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裡面的成語,出自《莊子》的成語有哪些?

時間 2021-08-11 17:50:57

1樓:匿名使用者

貽笑大方,望洋興嘆,庖丁解牛,安知魚樂,不以物喜,不以已悲,標新立異,朝三暮四,無中生有,東施效顰

螳臂擋車,呆若木雞,枯魚之肆,盜亦有道,鵬程萬里

鵬程萬里,每況愈下,越俎代庖 ,御風而行,運斤成風

夏蟲朝菌,綽約多姿, 塵垢秕穅,大而無當 ,斷髮文身,跳樑小醜 ,槁木死灰 ,沉魚落雁 ,存而不論 ,

隨者唱喁 ,目無全牛 ,遊刃有餘 躊躇滿志 執而不化 ,肝膽楚越, 善始善終 ,蟲臂鼠肝,不死不生, 虛與委蛇 , 駢拇枝指 ,井蛙之見, 黃鐘大呂,不鉤不繩,何罪之有,探囊胠篋 , 尸居龍見, 窈窈冥冥 ,辭不獲命,洋洋大觀 ,百餘重研,播穅眯目,謬悠之說 ,

變化無常

扶搖直上、鵬程萬里——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御風而行——夫列子御風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後反。

越俎代庖——庖人雖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大相逕庭、不近人情——大有逕庭,不近人情焉。

肌膚勝雪——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膚若冰雪,淖約若處子。

形如槁木——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大言炎炎——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朝三暮四——狙公賦芧,曰:『朝三而莫四。』眾狙皆怒。

莊周夢蝶——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

遊刃有餘——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

躊躇滿志——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善刀而藏之。

旁門左道——故此皆多駢旁枝之道,非天下之至正也。

盜亦有道——故跖之徒問跖曰:「盜亦有道乎?」

脣亡齒寒——脣竭則齒寒,魯酒薄而邯鄲圍,聖人生而大盜起。

人人得而誅之——為不善乎顯明之中者,人得而誅之。

獨來獨往——出入六合,遊乎九州,獨往獨來,是謂獨有。

善始善終——善夭善老,善始善終,人猶效之,又況萬物之所繫,而一化之所待乎!

莫逆之交——四人相視而笑,莫逆於心,遂相與為友。

唯命之從——父母於子,東西南北,唯命之從。

冥冥之中——冥冥之中,獨見曉焉。

勃然作色——謂己道人,則勃然作色。

虛與委蛇——吾與之虛而委蛇,不知其誰何,因以為弟靡,因以為波流,故逃也。

不徐不疾、得心應手——斲輪,徐則甘而不固,疾則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於手而應於

心,口不能言,有數存焉於其間。

相濡以沫——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溼,相濡以沫,不若相忘於江湖。

吐故納新——吹呴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申,為壽而已矣。

見笑大方——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

井蛙之見——井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也。

夜以繼日——夫貴者,夜以繼日,思慮善否,其為形也亦疏矣!

望洋興嘆——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

何罪之有——然且不免於罔羅機辟之患,是何罪之有哉?

君子之交淡若水——夫相收之與相棄亦遠矣,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亦步亦趨——夫子步亦步,夫子趨亦趨,夫子馳亦馳,夫子奔逸絕塵,而回瞠若乎後矣!

哀莫大於心死——夫哀莫大於心死,而人死亦次之。

失之交臂——吾終身與女交一臂而失之,可不哀與?

不知天高地厚——若天之自高,地之自厚,日月之自明,夫何修焉!

化腐朽為神奇——臭腐復化為神奇,神奇復化為臭腐。

無所不在——莊子曰:「無所不在。」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遙於天地之間而心意自得。

捉襟見肘——正冠而纓絕,捉衿而肘見,納屨而踵決。

分庭抗禮——萬乘之主,千乘之君,見夫子未嘗不分庭伉禮,夫子猶有倨敖之容。

變化無常——芴漠無形,變化無常,死與?生與?天地並與,神明往與!

大同小異——大同而與小同異,此之謂『小同異』。

葉公好龍——葉公子高之好龍,雕文畫之,天龍聞而示之,窺頭於匾,施尾於堂,葉公見

之,五色無主,是葉公非好龍也,好其似龍非龍也。

對牛彈琴——莊子郭象注:「是猶對牛鼓簧耳。」

能者多勞——巧者勞而智者憂。

螳臂擋車——女不知夫螳臂乎,怒其臂以當車轍,不知其不勝任也。

小巫見大巫——小巫見大巫,拔茅而起,此其終身弗如也。

支離破碎——夫支離其形者。

每況愈下——夫子之問也,固不及質正獲之問於監市履也,每下愈況。

沉魚落雁——毛嬙麗姬,人自所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

2樓:匿名使用者

拋磚引玉

井底之蛙朝三暮四 鵬程萬里

出自《莊子》的成語有哪些?

