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傷感的古代詩詞歌賦

時間 2021-06-08 15:12:02

1樓:晶水滴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如果用一句話概括這首詞的特色,可以稱做「切實真摯,痴情感人」。我國有不少文學流派非常重視創作和鑑賞中的情感因素,竟陵派創始人之一的譚元春還說過「不痴不可為情」(《唐詩歸》卷一引語》)的話,這首詞就是處處表現作者的痴情。你看,想當初,作者看到天上的「雁字」(李清照《一剪梅》詞:

「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曾勾起她對丈夫的相思之情;到了中年,家門罹難,屏居鄉里時,又產生了「徵鴻過盡,萬千心事難寄」(李清照《念奴嬌》詞)的惆悵之情;如今看到過雁這一「舊時相識」時,便愈加傷情。在一群人人常見的飛禽身上,既寄託著純真的夫妻之愛,又有著深沉的家國之思,凡此種種無處不滲透著作者的深情。這種深情還表現在作者對「黃花」形象的不同刻畫上。

早年她以「有暗香盈袖」(李清照《醉花陰》詞)的「黃花」象徵自己的美好年華,而今「滿地黃花堆積」,標誌著自身的衰老和理想的破滅。此處正是從反面翻足其意,即用曉風暮雨對「黃花」的無情摧殘,反襯「黃花」的痴情。不是嗎?

都已經凋謝「滿地」、「憔悴」不堪了,還在忖度「有誰堪摘」?可以說「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以下三句,是十足的痴情的流露。惟其痴情,才格外動人。

2樓:匿名使用者

李煜《虞美人》賞析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闌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

【賞析一】

此詞大約作於李煜歸宋後的第三年。詞中流露了不加掩飾的故國之思,據說是促使宋太宗下令毒死李煜的原因之一。那麼,它等於是李煜的絕命詞了。

全詞以問起,以答結;由問天、問人而到自問,通過悽楚中不無激越的音調和曲折迴旋、流走自如的藝術結構,使作者沛然莫御的愁思貫穿始終,形成沁人心脾的美感效應。

誠然,李煜的故國之思也許並不值得同情,他所眷念的往事離不開「雕欄玉砌」的帝王生活和朝暮私情的宮闈祕事。但這首膾炙人口的名作,在藝術上確有獨到之處:

「春花秋月」人多以美好,作者卻殷切企盼它早日「了」卻;小樓「東風」帶來春天的資訊,卻反而引起作者「不堪回首」的嗟嘆,因為它們都勾發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棖觸,跌襯出他的囚居異邦之愁,用以描寫由珠圍翠繞,烹金饌玉的江南國主一變而為長歌當哭的階下囚的作者的心境,是真切而又深刻的。

結句「一江春水向東流」,是以水喻愁的名句,含蓄地顯示出愁思的長流不斷,無窮無盡。同它相比,劉禹錫的《竹枝調》「水流無限似儂愁」,稍嫌直率,而秦觀《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則又說得過盡,反而削弱了感人的力量。

可以說,李煜此詞所以能引起廣泛的共鳴,在很大程度上,正有賴於結句以富有感染力和向徵性的比喻,將愁思寫得既形象化,又抽象化:作者並沒有明確寫出其愁思的真實內涵——懷念昔日紙醉金迷的享樂生活,而僅僅展示了它的外部形態——「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這樣人們就很容易從中取得某種心靈上的呼應,並借用它來抒發自已類似的情感。

因為人們的愁思雖然內涵各異,卻都可以具有「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那樣的外部形態。由於「形象往往大於思想」,李煜此詞便能在廣泛的範圍內產生共鳴而得以千古傳誦了。

【賞析二】

作為一個「好聲色,不恤政事」的國君,李煜是失敗的;但正是亡國成就了他千古詞壇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詞話》語)地位。正所謂「國家不幸詩家幸,話到滄桑語始工」。《虞美人》就是千古傳誦不衰的著名詩篇。

這首詞刻畫了強烈的故國之思,取得了驚天地泣鬼神的藝術效果。「春花秋月」這些最容易勾起人們美好聯想的事物卻使李煜倍添煩惱,他劈頭怨問蒼天:年年春花開,歲歲秋月圓,什麼時候才能了結呢?

