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白石的故事,齊白石畫畫的故事

時間 2021-07-17 07:36:02

1樓:x證

在齊白石小時候,他的家裡很窮,八歲大的時候他便出去給人家放牛,幹活,他深知自己家裡給自己交不起高昂的上學費用,於是他便每天用一個小樹枝在地上練習畫畫,將自己所看到的小動物畫在上面。

後來,為了謀生,家裡讓他去跟著別人學習木匠這門手藝,白天勞累的生活並沒有讓齊白石放棄繪畫,晚上在別人都睡下後,他藉著微暗的燈光,依然練習畫畫,不管夏天還是冬天,一直堅持到深夜才睡去。這便是齊白石的故事。

再到後來,齊白石在當地已經小有名氣。有一次,他一直想畫螞蚱這種小動物,但是這個動物非常敏捷,往往是還沒來得及觀察就已經跑了。很多人都勸齊白石抓一隻來觀察,而齊白石卻說,如果把螞蚱抓來觀察的話,他會恐懼不舒服,也便不是自然界真正的螞蚱了。

於是他依然每天堅持自己悄悄的觀察螞蚱。正是憑藉著這樣一種認真執著的態度,齊白石繪畫的技藝也一天天的開始進步。這是關於齊白石第二個故事。

第三個關於齊白石的故事是他和白菜。齊白石從小是吃過苦在農村長大的孩子,所以白菜對於他來說並不陌生,他畫的白菜葉子是翠綠色的,莖也是白亮亮的,看起來就給人一種水靈靈的生機,這時候也有一位出身於富貴家庭的畫家,一直都想學畫齊白石的白菜。但不管怎麼畫,總是感覺有差距。

於是他便去請教齊白石,齊白石知道了事情的經過後,笑著說,「你全身上下沒有一點蔬筍的氣息,怎麼能畫的和我一樣呢?」這便是關於齊白石幽默風趣的故事。

齊白石大師在中國繪畫史上有這重要的地位,許多的學子都潛心研究臨摹齊白石大師的畫作。齊老先生的作品也成為許多收藏家的珍品。他的作品因為藝術價值高一直都是被模仿的物件。

最近出現的齊白石異形圖則是網友們對齊白石老先生善意的惡作劇。

2樓:匿名使用者

齊白石在晚年的時候,畫荷畫蝦都非常的精妙絕倫,而且他本人也非常的愛國,很受***的敬重,總理一直很照顧老人生活上的事情,後來決定給齊白石換一個大四合院,沒想到搬過去以後齊白石一直鬧著住不慣,嘴裡還說著: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其實他擔心自己老屋裡藏得東西被人翻到。

老人十分的節儉,這都是苦生活鍛煉出來的,即使後來他過得比較不錯了,也依然把控著家裡的米糧。每次吃飯時他必須親自給量,這天媳婦做飯跟齊白石要米,齊白石捨不得多給一點,都是量一竹升子手抖上一抖,這場景莫名的熟悉感,想到了學校盛飯的阿姨。

齊白石精打細算還不止如此,在賣畫的時候,那真是「錙銖必較」,錢一點都不能少,蝦也一點都不能多。每隻蝦都有自己的**,想讓他添上一些真是太難了,如果實在是推辭不過去,齊白石就會畫出一隻氣息奄奄的蝦子,像是離水半天快要渴死的樣子。

在當時那個年代,即使是他的徒弟李可染去拜訪師傅都要遵守一個規矩,這個規矩不瞭解齊白石的人很容易破壞。齊白石待客之道要放一碟月餅,一碟花生,不管是家人還是徒弟們都知道這些東西不能吃,一是吃了以後齊白石會不高興,二是這些點心不知道是猴年馬月的,吃了可能會鬧肚子。

藏東西有一手的齊白石,一般人是找不到他的東西的,當時要為他拍紀錄片,想要記錄齊白石的經典作品,老人嘀嘀咕咕半天才從一個暗匣子裡掏出三幅畫,後所有人都不自覺屏住了呼吸,畫中的景象真是太美了,那蝴蝶就像是活的一樣,整個畫面沒有一處不精到。

出自

3樓:古物潮玩

從雕花木匠到繪畫大師,齊白石的傳奇人生。

4樓:

