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中的易怎麼解釋,《易經》中的易是什麼意思

時間 2021-07-02 06:27:51

1樓:其建安

「易」字,一說為「簡易」之義;另一說為「變易」之義,意為以揲蓍數目之變,推求問事之變,藉以釋疑。「易」前「周」字,一說指周代人的筮法;一說指周遍之易,即探求普遍的變易法則。漢代人所說的《周易》,包括經、傳兩部分,傳是對經的解釋。

《易經》則指六十四卦的卦象、卦辭、爻辭而言。 《易經》是中國儒家典籍,六經之一。原名《易》、《周易》,漢代人通稱為《易經》。

古人向神靈卜問吉凶的方法,有龜卜和占筮。筮用蓍草,按一定法式推算出數目,求得某種卦象,依據卦辭、爻辭推測所問事情的後果。據《周禮·春官·宗伯》記載,上古時太卜「掌三易之法:

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其經卦皆八,其別皆六十有四」。連山易、歸藏易皆佚,僅《周易》存世。

「易」字,一說為「簡易」之義;另一說為「變易」之義,意為以揲蓍數目之變,推求問事之變,藉以釋疑。「易」前「周」字,一說指周代人的筮法;一說指周遍之易,即探求普遍的變易法則。漢代人所說的《周易》,包括經、傳兩部分,傳是對經的解釋。

《易經》則指六十四卦的卦象、卦辭、爻辭而言。 《易經》成書於何時,作於何人,迄今無定論。《漢書·藝文志》提出「人更三聖」說,認為伏羲氏畫八卦;周文王演為六十四卦,作卦辭和爻辭;孔子作傳以解經。

「五四」運動以後,史學界對傳統說法提出懷疑,認為卦和爻辭中講到周文王以後的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足證《易經》成書非出於一時一人之手,因此出現了周初說、春秋中期說和戰國說,所據不一。 《易經》的卦象指卦的圖象,由陽爻「—」和陰爻「—」兩種爻象,按每卦六畫排列組合而成,共六十四種卦象。卦中六畫的排列從下到上,用初、二、三、四、五、上表示位序,陽爻稱九,陰爻稱六,爻象共三百八十四。

解說卦象的辭句稱為卦辭,繫於卦象之下,解說爻象的辭句稱為爻辭。 六十四個卦象的排列順序,現傳有兩種本子:一是通行的《周易》本,分上下經,上經始於乾卦,次為坤卦,下經終於未濟卦;二是長沙馬王堆漢墓出土的帛書本,首卦為乾,次卦為否,終於益卦。

卦辭和爻辭的內容大致有三類;一是講自然現象的變化,用來比擬人事,如大過卦九五爻辭說:「枯楊生華,老婦得其士夫」;二是講人事的得失,如漸卦九三爻辭說:「夫徵不復,婦孕不育,凶」;三是判斷吉凶的辭句,如坤卦卦辭說:

「元亨,利牝馬之貞。」據研究,卦、爻辭反映了奴隸制的社會生活。 《易經》雖屬占卦書,但在其神祕的形式中蘊含著較深刻的理論思維和樸素的辯證觀念。

例如,它承認事物存在著對立面,六十四卦由三十二個對立卦組成,其卦的爻象和爻辭反映了自然界和社會生活中的「大人」和「小人」、吉和凶、得和失、益和損、泰和否、既濟和未濟等一系列對立統一的現象,《莊子·天下篇》將其概括為「易以道陰陽」。它還承認對立事物的互相轉化。如泰卦卦辭說:

「小往大來」;否卦卦辭說:「大往小來」;泰卦九三爻辭說:「無平不陂,無往不復」;乾卦九五爻辭說:

「飛龍在天」;上九爻辭則說:「亢龍有悔」,這些都表現了物極則反的觀點。從《易經》中可以看出中國古代辯證法思想的萌芽,因而在中國哲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戰國後期,對《易經》的研究逐漸成為一種專門學問,一些系統闡釋《易經》的文字陸續被收集起來,匯成《易傳》。秦代(前221~前206)焚書,不焚易書。至漢代(前206~公元220),經學興起,其中關於《周易》經傳的解釋,稱為「易學」。