一語讀來,令人不勝好奇。但只要我們設身處地去想象詞人的處境,就不難理解了:一個處於刀俎之上的亡國之君,這些美好的事物只會讓他觸景傷情,勾起對往昔美好生活的無限追思,今昔對比,徒生傷感。

問天天不語,轉而自問,「往事知多少。」「往事」當指往昔為人君時的美好生活,但是一切都已消逝,化為虛幻了。自然界的春天去了又來,為什麼人生的春天卻一去不復返呢?

「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東風」帶來春的訊息,卻引起詞人「不堪回首」的嗟嘆,「亡國之音哀以思」,大抵只能如此吧。讓我們來想象:

夜闌人靜,明月曉風,幽囚在小樓中的不眠之人,不由憑欄遠望,對著故國家園的方向,多少悽楚之情,湧上心頭,又有誰能忍受這其中的況味?一「又」字包含了多少無奈、哀痛的感情!東風又入,可見春花秋月沒有了結,還要繼續;而自己仍須苟延殘喘,歷盡苦痛折磨。

「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是「月明中不堪回首故國」的倒裝。「不堪回首」,但畢竟回首了。回首處「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

想象中,故國的江山、舊日的宮殿都還在吧,只是物是人非,江山易主;懷想時,多少悲恨在其中。「只是」二字以嘆惋的口氣,傳達出無限悵恨之感。

以上六句在結構上是頗具匠心的。幾度運用兩相對比和隔句呼應,反覆強調自然界的輪迴更替和人生的短暫易逝,富有哲理意味,感慨深沉。一二兩句春花秋月的無休無止和人間事的一去難返對比;三四兩句「又東風」和「故國不堪回首」對比;五六兩句「應猶在」和「改」對比。

「又東風」、「應猶在」又呼應「何時了」;「不堪回首」、「朱顏改」又呼應「往事」。如此對比和迴環,形象逼真地傳達出詞人心靈上的波濤起伏和憂思難平。

最後,詞人的滿腔幽憤再難控制,匯成了曠世名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以水喻愁,可謂「前有古人,後有來者」。

劉禹錫《竹枝詞》「水流無限似儂愁」,秦觀《江城子·西城楊柳弄春柔》「便作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這些詩句或失之於輕描淡寫,或失之於直露,都沒有「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來得打動人心,所謂「真傷心人語」也。把愁思比作「一江春水」就使抽象的情感顯得形象可感。

愁思如春水漲溢恣肆,奔放傾瀉;又如春水不捨晝夜,無盡東流。形式上,九個字平仄交替,讀來亦如滿江春水起伏連綿,把感情在升騰流動中的深度和力度全表達出來了。以這樣聲情並茂的詞句作結,大大增強了作品的感染力,合上書頁,讀者似也被這無盡的哀思所淹沒了。

全詞抒寫亡國之痛,意境深遠,感情真摯,結構精妙,語言清新;詞雖短小,餘味無窮。難怪王國維有如是評價:「唐五代之詞,有句而無篇。

南宋名家之詞,有篇而無句。有篇有句,唯李後主降宋後之作,及永叔、子瞻、少遊、美成、稼軒數人而已。」(《人間詞話》刪稿之四○) (蔣雅雲)

3樓:卻紫紫

一別之後,

二地懸念,

只說是三四月,

有誰知五六年,

七絃琴無心彈,

八行書無心傳,

九連環從中折斷,

十里長亭望眼欲穿,

百思想,

千繫念,

萬般無奈把郎恩。

萬語千言說不盡,

百般聊賴十依欄,

重九登高看孤雁,

八月中秋月不圓,

七月半燒香秉燭問蒼天,

六月伏天人人搖扇我心寒。

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陣陣冷雨澆花端,

四月枇杷未黃我欲對鏡心意亂。

忽匆匆,三月桃花隨水轉。

飄零零,二月風箏線兒斷,

郎呀郎,巴不得下世你為女來我為男。

4樓:筆墨等候

李清照的《一剪梅》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李清照本來已因丈夫外出而有所牽掛,如今面對這樣一個荷殘席冷、萬物蕭疏的景象,免不了觸景生情,其思夫之情必然更加縈繞胸懷,內心之苦是不言而喻的。凡人受愁苦的煎熬,總是要想辦法排愁遣悶的,這是人之常情。李清照也不例外。

她究竟想如何來消除這愁悶呢?此刻,她不是借酒消愁,也不是悲歌當泣,而是借遊覽以遣悶,下兩句就是這樣引出來的:

輕解羅裳,獨上蘭舟。

就是說,我輕輕地解開了綢羅的裙子,換上便裝,獨自划著小船去遊玩吧!上句「輕」字,很有份量,「輕」,是輕手輕腳的意思。它真實地表現了**生怕驚動別人,小心而又有幾分害羞的心情。

正因為是「輕」,所以誰也不知道,連侍女也沒讓跟隨就獨自上小船了。下句「獨」字就是迴應上句的「輕」字的。「羅裳」,是絲綢制的裙子。

「蘭舟」,即木蘭舟,船的美稱。這裡用「羅裳」和「蘭舟」很切合李清照的身份。因為這是富貴人家之所獨有。

這兩句的涵義,既不同於《九歌· 湘君》中的「沛吾乘兮桂舟,令沅湘兮無波,使江水兮安流」。寫湘夫人乘著桂舟來會湘君;也不同於張孝祥的《念奴嬌》:「玉鑑瓊田三萬頃,著我扁舟一葉。

」 寫張泛舟在廣闊的洞庭湖上的興奮心情。而是極寫李清照思夫之苦,她之所以要「獨上蘭舟」,正是想借泛舟以消愁,並非閒情逸致的遊玩。這是李清照遣愁的方法之一。

其實,「獨上蘭舟」以消愁,若非愁之極何以出此?然而,它不過是象「舉杯消愁愁更愁』一樣。過去也許雙雙泛舟,今天獨自擊楫,眼前的情景,只能勾引起往事,怎能排遣得了呢?

不過,李清照畢竟跟一般的女性不同,她不把自己的這種愁苦歸咎於對方的離別,反而設想對方也會思念著自己的。所以,她宕開一筆,寫道:

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前兩句是倒裝句。這幾句意思是說,當空中大雁飛回來時,誰託它捎來書信?我正在明月照滿的西樓上盼望著呢!

「誰」,這裡實際上是暗指趙明誠。「錦書」,即錦字迴文書,這裡指情書。作者這麼寫,看似乎淡,實則含蓄有韻味:

一、它體現了李清照夫妻感情的極其深厚、真摯,以及李清照對她丈夫的充分信任。因為如果她對趙明誠感情淡薄,或有所懷疑,就不會想象「雲中誰寄錦書來」,而是必然發出「浮雲蔽白日,遊子不顧反」(《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或是「蕩子行不歸,空床難獨守」(《古詩十九首·青青河畔草》)的怨言。所以,這裡作者這樣寫,不言情而情已自見。

這種借寫事來抒情,正是在藝術創作上最富有感染力的。二、寓抽象於形象之中,因而更覺具體生動。單說「誰寄錦書來」,未免顯得抽象。

作者藉助於雁能傳書的傳說,寫道:「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這就通過大雁翔空,形象地表達了書信的到來,使人可看得到,摸得著。

雖然這種寫法,並非自她始,但她的雲中雁回比之一般的飛雁傳書,顯然畫面更為清晰,形象更為鮮明,這種點化仍然是值得肯定的。三、它渲染了一個月光照滿樓頭的美好夜景。在這夜景裡,即使收到情書,無疑是高興的。

但光是這樣理解,還不可能發掘 「月滿西樓」句的真正含義。雁傳書信,固可暫得寬慰,但不可能消除她的相思。其實,在喜悅的背後,蘊藏著相思的淚水,這才是真實的感情。

「月滿西樓」句和白居易《長相思》的「月明人倚樓」含義相似,都是寫月夜思婦憑欄望遠的。但李作較之白作似乎進了一步,關鍵在於「西」字,月已西斜,足見她站立樓頭已久,這就表明了她思夫之情更深,愁更極。由於李清照既然思念著自己的丈夫,又相信丈夫也會思念著自己,所以,下片也就順此思路開展了:

花自飄零水自流。

有人說,這是寫李清照慨嘆自己「青春易老,時光易逝」。要是這樣,那麼,下面「一種相思,兩處閒愁」兩句,就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了。其實,這一句含有兩個意思:

「花自飄零」,是說她的青春象花那樣空自凋殘;「水自流」,是說她丈夫遠行了,象悠悠江水空自流。「自」字,是「空自」或「自然」的意思。它體現了李清照的感嘆語氣。

這句話看似平淡,實際上含義很深。只要我們仔細玩味,就不難發覺,李清照既為自己的紅顏易老而感慨,更為丈夫不能和自己共享青春而讓它白白地消逝而傷懷。這種複雜而微妙的感情,正是從兩個「自」字中表現出來的。

