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好詞好句好段和讀後感,三國演義好詞好句好段摘抄大全

時間 2021-06-29 15:44:53

1樓:gong宮

1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桃園三結義)2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評價曹操)

3汝視我之劍不利否?汝劍利,吾劍未嘗不利(袁紹)4寧教我負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負我(曹操)

5大丈夫願臨陣鬥死,豈可入牆而望活乎(袁紹)6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衣服破,尚可縫;手足斷,安可續?(劉備)7父精母血,不可棄也(夏侯敦)

8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曹操對劉備)

9吾露父母之形,以顯清白之體耳(禰衡)

10吾觀顏良,如插標賣首耳(關羽)

11吾弟張翼德,於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頭,如探囊取物耳(關羽評張飛)12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13我乃燕人張翼德也! 誰敢與我決一死戰(張飛)14丈夫處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將醉,吾將醉兮發狂吟(周瑜)

15大丈夫生於亂世,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太史慈)16生子當如孫仲謀!若劉景升父子,豚犬耳(曹操評孫權)17但有斷頭將軍,無降將軍(嚴顏)

18吾手中寶刀卻不老!(黃忠)

19子龍一身都是膽也!(劉備評趙雲)

20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劉備對劉禪)21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馬謖)22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諸葛亮)

23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24古者擇賢者而讓之

25良禽擇木而犧,賢臣擇主而事.

26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27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28賠了夫人又折兵

29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30令我永生難忘的還是姜維的一句話:人生如白駒過隙!

2樓:紫金輕甲

"伏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

司馬徽一向看好諸葛亮和龐統,曾經把諸葛亮比成姜尚,張良,所以這話從他嘴裡說出來一點也不奇怪。二人倒也有些經天緯地的本事,因此這麼說也不過份。奇怪的是劉備二人皆得,反倒不能安天下了,不能不引人思考。

"內事不決問張昭,外事不決問周瑜"

孫策當政時常常霸氣有餘而策略不足,想不到他倒還有些識人之能,前者信任太史慈回城招降眾人,臨死時還給孫權留下了這樣的忠告,深刻看出了兩人的處事風格。事實也驗證了他的準確性,張昭主外事時主張投降曹操;周瑜主內事時把孫權的妹子糊里糊塗地嫁給了劉備。而二人各行其事時卻做得近乎完美。

"生子當如孫仲謀"

小時候看三國,很不明白這句話的含義,倒底是在誇孫權還是在罵孫權。稍大了一點後才知道,曹操其實和孫權他爹孫堅是一輩的,這麼說沒什麼不可以。另外曹操的主要意思是誇孫權能守住父兄基業,跟袁紹和劉表的那幾個敗家子不同。

怪不得辛棄疾很是欣賞孫權,並在自己的詞裡引用了這句話。

"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

個人認為,在曹操說過的所有的話裡面,這句話是最精闢的。難怪劉備會嚇掉勺子,連蒼天也打了個冷戰,以為洩露了天機。其實曹操也就是這麼一說,試探一下而已,後來又被劉備一糊弄,否定了自己有生以來說過的最正確的一句話。

三國演義好詞好句好段摘抄大全

3樓:匿名使用者

一手包辦、一舉兩得、一臂之力、一親芳澤、七步成詩、三顧茅廬、下筆成章、不出所料

不由分說、不知所云、不容偏廢、乘虛而入、五內如焚、人生如寄、仰人鼻息、伯仲之間

位極人臣、作奸犯科、偃旗息鼓、出言不遜、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初出茅廬、刮目相待

危在旦夕、危急存亡之秋、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同符合契、吳下阿蒙、敝帚千金

廊廟之器、才高八斗、手不釋卷、指日可待、探囊取物、文思泉湧、旦夕之危、明眸善睞

月明星稀、土崩魚爛、如入無人之境、如魚得水、妄自菲薄、孑然一生、對酒當歌、 屈指可數

好句摘抄:

1、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

2、大丈夫處世,不能立功建業,幾與草木同腐乎?

3、大丈夫生於亂世,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

4、大丈夫願臨陣鬥死,豈可入牆而望活乎。

5、但有斷頭將軍,無降將軍。

6、吾弟張翼德,於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頭,如探囊取物耳。

7、我乃燕人張翼德也!誰敢與我決一死戰。

8、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矣!

9、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10、生子當如孫仲謀!若劉景升父子,豚犬耳。

11、汝視我之劍不利否?汝劍利,吾劍未嘗不利。

12、強中自有強中手,用詐還逢識詐人。

13、寧教我負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負我。

14、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於宇宙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方今春龍乘時變化,猶人得志而縱橫四海。龍之為物,可比世之英雄。

15、令我永生難忘的還是姜維的一句話:人生如白駒過隙!