3樓:匿名使用者

扶搖直上[ fú yáo zhí shàng ]

扶搖:急劇盤旋而上的暴風。形容上升很快。比喻仕途得意。

出處:唐·李白《上李邕》詩:「大鵬一日同風起;~九百里。」

越俎代庖[ yuè zǔ dài páo ]

越:跨過;俎:古代祭祀時擺祭品的禮器;庖:廚師。 主祭的人跨過禮器去代替廚師辦席。比喻超出自己業務範圍去處理別人所管的事。

出處:先秦·莊周《莊子·逍遙遊》:「庖人雖不治庖,屍、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大而無當[ dà ér wú dàng ]

當:底。 雖然大,卻無底。原指大得無邊際。後多用作表示大得不切合實際、不合用。

出處:《莊子·逍遙遊》:「肩吾問於連叔曰:『吾聞言於接**;大而無當;往而不返;吾驚怖其言;猶河漢而無極了。』」

大相徑庭[ dà xiāng jìng tíng ]

徑:小路;庭:院子;徑庭:懸殊,偏激。比喻相差很遠,大不相同。

出處:《莊子·逍遙遊》:「吾驚怖其言;猶河漢而無極也;大有徑庭;不近人情焉。」

心如死灰[ xīn rú sǐ huī ]

死灰:已冷卻的灰燼。 原指心境淡漠,毫無情感。現也形容意志消沉,態度冷漠到極點。

出處:《莊子·齊物論》:「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4樓:歲月不寒

選2《尚書大傳·大戰》:「愛人者,兼其屋上之烏。」

【典故】

傳說,殷商末代的商紂王是個窮奢極欲、殘暴無道的昏君(參看《助紂為虐》)。 「西伯」(西部諸侯之長)姬昌,即後來的周文王,因為反對紂王曾被囚禁,想了很多辦法才得以出獄。當時,周的都城在岐山(今陝西省岐山縣),周文王回到岐山後,下決心要推翻商朝的統治。

他首先聘得軍事家姜尚(即姜太公)為軍師,積極練兵備戰,又兼併了鄰近的幾個諸侯小國,勢力逐漸強大起來。接著,又將都城東遷至豐邑(今陝西省戶縣附近),準備向東進軍。可是,遷都不久周文王逝世了。

周文王的兒子姬發繼位,即周武王。姜太公繼續擔任軍師。武王的同母弟姬旦(即周公),異母弟姬?

#93;(shì)是武王的兩個得力助手。同時,武王還得到了其他幾個諸侯的擁護。於是,武王正式宣佈出兵伐紂。

大軍在孟津(今河南孟縣之南的一個黃河渡口)渡過黃河,向東北挺進,直逼商朝的朝歌(今河南淇縣東北)。因為商紂王已失盡人心,軍隊也多不願為他送命,於是逃的逃、降的降,起義的起義,朝歌很快就被攻克。紂王自殺,商朝就此滅亡。

以後的八百年,便成了周的天下,稱為周朝。

當周武王攻克朝歌之初,對於怎樣處置商朝遺留下來的權臣貴族、官宦將士,能不能使局面穩定下來,武王心裡還沒有譜,因此有些擔憂。為此,他曾同姜太公等商議。漢朝人劉向編撰的《說苑·貴法》裡有這樣一段文字記載:

「武王克殷,召太公而問曰:『將奈其士眾何?』太公對曰:『臣聞愛其人者,兼愛屋上之烏;憎其人者,惡其餘胥。鹹劉厥敵,使靡有餘,何如?』」

大意是說:周武王打敗了殷商,召見姜太公,問道:「該怎樣對待他們的人員呢?

」太公答道:「我聽說,如果喜愛那個人,就連帶喜愛他屋上的烏鴉;如果憎恨那個人,就連帶奪來他的僕從家吏。全部殺盡敵對分子,讓他們一個也不留,您看怎樣?

」此外,《韓詩外傳》、《六韜逸文》也都有關於周武王和姜太公上述那段談話的記載,內容基本相同。由於這個傳說,就產生了「愛屋及烏」這句成語。[2]

漢朝人伏勝編撰的《尚書大傳·大戰》裡也有類似的記載: 「紂死,武王惶惶若天下之未定。召太公而問曰:

『入殷奈何:』太公曰:『臣聞之也;愛人者,兼其屋上之烏;不愛人者,及其胥餘。

』」我國最古的一部詩歌集《詩經》的《小雅》部分,題為《正月》的一首詩裡,就有「瞻烏爰止,於誰之家」。可見古人多厭惡烏鴉,而絕少有人愛它的。所謂「愛屋及烏」,是說:

由於愛那個人,因而連他家屋上的烏鴉都不以為不祥,不覺得討厭了。這句成語,一向被人們用作推愛的比喻。因為深愛某人,從而連帶喜愛他的親屬朋友等人或其他東西,就叫做「愛屋及烏」,或稱這樣的推愛為「屋烏之愛」。

唐代詩人杜甫在《奉贈射洪李四丈》(射洪,地名,在今四川;李四丈即李明甫)的詩中,開頭兩句是:「丈人屋上烏,人好烏亦好」。宋朝人周敦頤的《濂溪詩》中有:

「怒移水中蟹,愛及屋上烏」。宋朝人陳師道的《簡李伯益》詩中也有「時清視我門前雀,人好看君屋上烏。」都是用的「愛屋及烏」這個成語典故。

四個出自《莊子》的成語及解釋

5樓:hermione璐

1. 鵬程抄

萬里:比喻前程非常遠大. 出 處:

襲《莊子·逍遙遊》

2.扶搖直上:形容上升很快.比喻仕途得意. 出 處:《莊子·逍遙遊》

3.越俎代庖:比喻超出自己職務範圍去處理別人所管的事.出 處:《莊子·逍遙遊》

4.每況愈下 出自《莊子·知北遊》.原來的意思是說,越從低微的事物上推求,就越能看出道的真實情況.後來意思逐漸轉變為表示情況越來越糟糕的意思

5.大而無當 原意為「東西很大但沒有什麼用處或者用處不大不適合」,後引申為「誇大而不合實際,『形容不著邊際』」.成語出處 《莊子·逍遙遊》

6.大相徑庭 出自《莊子 逍遙遊》.形容彼此相差很遠,很不一致

6樓:龍之騰必潛乃翔

扶搖直上:扶搖:急劇盤旋而上的暴風.形容上升很快.比喻仕途得意.

越俎代庖專:比喻超出自己業務範圍去處理屬別人所管的事.

塵垢秕糠:塵:塵土;垢:汙垢;秕:秕穀;糠:米皮.比喻瑣碎而沒有用的東西.

大而無當:當:底.雖然大,卻無底.原指大得無邊際.後多用作表示大得不切合實際、不合用

7樓:狂想天下

目無全牛:【釋義】全牛:整個一頭牛。眼中沒有完整的牛,只有牛的筋骨結構。比喻版技術嫻熟到了得心應

權手的境地。易誤作缺乏整體觀念。   【出處】先秦·莊周《莊子·養生說》:「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

脣亡齒寒:嘴脣沒有了,牙齒就會感到寒冷。反之,嘴脣無齒則一無是處。比喻利害相關

相濡以沫: 相濡以沫,出自《莊子·大宗師》,原文「泉涸,魚相與處於陸,相呴以溼,相濡以沫,不如相忘於江湖。與其譽堯而非桀也,不如兩忘而化其道 。

」 濡:沾溼;沫:唾沫。

泉水乾了,為了保住生命,兩條魚吐沫互相潤溼。比喻一家人同在困難的處境裡,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幫助,延續生命。

鼓盆而歌:①本為惠施指責莊周在妻子死後不傷心難過的說辭,後以鼓盆而歌表示對生死的樂觀態度。   ②後來也用來表示喪妻的悲哀

【出處】《莊子·至樂》

涸轍之魚: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助的人

出自唐詩的成語,出自詩句的成語有哪些

八面玲瓏 語出盧綸的 賦得彭祖樓送楊宗德歸徐州牧 桂子飄香 桂子月中落,天香雲外飄。宋之問 靈隱寺 桂花散發出陣陣香氣,形容中秋前後佳景。曾經滄海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去巫山不是雲。元稹 離思 曾經 經歷過 滄海 大海。比喻見過大世面。為人說項 平生不解藏人善,到處逢人說項斯。楊敬之 贈項斯 指為人說...

出自這個故事的成語,出自歷史故事的成語????

覆巢無完卵 f ch o w w n lu n 解 釋 翻倒的鳥窩裡不會有完好的卵。比喻滅門大禍,無一倖免。又比喻整體毀滅,個體也不能倖存。出 處 南朝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 言語 大人,豈見覆巢之下復有完卵乎?用 法 複句式 作分句 比喻整體毀滅,個體也不能倖存 近義詞 覆巢破卵 英 文 when ...

出自神話故事的成語,出自神話故事成語有哪些

含沙射影 開天闢地 葉公好龍 八仙過海 女媧補天。一 含沙射影。解釋 傳說一種叫蜮的動物,在水中含沙噴射人的影子,使人生病。比喻暗中攻擊或陷害人。出自 晉 幹寶 搜神記 卷十二 其名曰蜮,一曰短狐,能含沙射人,所中者則身體筋急,頭痛 發熱,劇者至死。譯文 他的名字叫蜮,一個是短狐,能含沙射人,所中的...