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屬於唐朝什麼時代的詩人,杜甫是什麼朝代的詩人。

時間 2021-07-08 20:33:00

1樓:穆子澈想我

唐朝中後期的詩人。

唐朝(618年—907年),是繼隋朝之後的大一統中原王朝,共歷二十一帝,享國二百八十九年。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原籍湖北襄陽,後徙河南鞏縣。

杜甫少年時代曾先後遊歷吳越和齊趙,其間曾赴洛陽應舉不第。三十五歲以後,先在長安應試,落第;後來向皇帝獻賦,向貴人投贈。官場不得志,親眼目睹了唐朝上層社會的奢靡與社會危機。

天寶十四載(755年),安史之亂爆發,潼關失守,杜甫先後輾轉多地。乾元二年(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繫蒼生,胸懷國事。創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

大曆五年(770年)冬,杜甫病逝,時年五十九歲。

杜甫的成就

杜甫律詩的成就,首先在於擴大了律詩的表現範圍。他不僅以律詩寫應酬、詠懷、羈旅、宴遊,以及山水,而且用律詩寫時事。用律詩寫時事,字數和格律都受限制,難度更大,而杜甫卻能運用自如。

杜甫把律詩寫得縱橫恣肆,極盡變化之能事,合律而又看不出聲律的束縛,對仗工整而又看不出對仗的痕跡。

杜甫律詩的最高成就,可以說就是在把這種體式寫得渾融流轉,無跡可尋,寫來若不經意,使人忘其為律詩。如《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上四句用流水對,把春雨神韻一氣寫下,無聲無息不期然而來,末聯寫一種驟然回首的驚喜,格律嚴謹而渾然一氣。

2樓:簡單的快樂就是生活

1、唐朝中後期 公元712—公元770

2、杜甫家世背景:

杜甫出身於京兆杜氏,乃北方的大士族。其遠祖為漢武帝有名的酷吏杜周,祖父杜審言。杜甫與唐代另一大詩人即“小李杜”的杜牧同為晉代大學者、名將杜預之後。

不過兩支派甚遠,杜甫出自杜預次子杜耽,而杜牧出自杜預少子杜尹。杜甫青少年時因家庭環境優越,因此過著較為安定富足的生活。他自小好學,七歲能作詩,“七齡思即壯,開口詠鳳凰”,有志於“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

他少年時也很頑皮,“憶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黃犢走復來。庭前八月梨棗熟,一日上樹能千回”。

3、文學特點:

杜甫的詩歌在語言上,普遍認為具有“沉鬱”的特點,語言和篇章結構又富於變化,講求煉字煉句。“沉鬱”一詞最早見於南朝,“體沉鬱之幽思,文麗日月”,後來杜甫寫更以“沉鬱頓挫”四字準確概括出他自己作品的語言,“至於沉鬱頓挫,隨時敏捷,而揚雄、枚皋之徒,庶可跂及也”。對杜詩進一步的研究發現,其詩歌風格的形成,與其恪守的儒家思想有著密切關係。

同時,杜甫處於盛世末期,少時有雄心壯志,“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後來安史之亂爆發,國運衰微,加之仕途不濟命途多舛,理想與現實的巨大差距也使杜詩詩風大有轉變,趨近現實主義。

4、綜合介紹: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漢族,祖籍襄陽,生於河南鞏縣。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創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

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繫蒼生,胸懷國事。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雲。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巨集偉抱負。

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後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於《杜工部集》。

3樓:北斗的歷史

唐朝共近300年,杜甫出生時唐已經近100年了。。到他出仕,成名時也100多年近150年左右了,所以算中唐

4樓:匿名使用者

在文學界一般把唐代分為:初唐,盛唐,中唐,晚唐;杜甫是盛唐詩人,當時的皇帝是李隆基,就是寵愛楊貴妃的唐玄宗,後史思明和安祿山叛亂(安史之亂),好像楊貴妃的哥哥楊國忠也有原因,唐玄宗帶楊貴妃出逃,在馬崽坡楊貴妃因哥哥的事被逼死,安史之亂後唐朝就開始衰弱了。唐朝的皇帝算上武則天的話大概有22個吧,唐玄宗是第9個。

