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出陸游《訴衷情》的原文全文及拼音

時間 2021-06-18 09:15:47

1樓:匿名使用者

原文如下:

訴衷情  陸游 宋

當年萬里覓封侯, 匹馬戍梁州。

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

胡未滅, 鬢先秋, 淚空流。

此生誰料, 心在天山,身老滄洲!

拼音如下:

sù zhōng qíng   lù yóu

dāng nián wàn lǐ mì fēng hóu , pǐ mǎ shù liáng zhōu 。

guān hé mèng duàn hé chù ?chén àn jiù diāo qiú 。

hú wèi miè , bìn xiān qiū , lèi kōng liú 。

cǐ shēng shuí liào , xīn zài tiān shān ,shēn lǎo cāng zhōu !

翻譯:回憶當年鵬程萬里為了尋覓封侯,單槍匹馬奔赴邊境保衛梁州。如今防守邊疆要塞的從軍生活已成夢中之串,夢一醒知在何處?

灰塵已經蓋滿了舊時出征的招裘。胡人還未消滅,鬢邊已呈秋霜,感傷的眼淚白白地淌流。這一生誰能預料,原想一心一意抗故在天山,如今卻一輩子老死於滄洲!

創作背景 :本詞是作者老年時期才寫的(依據鬢先秋,身老滄洲)表現了作者壯志難酬的思想感情(關河夢斷何處)豪情壯志:因年老而無奈悲傷,年邁卻牽掛國家的安危:

胡未滅;人:鬢先秋。表達情感:

悲憤,無奈,不滿,不甘,壯志難酬以怎樣的形式表達情感?

2樓:我的剪刀如夢

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戊梁州

陸游寫的《訴衷情》原文是什麼?

3樓:虎牙玉兒

《訴衷情》

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

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

【註解】

1.覓:尋求。

2.梁州:古陝西地,此指漢中前線。

3.關河:此指大散關、渭河一帶。何處:不知何處。無蹤跡可尋之意。

4.「胡未滅」三句:胡未滅:用《漢書霍去病傳》「匈奴未滅,何以家為」語意。鬢先秋:鬢髮先白。

5.「此生」三句:天山:這裡代指西北邊境前線。滄洲:水邊陸地,常指隱士居住之地。這裡指陸游退隱所住的鏡湖之濱。

【釋義】

回憶當年鵬程萬里為了尋找建功立業的機會,單槍匹馬奔赴邊境保衛梁州。如今防守邊疆要塞的從軍生活只能在夢中出現,夢一醒不知身在何處?灰塵已經蓋滿了舊時出征的貂裘。

人還未消滅,鬢邊已呈秋霜,感傷的眼淚白白地淌流。這一生誰能預料,原想一心一意抗敵在天山,如今卻一輩子老死於滄洲!

遊這首詞,確實飽含著人生的秋意,但由於詞人「身老滄洲」的感嘆中包含了更多的歷史內容,他的闌干老淚中融匯了對祖國熾熱的感情,所以,詞的情調體現出幽咽而又不失開闊深沉的特色,比一般僅僅抒寫個人苦悶的作品顯得更有力量,更為動人。

【鑑賞】

陸游出生第二年,北宋便為金人所滅。陸游輕壯年時期一心向往中原,收復失地。四十八歲那年他曾經到西北前線南鄭(今陝西漢中),在川陝宣撫使王炎公署裡參與軍事活動。

這是諸葛亮當年北伐收復河山一貫主戰的人物,主和苟安,所以他的理想和願望只能變成滿腔憂憤,時常在在詩詞中表露出來。這首詞便是晚年退居山陰以後抒寫上述情懷的名篇。

《訴衷情》(陸游)整首詩是?

4樓:匿名使用者

陸游《訴衷情》兩首賞析

當年萬里覓封候,匹馬戍梁州。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

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

訴衷情 ·陸游

青衫初入九重城,結友盡豪英。蠟封夜半傳檄,馳騎諭幽並。

時易失,志難城,鬢絲生。平章風月,彈壓江山,別是功名。

訴衷情》(陸游,陸游《訴衷情》拼音版

1.懷著自豪的心情回憶從戎南鄭的生活,為尋找殺敵立功以取封侯的機會 英勇善戰,愛國情操 2.這裡連用 未 先 空 三個虛詞,表達作者對現實的幻滅感,一唱一嘆,感人至深。3.世態遷移,國破人亡 失望,憤慨 空是 無奈吧 暗是 悲傷 陸游 訴衷情 拼音版 訴衷情 陸游 d ng ni n w n l m...

訴衷情 陸游 譯文,陸游的宋詞《訴衷情》的全文翻譯是什麼?

小學六年級數學 陸游 訴衷情 譯文 當年萬里覓封侯,匹馬戍梁州。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譯文 回憶當年鵬程萬里為了尋覓封侯,單槍匹馬奔赴邊境保衛梁州。如今防守邊疆要塞的從軍生活已成夢中之串,夢一醒知在何處?灰塵已經蓋滿了舊時出征的招裘。胡人還未...

陸游的《訴衷情》讀後感,讀了陸游的訴衷情你對陸游怎樣的印象?

陸游有 訴衷情 詞二首,其中一首的首句是 當年萬里覓封候 另外一首即此詞。宋光宗紹熙元年 1190 陸游六十六歲,閒居山陰 浙江紹興 曾作詩 予十年間兩坐斥,罪雖擢髮莫數,而詩為首,謂之 嘲詠風月 既還山,遂以 風月 名小軒,且作絕句 這首詞中有 平章風月,別是功名 之句,可能是同一時期的作品可以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