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竹,柳的意向分別是什麼,梅 竹 鬆分別象徵什麼精神

時間 2021-06-18 02:04:51

1樓:莞爾

梅:傲雪 堅強 不屈不撓 逆境

宋人陳亮《梅花》:「一朵忽先變,百花皆後香。」王安石《梅花》: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陸游的著名詞作《詠梅》:「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竹:正直、高潔、堅韌、虛懷若谷。

陸游的《云溪觀竹戲書二絕句》(其一):「氣蓋冰霜勁有餘,江邊見此列仙癯。清寒直入人肌骨,一點塵埃住得無。

」白居易《題窗竹》:「不用裁為鳴鳳管,不須截為釣魚竿;千花百草凋零後,留向紛紛雪裡看。」

柳:惜別、哀婉、柔情。

隋代無名氏的《送別》詩:「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

」元代王實甫的《西廂記·長亭送別》中有「柳絲長,玉驄難系」的曲詞,依依柳絲雖是相思所託,但也無法系住張生的馬。柳永《雨霖鈴》:「今宵酒醒何處?

楊柳岸曉風殘月。」寫盡淒涼哀婉的情愫。

2樓:匿名使用者

一般梅喻堅強,竹喻正直,柳喻離別。相關例子樓上都舉了。補充一些關於它們的典故,這幾種植物在典故中的寓意可能會於一般的意義不同,所以在此列出,僅供參考:

【王恭柳】《晉書·王恭傳》:「(王)恭美姿儀,人多愛悅,或目之雲:『濯濯如春月柳。

』嘗被鶴氅裘,涉雪而行,孟昶窺見之。嘆曰:『此真神仙中人也!

」』0指人物品貌出眾。唐李商隱《行至金中驛寄興元渤海尚書》:「諸生個個王恭柳,從事人人庚杲蓮。

」另參見天文部·氣象「披氅」、器用部·衣冠「王恭鶴氅」、人物部·其他「鶴氅人」、人事部·雅逸「披鶴氅」。

【五株柳】晉陶潛《五柳先生傳》:「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宅邊有五柳樹,因以為號焉。」o喻指隱者。

唐李白《嘲王厲陽不肯飲酒》。「浪撫一張琴,虛栽五株柳。」另參見器用部·宮室「陶宅」、人物部·人傑「五柳先生」、人事部·雅逸「五柳閉門」。

【張緒柳】《南史·張緒傳》:「(張)緒吐納風流,聽者皆忘飢疲,見者肅然如在宗廟。……劉俊之為益州,獻蜀柳數株、枝條甚長,狀若絲縷。

時舊宮芳林苑始成,武帝以植於太昌靈和殿前,常賞玩諮嗟,曰:「此楊柳風流可愛,似張緒當年時。」』o指人談吐風流,舉止儒雅一宋陸游《小國竹間得梅一枝》:

「夢魂不接莊周夢,心事肯付張緒柳4』另參見人事部·雅遺「靈和標格。」

【陶公柳】《晉書,陶侃傳》:「(陶侃)嘗課諸營種柳,都尉夏施盜官柳植之於己門、侃後見,駐車問倒:「此是武昌西門前柳,何因盜來此種?

』施惶怖謝罪。」o詠柳,或喻軍紀嚴明。宋蘇軾《遊武昌寒溪西山寺》:

「空傳孫郎石,無復陶公柳。」另參見武備部·軍旅「武昌柳」。

【龍竹】晉葛洪《神仙傳·壺公):費長房從壺公學仙,辭歸,「憂不得到家。公以一竹枝與之日:

『但騎此得到家耳。』房騎竹杖辭去,忽如睡覺,已到家……所騎竹杖棄葛陂中,視之,乃青龍耳」。o喻得道成仙,或指竹杖。

唐王績《遊仙四首》之四:「鴨桃聞已種,龍竹未經騎。」另參見地理部·土石「葛陂」、動物部·鱗介「葛陂龍」、九流部·神仙「杖化龍」、器用部·日用「龍杖」。

【此君】《世說新語·任誕》:「王子猷嘗暫寄人空宅住,便令種竹。或問:

『暫住何煩爾?』王嘯詠良久,直指竹日:『何可一日無此君!