5樓:匿名使用者

唐玄宗。準確點應該是開元年間的

杜甫是什麼朝代的詩人。

6樓:天堂

杜甫是唐朝的詩人。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漢族,本襄陽人,後徙河南鞏縣。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

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

杜甫創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別》等名作。759年杜甫棄官入川,雖然躲避了戰亂,生活相對安定,但仍然心繫蒼生,胸懷國事。雖然杜甫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羈的一面,從其名作《飲中八仙歌》不難看出杜甫的豪氣干雲。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的巨集偉抱負。杜甫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後來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大多集於《杜工部集》。

7樓:山東省飛飛

唐朝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漢族,出生於河南府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祖籍襄州襄陽(今襄陽市)。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

8樓:追隨不經意間

唐代詩人 唐玄宗時期

杜甫是我國唐朝時期的偉大詩人是什麼病句

9樓:苦味精味苦

杜甫是我國唐朝時期的偉大詩人

改病句把我國去掉,或者把“唐朝時期”去掉。

唐朝就是中國的歷史時期

10樓:安樂死

在句子末尾加上“之一”, 杜甫是我國唐朝時期的偉大詩人之一。 這樣就對了,因為唐朝版

偉大詩人是權一個泛指,就是唐朝有很多偉大詩人,杜甫只是其中的一個而已,不能用杜甫代表所有唐朝的偉大詩人,所以在後面加上“之一”就對了,不知道這樣解釋清不清楚,如果滿意請採納,謝謝!

11樓:毗沙王

杜甫不僅僅是我國唐朝時期的偉大詩人。所以應該修改為:

杜甫是我國歷史上的偉大詩人。

杜甫是唐朝什麼時期的詩人

12樓:左翼翎

杜甫(公元712—公元770),漢族,河南鞏縣(今鞏義市)人。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杜少陵,杜工部等,盛唐大詩人,世稱“詩聖”,現實主義詩人,世稱杜工部、杜拾遺,代表作“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

杜甫年譜(玄宗——肅宗——代宗)

712壬子睿宗太極一(玄宗先天一),杜甫生於河南鞏縣。

717丁巳玄宗開元五,杜甫六歲。嘗至郾城,觀公孫大娘舞「劍器」、「渾脫」。

718戊午玄宗開元六,杜甫七歲。始作詩文。

720庚申玄宗開元八,杜甫九歲。始習大字。

725乙丑玄宗開元一三,杜甫十四歲。壯遊詩曰:「習年十四五,出遊翰墨場,斯文崔魏從,以我似班揚。」原注:崔鄭州尚,魏豫州啟心。

726丙寅玄宗開元一四,杜甫十五歲。百憂集行曰:「憶昔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黃犢走復來。庭前八月梨棗熟,一日上樹能千回。」

