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最出名的詩叫什麼,王勃的著名詩詞有哪幾首?

時間 2021-06-18 08:02:03

1樓:匿名使用者

詠 風王勃

肅肅涼風生, 加我林壑清。

驅煙尋澗戶, 卷霧出山楹。

去來固無跡, 動息如有情。

日落山水靜, 為君起鬆聲。

宋玉的《風賦》雲:「夫風者,天地之氣,溥暢而至,不擇貴賤高下而加焉。」本篇所詠的「涼風」,正具有這種平等普濟的美德。

炎熱未消的初秋,一陣清風襲來,給人以快意和涼爽。你看那「肅肅」的涼風吹來了,頓時吹散濁熱,使林壑清爽起來。它很快吹遍林壑,驅散澗上的煙雲,使我尋到澗底的人家,捲走山上的霧靄,現出山間的房屋,無怪乎詩人情不自禁地讚美它「去來固無跡,動息如有情」了。

這風確乎是「有情」的。當日落西山、萬籟俱寂的時候,她又不辭辛勞地吹響松濤,奏起大自然的雄渾樂曲,給人以歡娛。

滕王閣詩

王勃滕王高閣臨江渚, 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雲, 珠簾暮卷西山雨。

閒雲潭影日悠悠, 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 檻外長江空自流。

唐高宗上元三年(676),詩人遠道去交趾探父,途經洪州(今江西南昌),參與閻都督宴會,即席作《滕王閣序》,序末附這首凝鍊、含蓄的詩篇,概括了序的內容。第一句開門見山,用質樸蒼老的筆法,點出了滕王閣的形勢。滕王閣是高祖李淵之子滕王李元嬰任洪州都督時所建。

故址在今江西新建西章江門上,下臨贛江,可以遠望,可以俯視,下文的「南浦」、「西山」、「閒雲」、「潭影」和「檻外長江」都從第一句「高閣臨江渚」生發出來。滕王閣的形勢是這樣的好,但是如今閣中有誰來遊賞呢?想當年建閣的滕王已經死去,坐著鸞鈴馬車,掛著琳琅玉佩,來到閣上,舉行宴會,那種豪華的場面,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第一句寫空間,第二句寫時間,第一句興致勃勃,第二句意興闌珊,兩兩對照。詩人運用「隨立隨掃」的方法,使讀者自然產生盛衰無常的感覺。寥寥兩句已把全詩主題包括無餘。

三四兩句緊承第二句,更加發揮。閣既無人遊賞,閣內畫棟珠簾當然冷落可憐,只有南浦的雲,西山的雨,暮暮朝朝,與它為伴。這兩句不但寫出滕王閣的寂寞,而且畫棟飛上了南浦的雲,寫出了滕王閣的居高,珠簾捲入了西山的雨,寫出了滕王閣的臨遠,情景交融,寄慨遙深。

別薛華王勃

送送多窮路, 遑遑獨問津。

悲涼千里道, 悽斷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 生涯共苦辛。

無論去與住, 俱是夢中人。

抒寫離情別緒之作,歷代詩歌中不計其數。但是,「詩要避俗,更要避熟」(劉熙載《藝概·詩概》)。《別薛華》則堪稱是一首含意雋永,別具一格,意境新穎的送別詩。

首聯即切題。「送送多窮路,遑遑獨問津」,是說送了一程又一程,面前有多少荒寂艱難的路。當友人踽踽獨去,沿途問路時,心情又該是多麼的惶惶不安。

此聯中一個「窮」字、一個「獨」字,真乃傳神之筆:窮路悽孤送摯友,把悲苦的心情,渲染得十分真切。但是,它又不僅僅是作者,也是遠行人──薛華心情的真實寫照,語意雙關。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城闕輔三秦, 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 同是宦遊人。

海記憶體知己, 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 兒女共沾巾。

首聯屬「工對」中的「地名對」,極壯闊,極精整。第一句寫長安的城垣、宮闕被遼闊的三秦之地所「輔」(護持、拱衛),氣勢雄偉,點送別之地。第二句裡的「五津」指岷江的五大渡口白華津、萬里津、江首津、涉頭津、江南津,泛指「蜀川」,點杜少府即將宦遊之地;而「風煙」、「望」,又把相隔千里的秦、蜀兩地連在一起。

自長安遙望蜀川,視線為迷濛的風煙所遮,微露傷別之意,已攝下文「離別」、「天涯」之魂。

因首聯已對仗工穩,為了避免板滯,故次聯以散調承之,文情跌宕。「與君離別意」承首聯寫惜別之感,欲吐還吞。翻譯一下,那就是:

「跟你離別的意緒啊!……」那意緒怎麼樣,沒有說;立刻改口,來了個轉折,用「同是宦遊人」一句加以寬解。意思是:

我和你同樣遠離故土,宦遊他鄉;這次離別,只不過是客中之別,又何必感傷!

