樂曲的名稱。如《菩薩蠻》、《西江月》、《風入松》、《蝶戀花》等

。這些有的來自於民間,有的來自於宮廷或官方。

(2)摘取一首詞中的幾個字作為詞牌。例如《憶秦娥》,因為依照這個格式寫出的

最早一首詞的開頭兩句是「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所以詞牌叫《憶秦娥》,又叫

《秦樓月》。《憶江南》本名《望江南》,因為白居易的一首詠「江南好」的詞,最後

一句是「能不憶江南」,所以又叫《憶江南》。《念奴嬌》又叫《大江東去》,這由於

蘇軾一首《念奴嬌》的第一句是「大江東去」;又叫《酹江月》,因為蘇軾這首詞的最

後三個字是「酹江月」。

(3)本來就是詞的題目。《浪淘沙》詠的是浪淘沙,《更漏子》詠夜,《拋球樂》詠拋球,等等。這是最普遍的。凡是詞牌下面註明「本意」的,就是說,詞牌同時是

詞題,不另有題目了。

但是,絕大多數的詞都不是用「本意」的,因此,詞牌之外還有詞題。一般在詞牌

下面或後面註明詞題。這種情況下,詞題和詞牌沒有任何聯絡。一首《浪淘沙》可以完

全不提到浪和沙;一首《憶江南》也可以完全不提到江南。這樣,詞牌只不過是詞譜的

代號罷了。

詞牌名的來歷

漁歌子:又名《漁父》。唐教坊曲名,詞調由張志和創制。

瀟湘神:又名《瀟湘曲》。唐代瀟湘地帶祭祀湘妃的神曲。

長相思:調名取自南朝樂府「上言長相思,下言久離別」,原唐教坊曲名。

望江南:本名《謝秋娘》,李德裕為亡妓謝秋娘作,因白居易詞中有「能不憶江南」,而改名《憶江南》,又名《夢江南》《望江南》《江南好》等。

謁金門:原唐教坊曲名,敦煌曲辭有「得謁金門朝帝廷」句,疑為此詞調本意。

蒼梧謠:通稱《十六字令》。

如夢令:後唐莊宗李存勖創制,因詞中有「如夢,如夢」而定名。

青玉案:調名出自漢張衡《四愁詩》:「美人贈我錦繡段,何以報之青玉案」。

八聲甘州:依唐邊塞曲《甘州》改制而成,因上下片八韻,故名八聲。

念奴嬌:念奴,唐天寶年間著名歌妓,曲名本此。

天仙子:原唐教坊曲名,本名《萬斯年》,因皇甫鬆詞有《懊惱天仙應有以》句而改名。

水調歌頭:唐大麴有《水調歌》,是隋煬帝開鑿汴河時所作,此調是擷取其開頭一段另制的新曲。

菩薩蠻:原教坊曲名,又名《子夜歌》、《巫山一片雲》等。據記載,唐宣宗時,女蠻國入貢,其人高髻金冠,瓔珞被體,故稱菩薩蠻隊,樂工因作《菩薩蠻曲》。

釵頭鳳:取無名氏《擷芳詞》「可憐孤似釵頭鳳」為調名。

西江月:調名取自李白《蘇臺覽古》「只今唯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裡人」。

臨江仙:原唐教坊曲名,最初是詠湘靈的。

南歌子:原唐教坊曲名,取自張衡《南都賦》「坐南歌兮起鄭舞」。

一剪梅:因周邦彥詞「一剪梅花萬樣嬌」而定名。

水龍吟:調名取自李白詩句「笛奏水龍吟」。

沁園春:沁園本為漢代沁水公主園林,唐詩人用以代稱公主園。

蝶戀花:原唐教坊曲名,取自梁簡文帝詩句「翻階峽蝶戀花情」,又名「鵲踏枝」「鳳棲梧」。

破陣子:原唐教坊曲名,又名《十拍子》,出自唐初秦王李世民所制大型武舞曲《秦王破陣樂》。

參考資料

水調歌頭 詞牌名,水調歌頭詞牌名是什麼

詞 牌 名。相 傳 隋 煬 帝 在 開 鑿 大 運 河 時,曾 制 水 調 歌 唐代 發 展 為 大 曲,歌頭 就 是 大 曲 中 的 開 頭 部 分。此 調 又名 中 秋 歌 元 會 曲 凱 歌 等,雙 調,九 十 五 字,以 平聲 韻 為 多,也 有 用 仄 聲 韻 和平 仄 混 用 的。最有名...

古詩當中的詞牌名是什麼意思,宋詞的詞牌名到底是什麼意思?

魯步慧巧 詞牌,也稱為詞格 詞調,是填詞用的曲調名。詞最初是伴曲而唱的,曲子都有一定的旋律 節奏。這些旋律 節奏的總和就是詞調。詞與調之間,或按詞制調,或依調填詞,曲調即稱為詞牌,其通常根據詞的內容而定。詞牌格律有一千多種大致可以分成這三類 原是樂曲的名稱 摘取詞中字為詞牌 本來就是詞的題目 1 原...

詞牌名“踏莎行”是什麼意思,踏莎行的詞牌格律

踏莎行此詞牌名是取內容為詞牌名 最初是寫在草地上游玩的內容 莎 音suo 唐韻 集韻 韻會 蘇禾切 正韻 桑何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