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西安的成語,關於西安的介紹詞

時間 2021-06-17 18:25:59

1樓:覺覺

十朝古都(西周、西漢、前趙、西魏、北周、隋、唐)

2樓:匿名使用者

「涇渭分明」「涇渭不分」

渭水是黃河最大的支流,發源於甘肅,經陝西而入黃河;涇水又是渭河的支流,發源於寧夏.二水在西安市高陵縣船張村相匯."涇渭分明"這一家喻戶曉的成語即源出涇渭兩河交匯處.

說的是是在涇水、渭水相會合處,清濁分明,分界清楚而不混,用以比喻界限清楚.

3、長安居大不易

本為唐代詩人顧況以白居易的名字開玩笑.後比喻居住在大城市,生活不容易維持.

4、六街三市

六街:唐代長安城中的六條大街;市:集市.泛指大街小巷 .

5、日近長安遠

原意是說,抬頭就能看見太陽,覺得近;但看不見京都長安,所以覺得遠.後泛指距京都遙遠.也比喻嚮往京都.

3樓:可愛的大婕妤

旖旎風光

【讀音】:yǐ nǐ fēng guāng【解釋】:旖旎:柔和美麗。柔和而美麗的韻致風采或自然風景。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七回:「一霎時局已到齊,真正是翠繞珠圍,金迷紙醉,說不盡溫柔景象,旖旎風光。」

關於西安的介紹詞

4樓:

西安,古稱「長安」,是舉世聞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居中國古都之首,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時間最長、建都朝代最多、影響力最大的都城,是中華民族的搖籃、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中華文化的代表。西安,獨特的古今融合的完美城市。當今的西安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陝西省的省會,中國七大區域中心城市之一,亞洲知識技術創新中心,新歐亞大陸橋中國段和黃河流域最大的中心城市,中國大飛機的製造基地,中國中西部地區最大最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國防科技工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基地。

在西安建都的王朝

西安是中國建都最早(黃帝),建都最久(1200多年),建都朝代最多。在中國歷史上,有20個政權被認為在西安建都。但其中哪些應該稱為王朝,其中哪些王朝的首都應該算是西安,是一個眾說紛紜的問題。

這是人們對於什麼是「王朝」、「首都」和「建都」等概念理解存在的差異,導致對有哪些王朝在某地建都產生了分歧。目前被官方採用的說法是13個王朝。此外主要還有10朝、11朝、12朝、14朝和17朝4種數量上不同的說法;其中14朝和17朝的具體朝代又各有兩種說法。

西安旅遊簡介

作為華夏文明的發源地,西安的歷史悠久,文化的積澱非常厚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頒佈的第一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作為世界四大文明古都(西安、羅馬、開羅、雅典)之一,旅遊資源得天獨厚,是著名的世界歷史名城。西安周圍有120多座帝王陵墓圍繞 。

西安是著名的絲綢之路的起點。西漢時期,漢武帝派遣張騫出使西域,正式開闢了以長安為起點,聯結歐亞大陸的通道「絲綢之路」。從此,中國的使臣、商賈和中亞、西亞、南亞各國的使節客商往來絡繹不絕,中外商業**迅速發展,文化交流日趨活躍,友好往來不斷加深。

「西安文物甲天下」,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和浩瀚的文物古蹟遺存使西安享有「天然歷史博物館」的美稱。全省境內有重點文陝西歷史博物館、大雁塔、鐘鼓樓遙望物保護單位 554 處,其中陝西省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89 處,陵墓 8822 處,古遺址 5700 餘處,文物點 21100餘個。秦始皇兵馬俑坑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秦始皇陵是最早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中國遺蹟,西安古城牆是至今世界上儲存最完整、規模最巨集大的古城牆遺址。

近年,漢陽陵的開發又一次造成了世界的轟動,其出土的**彩俑被譽為「東方維納斯」。市內有 6000 多年曆史的半坡遺址;明代建立的藏石碑三千多塊、被譽為石質歷史書庫的碑林博物館;文物儲藏量全國之最的陝西歷史博物館;唐代著名高僧玄奘法師譯經之地大雁塔;西北歷史最長的清真寺化覺巷大清真寺,以及西安周邊的華夏始祖軒轅黃帝之陵黃帝陵;漢武帝劉徹之墓漢茂陵;唐女皇武則天與唐高宗李治的合葬墓唐乾陵;釋伽牟尼佛指舍利存放之處法門寺,唐大明宮遺址等馳名中外的景點。自然景觀峭拔險峻,獨具特色,境內及附近有西嶽華山、終南山、太白山、王順山、驪山、樓觀臺、輞川溶洞等風景名勝區,更有周邊的森林公園十餘個。

人文山水、古城新姿交相輝映,構成古老西安特有的神韻風姿。

近年來,西安旅遊業發展迅猛,旅遊設施不斷完善,旅遊業已成為西安市真正的支柱產業和先導產業。西安市還首批獲得「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稱號。

關中八景

在西安碑林,有一塊清代碑石紀錄了以西安為中心的關中八處著名的風景名勝,它們被稱為關中八景,又稱長安八景。這八景分別是:

華嶽仙掌、驪山晚照。

灞柳飛雪、曲江流飲。

雁塔晨鐘、咸陽古渡。

草堂煙霧、太白積雪。

與西安有關的成語故事

5樓:雨洛成詩

1、2、「涇渭分明」「涇渭不分」

渭水是黃河最大的支流,發源於甘肅,經陝西而入黃河;涇水又是渭河的支流,發源於寧夏.二水在西安市高陵縣船張村相匯."涇渭分明"這一家喻戶曉的成語即源出涇渭兩河交匯處.

