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龍舟有什麼型別,龍舟有哪些特點?

時間 2021-06-15 07:13:09

1樓:匿名使用者

老黎生產龍舟,也訓練龍舟隊,(買龍舟,找他,189的號,中間是3804,後面四位1413)

標準龍舟

根據中國龍舟協會競賽規則:

龍舟長度:18.5米(由龍頭至龍尾),允許誤差±5釐米船身長度:15.5米,允許誤差±3釐米

龍舟寬度:1.1米(中艙最寬處),允許誤差±1釐米龍舟重量:不設統一標準。(唯要求同一賽事所用之最重龍舟與最輕龍舟差距不超過5公斤)

小龍舟根據中國龍舟協會競賽規則:(暫沒統一標準,一般比賽要求)龍舟長度:12米(由龍頭至龍尾)

船身長度:9.6米

龍舟寬度:96釐米(中艙最寬處)

龍舟重量:不設統一標準。(唯要求同一賽事所用之最重龍舟與最輕龍舟差距不超過5公斤)

2樓:永恆的中國戰士

把問題說清楚一點~~~

龍舟有哪些特點?

3樓:匿名使用者

1、端午節龍舟賽、元宵節舞龍(也稱舞龍燈、耍龍燈)及二月二龍頭節是大東亞龍文化區重要的民間活動。龍舟就是船上畫著龍的形狀或做成龍的形狀的船。賽龍舟是中國民間傳統水上體育娛樂專案,多是在喜慶節日舉行。

是多人集體划槳競賽。賽龍舟最早興起於漢代。賽龍舟不僅是一種體育娛樂活動,更體現出我國傳統的悠久歷史文化繼承性和人們的集體主義精神。

2、龍舟的特點:(1)做成龍形或刻有龍紋;(2)一般都做得窄小狹長一些,以利賽事;(3)尾有蜈蚣旗,中艙下層敲打鑼鼓,旁坐水手划船;(4)龍船人數,額定三十六人,叫做一槽,就是俗稱的“三十六香官”。如是小龍,船身十三檔,划船的二十六人,船面管旗一,後梢二,唱神一,司鼓二,掌鑼二,託香斗二,正合三十六之數。

4樓:匿名使用者

多人集體划槳賽。1、端午節龍舟賽、元宵節舞龍(也稱舞龍燈、耍龍燈)及二月二龍頭節是大東亞龍文化區重要的民間活動。龍舟就是船上畫著龍的形狀或做成龍的形狀的船。

賽龍舟是中國民間傳統水上體育娛樂專案,多是在喜慶節日舉行。是多人集體划槳競賽。賽龍舟最早興起於漢代。

賽龍舟不僅是一種體育娛樂活動,更體現出我國傳統的悠久歷史文化繼承性和人們的集體主義精神。

5樓:匿名使用者

龍舟 即是船上畫著龍的形狀或做成龍的形狀的船。賽龍舟是中國民間傳統水上體育娛樂專案,已流傳兩千多年,多是在喜慶節日舉行。是多人集體划槳競賽。

史書記載,賽龍舟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興起的。由此可見,賽龍舟不僅是一種體育娛樂活動,更體現出人們心中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 龍舟船的大小因地而異。

比賽是在規定距離內,同時起航,以到達終點先後決定名次。我國各族的龍舟賽略有不同。漢族多在每年“端午節”舉行,船長一般為2030米,每艘船上約30名水手。

苗族是在每年5月24日至27日的“龍船節”舉行,船長約20米,寬1米,由三根直而粗的杉樹挖成槽形,**而成,中間是母船,兩邊為子船,每艘船上有38名水手,有一長者任鼓頭,一名男扮**的小孩任鼓手。比賽時,炮聲響處,各水手即按鑼鼓節拍划槳前進。傣族是每年傣歷6、7月(清明節後十日左右)“潑水節”舉行,每船有600名水手,4名舵手和4名引道手。

比賽時,由一人敲鑼指揮,水手按鑼聲節奏划槳前進。也有女子參與此項活動。 2023年,原國家體委決定將龍舟賽列為體育比賽專案,舉辦了“屈原杯”龍舟賽。

龍舟賽歷史悠久,傳入國外後,深受各國人民的喜愛並形成了國際比賽。2023年,我國首次派隊參加龍舟大賽,一舉奪得全部兩項冠軍。2023年國際龍舟大賽在香港舉行, 有美國、德國、日本、英國、紐西蘭、新加坡、泰國、馬來西亞、澳洲、澳門、香港等16個隊參賽。

中國隊又奪得冠軍。 龍舟賽在我國南方地區開展的比較普遍,已形成一年一度的“龍舟節”。 龍舟競賽主要規則 ▲根據河道條件,設男女400m,500m,600m,800m,1000m直道競(可按當地條件變更距離)。

▲航道 比賽應設在靜水水域,航道是直的,起航線與終點線必須平行並與航道線垂直。 根據參賽隊數及場地條件,設2或4,6,8條航道,每條航道寬度可按9m,11m,13.5m佈置。

