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後感寫作方法與技巧,讀後感的寫作方法簡單整理

時間 2021-06-10 02:46:12

1樓:李樹的戀愛

讀後感怎麼寫?讀後感的寫作技巧有那些?讀後感格式方法總結:用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讀後感範文為例解答讀後感的寫作方法和要點!

在讀過一本書後,寫下的所想所感就是讀後感。讀書不僅可以增加我們的文學知識,而且對我們的人生也會產生很多啟發和思考,不僅能夠讓我們更加有是素養,而且還可以改善我們的生活,但寫讀後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閱讀後記錄心得體會,可以讓知識更加牢固。

那麼,讀後感該怎麼寫呢,下面的教程一定能輕鬆教會你如何寫讀後感。

方法/步驟:

1、題目:格式一般為《讀***有感》(***為書名),或者直接寫"讀後感"也可以,前者更佳。下面拿一篇《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做範文。

2、第一段:簡述這本書的書名,作者等基本情況,再講一下讀了這本書的感受,比如說感覺受益匪淺啊,對我很有啟示啊等等。

3、第二段:簡述(概括)書中主要內容,注意是簡述,越精煉越好,因為這個不是文章主要內容,只是為下文的感想作鋪墊。不少人會覺得這很難,所以在概括前可以先閱讀一下前記和後記。

雖然這很難讀懂,但時間久了,不僅能在當中找到自己想要的內容,還能大大地提高閱讀的能力。

4、第三段:讀了這本書的感想,這是全文最重要的部分,要抒發自己的真情實感。這裡開頭最好先講一兩句自己的觀點或者感想,接下來的部分就圍繞這句話議論,這種寫法很容易就是讀者知道你想表達什麼。

5、第四段:想讓自己的觀點更有真情實感,富有時代氣息,就可以聯絡自身,聯絡生活,聯絡社會現象。這樣寫出的文章更真實,有說服力,也更打動讀者。

6、結尾:說一下這本書帶給你的啟示和對它的喜愛之情(後者可不寫)。

小貼士1:上述的一些段落可以合併,比如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三段和第四段。但順序一定不能顛倒,因為「讀「是」感「的前提,」感「是」讀「的延伸。

小貼士2:寫讀後感要讀懂全文,正確理解原文中心思想,深入體會作者的思想情感。如果你做到了以上幾點,那麼你一定能寫出好的讀後感!~~

2樓:唐一憨憨

1、寫什麼:

寫「感想」,寫出自己的啟示、感悟和思想(主題)。

2、怎樣寫:

1) 以「感」為主,不能大量抄原文。

2)開頭一段要概括敘述「感點」內容,也就是抓住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主題思想,或者一個情節、一個人物、一句閃光的語言,把它引述下來或概括出來。

有時候開頭部分也有必要把作品的整體內容做一下概述,用3~4句話概括為宜,體現一個「簡」字。

3)接下來,重點放在「感」字上,抓住上面的「感點」內容來議論抒情,談感想。感想不要寫得太雜,要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東西去寫,這是寫好讀後感的關鍵。

4)在文章的中間部分還要密切聯絡實際來發表感想,這是讀後感的重點內容。

可以聯絡個人實際,也可以聯絡社會實際,這些「實際」可以是歷史教訓,可以是當前形勢,可以是現實生活,如童年生活、班級情況、家庭狀況、工作現狀等,特別是要突出時代精神,要有較強的時代感。

5)結尾要再回到所讀的作品上來,同時照應了開頭和標題。

6)寫讀後感的通用思路:

(1) 引——圍繞感點,引述材料。

(2) 議——分析材料,提練感點。

(3) 聯——聯絡實際,縱橫拓展。

(4) 結——總結全文,昇華感點。

讀後感的寫作方法簡單整理

3樓:尐吢貓詘莈

讀後感的寫法

寫讀後感最重要的一點是要讀出所讀書籍或者文章的「眼睛」,它是你來寫的基礎、中心和出發點,這個問題我們已經在上一講裡說過了,這裡就不多講了。其次,寫讀後感,有它一定的規矩,有的書上把它歸納為「引、議、聯、結」,四個字,想公式一樣。對於這些規矩我們不可以不學,考試時只要內容有創意,套用這種公式未嘗不可;但我們也不要受其所限,寫成千篇一律的「八股文」,也可嘗試在結構上有自己的創意,有自己的個性。

