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滄海是如何運用虛實結合描繪景色的有什麼好處

時間 2021-08-11 16:53:31

1樓:鄭浪啪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則是虛寫,作者運用想象,寫出了自己的壯志情懷。前面的描寫,將大海的氣勢和威力凸顯在讀者面前;在豐富的聯想中表現出作者博大的胸懷、開闊的胸襟、巨集大的抱負,暗含一種要像大海容納萬物一樣把天下納入自己掌中的胸襟。

詩中描寫的大海,既是眼前實景,又融進了自己的想象和誇張,展現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巨集偉氣象,大有「五嶽起方寸」的勢態。這種「籠蓋吞吐氣象」是詩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藝術境界。

言為心聲,如果詩人沒有巨集偉的政治抱負,沒有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沒有對前途充滿信心的樂觀氣度,那是無論如何也寫不出這樣壯麗的詩境來的。

2樓:火星鼠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島上樹木繁茂,百草豐美,給人生機盎然之感.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六句寫實 真實描繪了山島和海水的景象,寫的全是現實中的景.

盪漾的海水和聳立的山島,動靜相襯,顯示了大海及周邊的壯觀景象.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四句虛寫.以豐富的想象力,描繪大海的浩蕩無際.表現大海吞

吐日月星辰的巨集偉氣概

兩個「若」字可以看出.

虛實結合,借景抒情.想見作者志向之高、氣魄之大、胸襟之博.

3樓:哎艾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前面的描寫,是從海的平面去觀察的,這四句則聯絡廓落無垠的宇宙,縱意宕開大筆,將大海的氣勢和威力託現在讀者面前:茫茫大海與天相接,空濛渾融;在這雄奇壯麗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漢(銀河)都顯得渺小了,它們的執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納。

詩人在這裡描寫的大海,既是眼前實景,又融進了自己的想象和誇張,展現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巨集偉氣象,大有「五嶽起方寸」的勢態。這種「籠蓋吞吐氣象」是詩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藝術境界。言為心聲,如果詩人沒有巨集偉的政治抱負,沒有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沒有對前途充滿信心的樂觀氣度,那是無論如何也寫不出這樣壯麗的詩境來的。

過去有人說曹操詩歌「時露霸氣」

觀滄海這首詩運用了虛實結合的表現手法前四句部分是實寫寫出了什麼?

4樓:爽朗的哈嘿嘿

前四行的詩句描寫了滄海景象,有動有靜,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與「水何澹澹」寫的是動景,「樹木叢生,百草豐茂」與「山島竦峙」寫的是靜景。

觀滄海是曹操老年寫的嗎?曹操為什麼寫觀滄海

觀滄海 是曹操的名篇,是他徵烏桓時所作,公元207年,曹操親率大軍北上,追殲袁紹殘部,五月誓師北伐,七月出盧龍寨,臨碣石山。他躍馬揚鞭,登山觀海,面對洪波湧起的大海,觸景生情,寫下了這首壯麗的詩篇。時年52歲。52歲寫的,應該算老年了。觀滄海寫於公元207年,曹操親率大軍北上,追殲袁紹殘部,五月誓師...

觀滄海是誰寫的?哪個朝代?簡介是什麼

曹操 三國 曹操,字孟德,公元154年生,沛國譙縣 安徽毫縣 人,西漢相國曹參之後,祖父曹騰在漢桓帝時擔任官職,封為費亭侯。父親曹嵩本姓夏侯因為成為曹騰養子而改姓並繼承侯爵。在三國演義中提到曹操小名阿瞞 吉利,故而有曹阿瞞之說。年輕時期的曹操機智警敏有隨機權衡應變的能力,而任性好俠 放蕩不羈,不修品...

觀滄海寫大海雄偉壯闊的詩句是,描寫「山的雄偉壯闊」的詩句有哪些?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描寫 山的雄偉壯闊 的詩句有哪些? 1 題西林壁 宋代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從正面 側面看廬山山嶺連綿起伏 山峰聳立,從遠處 近處 高處 低處看廬山,廬山呈現各種不同的樣子。我之所以認不清廬山真正的面目,是因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