我只知道齊白石畫蝦的故事

齊白石畫畫的故事

5樓:i給得不夠

齊白石是我國最著名的畫家之一,他最善長畫小蝦小蟲等小動物,另外,在篆刻方面他也頗有建樹。

齊白石年輕的時候,他就很喜歡篆刻。有一天,他去拜訪一位老篆刻家,老篆刻家說:「你去挑一擔礎石回家,等這一擔石頭都變成了泥漿,你的印就刻好了。

」別的人都以為老篆刻家戲弄齊白石,勸他不要理那老傢伙,齊白右卻真的挑了一擔礎石來,夜以繼日地刻著,一邊刻,一邊拿古代篆刻藝術品來對照琢磨。

刻了磨平,磨平了又刻,手上起了血泡,他不在意,他就那麼專心致志地刻呀刻呀,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礎石越來越少,而地上的淤泥卻越來越厚。最後,一擔礎石統統都化為泥了,齊白石也練得了一手好篆刻藝術,他刻的印雄健、洗煉,獨樹一幟,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地。

有一次,他過生日。由於齊老是一代宗師,學生朋友來了很多。 從早到晚,客人絡繹不絕,老人笑吟吟地迎來送往,等到夜晚送去最後一批客人,老人再也支援不住了,他躺下很快睡著了。

第二天,齊白石老人一早就起床了,他顧不上吃飯,先到畫室去做畫,家裡人都勸他吃飯,他卻不肯歇一歇。總算五張畫畫完了,家人都長長的鬆了一口氣,等著他吃飯。誰知他攤紙揮毫又繼續作起畫來。

家裡人怕他累壞了,都說:「您不是已畫夠五張了嗎?怎麼還畫呀?

」老人輕輕抬起頭說道:「昨天生日,客人多,沒作畫,今天追畫幾張,以補昨天的『閒過』」。說完,他低下頭繼續作起畫來。

正是憑著這種勤奮精神,齊白石老人的畫越作越精,受到了世界人民的喜愛。

齊白石的繪畫風格:

濃厚的鄉土氣息,純樸的農民意識和天真浪漫的童心,富有餘味的詩意,是齊白石藝術的內在生命,而那熱烈明快的色彩,墨與色的強烈對比,渾樸稚拙的造型和筆法,工與寫的極端合成,平正見奇的構成,作為齊白石獨特的藝術語言和視覺形狀,相對而言則是齊白石藝術的外在生命。

現實的情感要求與之相適應的形式,而這形式又強化了情感的表現,兩者相互需求、相互生髮、相互依存,共同構成了齊白石的藝術生命,即齊白石藝術的總體風格。

齊白石主張藝術「妙在似與不似之間」,衰年變法,形成獨特的大寫意國畫風格,開紅花墨葉一派,尤以瓜果菜蔬花鳥蟲魚為工絕,兼及人物、山水,名重一時,與吳昌碩共享「南吳北齊」之譽;以齊白石純樸的民間藝術風格與傳統的文人畫風相融合,達到了中國現代花鳥畫最高峰。

6樓:森海和你

齊白石是我國著名的書畫家。他非常珍惜時間,從不浪費時間,他一直用一句警句來勉勵自己,這句警句就是:「不教一日閒過」。

怎樣才算是在一天中沒有閒過呢?他對自己提出了一個標準,就是每天要揮筆作畫,一天至少要畫五幅。雖然他已經90多歲了,但他還一直堅持這麼做.。

有一次,齊白石的家人和朋友、學生來給他過90歲生日,在喜慶的氣氛中,他一直忙到很晚才把最後一批客人送走。這時他想,今天五幅畫還沒有完成呢,應該作完畫再睡覺,於是他拿起筆作畫,由於過度疲勞,難以集中精力,在家人的一再勸阻下,他才去休息。

第二天,齊白石早早地起床了,家人怕他累壞身體,都勸他再多休息會兒,可齊白石卻十分認真地說:「昨天客人多,我沒有作畫,今天可要補上昨天的『閒過』呀。說完他又認真地作畫了。

齊白石(2023年1月1日─2023年9月16日),祖籍安徽宿州碭山,生於湖南長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

原名純芝,字渭青,號蘭亭。後改名璜,字瀕生,號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餓叟、借山吟館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

是近現代中國繪畫大師,世界文化名人。早年曾為木工,後以賣畫為生,五十七歲後定居北京。擅畫花鳥、蟲魚、山水、人物,筆墨雄渾滋潤,色彩濃豔明快,造型簡練生動,意境淳厚朴實。

所作魚蝦蟲蟹,天趣橫生。

齊白石書工篆隸,取法於秦漢碑版,行書饒古拙之趣,篆刻自成一家,善寫詩文。曾任**美術學院名譽教授、中國美術家協會主席等職。代表作有《蛙聲十里出山泉》《墨蝦》等。

著有《白石詩草》《白石老人自述》等。

繪畫理論——本質論

齊白石在北京定居後,內心卻是「故里山花此時開也」的思想軌跡。齊白石不可能將家鄉草木趕過黃河帶到北京,但家鄉草木卻作為一種自然資訊隨齊白石來到北京,並化作藝術資訊傳達出來,以實現齊白石心理的平衡。