航道最淺處水深不得少於2.50m,航道內不得有水草、暗礁和木樁,航道外5m內應無障礙物。 ▲器材 按各地傳統龍舟式樣規格製造,製作材料不限。

舵槳及划槳規格按各地傳統要求製作。 ▲龍舟附屬裝置。 傳統龍舟可按各習慣製作龍頭和龍尾,並備有鑼、鑼架、鼓和鼓架等,另可帶水標二個,預備划槳若干個。

▲隊員 隊員必須身體健康,會游泳,熟悉水性。 龍舟參賽隊員為25人。 每隊設隊長一名(運動員兼),比寒時必須佩載標誌。

每隊登舟比賽隊員為23人,包括:舵手、鑼手、鼓手各1人,劃手20人。 每隊替補隊員2人。

替換時需經裁判員驗明資格,並於檢錄登舟前替換完畢,登舟後不得替換。 賽龍舟的由來 傳說,很久以前,鄒圩沒有河流,只有一條又小又髒的水溝。一天,有個打魚人在水溝裡網住了一條小蛇。

這條小蛇十分奇特,尾部有九片閃耀的鱗片。當魚人把手觸向鱗片時,蛇眼裡閃著乞求的光芒,十分可憐。漁人頓生惻隱之心,撫了一下它的鱗片,就把它放回了水溝。

誰知那九片鱗忽然落了,小蛇長身而舞,化為一條小龍。原來,它是一條上天的神龍,因觸犯了天條,受玉皇大帝處罰,變成這模樣,它的尾巴上被加了九把鎖—就是小蛇尾上的九片閃耀的鱗。玉皇曾言:

“這鎖要開啟,除非得到人的陽氣。”剛才漁人無意中竟開啟了小龍身上的千年枷鎖。小龍為了感謝漁人,在水溝裡不停地翻動,並從口裡不停的噴出水來,灌注在小水溝裡。

慢慢地,小水溝變成了大河(也就是現在的鄒圩清水河),河水為鄒圩帶來了五穀豐登。為了紀念這條神龍,人們把沿河的村子稱為龍頭寨,上龍首等村。在神龍**這一天,也就是端午節舉行賽龍舟,以示慶賀。

寫出龍舟的外形特點

6樓:一聲鍾愛慧兒

龍舟結構緊密、做工精細、用料考究、色彩豐富。一隻龍舟由龍頭、

龍尾、幹船、閘水板、龍篸、舟橈等部分拼裝而成,各部分材質不同。幹船多用木質堅韌、不易滲水、耐撞耐浸的優質坤甸木製作,因坤甸木忌風吹日晒,

平時幹船需埋藏於河底淤泥

之中,用時才撈起;龍頭、龍尾用樟木雕制,需塗油、上漆、著色,平時存放在村祠堂或族廟裡;銜接幹船頭尾的龍篸和插在大傍上方的閘水板多用杉木製造,以防河水從頭、尾、邊倒灌,龍舟下水時才裝上;舟橈用的是元木,不易折斷、開裂。五邑傳統龍舟規格有大、

中、小之分,大龍舟為20-40米,橈手40-80

人不等,如江門禮樂、新會大澤、鶴山三夾、開平龍舟等,一般需要配備鑼、鼓、舵手;小龍舟長5-6米,橈手4-5

人,如江門棠下、荷塘龍舟。龍舟色彩不一,

但每隻龍舟的隊員衣衫、舟橈與龍頭、尾顏色相同,久而久之,人們習慣以色彩命名龍舟,如禮樂龍舟有“桃果紅”、“花藍橈”、“黃橈”、“紅橈”、“白橈”、“黑橈”

;三夾龍舟有“紅頸”、“白頸”、“黃頸”、“金龍”、“銀龍”、‘

“烏龍”等異彩紛呈。另外,龍頭造型也形態各異,“五邑鄉里看龍舟,看到龍頭便知舟”道明瞭五邑傳統龍舟的特點。

7樓:匿名使用者

檢視全部4個回

8樓:匿名使用者

龍舟可以坐999999人

為什麼划龍舟 5,划龍舟的象徵是什麼

都說是為了紀念屈原 可不是每個地方都一樣的 比如福州就不是。福州 釣白龍 之說。由於釣白龍史事長期被 吊屈原 所矇蔽,知者不多,至明末曹學全始在詩中提到。詩云 山河原屬越王臺,臺下江流去不回 祗為白龍先一釣,紛紛鱗甲截江來。所謂釣白龍,是根據古人傳說記載 西漢武帝時期,閩越王餘善不堪民族壓迫憤而率眾...

龍舟節是什麼民族的節日,賽龍舟是什麼節日是什麼民族的節日

有點意思si兒 龍舟節是苗族的節日。1 歷史淵源 據 施秉縣誌 記載 船用長木製成,首尾具備,施以彩色,盪漾波心蜿蜒有勢,頗足觀賞 清光緒 苗疆聞見錄稿 曰 其舟以整木刳成,長 五 六丈,前安龍頭,後置鳳尾,中能容二三十人。短橈激水,行走如飛。清乾隆 鎮遠府志 記載 苗人於五月二十五日,亦作龍舟戲,...

龍舟節是什麼民族的節日,賽龍舟是什麼節日是什麼民族的節日

端午節,為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據 荊楚歲時記 記載,因仲夏登高,順陽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個午日正是登高順陽好天氣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稱為 端陽節 此外端午節還稱 午日節 五月節 龍舟節 浴蘭節 等。端午節是流行於中國以及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端午節起源於中國,最初為古代百越地區 長江中下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