易學源遠流長,歷時2000餘年,形成了許多流派,如象數學派、義理學派等。許多著名哲學家,依據《周易》經傳提供的思想資料,建立起自己的哲學體系。 《易經》的版本,流傳下來影響大的是魏王弼注本、唐孔穎達疏,亦稱《周易正義》,收入《十三經注疏》中。

宋朱熹撰《周易本義》,為宋代以後通行本。2023年湖南長沙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帛書《周易》,抄寫於漢文帝初年,與傳世各家《易》本均不同,是現存《周易》中最早的別本。古今解易者,多達數百家,在儒家經書中為數最多。

影響較大和具有特色的註解有:唐朝李鼎祚《周易集解》、唐朝孔穎達《周易正義》、宋朝程頤《程氏易傳》、宋朝朱熹《周易本義》、現代聞一多《周易義證類纂》和高亨《周易古經今注》。

希望採納

2樓:手機使用者

易,最早源於蜥蜴的蜴之意。因蜥蜴乃變色龍,所以易之意即變化的意思

《易經》中的易是什麼意思

3樓:種花家的小米兔

「易」字也有多義:

①易由蜥蜴而得名,為一象形字,此說出自許慎《說文解字》;而蜥蜴能夠變色,俗稱「變色龍」,所以「易」的變易義,為蜥蜴的引申義 。

②理解西周之「易」,理當以西周禮樂制度的變革為條件。禮指從容之節,易即雅樂,都是統治階級駕馭黎民百姓,維護宗法制度的手段和工具。《周易》儲存了西周鐘鼓「交響樂」的框架規制,鐘鳴鼎食在西周的底層社會是難以想象的 。

