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個對聯的問題,諮詢一個對聯問題

時間 2021-08-11 17:21:05

1樓:枯木刀

祥、康古今韻皆為平聲。這副意境美好的常用詩聯或**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對聯。

關於不分平仄的對聯,大約有以下幾種情況:

(1)聯腳用的是古韻。今人多不知道,以為是不分平仄。

(2)採用的是名詩首聯,並不是真正的對聯。

(3)名民俗聯。老聯多為古韻。

(4)格言聯。很多不是真正對聯。

(5)高人願意。誰也管不著。

(6)現代俗手而為,不懂對聯基本要求。無法進行上下聯甄別。

(7)特殊聯。

如果真的分不出平仄,可以根據聯意判斷。上聯為尊。意境和氣勢大的為上聯,用來起勢,意境小和氣勢稍弱的為下聯,用來承和。

比如天與地、國與家、君與臣、家與事、男與女、長與幼、年與日、金與玉、福與財等很多,都是不宜弄反的。有些高人卻把這個最簡單的道理弄反了。

比如這副聯,如果用於我們普通百姓祈福,家比事重要,應該位於上聯。即上聯:家家順心永安康

下聯:事事如意大吉祥

由於這副聯基本句式不對,應當可以排除名詩首聯和傳統**的可能。似是現代對聯俗手所擬,則家事的排列完全有顛倒的可能。建議儘量不要採用這種聯作為春聯。

2樓:衍翁

上下聯均為平韻,就不能用韻律分上下聯,需用因果區分。如意吉祥在前,順心安康在後。

3樓:斂疏懿

都是下聯,因為尾字都是平聲。

4樓:紫色陽光

一般上聯平起仄落下聯則相反,但有時也有不是這樣的!就像你提供的這聯

上聯:事事如意大吉祥

下聯:家家順心永安康

5樓:悉銘

呃……傳統習慣是「仄起平落」,就是上聯最後一個字用仄聲,下聯最後一個字用平聲。仄聲指漢語拼音的三四兩聲(第三聲,第四聲)例如:ǎ,à。

這兩個 … 撓頭

諮詢一個對聯問題

6樓:

對聯源遠流長,相傳起於五代後蜀主孟昶。他在寢門桃符板上的題詞「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謂文「題桃符」(見《蜀檮杌》)。這要算我國最早的對聯,也是第一副春聯。

(見《應用寫作》2023年第1期《漫話對聯》)

對聯的正規名稱叫楹聯,俗稱對子,是我國特有的一種漢語言文學藝術形式,為社會各階層人士所喜聞樂見。對聯格律,概括起來,是六大要素,又叫「六相」,分敘如下:

一是字數要相等。上聯字數等於下聯字數。長聯中上下聯各分句字數分別相等。

有一種特殊情況,即上下聯故意字數不等,如**時某人諷袁世凱一聯: 「袁世凱千古;中國人民萬歲。」上聯『袁世凱』三個字和下聯『中國人民』四個字是"對不起"的,意思是袁世凱對不起中國人民。

對聯中允許出現疊字或重字,疊字與重字是對聯中常用的修辭手法,只是在重疊時要注意上下聯相一致。如明代顧憲成題無錫東林書院聯: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但對聯中應儘量避免「同位重字」和「異位重字」。所謂同位重字,就是以同一個字在上下聯同一個位置相對。:所謂異位重字,就是同一個字出現在上下聯不同的位置。

不過,有些虛詞的同位重字是允許的,如杭州西湖葛嶺聯:

桃花流水之曲;

綠蔭芳草之間。

上下聯「之」字同位重複,但因為是虛字,是可以的。不過,有一種比較特殊的「異位互重」格式是允許的(稱為「換位格」),如林森挽孫中山先生聯::

一人千古;

千古一人。

二是詞性相當。在現代漢語中,有兩大詞類,即實詞和虛詞。前者包括:

名詞(含方位詞)、動詞、形容詞(含顏色詞)、數詞、量詞、代詞六類。後者包括:副詞、介詞、連詞、助詞、嘆詞、象聲詞六類。

詞性相當指上下聯同一位置的詞或片語應具有相同或相近詞性。首先是"實對實,虛對虛"規則,這是一個最為基本,含義也最寬泛的規則。某些情況下只需遵循這一點即可。

其次詞類對應規則,即上述12類詞各自對應。大多數情況下應遵循此規則。再次是義類對應規則,義類對應,指將漢字中所表達的同一型別的事物放在一起對仗。

古人很早就注意到這一修辭方法。特別是將名詞部分分為許多小類,如.天文(日月風雨等)、 時令(年節朝夕等)、 地理(山風江河等)、官室(樓臺門戶等) 、草木(草木桃李等) 、飛禽(雞鳥鳳鶴等)等等。

