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姓明的有哪些名人,歷史上姓史的名人有哪些?

時間 2021-07-22 15:46:08

1樓:手機使用者

姓明的歷史名人有

明克讓:字弘道。隋朝平原人。

少好儒雅,博涉書史,三禮禮論,他都有鑽研。天文曆法、占卜他都深有研究,各得其妙。先在樑朝作官,後又在周朝作官,累遷司調大夫。

隋文帝受禪後,被拜為率更令,進爵為侯。對當朝的實事,他經常發表有見地的議論。著作有《孝經義疏》、《古今地帶記》、《續名僧記》等。

明玉珍:元朝隨州人,元末農民大起義時率眾加入紅巾軍徐壽輝的部隊與元朝的軍隊交戰,戰爭中眼睛受到到傷害。後來攻打重慶,攻陷了成都。

後來徐壽輝被害,明玉珍以劉楨為參謀建立了以大夏為國號的國家。明玉珍身高八尺,身形魁梧,勤儉節約,愛好文學。禮賢下士,與明太祖關係很不錯,經常書信往來。

他在位五年後就逝世了,那時他才有36歲。

明燦:字辯之,湖北浠水縣人。**13年秋進入湖北陸軍第四旅當兵,升至副連長。

**20年任陸軍補充第一旅連長。**26年任陸軍第七十四軍第五十一師連長,參加南京保衛戰,右臂受傷,隨軍隊撤退。後來被保送到**軍校高教班第六期受訓。

畢業以後參與馬回陵、上高、高安等戰役。第二次長沙會戰時調升中校副團長。**31年代團長職。

**36年5月十四日,在孟良崮戰役中**旅長,16日身亡。時年40歲。

明山賓:樑代東宮學士,字右若,十三歲的時候已經博通經傳,累官至東宮學士,兼國子監祭酒,存世有《吉禮儀注》等二百餘卷。

明安:清朝名將,天聰間從徵察哈爾,攻打大淩河,有功。雍正年間被封為一等侯,加字恭順。

明亮:後魏陽平太守,字文德,平原人。性情文靜厚道,知識豐富,很有才能。被授以勇武將軍,除陽平太守。清白愛民,頗有惠政。

明瑞:清代將領,滿洲鑲黃旗人。初由官學生授為二等侍衛,乾隆間出徵伊犁和緬甸,他都有很大的功勞,被授以將軍的官職。後又為雲貴總督事。存世的作品有《北窗吟稿》。

明辰:清代畫家,揚州人,號問焦,為建隆寺僧。愛好畫梅,不去繼承古人的風格,而是獨創一體,瀟灑自然,下筆很有情趣,他的作品到現在還有保留,都儲存在《墨林今話》裡面。

明遐:樑代著名的宦官。

明僧紹:南齊隱士,字陳烈,朝廷多次請他出去作官,他從來沒有出去。他隱居在廣郡嶗山聚眾講學,齊高帝想與他見面,但後來他終於沒有肯與高帝相見。

明安圖:清代數學家,蒙族人,字靜庵。曾任欽天監監正。

當時有西方人來華,介紹了圓周率等三個公式而卻無法證明。安圖經過三十年的刻苦鑽研,終於獲得了證明,並且發明了另外六個公式。曾經著《割圓密率捷法》,書還沒有寫成就死去了。

2樓:天馬行空

過 源:字道源,號浩齋,宋代江蘇省無錫人。少穎異,篤志聖賢之學

過 勗:過浩齋先生的後裔,字紹古,博覽能文,性至孝,有《至孝通神集》

過 龍:字雲從,明代蘇州人、名醫,與祝枝山、文徵明關係契合,他知識面廣,精醫道,著有《鍼灸要覽》、《十四經發揮》等

過 鑄:字玉書,清代金匱(今江蘇省無錫)人。研習醫學多年,著有《治疔匯要》(一名《治疔大全》)。另有《外科一得錄》、《喉痧至論》及《過氏醫案》,均有多種刊本行世。