」』0詠竹。唐杜牧《題劉秀才新竹》:「不是山陰客,何人愛此君。

」另參見文明部·書畫「墨君」。人事部·雅逸「何可一日無此君。」

【竹頭】《晉書·陶侃傳》:「時造船,木屑及竹頭悉令舉掌之,威不解所以。後正會,積雪始晴,聽事前餘雪猶溼,於是以屑布地。

及桓溫代蜀,又以(陶)侃所貯竹頭作丁裝船。其綜理微密,皆此類也。」』o指節儉而善於利用廢物。

宋陸游《北窗》:「竹頭那足用,桐尾不禁焦。」』另參見人事部·稟性「陶公木屑」。

【竹林】參見人物部·聖賢「七賢」。唐盧綸《送從叔程歸西川幕》:「豈念在貧巷,竹林鳴鳥聲。」

【伶化採】參見文明部。禮樂「伶倫吹」。o詠竹。唐李賀《苦篁調嘯引》:「伶倫採之自昆丘,軒轅詔遣中分作十二。」

【孟筍】《三國志·吳志、孫皓傳》裴松之注引《楚國先賢傳》:『「(孟)宗母嗜筍、冬節將至,時筍尚未生,宗入竹林哀嘆,而筍為之出,得以供母。皆以為至孝之所致感。

」o喻孝親。清袁枚《寄懷錢玲沙方怕予告歸裡》:「萊衣久舞宮袍淡,孟筍重嘗野味鮮。

」另參見倫類部·親眷「孝筍」。

【柯亭竹】參見文明部。禮樂「柯笛」。南朝梁蕭衍《詠笛》:「柯亭有奇竹,含情復抑揚。」

【胸有成竹】宋蘇軾《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故畫竹,必先得成竹於胸中,執筆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急起從之,振筆直遂,以追其所見,如兔起鶻落,少縱則逝矣。」o喻做事先有成算。

宋晁補之《贈文潛甥楊克一學文與可畫竹求詩》:「與可畫竹時,胸中有成竹。」另參見人體部·肢體「胸有竹」。

【騎青竹】參見倫類部·師友「竹馬」。唐杜甫《李司馬橋成高使君自成都回》:「已傳童子騎青竹,總擬橋東待使君。」

【湘竹】參見人事部·情感「江娥啼竹」。唐白居易《江上送客》:「杜鵑聲似哭,湘竹斑如血。」

梅、竹、鬆分別象徵什麼精神 10

3樓:匿名使用者

竹子 堅貞高潔象徵

松樹 它代表著是堅強不屈,不怕困難打倒的精神,它孤獨,正直,樸素,不怕嚴寒。四季常青,是一個真正的強者。

梅花 梅以它的高潔、堅強、謙虛的品格,給人以立志奮發的激勵。在嚴寒中,梅開百花之先,獨天下而春,因此梅又常被民間作為傳春報喜的吉祥象徵。

4樓:愛芳姍

鬆象徵堅貞,是君子品相的最重要代表;竹象徵高雅,是君子不染塵俗,不迷惑於名利的代表;梅象徵孤傲,是君子不屈服不趨炎附勢的代表蘭象徵幽僻,是君子不願同流合汙與不與世俗雜人為伍的代表

5樓:匿名使用者

梅——高潔

竹——挺直

鬆——不畏嚴寒

6樓:匿名使用者

梅的孤傲

竹的氣節

鬆的堅韌挺拔

7樓:百度使用者

不畏寒冬 堅韌不拔 屹立

梅蘭竹菊柳鬆分別有什麼精神

8樓:花戲舞蝶

梅,高潔傲岸;蘭,幽雅空靈;竹,虛心有節;菊,冷豔清貞;正是因為有這樣清雅淡泊的品質,所以為世人所鍾愛,被人們稱之為「四君子」。

中國的文人墨客在一花一草、一石一木中負載了自己的一片真情,使花木草石脫離或拓展了原有的意義,從而成為感物喻志的象徵,也是詠物詩和花鳥畫中最常見的題材,這正是根源於對這種審美人格境界的神往。

「梅、竹、鬆」分別象徵什麼精神?

梅蘭菊竹分別有什麼品質

寒舍三友中指鬆,梅,竹的三句詩分別是什麼

素衣掩紅妝 鬆 鬱郁澗底鬆,離離山上苗,以彼徑寸莖,蔭此百尺條。晉太康 左思 有鬆百尺大十圍,生在澗底寒且卑。唐 白居易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苔滑非關雨,鬆鳴不假風。唐 寒山子 鬆門風自掃,瀑布雪難消。唐 皇甫曾 蒼蒼松檜陰,曉日露西嶺。唐 許渾 鬆間石上定僧寒,夜半猶溪水聲急。唐 陸龜蒙 穿鬆...

關於松竹梅品格的人,梅竹松的品格是什麼

江姐和文天祥 我只知道這些。梅竹松的品格是什麼 松 飽經風霜 蒼翠挺拔 不畏嚴寒。竹 風過不折,雨過不注 傲然挺立。梅 傲骨梅香 寒梅傲雪 嬌而不。松 飽經風霜 蒼翠挺拔 不畏嚴寒 賽雪欺霜。竹 風過不折,雨過不注 傲然挺立 鋼勁挺拔 不畏嚴寒。梅 傲骨梅香 寒梅傲雪 嬌而不豔 鐵虯銀。歲寒三友包括...

讚美鬆,梅,竹的詩詞,讚美鬆,竹,梅詩句有那些

一 梅 和盡風霜苦難深,殘軀病骨瘦冰心。歷經萬苦千辛後,唯剩幽香放上林。1.來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維 雜詠 2.牆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足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 梅 二 蘭 紅塵不意逐浮名,故向空山澗谷生。且與石泉埋骨去,管它世上雨和晴。1.蘭葉春葳蕤,桂花秋皎潔。張九齡 感遇其二 2.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