最後是鄰類對應規則,即門類相臨近的字詞可以互相通對。如天文對時令、 天文對地理 、地理對宮室等等。

三是結構相稱。所謂結構相稱,指上下聯語句的語法結構(或者說其片語和句式之結構)應當儘可能相同,也即主謂結構對主謂結構、動賓結構對動賓結構、偏正結構對偏正結構、並列結構對並列結構,等等。如李白題題湖南岳陽樓聯:

水天一色;

風月無邊。

此聯上下聯皆為主謂結構。其中,「水天」對「風月」皆為並列結構,「一色」對「無邊」皆為偏正結構。

但在詞性相當的情況下,有些較為近似或較為特殊的句式結構,其要求可以適當放寬。

四是節奏相應。就是上下聯停頓的地方必需一致。:如:

莫放 春秋 佳日過;最難 風雨 故人來。

這是一副七字短聯,上下聯節奏完全相同,都是「二——二——三」。比較長的對聯,節奏也必須相應。

五是平仄相諧。什麼是平仄?普通話的平仄歸類,簡言之,陰平、陽平為平,上聲、去聲為仄。古四聲中,平聲為平,上、去、入聲為仄。平仄相諧包括兩個方面:

(一)上下聯平仄相反。一般不要求字字相反,但應注意:上下聯尾字(聯腳)平仄應相反,並且上聯為仄,下聯為平; 片語末字或者節奏點上的字應平仄相反;長聯中上下聯每個分句的尾字(句腳)應平仄相反。

(二)上下聯各自句內平仄交替。當代聯家餘德泉等總結了一套「馬蹄韻"規則。簡單說就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這樣一直下去,猶如馬蹄的節奏,如:

書山有路勤為徑。

○○●●○○●

學海無涯苦作舟。

●●○○●●○

(○為平,●為仄。"學"字按《平水韻部》為入聲)

對聯平仄問題不是絕對的,在許多情況下可以變通。如對聯中出現疊字、復字、迴文、諧趣、音韻等等,可以視具體情況而定。有的因聯意需要時也可以例外。

六是內容相關。什麼是對聯?就是既「對」又「聯」。

上面說到的字數相等、詞性相當、結構相同、節奏相應和平仄相諧都是「對」,還差一個「聯」。「聯」就是要內容相關。一副對聯的上下聯之間,內容應當相關,如果上下聯各寫一個不相關的事物,兩者不能照映、貫通、呼應,則不能算一副合格的對聯,甚至不能算作對聯。

7樓:沒超過柒個漢字

總的來說對聯的要求沒有格律詩那麼嚴格,不一定非要用律句。

做到仄起平收,偶數字儘量平仄相對就差不多了。

具體可參考下:

諮詢對聯問題,諮詢一個對聯問題

對聯源遠流長,相傳起於五代後蜀主孟昶。他在寢門桃符板上的題詞 新年納餘慶,佳節號長春 謂文 題桃符 見 蜀檮杌 這要算我國最早的對聯,也是第一副春聯。見 應用寫作 1987年第1期 漫話對聯 對聯的正規名稱叫楹聯,俗稱對子,是我國特有的一種漢語言文學藝術形式,為社會各階層人士所喜聞樂見。對聯格律,概...

對聯的問題,對聯要注意什麼問題?

流年的華光逝去 一,字數相等,斷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達到某種效果外,上下聯字數必須相同。二,詞性相對,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數量詞對數量詞,副詞對副詞,而且相對的詞必須在相對的位置上。三,要平仄相合,音調和諧。按韻腳來分,如上聯韻腳為仄聲,則下聯韻腳應為平聲,謂之 仄起平收 反之如若...

有關對聯的問題

春聯 上聯 冬去山明水秀 下聯 春來鳥語花香商店 上聯 未登瑤池宴 下聯 已成蟠桃仙 酒店 上聯 舉杯有量十碗過崗尚易 下聯 罷宴無癮三年封壇何難品德修養 上聯 人無信不立 下聯 天有日方明書店 上聯 錦繡成文,原非我有 下聯 琳琅滿架,惟待人求對聯故事 紀曉嵐一次書寫了這樣一幅對聯送給一家三兄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