過百齡:也作「伯齡」,名文年,江蘇省無錫人,是明末造詣最深、名聲最大的圍棋國手。

過元文:字穆君,清代蘇州人,是精通史籍的學者,有著述傳世。

過春山:字葆中,清代蘇州人,亦是精通史籍的學者,有著述傳世

過探先:(2023年-2023年),教育家,農學家。中國現代農業教育先驅,中國現代農林科技的先驅。開創了中國近代大面積造林與植棉事業

3樓:手機使用者

1.五代十國時期南唐 江州鄉賢,北宋 蔡州褒信縣主簿 明起2.大夏國皇帝明玉珍,明升

3. 明僧紹次子--南齊---臨沂縣令明元琳(字仲璋)4.晉 著作郎 明忱

5.南朝宋---給事中,平原太守,中書侍郎。/明略6.北 兗 州 刺史.國 子 祭 酒.詔 ....曰 質 子/明 山 賓[長]

7. 南朝梁--太 學 博 士,太 子舍人,..../明 震 ( 字興道)[長

8. 北魏----員外常侍.陽 平 太 守 ....汲 郡 太 守//明亮[長]

9. 北齊太子中庶子 。贈 中書令 、揚 州 司 馬/明少 遐10.北宋朝--參知政事(副宰相)--明鎬11.北宋大理寺丞明元吉

12.西晉 ..... 從事中郎//明預

13. 正諫大夫 明崇儼

14. 南齊----巴州刺史/明惠照

15. 南朝晉... 東海太守 明 儼

16.晉.....徐州刺史 明褒

17.樑----司空記室/明罕(父明少遐)18. 晉... 東海太守 明 儼

19. 南朝宋---員外散騎侍郎 明曇憘

20.隋--司 門 郎 , 國 子 祭 酒 明餘慶16.

歷史上姓史的名人有哪些?

4樓:孔明出山

歷史名人

史佚-西周太史令佚(辛甲三子)。因官而得姓。

史魚-春秋時衛國史官。

史恭-漢宣帝舅公,涼洲刺史,撫養、輔佐宣帝有功,贈杜陵侯。史崇高祖。 史崇-史姓家譜始祖。東漢溧陽侯。

史務茲-唐朝武后之宰相。溧陽侯21世孫。

史浩-南宋朝宰相。為岳飛平反昭雪。溧陽侯35世孫。

史彌遠-南宋朝宰相。史浩四子。溧陽侯36世孫。

史嵩之-南宋朝將軍宰相。史浩侄子。溧陽侯37世孫。

史天澤-元朝忽必烈的丞相。鎮陽王。溧陽侯37世孫。

史可法-明末抗清名將。明朝東閣大學士,兵部尚書。溧陽侯49世孫。

史夔-清朝瞻事府大堂,康熙老師。康熙字典修纂官。溧陽侯51世孫。

史貽直-清朝文源閣大學士,宰相,軍機大臣。溧陽侯52世孫。

5樓:獨用御素潔

史姓的歷史名人:

史佚 -

西周太史令。因官而得姓。

史鰌 -

春秋時衛國史官。

史起 -

東周戰國時期魏國人。魏襄王執政時期,史起曾引漳水灌溉良田,鹹成沃壤,百姓歌之。

史恭 -

漢宣帝舅公,涼洲刺史,撫養、輔佐宣帝有功,贈杜陵侯。

史丹 -

,西漢大臣。字君仲,魯國人,徙杜陵(今西安市東南)。初以父任為中庶子,侍從十餘年。

元帝即位,為駙馬都尉侍中,護太子家。竟寧元年(前33年),元帝寢疾,欲易太子。丹直入臥內,頓首伏青蒲上,梯泣固諫。

太子得不易。及成帝即位,擢為長樂衛尉,遷右將軍,賜爵關內侯,給事中。後徙左將軍、光祿大夫。

鴻嘉元年(前20年)封武陽侯。丹為人足知,愷弟愛人,心甚謹密,尤得信於上。極滋味聲色之樂。

為將軍前後十六年,卒於永始年間,諡頃侯。

史崇 -

東漢溧陽侯。

史渙 -

東漢末曹操早期將領

史萬歲 -

隋朝軍事將領,開國四大名將之一,京兆杜陵人,父親是史靜,曾經擔任北周的滄州刺史,家族世代為將。有一個兒子叫史懷義。

史務茲 -

唐朝武后之宰相。

史思明 -

唐朝安史之亂首謀之一。

史浩 -

南宋朝宰相。為岳飛平反昭雪。

史彌遠 -

南宋朝宰相。史浩四子。

史嵩之 -

南宋朝將軍宰相。史浩侄子。

史達祖 -史達祖字邦卿,號梅溪,汴京(河南開封)人。韓侂冑的幕僚,任「省吏」,負責撰擬文稿,「奉行文字,擬帖撰旨,俱出其手」,頗得韓的倚重。宋寧宗開禧三年(2023年)韓侂冑因北伐事敗被殺,達祖遭到牽連,被處以黥刑。