說的是是在涇水、渭水相會合處,清濁分明,分界清楚而不混,用以比喻界限清楚.

3、長安居大不易

本為唐代詩人顧況以白居易的名字開玩笑.後比喻居住在大城市,生活不容易維持.

4、六街三市

六街:唐代長安城中的六條大街;市:集市.泛指大街小巷 .

5、日近長安遠

原意是說,抬頭就能看見太陽,覺得近;但看不見京都長安,所以覺得遠.後泛指距京都遙遠.也比喻嚮往京都.

一天,元帝把剛幾歲的兒子司馬紹(後來的明帝)放在膝上抱著.有人從長安來.(西晉的都城在洛陽,懷帝末年,劉聰焚燒了洛陽,俘虜了懷帝.

於是,太子在長安即位,即愍帝)元帝見長安來了人,便打聽洛陽的訊息.沒想到,他懷裡的司馬紹竟淚流滿面,抽抽噎噎地哭了起來.元帝問他為什麼哭.

司馬紹詳細地敘述了晉朝東渡的始末.元帝又問他:「你認為長安遠還是太陽遠?

」司馬紹回答說:「太陽遠.沒聽說有誰從太陽那兒來,這是明擺著的.

」元帝聽了司馬紹如此聰明的回答,覺得兒子很不尋常.

第二天,元帝召叢集臣宴會,把昨天司馬紹的回答向大臣們介紹了一番,便又把昨天的問題重複了一遍.司馬紹說:「太陽近.

」元帝見兒子出他洋相,驚慌得變了臉色,就問:「你今天的回答怎麼跟昨天不一樣呢?」司馬紹回答說:

「舉頭見日,不見長安.」小小的司馬紹把父親比作了太陽!

司馬紹充滿玄機的回答被概括為典故「日近長安遠」.

6、渭濱垂釣

在渭水河邊垂杆釣魚.比喻懷才之人,靜待重用.渭水位於西安.

7、一字千金:據《史記·呂不韋列傳》記載:「呂不韋乃使其客人人著所聞,集論以為八覽,六論,十二紀,二十餘萬言以為備萬物古今之事,號曰《呂氏春秋》布咸陽市門,懸千金其上,延諸侯遊士賓客有能增損一字者予千金」這就是成語「一字千金」的來歷其後,「一字千金」多用來形容文章的價值很高 .

咸陽屬於西安

與西安有關的成語

6樓:我是大角度

涇渭分明,讀音jīng wèi fēn míng。是一個成語,源自自然景觀。渭河是黃河的最大支流,涇河又是渭河的最大支流,涇河和渭河在西安市高陵區交匯時,由於含沙量不同,呈現出一清一濁,清水濁水同流一河互不相融的奇特景觀,形成了一道非常明顯的界限。

後人就用涇河之水流入渭河時清濁不混來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也用來比喻人品的清濁,比喻對待同一事物表現出來的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

描寫西安的成語有什麼?

7樓:娛粒粒

1、涇渭分明

【讀音】: jīng wèi fēn míng

【解釋】:涇河水清,渭河水渾,涇河的水流入渭河時,清濁不混。 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

【例句】:涇渭分明緣底事,元戎總未計恩仇。 ◎林伯渠《和朱總出太行韻》

2、六街三市

【讀音】:liù jiē sān shì

【解釋】:六街:唐代長安城中的六條大街;市:古代稱早晨、中午、傍晚為三時之市。泛指大街小巷。

【例句】:果然那廂有座城池,六街三市,萬戶千門,來來往往,人都在光天化日之下。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三回

3、渭濱垂釣

【讀音】: wèi bīn chuí diào

【解釋】:垂釣於渭水之濱,即在渭水河邊釣魚的意思

4、涇渭不分

【讀音】: jīng wèi bù fēn

【解釋】:涇水和渭水清濁不分。比喻好壞不分,是非不明。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分句

5、一字千金

【讀音】: yī zì qiān jīn

【解釋】:增損一字,賞予千金。 稱讚文辭精妙,不可更改。

【例句】:文溫以麗,意悲而遠,驚心動魄,可謂幾乎一字千金  南朝梁·鍾嶸《詩品》捲上

關於報考西安交大的自主招生,關於西安交大自主招生面試流程

西安交大自主招生報名條件如下 具有學科特長和創新潛質的高中理科優秀畢業生,滿足以下條件之一者可報考 1 高中階段獲得全國中學生數學 物理 化學 生物 資訊等競賽的省級三等獎及以上獲獎者 2 高中階段獲得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 含全國青少年生物和環境科學實踐活動 明天小小科學家 獎勵活動 全國中小學電...

關於西安外語學院,關於西安外語學院

西安外國語學院建立於1952年,是新中國最早建立的4所外國語院校之一。經過53年的建設,學校積累了豐富的辦學經驗,形成了開放式 國際化的辦學特色,目前已經發展成為一所以外國語言文學為主體,以外語教育為特色,多學科發展 多層次培養的綜合性高等學府,為國家培養了數以萬計的高階外語人才,成為我國重要的外語...

關於成都和西安的問題

肯定是成都啊.成都有位於四川盆地西部的岷江中游地段,其平原面積和丘陵 山地面積幾乎各佔一半。成都市區位於成都平原東部,自古就有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灌溉,因此成為 水旱從人,不知饑饉 的 天府之土 成都,簡稱蓉,是四川省省會,四川省的政治 經濟和文化中心,同時也是 規劃確定的 西南地區的科技中心 商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