但不管怎樣,讀後感也離不開「讀」——對原文的引述、概括、評價等等,離不開「感」——自己的感想。只要把這兩個字表達好了,就是好的讀後感。

簡述原文有關內容。如所讀書、文的篇名、作者、寫作年代,以及原書或原文的內容概要。寫這部分內容是為了交代感想從何而來,併為後文的議論作好鋪墊。

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個「簡」字,決不能大段大段地敘述所讀書、文的具體內容,而是要簡述與感想有直接關係的部分,略去與感想無關的東西。

闡明基本觀點。選擇感受最深的一點,用一個簡潔的句子明確表述出來。這樣的句子可稱為「觀點句」。

這個觀點句表述的,就是這篇文章的中心論點。「觀點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靈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學寫作的同學,最好採用開門見山的方法,把觀點寫在篇首。

圍繞基本觀點擺事實講道理。這部分就是議**的本論部分,是對基本觀點(即中心論點)的闡述,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證明觀點的正確性,使論點更加突出、更有說服力。這個過程應注意的是,所擺事實、所講道理都必須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基本觀點服務。

圍繞基本觀點聯絡實際。一篇好的讀後感應當有時代氣息,有真情實感。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善於聯絡實際。

這「實際」可以是個人的思想、言行、經歷,也可以是某種社會現象。聯絡實際時也應當注意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觀點服務,而不能盲目聯絡、前後脫節。

6.一篇讀後感,不能寫出諸多的感想或體會,這就要加以選擇。作為初學者,就要選擇自己感受最深又覺得有話可說的一點來寫。

要注意把握分析問題的角度,注意聯絡自己的實際情況,從眾多的頭緒中選擇最恰當的感受點,作為全文議論的中心。

4樓:飛楊電器

一、讀後感的概念

讀後感的概念有兩重含義:一是真實的、不受任何約束的讀後感,二是一種作文的體裁,考試時要接受各種條件的約束。下面這篇讀後感,就接近於第一種讀後感。

寫這種讀後感,主要是給自己看的,一定要真實,有什麼感想(當然感想應當有意義,值得一寫)就寫什麼感想,與心得筆記不同,它要來寫,儘量像一篇文章,儘量寫得生動、實在、深刻。一般應當寫清楚讀了什麼,有什麼感想,聯想到了什麼,對自己有什麼作用等。它不追求文體、格式框框,寫起來也可長可短。

二、讀後感的寫法

寫讀後感最重要的一點是要讀出所讀書籍或者文章的「眼睛」,它是你來寫的基礎、中心和出發點,這個問題我們已經在上一講裡說過了,這裡就不多講了。其次,寫讀後感,有它一定的規矩,有的書上把它歸納為「引、議、聯、結」,四個字,想公式一樣。對於這些規矩我們不可以不學,考試時只要內容有創意,套用這種公式未嘗不可;但我們也不要受其所限,寫成千篇一律的「八股文」,也可嘗試在結構上有自己的創意,有自己的個性。

但不管怎樣,讀後感也離不開「讀」——對原文的引述、概括、評價等等,離不開「感」——自己的感想。只要把這兩個字表達好了,就是好的讀後感。

三、寫讀後感的基本技巧

在讀過一篇文章或一本書之後,把獲得的感受、體會以及受到的教育、啟迪等寫下來,寫成的文章就叫「讀後感」。

讀後感的基本思路如下:

(1)簡述原文有關內容。如所讀書、文的篇名、作者、寫作年代,以及原書或原文的內容概要。寫這部分內容是為了交代感想從何而來,併為後文的議論作好鋪墊。

這部分一定要突出一個「簡」字,決不能大段大段地敘述所讀書、文的具體內容,而是要簡述與感想有直接關係的部分,略去與感想無關的東西。

(2)亮明基本觀點。選擇感受最深的一點,用一個簡潔的句子明確表述出來。這樣的句子可稱為「觀點句」。

這個觀點句表述的,就是這篇文章的中心論點。「觀點句」在文中的位置是可以靈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學寫作的同學,最好採用開門見山的方法,把觀點寫在篇首。