③日月為易,象徵陰陽。從文字學看,「易」字的構成是「日」、「月」。「易」上為「日」 。

④日出為易。陳鼓應認為這個意思,也是「幹」的本義 。

⑤易是占卜之名 。

⑥變易、變化的意思,指天下萬物是常變的,故此《周易》是教導人面對變易的書 。

⑦交易,亦即陰消陽長、陽長陰消的相互變化。如一般的太極圖所顯示的一樣。有說「易」的甲骨文為 象徵將一器皿水(或酒)倒入另一器皿之中,以示變換、交易 。

⑧易』即是「道」,恆常的真理,即使事物隨著時空變幻,恆常的道不變。《繫辭傳》:「生生之謂易」 。

春秋時,就有《周易》提法,在《春秋左傳》這部史書當中,多次提到「周易」,但從當時人們運用的《周易》看,只包括六十四卦的卦畫(符號)卦爻辭。

戰國時,以解釋《周易》為宗旨的《易傳》成書。《周易》和《易傳》並稱為《易》,如《莊子》所謂「易以道陰陽」、《荀子》所謂「善為易者不佔」之「易」包含了《易傳》 。

西漢以降,漢武帝為了加強**集權制,採納了董仲舒「獨尊儒術」的建議,把孔子儒家的著作稱為「經」。《周易》和《易傳》被稱為《易經》,或直接稱為《易》。

4樓:子龍論道

【易經三易】

簡易 變易 不易

在自然規律中,

早晨太陽從東邊升起,傍晚才從西邊落下,此為簡易太陽從東邊升起後,每時每刻都向西邊變化移動,此為變易46億年來,都是按照這個規律在進行,此為不易

5樓:淡淡清香飄千古

周易賦胡秉言

鴻蒙混沌兮,孕盤古,無極始出兮,太極來。

初生兩儀兮,列四象,衍生八卦兮,智慧開。

始祖伏羲,長坐方壇、聽八風之氣,觀草長鶯飛,審雷霆雨雪,察四季消長,度鷹翔魚躍,悟八卦之魂,生八卦之理。

開陰陽之道,正姻緣、和人倫秩序。

「塗光休氣兆北閾,赤文綠字煥東周」。

人奉之為神,尊八卦祖師。

開華夏之文明,蘊奧妙神奇矣。

西伯姬昌兮,演文王八卦。

推論解讀兮,八八六十四。

疊加成象,鑑析準確。

乾坤立道列南北,造化天地成萬物。

雷聲震震曰善教,巽逐陰風曰進退。

坎險陷陷心憚慮,離麗附和柔順心。

艮止審慎動靜適,兌喜悅悅善照臨。

下古孔子兮,精修十翼。

察言、觀變,制器、卜佔。

取義象位之說,闡陰陽之對立。

成系統之世界觀,釋宇宙萬物和人類社會之變化。

強宇宙變化之生生不息,說「天地之大德」,提「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之精論,。

告後人「物極必反」之思想,調「居安思危」之憂患。

倡「順乎天而應乎人」,張自強不息,變革以成偉業。

以「保合太和」之最高理想目標,承「和諧」之思想。

立「易與天地準」。

拓模糊解釋現實之精確,確立易卦包羅永珍之精髓,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

人更三聖,世歷三古。

陰陽互應,剛柔相濟,厚德載物,唯有周易。

易道深矣。

「求千太萬後之果,明千思萬緒之象」,經上下幾千年,收無數仁人志士之鑑析,成群經之首而不愧。

古哉周易,新哉周易,東方文化之核心。

天開新宇兮,浩正氣,地現阡陌兮,展心懿。

古為今用取精華,陰陽二進舉世奇。

揭示二元之規律,珍惜瑰寶悟易理。

智慧若清泉,綿遠若流長,用之不完,汲之不盡。

「鴛鴦繡罷從君看,不把金針度與人」,玉匣存來枕邊放,怎舍一時離己身。

6樓:匿名使用者

古往今來,解《易》的學者很多,但對「易」並沒有一個公認的定義。較為常見引用最多也能為多數人接受的涵義有四,試簡述之:

1、簡易——《系詞》說:"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極也稱作」太一「。是開天闢地的整個宇宙,也就是最大最簡的」一「,作為萬物的開始。

2、反易——「陰與陽,相反之物也」。如經中:日月、晝夜、男女、奇偶、動靜等詞。

3、交易——這裡指的是相互交合,同一的意思。在《易傳》中表達出世間萬物,相互聯絡,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關係。

4、變易——是易理的歸宿。《繫辭》說:變化者,進退之象也。

《易經》中的易是什麼意思?

7樓:百度使用者

「易」字,一說為「簡易」之義;另一說為「變易」之義,意為以揲蓍數目之變,推求問事之變,藉以釋疑。「易」前「周」字,一說指周代人的筮法;一說指周遍之易,即探求普遍的變易法則。漢代人所說的《周易》,包括經、傳兩部分,傳是對經的解釋。

《易經》則指六十四卦的卦象、卦辭、爻辭而言。

8樓:李偽同志

:《易》即《易經》,亦稱《八卦》,它是中華文化的源頭活水。其產生的具體時間不詳,有說2023年前,有說1、7萬前,有說5000萬年前。

只要不是說人是猿猴變成的,除了這是叢林文化的胡說八道,要為弱肉強食找進化理由,從而把人性變成禽獸找依據、找藉口外,人性的文明歷史,怎麼上推都能說得過去。因為,人類文明的傳承方式有口授和書契兩種。史前一直是言傳身教。

遠古簡單的書契指事明瞭,然後與口授同步而傳。「仁者愛人」的人性(這與禽獸根本不同),究竟傳了多少萬年,誰也說不清楚,且由考古去找證明,這已不是學《易》非要爭清弄明的事了。但孔子明確告訴我們:

「昔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繫辭下傳》) 《八卦》就是原始《易》。包犧氏就是太昊伏羲氏,風姓,天水人。