這就是她之所以感嘆「花自飄零水自流」的關鍵所在,也是她倆真摯愛情的具體表現。唯其如此,所以底下兩句:

一種相思,兩處閒愁。

就自然地引出來了。如果說,上面沒有任何一句提到李清照和他的丈夫的兩相恩愛;那麼,這兩句就說得再明白也沒有了。她倆是同樣互相思念著,也同樣因離別而苦惱著。

這種獨特的構思體現了李清照對趙明誠的無限鍾情和充分信任,體現了她開朗的性格,善於為對方著想,與一般婦女的狹隘心胸不同。在古典詩詞中,寫思夫之作的不少,但大多是「過盡千帆皆不是。斜輝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萍洲」(溫庭筠《憶江南》);或是「紅豆不堪看,滿眼相思淚」(牛希濟《生查子》)一類文字。

象李清照這樣從兩方面來寫出相思之苦的,極為鮮見。

那麼,李清照的「閒愁」究竟達到了什麼程度呢?下面三句就作了回答: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就是說,這種相思之情是沒法排遣的,縐著的眉頭方才舒展,而思緒又湧上心頭。一句話就是時刻在相思著。這裡,作者對「愁」的描寫,極其形象。

人在愁苦時總是縐著眉頭,愁眉苦臉的。作者正是抓住這一點才寫出「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兩句,使人若見其眉頭剛舒展又緊蹙的樣子,從而領會到她內心的綿綿痛苦的。「才下」、「卻上」兩個詞用得很好,兩者之間有著連線的關係。

所以,它能把相思之苦的那種感情在短暫中的變化起伏,表現得極其真實形象。這幾句和李煜《烏夜啼》的「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意境相似,有異曲同工之妙。

王士禎在《花草蒙拾》中說:「然易安亦從範希文『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迴避』語胎出,李**耳。」誠然,李作比之範作已勝一籌。

「眉間心上,無計相迴避」,總不及「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那麼形象地反映李清照愁眉變化的情景,怪不得成為千古絕唱。

由上看來,李清照這首詞主要是抒寫她的思夫之情。這種題材,在宋詞中為數不少。若處理不好,必落俗套。

然而,李清照這首詞在藝術構思和表現手法上都有自己的特色,因而富有藝術感染力,仍不失為一篇傑作。其特點是:一、詞中所表現的愛情是旖旎的、純潔的、心心相印的;它和一般的單純思夫或怨其不返,大異其趣。

二、作者大膽地謳歌自己的愛情,毫不扭捏,更無病態成份;既象蜜一樣的甜,也象水一樣的清,磊落大方。它和那些卿卿我我、扭捏作態的愛情,涇渭分明。三、李詞的語言大都淺俗、清新,明白如話,這首詞也不例外。

但它又有自己的特點,那就是在通俗中多用偶句,如「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等等,既是對偶句,又淺白易懂,讀之琅琅上口,聲韻和諧。若非鑄詞高手,難能做到。

由古代詩詞歌賦改編的的歌曲,由古代詩詞歌賦改編的的歌曲

free情到深處腿 1 李清照 一剪梅 改編成歌曲 月滿西樓 由安雯演唱的一首歌曲,由李清照作詞,蘇越譜曲。此曲2010年1月10日發行,收錄於 水鄉 伶人 中。2 蘇軾 水調歌頭 改編成歌曲 水調歌頭 為2003年首播的電視劇 飛刀又見飛刀 插曲,該歌曲由出演電視劇 飛刀又見飛刀 中女主角薛彩月的...

詩詞 歌賦 聯句,詩詞歌賦的格式

與王六履震廣州津亭曉望 張九齡 明發臨前渚,寒來淨遠空。水紋天上碧,日氣海邊紅。景物紛為異,人情賴此同。乘 木差 自有適,非欲破長風。亞運驚雷起,雄風動地來 詩詞歌賦的格式 出句 舞文弄墨賦詩詞 下聯 推杯把盞消苦愁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消萬古愁!李白 將進酒 撫琴侍棋畫春秋 可能...

求著名詩詞歌賦,求詩詞歌賦,要比較著名的,並且和一些歷史著名人物有關

鵲橋仙 秦 觀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長相思 清.納蘭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風一更,雪地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卜運算元 清.蔣春霖 燕子不曾來,小院陰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