江亭夜月送別二首(其二)

王勃亂煙籠碧砌, 飛月向南端。

寂寞離亭掩, 江山此夜寒。

在王勃的《王子安文集》中,可以與上面這首詩參證的江邊送別詩,有《別人四首》、《秋江送別二首》等,都是他旅居巴蜀期間所寫的客中送客之作。與這首詩同題的第一首詩是:

江送巴南水,山橫塞北雲。津亭秋月夜,誰見泣離群?

山 中王勃

長江悲已滯, 萬里念將歸。

況屬高風晚, 山山黃葉飛。

這是一首抒寫旅愁歸思的詩,大概作於王勃被廢斥後在巴蜀作客期間。

詩的前半首是一聯對句。詩人以「萬里」對「長江」,是從地理概念上寫遠在異鄉、歸路迢迢的處境;以「將歸」對「已滯」,是從時間概念上寫客旅久滯、思歸未歸的狀況。兩句中的「悲」和「念」二字,則是用來點出因上述境況而產生的感慨和意願。

詩的後半首,即景點染,用眼前「高風晚」、「黃葉飛」的深秋景色,進一步烘托出這個「悲」和「念」的心情。

2樓:匿名使用者

最出名的應該是《騰王閣序》了!

王勃的著名詩詞有哪幾首?

3樓:匿名使用者

王勃的著名詩詞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郊園即事》、《滕王閣詩》、《詠風》、《餞韋兵曹》、《別薛華》、《樂府雜曲·鼓吹曲辭·臨高臺》、《倬彼我係》、《江亭夜月送別二首》。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海記憶體知已,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2、《郊園即事》

煙霞春旦賞,松竹故年心。斷山疑畫障,懸溜瀉鳴琴。草遍南亭合,花開北院深。閒居饒酒賦,隨興欲抽簪。

3、《滕王閣詩》

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

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

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

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4、《詠風》

肅肅涼景生,加我林壑清。驅煙尋澗戶,卷霧出山楹。去來固無跡,動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靜,為君起鬆聲。

5、《餞韋兵曹》

徵驂臨野次,別袂慘江垂。川霽浮煙斂,山明落照移。鷹風凋晚葉,蟬露泣秋枝。亭皋分遠望,延想間雲涯。

6、《別薛華》

送送多窮路,遑遑獨問津。悲涼千里道,悽斷百年身。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無論去與住,俱是夢中人。

7、《樂府雜曲·鼓吹曲辭·臨高臺》

臨高臺,高臺迢遞絕浮埃。瑤軒綺構何崔嵬, 鸞歌鳳吹清且哀。俯瞰長安道,萋萋御溝草。 斜對...

8、《倬彼我係》

倬彼我係,出自有周。分疆錫社,派別支流。居衛仕宋,臣嬴相劉。乃武乃文,或公或侯。晉歷崩坼,衣冠擾弊。...

9、《江亭夜月送別二首》

江送巴南水,山橫塞北雲。津亭秋月夜,誰見泣離群。亂煙籠碧砌,飛月向南端。寂寂離亭掩,江山此夜寒。

擴充套件資料

王勃自幼聰敏好學,據《舊唐書》記載,他六歲即能寫文章,文筆流暢,被贊為「神童」。九歲時,讀顏師古注《漢書》,作《指瑕》十卷以糾正其錯。十六歲時,應幽素科試及第,授職朝散郎。

因做《鬥雞檄》被趕出沛王府。之後,王勃歷時三年遊覽巴蜀山川景物,創作了大量詩文。

王勃在詩歌體裁上擅長五律和五絕,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學成就是駢文,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堪稱一時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閣序》等。

4樓:匿名使用者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唐·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譯文巍巍長安,雄踞三秦之地;渺渺四川,卻在迢迢遠方。

你我命運何等相仿,奔波仕途,遠離家鄉。

只要有知心朋友,四海之內不覺遙遠。即便在天涯海角,感覺就像近鄰一樣。

岔道分手,實在不用兒女情長,淚灑衣裳。

2.蜀中九日 / 九日登高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鄉臺,他席他鄉送客杯。

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

譯文在重陽節這天登高回望故鄉,身處他鄉,設席送朋友離開,舉杯之際,分外愁。

心中已經厭倦了南方客居的各種愁苦,我想北歸不得,鴻雁為何還要從北方來。

3.江亭夜月送別二首

唐·王勃

江送巴南水,山橫塞北雲。

津亭秋月夜,誰見泣離群?

亂煙籠碧砌,飛月向南端。

寂寞離亭掩,江山此夜寒。

譯文長江遠遠地送走了從巴南來的流水,大山橫亙,彷彿嵌入了塞北的雲層。秋天明月夜,在這渡口亭子裡,誰見過在離別時哭哭啼啼的呢?