相傳娶女媧為妻,乃三皇之首。被尊為華夏文明的始祖,大概在2023年前建立第一個有史傳說的華夏帝國。三皇者,通指羲皇、神農、軒轅黃帝。

這些人可能都是以一個為首的帝王名字,指代很長一段歷史時期。這就是遠古文明多用身教言傳作繼承,很容易丟失記憶的缺陷。但是,伏羲時代,人類社會相當文明是肯定的,這需用三條幸福指數鑑別,即人與自然和順,人與社會和順,人與身心和順(敝人甚至猜想,當時的人性文明,不知比今天強多少倍,物慾攀比、工具不如今人除外)。

所以《易》是伏羲時代相當文明的證明標記。這種標記的思辨智慧極其顯著,對宇宙,即時空生命的理解,令今人永世研究,望塵莫及,甚至被洋人稱之為,它是外星人傳給中華祖先的文明智慧,不是他們能夠用史前的、石器時代的劃分分析能夠解通的。 又據《周禮。

春宮。大卜篇》記載,《易》有三種傳承形式,夏代叫《連山》,商代叫《歸藏》,周代叫《周易》。夏易商易在孔子「葦編三絕」時就早已失傳。

現在只能通過孔子的《易傳》對《易經》的詮釋和《黃帝內經》對生命小宇宙的詳細描述,人們可以窺測復原部分原理。所謂《連山》是指以 「艮」山為據,觀察日月星辰同其變化關係的。所謂《歸藏》是指以「坤」地為據,觀察日月星辰同其變化關係的。

所謂《周易》是指以「乾」天為據,觀察日月星與地轉時辰對萬物影響變化關係的。 但無論是以哪種自然現象作為認知切入的先後憑據,作為觀測的出發點,而全部是講天道運轉的基本原理則不會變,從而成為人心必須遵守的道統秩序。當代民間智庫絕學研究大師鄭彜元老先生告訴我們:

《易》是我遠古祖宗記錄天文、曆法、醫學的智慧寶典。當然也具有卜筮**的認知功能。 總之,《易》之為書有道德機理和工具機理的雙重功用;有情感邏輯和數理邏輯——兩種理性的中和思辨方法。

是舉世獨一無二的智慧寶典。更多易經知識您可以參閱 http://www.

yuceshi.com/s/yixue/ 易經全文或參閱 www.langxunzixun.

com 、 www.xueqimen.com 、 www.

86yijing.com , www.yijing123.

net ,等易學**。我經常去著些**去瀏覽國學、易經、周易、奇門遁甲知識。希望可以幫到你。

易經中的易是什麼意思

易 字,一說為 簡易 之義 另一說為 變易 之義,意為以揲蓍數目之變,推求問事之變,藉以釋疑。易 前 周 字,一說指周代人的筮法 一說指周遍之易,即探求普遍的變易法則。漢代人所說的 周易 包括經 傳兩部分,傳是對經的解釋。易經 則指六十四卦的卦象 卦辭 爻辭而言。易經 是中國儒家典籍,六經之一。原名...

易經裡中字怎麼解釋

歷史中的八卦 中字的話有很多的解釋中,一般是指中庸的中是不上不下不左不右中間那一塊的意思,然後是你看這個中字啊,本來是一個口是一個四方形,是一塊田地,但是從上往下有異術到說明呢,上下可以通往上也行,網下也可。 訾鳳憶槿 因為這個字可以理解為中庸可以,就是說櫃中暫定不偏不倚 話梅太飛糖 易經裡中字,我...

易經裡「否」怎麼讀 易經中窞怎麼讀

同 匹 音。否 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彖 曰 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大往小來。則是天地不交而萬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無邦也 內陰而外陽,內柔而外剛,內小人而外君子,小人道長,君子道消也。所有的東西都是從 易經 發源出來,易經 是中華文化的總源頭 是諸子百家的開始,所以叫做群經之始。易經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