16、良禽擇木而犧,賢臣擇主而事。

17、寬以待人,柔能克刖,英雄莫敵。

18、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19、今天下英雄,惟使君與操耳!

20、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21、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22、鳳翱翔於千仞兮,非梧不棲;士伏處於一方兮,非主不依。樂躬耕於隴畝兮,吾愛吾廬;聊寄傲於琴書兮,以待天時。

23、吾觀顏良,如插標賣首耳。

24、鷦鷯尚存一枝,狡兔猶藏三窟。

25、雞肋,食之無肉,棄之有味。

26、古者擇賢者而讓之。

27、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

28、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29、父精母血,不可棄也。

30、夫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也。

31、吾露父母之形,以顯清白之體耳。

32、丈夫處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將醉,吾將醉兮發狂吟。

33、勇將不怯死以苟免,壯士不毀節而求生。

34、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謀,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36、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37、吾手中寶刀卻不老!

38、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

39、子龍一身都是膽也!

4樓:匿名使用者

好詞摘抄:

妄自菲薄、智取陳倉、七擒七縱、六出祁山、舌戰群儒、單

刀赴會、得隴望蜀、負重致遠

出言不遜、兵貴神速、吳下阿蒙、斷頭將軍、車載斗量、勢如破竹、老牛舐犢、如嚼雞肋

堅壁清野、巢毀卵破、顧曲周郎、一身是膽、超群絕倫、七步之才、才佔八鬥、空城計

如魚得水、髀肉復生、如飲醇醪、步步為營、偃旗息鼓、七步成詩、三國歸晉、火燒連營

赤壁大戰、草船借箭、三顧茅廬、畫餅充飢、望梅止渴

好段摘抄:

1、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張角語

2、布平生不好鬥,惟好解鬥--轅門射戟前呂布語

3、拚將一死酬知己,致令千秋仰義名--為報當日之恩情,關羽放了曹操,後世的評價

4、碧眼小兒!紫髯鼠輩!還識我否?--關羽借呂蒙口罵孫權

5、陛下初登寶位,未可動兵。只宜修文偃武,增設學校,以安民心;遣使入川,與蜀同盟,共分天下,緩緩圖之--張昭對孫權語

6、備若有基本,天下碌碌之輩,誠不足慮也--劉備對錶語

7、備乃中山靖王之後,孝景皇帝玄孫。--劉備走天下的名片

8、備久慕高名,兩次晉謁,不遇空回,惆悵何似!竊念備漢朝苗裔,濫叨名爵,伏睹朝廷陵替,綱紀崩摧,群雄亂國,備心膽俱裂。雖有匡濟之誠,實乏經綸之策。

仰望先生仁慈忠義,慨然展呂望之大才,施子房之鴻略,天下幸甚!社稷幸甚!先此布達,再容齋戒薰沐,特拜尊顏,面傾鄙悃。

統希鑑原。

9、北讓曹操佔天時,南讓孫權佔地利,將軍可占人和--隆中對

10、白髮居西蜀,清名震大邦。忠心如皎月,浩氣卷長江。寧可斷頭死,安能屈膝降?巴州年老將,天下更無雙--關於寧死不降張飛一事,後世對嚴顏的評價。

11、張飛見了,更不打話,直取于禁。兩馬相交,戰到數合,玄德掣雙股劍麾兵大進,于禁敗走。張飛當前追殺,直到徐州城下。

12、早有人來濮陽報呂布,說曹操被火燒傷肢體,到寨身死。布隨點起軍馬,殺奔馬陵山來。將到操寨,一聲鼓響,伏兵四起。呂布死戰得脫,折了好些人馬;敗回濮陽,堅守不出。請採納

5樓:匿名使用者

答案:好詞

(二字詞語)

譏諷 卑微 讒言 教誨 襲擊 ** 傲慢

(四字成語)

耀武揚威 猶豫不決 探囊取物 慷慨激昂

一片狼藉 氣勢洶洶 心不在焉 大獲全勝

一乾二淨 人困馬乏 大驚失色 將計就計

面如土色 善罷甘休 日行千里 借刀殺人

招兵買馬 見機行事 調兵遣將 精神抖擻

如覆平地 不計其數 百步穿楊 自作自受

回心轉意 按兵不動 忘恩失義 淚如雨下

無計可施 全軍覆沒 懊悔不已 鴉雀無聲

好句國有國法,軍有軍規都要遵守,切勿違犯。

孫堅是江東猛虎,他若先打進洛陽,殺了董卓,正是除狼而得虎了。如今不給他糧草,他的軍隊必敗。

八路人馬一齊出擊,才救下武安國。

你這個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張飛在此!