亂糟糟的煙霧籠罩著青綠的臺階,高高的月亮照耀著江亭的南門。離亭的門關閉著,周圍寂靜無聲;今夜裡大江與高山都顯得那麼淒涼。

4、《別薛華》

送送多窮路,遑遑獨問津。

悲涼千里道,悽斷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無論去與住,俱是夢中人。

5、《長柳》

晨徵犯煙磴,夕憩在雲關。

晚風清近壑,新月照澄灣。

郊童樵唱返,津叟釣歌還。

客行無與晤,賴此釋愁顏。

6、《春日還郊》

閒情兼嘿語,攜杖赴巖泉。

草綠縈新帶,榆青綴古錢。

魚床侵岸水,鳥路入山煙。

還題平子賦,花樹滿春田。

7、《春日宴樂遊園賦韻得接字》

帝裡寒光盡,神皋春望浹。

梅郊落晚英,柳甸驚初葉。

流水抽奇弄,崩雲灑芳牒。

清尊湛不空,暫喜平生接。

拓展內容

王勃 (唐代文學家、「初唐四傑」之一) 編輯

王勃(約650年—約676年),字子安,漢族,唐代文學家。古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學世家,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並稱為「王楊盧駱」、「初唐四傑」。

王勃自幼聰敏好學,據《舊唐書》記載,他六歲即能寫文章,文筆流暢,被贊為「神童」。九歲時,讀顏師古注《漢書》,作《指瑕》十卷以糾正其錯。十六歲時,應幽素科試及第,授職朝散郎。

因做《鬥雞檄》被趕出沛王府。之後,王勃歷時三年遊覽巴蜀山川景物,創作了大量詩文。返回長安後,求補得虢州參軍。

在參軍任上,因私殺官奴二次被貶。

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親返回時,不幸渡海溺水,驚悸而死。王勃在詩歌體裁上擅長五律和五絕,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主要文學成就是駢文,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堪稱一時之最,代表作品有《滕王閣序》等。

5樓:匿名使用者

一、王勃的著名詩詞有:

1、五言古詩:《詠風

》、《懷仙》、《山亭夜宴》、《忽夢遊仙》 ;七言古詩:《秋夜長》、《採蓮曲》、《寒夜懷友》二首、《滕王閣詩》 ;五言律詩:《別薛華》、《尋道觀》、《銅雀妓》二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八仙徑》、《聖泉宴》、《易陽早發》、《山居晚眺贈王道士》 ;五言絕句:

《春遊》、《早春野望》、《登城春望》、《江亭夜月送別》二首。

2、王勃名詩詞太多,現僅摘錄幾首:

(1)滕王閣詩:滕王高閣臨江渚,佩玉鳴鸞罷歌舞。畫棟朝飛南浦雲,珠簾暮卷西山雨。閒雲潭影日悠悠,物換星移幾度秋。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

(2)秋夜長:秋夜長,殊未央,月明白露澄清光,層城綺閣遙相望。遙相望,川無樑,北風受節南雁翔,崇蘭委質時菊芳。

鳴環曳履出長廊,為君秋夜搗衣裳。纖羅對鳳凰,丹綺雙鴛鴦,調砧亂杵思自傷。思自傷,征夫萬里戍他鄉。

鶴關音信斷,龍門道路長。君在天一方,寒衣徒自香。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岐路,兒女共沾巾。

二、王勃簡介:

王勃(約650年—約676年),字子安,漢族,唐代詩人。古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學世家,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並稱為「初唐四傑」,王勃為四傑之首。王勃在詩歌體裁上擅長五律和五絕,代表作品有《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主要文學成就是駢文,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上,都是上乘之作,代表作品有《滕王閣序》等。

王勃寫的詩,王勃寫過哪些詩?

1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代 王勃。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2 山中 唐代 王勃。長江悲已滯,萬里念將歸。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3 蜀中九日 唐代 王勃。九月九日望鄉臺,他席他鄉送客杯。人情已厭南中苦,鴻雁那從北地來。4 滕王...

王勃的詩小學10首,小學王勃古詩

餞韋兵曹。唐 王勃。徵驂臨野次,別袂慘江垂。川霽浮煙斂,山明落照移。鷹風凋晚葉,蟬露泣秋枝。亭皋分遠望,延想間雲涯。觀內懷仙。唐 王勃。玉架殘書隱,金壇舊跡迷。牽花尋紫澗,步葉下清溪。瓊漿猶類乳,石髓尚如泥。自能成羽翼,何必仰雲梯。秋日別王長史。唐 王勃。別路餘千里,深恩重百年。正悲西候日,更動北梁...

王勃的著名的送別詩句是什麼,王勃有哪些送別的詩句

逸心vs思飛灬 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 詞 目 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讀 音 h i n i c n zh j ti n y ru b l n 英 文 a bosom friend afar brings a distant land near.釋 義 四海之內思念著自己的知己朋友,即使遠在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