(3)圍繞基本觀點擺事實講道理。這部分就是議**的本論部分,是對基本觀點(即中心論點)的闡述,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證明觀點的正確性,使論點更加突出、更有說服力。這個過程應注意的是,所擺事實、所講道理都必須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基本觀點服務。

(4)圍繞基本觀點聯絡實際。一篇好的讀後感應當有時代氣息,有真情實感。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善於聯絡實際。

這「實際」可以是個人的思想、言行、經歷,也可以是某種社會現象。聯絡實際時也應當注意緊緊圍繞基本觀點,為觀點服務,而不能盲目聯絡、前後脫節。

以上四點是寫讀後感的基本思路,但是這思路不是一成不變的,要善於靈活掌握。比如,「簡述原文」一般在「亮明觀點」前,但二者先後次序互換也是可以的。再者,如果在第三個步驟擺事實講道理時所擺的事實就是社會現象或個人經歷,就不必再寫第四個部分了。

四、寫讀後感應注意的問題

第一是要重視「讀」

在「讀」與「感」的關係中,「讀」是「感」的前提、基礎;「感」是「讀」的延伸或者說結果。必須先「讀」而後「感」,不「讀」則無「感」。因此,要寫讀後感首先要讀懂原文,要準確把握原文的基本內容,正確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和關鍵語句的含義,深入體會作者的寫作目的和文中表達的思想感情。

第二是要準確選擇感受點

讀完一本書或一篇文章,會有許多感想和體會;對同樣一本書或一篇文章,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更是會產生不同的看法、受到不同的啟迪。以大家熟知的「濫竽充數」成語故事為例,從諷刺南郭先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領悟到沒有真本領矇混過日子的人早晚要「露餡」,認識到掌握真才實學的重要性;若是考慮在齊宣王時南郭先生能混下去的原因,就可以想到領導者要有實事求是的領導作風,不能搞華而不實,否則會給混水摸魚的人留下空子可鑽;再要從管理體制的角度去思考,就可進一步認識到齊宣王的「大鍋飯」缺少必要的考評機制,為南郭先生一類的人提供了飽食終日混日子的客觀條件,從而聯想到改革開放以來,打破「鐵飯碗」,廢除大鍋飯的必要性。

一篇讀後感,不能寫出諸多的感想或體會,這就要加以選擇。作為初學者,就要選擇自己感受最深又覺得有話可說的一點來寫。要注意把握分析問題的角度,注意聯絡自己的實際情況,從眾多的頭緒中選擇最恰當的感受點,作為全文議論的中心

青蛙與蟾蜍讀後感,青蛙與蟾蜍讀後感

看完了 青蛙和蟾蜍 這套書後,我感到人世間只要人們互相幫助就沒有做不到的事情。蟾蜍長得非常醜陋,可是青蛙從不嘲笑他。青蛙只要一見到蟾蜍就會開開心心的迎上去和他玩耍。我特別佩服青蛙,因為他樂於助人,勇敢自信。當蟾蜍丟失鈕釦的時候,青蛙主動幫他去找 當老黑怪躲在山洞裡準備吃小青蛙的時候,青蛙就會勇敢地捆...

初中讀後感作文的指導,靜態寫作指導讀後感

接著下來幾段你可以從書中挑出幾個你感觸最深的幾個情節或者幾句話加以感悟,當然其中要加上作者的身世背景,方面別人瞭解這本書的內涵和意義。也可以聯絡到自己的生活,寫自己的感受或者學到了什麼。最後可以總結你看書的感受啟示。寫讀後感,讀是基礎,感是昇華。一總問讀後感。二概括文章,談感想。三聯絡當前。希望可以...

我與地壇讀後感,我與地壇讀後感700字

伐木丁丁 我與地壇 共一萬三千多字,分七個部分。從整體上看,前兩部分寫的是我與地壇的緣分,以及母親的苦難與偉大。後五部分則是對生命的意義 生與死以及差別等問題的進一步思考。文章處處閃現著生命本色之美,處處洋溢著對母親的讚美。1.生命本色之美 人生在世,難免會遇到逆境,甚至要碰到生死抉擇的關口。怎樣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