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水滸傳》中,綽號為“小霸王”的好漢是誰

時間 2021-06-13 16:40:08

1樓:狂人橫刀向天笑

名著《水滸傳》中,綽號為“小霸王”的好漢是周通。

周通,《水滸傳》人物,青州人,綽號"小霸王“早先在桃花山落草為王。因外表酷似項羽,人稱“小霸王”,使一杆走水綠沉槍。上梁山後,周通被封為馬軍小彪將兼遠探出哨頭領第十六名,排梁山好漢第八十七位,星號地空星。

征討方臘時,周通陣亡。死後追封:義節郎。

出場回目:第五回 小霸王醉入銷金帳

周通是青州人,早先在桃花山落草為王。因長得像項羽,人稱“小霸王”,使一杆走水綠沉槍。一次周通下山剪徑時遇到了“打虎將”李忠,抵敵不過,就留李忠做了桃花山的大頭領。

周通看上了桃花莊劉太公的女兒,要強娶她上山作壓寨夫人。迎親的時候,恰巧“花和尚”魯智深投宿莊上,周通被魯智深假扮新娘痛打了一頓。周通邀李忠前來替他報仇,李忠卻與魯智深為舊識,最後通過魯智深的勸和,周通罷了這門親事。

呼延灼被梁山大破了連環馬,逃往青州,又被周通、李忠盜去了踢雪烏騅馬。青州慕容知府給呼延灼二千馬軍,讓他去攻打桃花山。周通、李忠打不過呼延灼,就向二龍山魯智深、楊志、武松求救。

三山聚義後,周通率桃花山人馬上梁山入夥,坐第八十七把交椅,為馬軍小彪將兼遠探出哨頭領。征討方臘時,周通隨盧俊義攻打獨鬆關,探路時不提防被衝出來的厲天閏一刀斬於馬下。屍骨葬於獨鬆關上。

朝廷追封他為義節郎。

2樓:義鴻達

《水滸傳》是我國第一部描寫中國封建社會農民起義的章回體長篇**。

《水滸傳》在藝術上取得了傑出的成就。人物形象的塑造能寫出複雜的性格內容,人物性格的形成有環境的依據,同時隨生活環境的變化而發展。人物形象帶有理想色彩,同時又深深地紮根於生活的土壤之中。

《水滸傳》不單以情節的生動緊張取勝,還有較豐富真實的細節描寫。**在民間口語的基礎上創造出一種通俗、簡練、生動、富於表現力的文學語言。與內容相適應,前70回連環套式的藝術結構也獨具特色。

《水滸傳》中“三山聚義打青州”中的,“三山”是那幾個山?

3樓:森海和你

三山聚義中的“三山”分別是:二龍山、白虎山、桃花山。

1、二龍山山寨主本為鄧龍。楊志在黃泥岡被劫了生辰綱,走到曹正的酒店吃酒無錢付賬,正要離開時,卻遇上了曹正,二人鬥了二十來個回合,曹正便落敗,一陣傾談後二人和解,曹正聽得楊志苦況後便推薦他投靠二龍山。

2、孔明、孔亮是白虎山山寨主。他們原是白虎山下孔太公的兒子。早年與宋江有交情,曾收留宋江。

後來孔明與弟弟孔亮因和本鄉一個財主發生爭吵,殺了財主,帶領手下佔領白虎山為王,打家劫舍。

3、桃花山上最早的山寨主是周通。周通,青州人,人稱“小霸王”,使一杆走水綠沉槍。後來周通下山劫道時遇到了江湖藝人,打虎將李忠,抵敵不過,就留李忠做了桃花山的大頭領,自己做二頭領。

三山聚義簡介:

宋江大破呼延灼的連環馬後,呼延灼不敢回朝廷去。他騎著那匹御賜的踢雪烏騅馬獨自逃命,到一個酒店歇了。不想他那匹馬卻又被桃花山小嘍羅們盜了去。

呼延灼只得去青州投慕容知府。慕容知府收容了呼延灼。

教他先打桃花山,奪取那匹御賜的馬,然後再打二龍山和白虎山。一同剿捕,他當一力保奏,再教呼延灼引兵復仇。呼延灼即借得青州兵馬二千,來打桃花山。

周通抵敵不住,與李忠商議,寫書去向二龍山求救。魯智深、楊志、武松親自引人來救。

正在雙方爭鬥不下時,慕容知府使人喚回呼延灼,與白虎山孔明、孔亮作戰,呼延灼活捉孔明。孔亮逃至二龍山向武松訴說此事。武松引見魯智深、楊志。

於是三山人馬同去攻打青州。後孔亮又去梁山泊請得宋江大隊人馬到來。此後,桃花山、二龍山、白虎山共十一名頭領加入梁山泊。

4樓:牙牙的弟弟

三山指的是桃花山、二龍山、白虎山。

1、二龍山

二龍山山寨主本為鄧龍。楊志在黃泥岡被劫了生辰綱,走到曹正的酒店吃酒無錢付賬,正要離開時,卻遇上了曹正,二人鬥了二十來個回合,曹正便落敗,一陣傾談後二人和解,曹正聽得楊志苦況後便推薦他投靠二龍山。

楊志投靠二龍山途中卻遇上魯智深,得知二龍山主鄧龍不歡迎外客, 魯智深與楊志便折返曹正店中。曹正聽得情況,便生出一計,他假裝捉住了魯智深和楊志,把他們押送到鄧龍面前後發難,魯智深殺了山寨主鄧龍,策反了鄧龍手下兄弟。