730庚午玄宗開元一八,杜甫十九歲。遊晉,至郇瑕(今山西猗氏縣),從韋之晉、寇錫遊。

731辛未玄宗開元一九,杜甫二十歲。遊吳越。

732壬申玄宗開元二0,杜甫二十一歲。遊吳越。

733癸酉玄宗開元二一閏三月,杜甫二十二歲。遊吳越。

734甲戌玄宗開元二二,杜甫二十三歲。遊吳越。

735乙亥玄宗開元二三閏十一月,杜甫二十四歲。自吳越歸東都,舉進士,不第。

736丙子玄宗開元二四,杜甫二十五歲。遊齊趙。交蘇源明。

737丁丑玄宗開元二五,杜甫二十六歲。遊齊趙。

738戊寅玄宗開元二六,杜甫二十七歲。遊齊趙。

739己卯玄宗開元二七,杜甫二十八歲。遊齊趙。

740庚辰玄宗開元二八,杜甫二十九歲。遊齊趙。

741辛巳玄宗開元二九,杜甫三十歲。歸東都。築陸渾莊,於寒食日祭遠祖當陽君。

742壬午玄宗天寶一,杜甫三十一歲。在東都。姑萬年縣君卒於東京仁風裡。六月,還殯於河南縣,公作墓誌。

743癸未玄宗天寶二,杜甫三十二歲。在東都。

744甲申玄宗天寶三,杜甫三十三歲。在東都。五日,祖母範陽太君卒於陳留之私第。

八月,歸葬偃師,公作墓誌。是年夏,初遇李白於東都。秋,遊樑、宋,與李白、高適登吹臺、琴臺。

嘗渡河遊王屋山,謁道士華蓋君,而其人已亡。

745乙酉玄宗天寶四,杜甫三十四歲。再遊齊、魯。是時李之芳為齊州司馬。

夏日,李邕自北海郡來齊州,公嘗從遊,陪宴歷下亭及鶴山湖亭。旋暫如臨邑(屬齊州)。秋後至兗州,時李白避歸東魯。

公與同遊,情好益密。公贈白詩所云「餘亦東蒙客,憐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者是也。

俄而工將西去,白亦有江東之遊,城東石門一別遂無復相見之日矣。

746丙戌玄宗天寶五閏十月,杜甫三十五歲。自齊、魯歸長安。從汝陽王璡、駙馬鄭潛耀遊。

747丁亥玄宗天寶六,杜甫三十六歲。在長安。

748戊子玄宗天寶七,杜甫三十七歲。在長安。屢上詩韋濟,求汲引。與書家顧誡奢訂交,約當此時。

749己丑玄宗天寶八,杜甫三十八歲。在長安。冬日,歸東都,因謁玄元皇帝廟,觀吳道子所畫壁。

750庚寅玄宗天寶九,杜甫三十九歲。來長安。初遇鄭虔。

751辛卯玄宗天寶一0,杜甫四十歲。在長安。進三大禮賦。

玄宗奇之,命待制集賢院。秋,病瘧。友人魏君冒雨見訪,因作秋述貽之。

病後過王倚,王餉以酒饌,感激作歌贈之。是年,在杜位宅守歲。

752壬辰玄宗天寶一一,杜甫四十一歲。在長安。召試文章,送隸有司參列選序。暮春,暫歸東都。冬,高適隨歌舒翰入朝,與公暫集,俄復別去,公有詩送之。

753癸巳玄宗天寶一二,杜甫四十二歲。在長安。首夏,同鄭虔遊何將軍山林。次子宗武約生於此年秋。

754甲午玄宗天寶一三閏十一月,杜甫四十三歲。在長安。進封西嶽賦。自東都移家至長安,居南城之下杜城。因田樑丘投詩河西節度使歌舒翰。歲中,張

與李白同時代的詩人除了杜甫還有誰

與李白同時代的詩人除了杜甫還有 高適 岑參 王之渙 王翰 王昌齡 李頎 崔顥 祖詠。 詩聖 杜甫 詩仙 李白 詩鬼 李賀 四明狂客 賀知章 七絕聖手 王昌齡 苦吟詩人 賈島 詩豪 劉禹錫 初唐四傑 王勃,楊炯,駱賓王,盧照鄰 陳子昂成為初唐成就最大的詩人.盛唐 田園詩派代表 王維,孟浩然 邊塞詩派代...

杜甫是哪個朝代的詩人

唐朝杜甫 公元712年 公元770年 字子美,漢族,河南鞏縣 今河南鞏義 人,杜甫曾祖父杜依藝由湖北襄陽赴任鞏縣縣令,舉家遷入鞏縣。歷祖父杜審言 父親杜閒,再到杜甫,杜家在鞏縣已是四代85年。京兆杜氏分支之一的襄陽杜氏,後徙河南鞏縣。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 李杜 為了與另兩...

杜甫為什麼被稱為苦難詩人,人民詩人?

杜甫生活於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時期,杜甫出身在一個世代 奉儒守官 的家庭,家學淵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現理想抱負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則表現他 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 的政治理想,期間許多作品 反映當時的民生疾苦和政治動亂 揭露統治者的醜惡行徑,從此踏上了憂國憂民的生活和創作道路。隨著唐玄宗後期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