流放到江漢。晚年困頓而死。

史天澤 -

元朝忽必烈的丞相。鎮陽王。

史可法 -

明末抗清名將。明朝東閣大學士,兵部尚書。

史夔 -

清朝瞻事府大堂,康熙老師。康熙字典修纂官。溧陽侯51世孫。

史貽直 -

,江蘇省鎮江府溧陽縣人,中國清朝**,清朝文源閣大學士,宰相,軍機大臣。溧陽侯52世孫。官康熙、雍正、乾隆三朝。

6樓:赧藝喬沛芹

史籀:周宣王時書法家,相傳他造有籀文(即大篆)。他提出"和實生物,同則不繼"的唯物主義命題。

史魚:春秋時衛國史官,以正直著稱。臨死時,還勸衛靈公進賢(蘧伯玉),去佞(彌子瑕)。後人稱為"尸諫"。他秉筆直書,堪稱史家楷模。

史恭:漢宣帝時是宣帝舅公,涼洲刺史、贈杜陵侯撫

養輔佐宣帝有功、而先後有十幾人獲封候。

史高:樂陵侯、車騎大將軍、輔佐漢元帝有功。

史崇:封溧陽萬戶候,為溧陽埭頭史氏一世祖。

史務滋:溧陽侯之21世孫,唐左納言、司賓卿

史浩:溧陽侯之35世孫,南宋宰相,為岳飛平反昭雪,出自寧波東錢湖下水史家,一門三宰相,七十二進士;四世兩封王。

史彌遠:溧陽侯之36世孫,南宋宰相,史浩之四子。

史嵩之:溧陽侯之37世孫,南宋宰相,

史天澤:溧陽侯之36世孫,元朝著名軍事家、宰相、樞祕使

金紫光錄大夫、開府儀同三司、平章軍國重事、忠武鎮陽王。

史可法:溧陽侯之49世孫,民族英雄,抗清名將。明朝文淵閣大學士,兵部尚書,在兵困揚州時,他拒降固守,奮戰到底,不幸英勇就義。

史孟麟:明朝理學家。他主張以理學為"國本",以名節相砥礪,同時參與東林書院講學。

史夔:溧陽侯之51世孫,清瞻事府大堂,康熙老師。康熙字典主筆。

史貽直:溧陽侯之52世孫,清文源閣大學士

宰相,軍機大臣。

歷史上有哪些李姓名人?

7樓:青梅史觀

在中國歷史上,李姓稱帝王者多達60餘人,先後建立有:大成、西涼、涼、吳、魏、唐、楚、後唐、南唐、大蜀、西夏、大順等政權。

李耳:楚國苦縣人,東周守藏室史**。《史記·老子韓非列傳》記載:

老子即李耳,是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人,著道德經。唐高宗在乾封元年,追封李耳為太上玄元皇帝。唐玄宗在天寶二年,追封他廟號大聖祖,諡號玄元皇帝;天寶八年則冊封為聖祖大道玄元皇帝;十三年上尊號為大聖祖高上大廣道金闕玄元天皇大帝。

李冰:戰國時期秦國著名水利工程專家。曾主持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

李悝:法家始祖,戰國初期魏國丞相。李悝在魏國主持變法,使魏國富強,是中國變法之始,在中國歷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李悝所著《法經》在中國古代法律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李牧:戰國時期趙國人,戰國末年著名軍事家,戰國四大名將之一。西挫強秦,北破匈奴,封武安君。

李斯:戰國時上蔡人,秦朝開國丞相。著名政治家,書法家,文學家。輔佐始皇帝贏政滅六國、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故有「千古一相」之名。