和楊志做了寨主。後武松血濺鴛鴦樓後,在張青、孫二孃夫婦幫助下,假扮成帶髮修行的“行者”,投奔了二龍山,後成為該支“義軍”的三位主要頭領之一。後來施恩、張青、孫二孃也因為武松來到二龍山入夥。

2、白虎山

孔明、孔亮是白虎山山寨主。他們原是白虎山下孔太公的兒子。早年與宋江有交情,曾收留宋江。後來孔明與弟弟孔亮因和本鄉一個財主發生爭吵,殺了財主,帶領手下佔領白虎山為王,打家劫舍。

3、桃花山

桃花山上最早的山寨主是周通。周通,青州人,人稱“小霸王”,使一杆走水綠沉槍。後來周通下山劫道時遇到了江湖藝人,打虎將李忠,抵敵不過,就留李忠做了桃花山的大頭領,自己做二頭領。

擴充套件資料:

三山的好漢:

1、楊志

楊志是中國古典**《水滸傳》中的人物,綽號青面獸,楊家將後人,武舉出身,曾任殿帥府制使,因失陷花石綱丟官。

後在東京謀求復職不果,窮困賣刀,殺死潑皮牛二,被刺配大名府,得到樑中書的賞識,提拔為管軍提轄使,他護送生辰綱,結果又被劫取,只得上二龍山落草。

三山聚義後加入梁山,在梁山排第十七位,上應天暗星,位列馬軍八驃騎兼先鋒使。徵方臘時病逝于丹徒縣,追封忠武郎。

2、武松

武松是施耐庵所作古典名著《水滸傳》中的重要人物。因其排行在二,又叫“武二郎”。血濺鴛鴦樓後,為躲避官府抓捕,改作頭陀打扮,江湖人稱“行者武松”。

武松曾經在景陽岡上空手打死一隻吊睛白額虎,因此,“武松打虎”的事蹟在後世廣為流傳。曾與魯智深、楊志等人聚義青州二龍山,三山聚義時歸順梁山,坐第十四把交椅,為十大步軍頭領之一。

後受朝廷招安隨宋江征討遼國,田虎,王慶,方臘,最終在徵方臘過程中被飛刀所傷,痛失左臂,被封為清忠祖師,最後在杭州六和寺病逝,壽至八十。

3、魯智深

魯智深是《水滸傳》中的人物,綽號花和尚。他本名魯達,是渭州經略府提轄,因打抱不平三拳打死惡霸鎮關西,為了躲避官府緝捕便出家做了和尚,法名智深。

後又因搭救林沖,流落江湖,與楊志、武松一同在二龍山落草。三山聚義後加入梁山泊,排第十三位,上應天孤星,擔任步軍頭領。他在徵四寇的戰役中累立戰功,生擒方臘後在杭州圓寂,追贈義烈昭暨禪師。

5樓:親寶兒歌

水滸傳:三山聚義打青州 眾虎同心歸水泊

6樓:匿名使用者

二龍山 ,魯智深 武松 楊志 曹正 施恩 張青 孫二孃 白虎山 ,孔明 孔亮 桃花山 ,李忠 周通.

7樓:匿名使用者

二龍山、桃花山和白虎山

8樓:白羊拉尼娜

1、二龍山

頭領:花和尚魯智深 青面獸楊志 行者武松菜園子張青 母夜叉孫二孃 操刀鬼曹正金眼彪施恩

2、白虎山

頭領:毛頭星孔明 獨火星孔亮

3、桃花山

頭領: 打虎將李忠 小霸王周通

而鎮三山黃信名號中“三山”指清風山(錦毛虎燕順、矮腳虎王英、白麵郎君鄭天壽)、二龍山和桃花山

水滸傳裡的人物名字

《水滸傳》中張清綽號是什麼,水滸傳中張清的綽號叫什麼

水滸傳中張清的綽號叫沒羽箭。張清,祖籍章德府人氏,虎騎出身,上梁山前為東昌府兵馬都監。張清年少英俊,虎背狼腰,身披連環鎧,掌中梨花槍,座下銀鬃馬,擅長飛蝗石絕技,飛石打將,百中百發,因此,人們都稱他為 沒羽箭 張清是施耐庵所作 水滸傳 中的人物,在梁山坐第十六把交椅,馬軍八驃騎兼先鋒使之一,外號沒羽...

《水滸傳》中魯智深的綽號是什麼,水滸傳中魯智深的綽號

他的綽號是 花和尚 詳解如下 1 這個綽號的來歷 魯智深,因他的背上有一大塊刺青,所以綽號 花和尚 水滸傳 中重要人物,梁山一百單八將之一。姓魯名達,出家後法名智深。魯達本在渭州小種經略相公手下當差,任經略府提轄。在渭州為救弱女子金翠蓮,他三拳打死惡霸鎮關西,被官府追捕。逃亡途中,經金翠蓮的丈夫趙員...

水滸傳中張青的綽號,水滸傳中張清的綽號叫什麼

東吳孫休 水滸傳 中,張青的綽號是 菜園子 張青簡介 張青是施耐庵所作 水滸傳 中的人物,外號 菜園子 孟州 今河南孟縣南 人,朴刀。在 第十七回 花和尚單打二龍山,青面獸雙奪寶珠寺 中首次由魯智深提及。本在孟州道光明寺種菜,因此喚做 菜園子 後來跟隨二龍山眾頭領加入梁山泊,坐上第一百零二把交椅,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