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空山暮,荷衣白露濃什麼意思

時間 2021-06-11 15:19:54

1樓:匿名使用者

《藥堂秋暮》

唐 錢起

隱來未得道,歲去愧雲鬆。茅屋空山暮,荷衣白露濃。

唯憐石苔色,不染世人蹤。潭靜宜孤鶴,山深絕遠鍾。

有時丹灶上,數點彩霞重。勉事壺公術,仙期待赤龍。

白露,在每年9月8日前後,是反映自然界氣溫變化的節令。露是「白露」,特有的一種自然現象。此時的天氣,正如《禮記》中所云的:「涼風至,白露降,寒蟬鳴。」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把「白露」詮釋為「水土溼氣凝而為露,秋屬金,金色白,白者露之色,而氣始寒也」。古人在《孝緯經》中也說到:「處暑後十五日為白露,陰氣漸重,露凝而白也。

」其實,氣象學表明:節氣至此,由於天氣逐漸轉涼,白晝陽光尚熱,然太陽一歸山,氣溫便很快下降,夜間空氣中的水汽便遇冷凝結成細小的水滴,非常密集地附著在花草樹木的綠色莖葉或花瓣上,尤其是經早晨的太陽光照射,看上去更加晶瑩剔透、潔白無瑕,煞是惹人喜愛,因此而得到「白露」的美名。

在我國古代將白露分為三候:「一候鴻雁來;二候玄鳥歸;三候群鳥養羞。」白露之日,說的鴻雁來,是指鴻雁二月北飛,八月則南飛。

後五日,"玄鳥歸",玄鳥就是燕子,燕子是春分而來,秋分而去,它是北方之鳥,南飛帶來生機。如今北飛為歸,紅花半落燕歸去,秋風蕭瑟,要白露滿山葉飛墜了。再過五日,"玄武藏木蔭,丹鳥還養羞",養羞是各種鳥兒感知到肅殺之氣,紛紛儲食以備冬,如藏珍饌。

節令至此,正當仲秋季節,氣候一如春季,不僅花木依然茂盛,而且有些花的顏色較春天更豔,如木芙蓉、秋海棠、紫茉莉,特別是田野裡迎風招展的荻花。古詩云「日照窗前竹,露溼後園薇。夜蛩扶砌響,輕娥繞竹飛」。

此時天高雲淡,氣爽風涼,可謂是一年之中最可人的時節。但此時節,地球上的許多有生命的東西,會在蕭瑟秋風中隨之由榮而衰。不過,萬物興衰皆自然,天行有常,不以堯存,不以舜亡。

就如蘇軾在詞中說的,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2樓:匿名使用者

隱居在山裡對環境的描寫

關於白露的詩句有哪些

3樓:廢材小小怪

1、白露含明月,青霞斷絳河。——杜審言《七夕》

2、白露見日滅,紅顏隨霜凋。——李白《早秋單父南樓酬竇公衡》

3、悲秋將歲晚,繁露已成霜。遍渚蘆先白,沾籬菊自黃。——顏粲《白露為霜》

4、未夜青嵐入,先秋白露團。——白居易《題盧祕書夏日新栽竹二十韻》

5、登高何處見瓊枝,白露黃花自繞籬。 ——羊士諤《寄裴校書》

6、白雲映水搖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李白《金陵城西樓月下吟》

7、憑欄久,金波漸轉,白**蒼苔。——秦觀《滿庭芳·碧水驚秋》

8、芳草歇柔豔,白露催寒衣。——李白《秋夕旅懷》

9、看取庭蕪白露新,勸君不用久風塵。 ——郎士元《送張光歸吳》

4樓:匿名使用者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出處:《蒹葭 》

釋義:蘆葦密密又蒼蒼,晶瑩露水結成霜。

八月白露降,湖中水方老。

出處:《南湖晚秋》白居易

釋義:描繪了白露秋風夜,天氣逐漸轉涼的風景。初秋夜間空氣中的水汽便遇冷凝結成細小的水滴,密集地附著在花草樹木的莖葉或花瓣上,晶瑩剔透、潔白無瑕,得名「白露」。

秋風何冽冽,白露為朝霜。

出處:《雜詩》左思

釋義: 秋風為什麼這麼凜冽寒冷, 潔白的露水都化作了清晨的霜白露團甘子,清晨散馬蹄。

出處:《白露》杜甫

釋義:白露在甘子上一團團的,清晨騎馬散心。

登臨何事見瓊枝,白露黃花自繞籬。

出處:《郡中即事三首》羊士諤

釋義:出了什麼事見到了瓊枝,白露在黃花上繞著籬笆。

皇天無一雨,白露只明朝。

出處:《白露》章甫

釋義:天空沒有雨,白露只有明天早上才有。

行背青山郭,吟當白露秋。

出處:江行無題一百首(一作錢珝詩)》錢起

釋義:向著背離青山的地方出發,在白露時節吟詩。

茅屋空山暮,荷衣白露濃。

出處:《藥堂秋暮》錢起

釋義:日暮,在空山的茅屋,周邊的荷葉上起了露水。

白露蠶已絲,空林日悽清。

出處:《臥疾,答劉道士》錢起

釋義:白露時節蠶已經吐絲,空曠的林子裡陽光暗淡。

坐惜牛羊徑,芳蓀白露滋。

出處:《贈鄰居齊六司倉》錢起

釋義:停下來觀賞牛羊踩出來的小路,白露滋潤著芳蓀。

5樓:中正天下

無關女亽入)子6%1%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