齊白石刻了許多寄託著懷鄉之情的閒文印,如「吾家衡嶽山下」、「客中月光亦照家山」,是齊白石自抒胸臆的第一主題。

齊白石寫了許多的懷鄉詩,如:「登高時近倍思鄉,飲酒簪花更斷腸,寄語南飛天上雁,心隨君侶到星塘。」又如「飽譜塵世味,夜夜夢星塘」、「此時正是梅開際,老屋簷前花有無」,這些詩句是齊白石「夜不安眠」、「枕上愁餘」時所些的肺腑之語。

變法和著變意,變意和著變法,鄉心伴著童心,童心也總念鄉心。

齊白石的作品《我最知魚》,畫著小魚圍逐釣餌,是齊白石少時作慣之事,故能「知魚」;齊白石77歲時畫《墨豬出欄》,是因為齊白石有一顆「牧汝追思七十年」的心;齊白石畫那些黑蜻蜓、紅甲蟲,是因為齊白石還記得鄉里人叫黑蜻蜓作「黑婆子」,叫小甲蟲作「紅娘子」,這正是農民眼中的草蟲,是農民的審美情趣;齊白石畫鯰魚題「年年有餘」,畫石榴象徵多子,畫桃子象徵多壽,這也是民間藝術喻意象徵的特色。

齊白石筆下的鐘馗、壽星、仙佛一類作品,也是農民們聊天時嘴邊上的物件。這類作品,是齊白石的戀鄉情結和童真情趣的自然流露,是「以農器譜傳吾子孫」的願望,是一種有異於「詩書傳家遠」的農民意識的自覺的表白。

當齊白石畫《白菜辣椒》時,不僅有感於紅與黑的對比,同時也為「牡丹為花之王,荔枝為果之先,獨不論白菜為菜之王」,而憤憤不平;齊白石在有關畫白菜的題句中,所表示的「不是獨誇根有味,須知此老是農夫」,「不獨老萍知此味,先人三代咬其根」,正是《農耕圖》中的那位老農的自白。也是齊白石對本色、本質毫不掩飾的自我肯定。

齊白石從來沒有入仕願望、懶於應酬、不管閒事、與世無爭、始終以一顆純真的心,沉浸在藝術的體驗之中,沉浸藝術故鄉里。

齊白石的鄉心、童心和農人之心的流露和藝術中的鄉土氣息,根源於齊白石的勞動生活。齊白石也曾在藝術上走投無路,那是虛假地因襲「八大山人」的情感所必然遭到的碰壁命運,實質上那是齊白石的心態與過去的文人之間不相諧和的結局。

當齊白石認定自己是農夫時候,往年儲備的自然資訊便源源不絕地奔赴腕底、舌端、刀鋒,化作了新的藝術資訊,拋棄了古人表達情感的藝術手段,創造出表達齊白石特有情懷的藝術語言和藝術形式。齊白石藝術中的鄉心、童心和農民之心的真誠流露,是齊白石的真心和本質的藝術表現。齊白石以本質、自我、變法、變意以及本質的藝術表現,才是齊白石「衰年變法」的深刻底蘊。

關於齊白石的,關於齊白石的資料

樂小影 齊白石 1864年1月1日 1957年9月16日 祖籍安徽宿州碭山,生於湖南長沙府湘潭 今湖南湘潭 人。原名純芝,字渭青,號蘭亭。後改名璜,字瀕生,號白石 白石山翁 老萍 餓叟 借山吟館主者 寄萍堂上老人 三百石印富翁。是近現代中國繪畫大師,世界文化名人。早年曾為木工,後以賣畫為生,五十七歲...

齊白石名言,齊白石說過的名言

務學不如務求師。楊雄 聖人無常師。韓愈 經師易遇,人師難遇。司馬光 古之聖王,未有不尊師者也。呂不韋 教師是人類的靈魂工程師。斯大林 舉世不師,故道益離。柳宗元 學者必求師,從師不可不謹也。程頤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關漢卿 學貴得師,亦貴得友。唐甄 為學莫重於尊師。譚嗣同 古之學者必嚴其師,師嚴然後...

齊白石的畫帶詳細解析,齊白石的畫簡介

秋月玫瑰 擅畫花鳥 蟲魚 山水 人物,筆墨雄渾滋潤,色彩濃豔明快,造型簡練生動,意境淳厚朴實。所作魚蝦蟲蟹,天趣橫生。齊白石書工篆隸,取法於秦漢碑版,行書饒古拙之趣,篆刻自成一家,善寫詩文 濃厚的鄉土氣息,純樸的農民意識和天真浪漫的童心,富有餘味的詩意,是齊白石藝術的內在生命,而那熱烈明快的色彩,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