此人必是董卓!追呂布有什麼用,不如先拿董賊,便可斬草除根!

6樓:匿名使用者

堅壁清野、巢毀卵破、顧曲周郎、一身是膽、超群絕倫、大器晚成、才佔八鬥、出言不遜

兵貴神速、吳下阿蒙、斷頭將軍、車載斗量、勢如破竹、老牛舐犢、如嚼雞肋、後患無窮

三顧茅廬、初出茅廬、虎踞龍盤、集思廣益、鞠躬盡瘁、望梅止渴、一臂之力、一手包辦

一舉兩得、一親芳澤、下筆成章、不出所料、不由分說、不知所云、五內如焚、人生如寄

位極人臣、作奸犯科、偃旗息鼓、刮目相待、名不虛傳、手不釋卷、旦夕之危、恣意妄為

好句:1、漢朝無起色,醫國有稱平:立誓除奸黨,捐軀報聖明。極刑詞愈烈,慘死氣如生。十指淋漓處,千秋仰異名——後世對平的讚頌

2、掛印封金辭漢相,尋兄遙望遠途還。馬騎赤兔行千里,刀偃青龍出五關。忠義慨然衝宇宙,英雄從此震江山。獨行斬將應無敵,今古留題翰墨間——關羽留書曹操,去尋劉備,後世對關於的評價

3、谷口風狂烈焰飄,何期驟雨降青霄。武侯妙計如能就,安得山河屬晉朝!——天意而為,司馬懿父子逃走,後世對此事的評價

4、子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也——許劭對曹操語

5、子龍一身都是膽也!——劉備對諸葛亮語

6、子龍身故,國家損一棟樑,吾去一臂也!諸葛亮語

7、追歡作樂笑顏開,不念危亡半點哀。快樂異鄉忘故國,方知後主是庸才後世對劉禪的評價

8、壯士功名尚未成,嗚呼久不遇陽春!君不見東海者叟辭荊榛,後車遂與文王親;八百諸侯不期會,白魚入舟涉孟津;牧野一戰血流杵,鷹揚偉烈冠武臣。又不見高陽酒徒起草中,長楫芒碭隆準公;高談王霸驚人耳,輟洗延坐欽英風;東下齊城七十二,天下無人能繼蹤。

二人功跡尚如此,至今誰肯論英雄?——途經臥龍岡,某人唱

9、吾折長子、愛侄,俱無深痛;獨號泣典韋也!——曹操對眾將語

10、吾莊後有一桃園,花開正盛;明日當於園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結為兄弟,協力同心,然後可圖大事——張飛對玄德、雲長語

11、袁將軍外寬而內忌,不念忠誠。若勝而喜,猶能赦我;今戰敗則羞,吾不望生矣——田豐對獄吏語

12、願陛下將息龍體!臣等盡施犬馬之勞,以報陛下知遇之恩也諸葛亮語

13、丈夫處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將醉;吾將醉兮發狂吟!——周瑜唱

14、治病須分內外科,世間妙藝苦無多。神威罕及惟關將,聖手能醫說華佗

15、周郎妙計安天下,陪了夫人又折兵!

三國演義裡的好詞好句好段,以及讀後感

巨嫻雅海氣 三國演義 是由明朝文學大家羅貫中根據當時所流行的話本收集而成的,主要是介紹東漢末年,群雄四起,爭霸天下的野心為背景,故事是由魏 蜀 吳這三國交織而成,其中,以蜀漢為主體,所以,作者對蜀漢中的主角包括劉備 關羽 張飛 諸葛亮等人則是讚賞有加,對魏中的主要角色,曹操 則是以貶居多。三國演義 ...

三國演義讀後感,三國演義讀後感

我讀完三國演義後,頗有感受。這部書內容主要講的是蜀 魏 吳三國紛爭的故事。它敘述了從漢靈帝中平元年黃巾起義到西晉太康元年三國統一為止。描寫了近百年的重大歷史事件及歷史人物的活動,展示了三國興亡的歷史畫卷。在書中,我知道了有像諸葛亮一樣足智多謀的人,也有像董卓一樣惡貫滿盈的人,更有像周瑜一樣小心眼的人...

《三國演義》讀後感,《三國演義》讀後感30字

你的合夥人 知道了 三國演義 的故事起於東漢末年的黃巾起義,終於三國歸晉,描繪了一個波瀾壯闊的歷史時代,再現了群雄逐鹿鬥智鬥 勇的一個個精彩瞬間。書中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 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結構巨集大的敘事方式 生動的語言藝術,無不令人稱讚。三國演義 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百年的歷史風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