李廣:西漢名將,隴西成紀人,秦朝名將李信之後。多次參加反擊匈奴的戰爭,以勇敢善戰,箭法出眾著稱。在任右北平太守時,匈奴數年不敢攻擾,稱之為"飛將軍"。

李忠:字仲都,東萊黃縣人。東漢開國名將,雲臺二十八將之一。右大將軍、封武固侯。隨劉秀滅王郎、平河北。劉秀稱帝后,李忠任五官中郎將,被封為中水侯。

李詭祖:魏孝文帝時任曲樑縣令,清廉愛民,去世後立祠祭祀。在漢族民間稱增福相公,文財神,增福財神,福善平施公。

李世民:唐太宗、天可汗,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年號貞觀。名字取意「濟世安民」,隴西成紀人。

唐太宗李世民不僅是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還是一位書法家和詩人。廟號太宗,諡號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葬於昭陵。

李靖:,字藥師,雍州三原人。唐朝開國元勳,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輔佐趙郡王李孝恭南平蕭銑和輔公祏。對外開疆拓土,北滅東突厥、西破吐谷渾,封衛國公,拜尚書右僕射、兵部尚書。貞觀二十三年病逝,追贈司徒、幷州都督,諡號景武,陪葬唐太宗昭陵。

關於詩仙李太白的家世和身世,唐代當時就諱莫如深,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聖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 。對其祖父、曾祖父,史料無一記載。

李白自己很少談及家世,偶有所及,也往往只提遠祖,諱言近親,閃爍其詞,故佈疑陣。儘管如此,還是有人從歷史的塵幕中看出了蛛絲馬跡。

最早提到此事的是唐梓州刺史於邵,他最早在李白故里立碑紀念,明末曹學全《蜀中名勝記》載有碑文內容:「白本宗室子,其先避地客蜀,居蜀之彰明,太白生焉」。接著提到此事的乃宋人杜田。

李白的研究者們主要引據的是李陽冰《草堂集序》和範傳正《唐左拾遺翰林學士李公新墓碑並序》。李陽冰《草堂集序》作於李白同時,其中的身世內容當出自李白口授,範傳正作《序》時有李白孫女陪範主持其祖父遷墓之事。

朱秋德在他的文章中說:「李白作為淪落民間的宗室之子的人生悲劇是命定的,是誰也無法解救的。祖先的血脈周流其身使他渴望有所作為,但祖先蒙受的罪孽又使他不敢有所作為;建功立業而又害怕暴露身世使他的精神和行為在廟堂之高和江湖之遠間首鼠兩端。

他的一生就是在這種矛盾中,在祖先留下的物質財富和精神枷鎖中度過的。他是戴著鐐銬跳舞的人,而這鐐銬世人看不見,只有他自己知道。」

歷史上姓曹的名人有哪些,歷史上姓攀的名人有哪些

1 曹彰 曹彰,字子文。沛國譙縣人。三國時期曹魏宗室 將領,魏武帝曹操與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二子 魏文帝曹丕之弟 陳王曹植之兄。曹彰從小就善於射箭 駕車,臂力過人,徒手能與猛獸格鬥,不怕危險困難。幾次跟隨曹操征伐,志向慷慨昂揚。建安二十一年,曹彰被封為鄢陵侯。黃初四年,曹彰進京朝覲,其間得急病,六月十七...

歷史上姓吳的名人急,歷史上姓吳的名人有哪些?

歷代吳姓名人簡介 中國臺灣網 2006年04月13日 吳起 前381 戰國時兵家。衛國左氏 今山東曹縣北 人。善用兵。初為魯將,繼為魏將,後奔楚國,任令尹,主持變法,後被殺。吳廣,秦末農民起義領袖。字叔,陽夏 今河南太康 人。公元前209年與陳勝發動戍卒九百人起義,建立張楚政權。後為部將田臧假借陳勝...

歷史上姓賈的名人有哪些 歷史上姓賈的名人分佈

紅樓夢 裡面的女主角 薛寶釵。賈姓歷史名人 賈思勰 賈耽 賈步緯 賈司光 賈山等。1 賈思勰 北魏益都 今屬山東壽光 人,生平不詳,曾任高陽郡 治高陽,今屬山東臨淄 太守,是中國古代傑出的農學家。約在北魏永熙二年至東魏武定二年間 533 544 賈思勰著成綜合性農書 齊民要術 2 賈耽 字敦詩,滄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